登陆注册
14802300000004

第4章 “揭幕大典”前前后后

1927年4月18日,即在震惊中外的“四一二”事变发生后的第六天,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到了1928年,国民革命军完全驱逐了孙传芳势力,底定江淮,移师北指。其时,“党国”要人们深感除了政治韬略和军事斗争之外,“主义急于灌输,宣传刻不容缓”。[1]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积极在南京筹建“中央广播电台”,并于是年8月1日举行盛大的“揭幕典礼”,拉开了“党国喉舌”这座政治大舞台的帷幕。

(一)

这座“中央广播电台”的出现,是“党国”要人陈果夫一手倡导和筹划的。事情得从四年前说起。

1924年的上海。秋风瑟瑟,落叶萧萧。果然是十里洋场,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各式车辆恰似黄浦江水不息地奔涌着,呈现出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繁华。眼下,这里为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所盘踞,但远非他的一统天下,仅就列强各国的租界来说,就不为孙氏势力所能及。中国各派势力在这里潜藏、谋划、争斗着。有一位身着长衫的30多岁的男子,也在这里神秘地活动着。此人就是国民党要员陈果夫。

陈果夫,浙江吴兴人,出身前清豪门望族。其叔陈其美即陈英士,系民国革命的风云人物,早年留学日本,与黄郛、蒋介石“桃园三结义”,回国后,官至上海都督,他对结义小兄弟蒋介石——他辖下的一位团长,百般提携关照。1916年5月,袁世凯收买张宗昌派其营长程国瑞将陈其美刺杀于上海寓所。这曾令蒋介石痛心不已。正是这般原因,后来成为国民党首要人物的蒋介石对陈果夫、陈立夫视若至亲。于是,蒋、陈结下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牢固关系。这次,陈果夫是奉孙中山先生和蒋介石之命,来沪为黄埔军官学校代办军务和招生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果夫听到了无线电广播。经打听,原来是美商开洛公司在上海装设的一座100瓦广播电台,专门播送商情广告、音乐歌剧、教堂礼拜等。这引起他莫大的兴趣,并进而联想到:利用无线广播电台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四方收听,广为传递,纵然万里之遥,关山阻隔,也可转瞬即至;且说唱俱全,足以令人耳目一新,即便文盲村叟,亦可收听;比起办报纸来,其功能要强上许多。于是,1925年夏,他给远在广州的蒋介石写信谈了自己的看法,并问及是否要收集无线电人才。蒋介石立刻复电:很需要,希望罗致。陈果夫即在1926年先后到上海龙华、杭州等地积极活动,多方邀请无线电专家,但一无所获,因为当时广东政局未稳,专家们无一人愿涉足是非之地。

但陈果夫并不死心,他当即回到广州,同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商及此事。俩人一拍即合,并取得蒋介石的支持,决定在广州设立广播电台。当时找到一位后来成为三青团骨干人物的李熙谋办理此事。李称需毫洋5万元。可是掌管财政的宋子文并不积极:一来经费困难,二来怕该款被挪作他用。最后说妥由陈果夫负责保管、筹划,方领到款项,兑成大洋4万元,其中提出5000元交李带到上海办机器。不料此人到上海跑了一趟,将所带5000元用得精光,一事无成。回来报告说需17万元才能办到。这下就难住了,结果李熙谋挨了一顿骂,设台之议归于停顿。但所余3.5万元,却另交由一位名为李范一的人在上海搞起了一个无线电机制造厂。

时光荏苒,到了1928年春,陈果夫在南京接李范一报告,说上海有一部500瓦广播机,已有人要订购,尚未付定洋,如果要,可先预订。当时,蒋介石和大部分中央委员不在南京。情急之中,陈果夫同戴季陶、叶楚伧相商,鉴于广播电台“洵属于宣传利器”,决定委托军事委员会驻沪无线电机制造厂代办订货,并由该会交通处长李范一规划一切。于是,向美商开洛公司订购500瓦播音机一座,计银1.9万两。陈果夫个人出面借得7000两银子,支垫出去,作为定洋。不久,由中宣部部长叶楚伧委任后来成为“中统”局副局长的徐恩曾为电台主任,负责筹办台务。后来成为中央广播电台台长的吴道一,系徐恩曾的上海交通大学(当时称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同学,经徐介绍到中央组织部任事,他同程辟金、余井塘三人,早在1927年4月,由陈果夫提名并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95次常会决议委派为筹建广播电台的干事,这时便共同参与该项工作。

是年5月,勘定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后院西南隅旷地为台址,由上海大新营造厂装配铁塔及建造房屋,装机工作于7月着手进行,日夜兼程,至7月中旬全部完竣。同月,国民党第二届中执会第155次常务会议对建台计划予以追认通过,台名定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无线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呼号暂定XKM,X系国际无线电公会当时指定为中国广播电台专用之字母,KM代表国民党。

至此,一切就绪,只待举行揭幕典礼了。

(二)

1928年8月1日。

这一天的南京,淹没在一片酷暑热浪之中。那低垂的云幕,那弥漫的阴霾,全然没有减弱如火骄阳的赫赫炎势,反而更增添了几分郁闷。更令市民不安的是,全城军警游弋巡行,戒备森严。位于城北丁家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附近,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300米的前方,武装军警站在新置的于右任手书飞扬遒劲的“中央党部”四字牌坊下,挡住行人,不许前进。

原来,今天原定是国民党中央二届五中全会开预备会的日子,又是追悼北伐阵亡将士的第一天,再者,中央广播电台举行揭幕典礼。党国要人已云集金陵,故特别加强了治安措施。

上午的追悼会开得很顺利,气氛悲壮而昂奋。午后,中央党部大院热闹起来,换上了一番喜庆景象。

国民党首脑蒋介石,刚刚由北平风尘仆仆地赶回南京。他颇有兴致地同各地代表寒暄、接谈。代表们知道:蒋介石目前所面临的政治形势还是乐观的,经一年多的争斗、运筹,各方势力大多就范,就连奉天的张学良也正式表示将改悬青天白日旗,隶属于国民政府。这次北平之行,他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诸位总司令的会谈是成功的。对肃清关内张宗昌、褚玉璞残部等重大问题已订下计划,7月25日的西山告别宴会也是在友好气氛中进行的……但是也有不容乐观的一面:各地军事势力貌合神离,拥兵自雄,朝附夕叛之事时有发生,即如眼下平江第五师兵变事尚未收拾干净,特别是“有主义、有国际背景”的中国共产党,更是他的心腹之患。很多问题,都要在这次五中全会上作出决断。但是这个会是否开得起来,还是个问题:顾孟余、陈公博等滞留港、沪,何香凝等左派人士与其政见不同;特别是反复无常的汪精卫,还有胡汉民等抗志海外,任你中央催促、社会团体电请,他们稳坐钓鱼台,不来就范。而开会一事,早已宣示中外,倘若有变,将如何处理?这显然是与会者担忧的问题。

果然这时到会者竟连起码的法定人数也不足!无奈之下,蒋介石决定大会延期,当天改开非正式的谈话会,草草了事。这样,中央广播电台的揭幕典礼,便成为较为突出的政治活动了。

此时,中央电台大院里里外外已是沸沸扬扬的一片:两座新架设的140英尺的发射铁塔,在当时的南京,算是最高建筑了;编播中心和发射机房也集中在院内。那个年代,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刚刚诞生八个年头的无线电广播,着实是个新鲜事物,所以铁塔周围、机房内外,挤满了各界人士,就如看西洋景一般。与此同时,南京市内的“收音机户”都打开旋钮,等待着收听这一盛典实况。

5时半,典礼开始。中央大礼堂集中了七八十人。蒋介石一身便装,同陈果夫、戴季陶、叶楚伧等相继入场,行礼如仪。在奏国乐、诵读总理遗嘱之后,蒋介石操着浓重的浙江口音,首先致开幕词:今天,是中央宣传部广播无线电台成立日,又是中央五次全会第一次谈话会日,又是追悼北伐阵亡将士第一日。广播无线电台,定能为死亡将士发挥光辉,为我们宣传总理的三民主义,使之发扬光大。希望同志们随着广播电波的扩大,而努力未完成的革命工作。

老资格的戴季陶,讲话显得很随便而又带上几分理论色彩:现在我们中国“已经统一”,建设行将开始,但如何而能实行建设?第一,须实行三民主义,巩固中华民国之基础,建成世界最新之国家;第二,大家已知帝国主义压迫,如何能恢复自由,则非认识三民主义不可;第三,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工作,然后我们方能有自由平等之希望。

陈果夫讲话不多,大意为:中央广播无线电台费去三月功夫始能完成,建设中华民国亦要大家努力去做,所谓知难行易。

叶楚伧十分兴奋,这位名儒学者颇有太白遗风,随带的茶壶装着绍兴酒,把酒致贺。

最后由李范一报告筹建经过,即告揭幕完成。

这次开幕式,也是首播式,中央广播电台将会议实况转播了出去,经过短期技术培训的收音员,事先已携带五灯直流收音机(PCA16号)分赴江苏、安徽、湖南、河南、上海、北平、天津、武汉等省市党部,记录了播音内容,并交由各地报章发表。首都南京的情况尤为热烈,许多收音机放置于马路两侧。这个小小的黑匣子招来了许许多多好奇的市民,特别是对蒋介石等人的讲话,不少人还是第一次听到。事情广为传扬,这座中央电台一下为公众所瞩目。

中央广播电台的音浪,由此而弥漫开来了。

(三)

中央广播电台并非中国土地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自1920年9月美国西屋公司的康拉特先生在匹茨堡工厂中建立KDKA广播电台,两年后,即1922年,美商奥斯本即在上海创建50瓦广播电台(半年后停顿),以后在中国相继出现的有:美商开洛公司在上海设立的100瓦广播电台(不久改250瓦),上海新新公司设立的50瓦广播电台,天津的500瓦广播电台,北平的100瓦广播电台,辽宁的2000瓦广播电台,哈尔滨的1000瓦广播电台。

但是,上述这些广播电台的节目内容,主要是娱乐、商情广告,有些台只夹有少量新闻。而中央广播电台一出现,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绝非一般的娱乐工具,而是重要的宣传喉舌。从当权者作政治宣传这个意义上说,中央广播电台确是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创业伊始,百事艰难。当时,民间收音习惯尚未形成,收音工具稀少,所用直流收音机电池补充较难;全台正式工作人员仅七人,播出节目不易罗致,而且考虑“珍惜新颖之宣传利器,俭约使用”,所以每天暂定播出两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增加到五个半小时,而且采用分割播音的办法,每天陆续播出八九次。节目内容:新闻,采自中央通讯社和当日各大报社的资料、稿件;通告,系来自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宣传大纲,由中央党部交办;报告决议案,则为播送国民党中常会、中央政治会议、国务会议、立法会议、行政院会议等决议案件。作为特别节目的周一[2]“总理纪念周”,则在中央大礼堂发音。曾一度规定,南京市区各机关纪念周,一律按时聚集各该礼堂内收听中央台广播,并同时举行仪式。广播演讲,则延请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各委员、各大学教授前来担任。第一位出席名人演讲者,为中央委员刘纪文,讲题是“总理和南京”;第一位出席科学演讲者,系恽震教授,题目为“电与人生之关系”。音乐节目主要播放唱片,周六特别音乐,则多为南京市政府管弦乐队前来中央大礼堂演奏。

因为有了收音网,所以节目中开设相当比重的“慢报新闻”“记录新闻”。这类节目,播音语调缓慢,甚至重复讲解,供各地收音员抄收,转送当地党部并出油印小报、黑板报和报纸发表。在当时邮传不便、收音工具稀少的情况下,这类节目很大程度上起了为官方传递消息、贯彻政令的作用。

在当时的南京,办广播的可谓“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所以,除了自身的播出工作外,中央电台还担负国民党中央的重大活动的现场扩音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奉安大典”。那是建台的第二年即1929年,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工程完竣不久,国民党中央安排专用列车由北平接运中山先生遗体归葬南京,声势甚为浩大。除派出中央大员迎榇,并由中央广播电台装置“宣传列车”,吴道一亲自随车同行,用扩音机沿途广播,播放哀乐,宣传中山先生事迹,宣讲三民主义,由北平始发,沿途停靠重要城市,至浦口过江,沿南京市内“迎榇大道”抵中山陵。对下关码头的接灵仪式、中央大礼堂的奠祭盛会、中山陵的归葬典礼等现场,中央电台当时还不能组织实况转播,但很好地完成了扩音任务,同时也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加深了社会各界对广播的了解。

这座电台当时功率仅500瓦,呼号起初为XKM,年底即改为XGZ,波长迭次变动,后定为420米。原定负责人徐恩曾不久他调,由吴道一接任其事。总的说,只能算是初具雏形,甚至可以说处于试验阶段。但“党国喉舌”的属性,就决定了这座电台的大规模发展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四年后,一座雄踞东亚的强功率的广播电台随之就在南京出现了。

同类推荐
  • 换巢鸾凤:许地山小说经典

    换巢鸾凤:许地山小说经典

    “五四”时期,伴随着人的觉醒,对女性解放的关注,渐渐跃入了知识分子的视界中心。女性解放,绕不开女性的爱情、婚姻问题。因此,女性的婚恋自由问题,便成了众多关心现实的“五四”作家热情表现和热力抒写的重要内容。对众多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的成功描写和刻画。
  •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两个丑八怪”座落在圣日尔曼小广场边上。在成千上万家巴黎咖啡馆里,它上了各语种的巴黎导游书,因为它是左岸出了名的作家咖啡馆,甚至巴黎文学圈还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文学奖,也叫“两个丑八怪”。其实那两个丑八怪,却是店堂里的两个木头人雕像,两个尖嘴猴腮的中国男人,穿了清朝的衣服,留了奸诈的八字胡。从前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常常去那里会朋友,读书,高谈阔论和写作,没有成名的天才在这里把自己最重要的成名作三文不值两文地卖给了出版商。
  • 梦里田园

    梦里田园

    本书是刘正功同志近年所撰写、发表的古体诗词,共八十首,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前面部分的长短句,第二类是五言和七言,第三类是按照词牌格律填写的词。刘正功的诗歌作品所反映的是作者炽热的知识分子情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作者的笔下,家乡、家乡的人、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给予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绘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组成了诗人梦中的田园。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俐侎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有着原始的崇拜,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
热门推荐
  • 暗影38万

    暗影38万

    登月计划中止三十多年后。美国突然宣布重启月球计划。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日本、印度、欧盟、俄罗斯等纷纷宣布并开展登月计划。是什么让月球突然如此炙手可热?一艘航行在太平洋上的邮轮发生了诡秘的凶杀案。并且以极其灵异的方式,让一名中国记者突然成为杀人嫌犯。为了洗脱罪名,他从看守所中逃出,在一宗又一宗神秘事件里。慢慢接近真相。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在错综复杂的线索背后。一个三十八万公里外的巨大天体慢慢浮……
  • 浴火重生之鬼医妖后

    浴火重生之鬼医妖后

    本文一对一宠文,一生一世一双人。前世白天,她是首屈一指的整容医生,享誉世界,黑夜,她是闻名世界的千面杀手,恶贯满盈为千面妖女,她造就美丽,让美染上了几分血色,在充满杀戮和谎言的世界,她只求一点宁静,当信任破碎,她死在了她唯一信任的人手中。今生本以为找回了从未享受过的亲情,可那唯一温暖她的人死的时候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痛恨着自己的无力,仇,让她觉醒,妖异的鲜血是最好的祭奠,为复仇,她颠覆一国,看着仇人在绝望中挣扎死亡。两世人生,四重身份。郡主、巫族灵女、神秘诡异的女诸葛、嗜血鬼医、她究竟是谁?从彼岸而来,随心所欲,一世妖华。一世人生,三重身份。帝王,皇子,国师,他又为何带上一张张神秘的面具,三重身份,慈悲的国师、谪仙皇子,亦或是嗜血帝王。谁才是真正的他?————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是她曲度未终竟,玄云蔽穹苍。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是他看孤妖和孤王的相遇,是彼此温暖还是彼此征服?推荐叶子完结古文《冥王毒妃》,且看王对王的相杀相爱相撩。
  • 傲娇灵尊追妃录

    傲娇灵尊追妃录

    [傲娇灵尊追妃录]在这个大陆有大概十分之一的修炼者,基本上所有的修炼者都是修天地圣灵力的,但还有一种百年难得一遇的修炼天才……
  • 穿成众大佬的心尖宠

    穿成众大佬的心尖宠

    推荐新书《快穿:男装大佬,狠病娇!》【本文1V1】说好的软萌小奶狗、温柔帅学长呢?结果出现的都是腹黑总裁、冷血神医、阴诡仙尊……就没有一个软萌温柔系列的!这是一部轻爽文,时不时还有可爱的小奶包出现,助攻女主角拿下男主!
  • 而我爱你一如初见

    而我爱你一如初见

    言蘅每每被问及自己是怎么情窦初开的,总会揉着下巴看着岳南炘,叹口气,一脸扼腕。“还不是怪他长得太好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献祭诸世

    献祭诸世

    丁元初原本想着得到了异世界赠送的金手指,很快自己就会起飞了,却没想到直接被世界踢了出去,本以为会去异世界过上龙傲天的生活,却没想到来到了一个充满了危险的诡异世界。主要有克苏鲁、scp、耳语者之类的。
  • 末世重生:君少掌心宠

    末世重生:君少掌心宠

    前世她被渣男与无情家人舍弃,一朝重生她要站在这个充满杀戮,血腥世界的顶端,肆意妄为的活着。然而却中了别人的道,随手抓来陌生男人解决问题,却招来一只狼。“女人,招惹了我,以后你只能跟我姓。”一直惦记她的某狼笑眯眯开口。且看重生后的顾玖如何翻云覆雨,走上人生巅峰,与爱人携手相伴。【男强女强、绝宠+爽文、1V1】
  •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所收主要是老人百岁前后之作,而兼收的零篇作品,最早是1985年《美国归来话家常》、1987年《漫谈“西化”》,以及1989年初的《两访新加坡》和《科学的一元性-一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从中已可看到后来一些观点的端倪。而先生最可贵的思想贡献则似主要见于20世纪90年代,直到21世纪初形成文思泉涌之势,多半首发于《群言》杂志,正是资深编辑叶稚珊女士主持编务的时候吧,我也是在那前后才于浏览有关周有光夫人张允和女士报道的同时,特别注意或日“发现”了周有光这一支健笔老而弥坚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