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2300000007

第7章 救亡呼声响四方

1931年9月19日,中央广播电台一名男播音员以沉痛、愤慨的语调,播出了一条震撼人心的消息:9月18日夜,日军在东北发动突然袭击,占领沈阳等地……20日,这座电台又播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日军侵华对各级党部的训令》;22日,播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国同胞书》。

这一突发事变,引起了中国政局和亚洲形势的重大变化,全国各地抗日救亡的呼声,似汹涌澎湃的怒潮,涌进了首都南京,也涌进了这座中央广播电台。

(一)

吞并满蒙,占领东北,这是日本既定的“大陆政策”的第一步,所以东北危机已非一日。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长期以来第一位的事情是一门心思地“剿共”,对日本,只是想方设法钝化矛盾,避免冲突。所以,“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出现了两个重要情况:在南京找不到“党国”首脑蒋介石,他正“赴赣督师”,在江西忙着“围剿”红军;而东北方面,二十几万国民党部队,面对万余名日军的挑衅,恪守蒋介石指示,抱定“不抵抗主义”,“恭恭敬敬地让出了沈阳城”,坐视大片国土沦陷敌手。

面对这一切,全国人民包括很多正直、爱国的国民党人,都义愤填膺、同仇敌忾,一致呼吁抗日救国。据“党国”要员、后来死于西安事变的邵元冲的日记记载:9月22日上午,南京市国民党员在中央大学集会,先一日晨由江西风尘仆仆赶回南京的蒋介石前往演说,会场群情激愤,难以抑制,“中有一人施讥弹,季陶即叱令缚跪,介石亦顿足怒骂。是亦不可以已乎”。可见当时国民党人情绪之一斑。全国各界人民群众的请愿、抗议活动更是此起彼落。最突出的是捣毁外交部的一次。原来当时的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为“事变”事向国际联盟送交的抗议书,竟是非不分,说什么“据报日军侵入沈阳,与华军冲突”,这个“国联”则据此一说却要中日两国军队各退原防。对此,连一些爱国的国民党要员也斥之为“一言丧邦”。9月28日,中央大学及上海学生代表约800人,冲进外交部捣毁器具,将这位王部长揍得头破血流。自此以后,全国各地来京请愿的学生及民众团体络绎不绝,而使国民党当局每每穷于应付。那时,常常由汪精卫出来接谈。此人出语圆滑,伸缩得不可捉摸,常常激起民愤,难免出危险。为此,中央党部于11月27日晚召开临时会议,成立几个委员会专事接待。当时,南京城和全国一样,到处都在沸腾。

在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气氛中,国民党一些高层人士仿佛也受到了感染。即如蒋介石,11月19日于外交委员会发言宣称,他本人“愿不日即可北上,收复失地,以挽回国民对党国之信用云云。词甚激昂,众多感动”。[5]第二天,国民党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决议一致拥护国民政府之外交方针,并准备作最大之牺牲奋斗,赞成介石之北上收复失地等政策”。[6]

抗日救亡的热潮对国民党当政者的影响毕竟有限,他们总是九九归一,要同日本力求妥协,而念念不忘“剿共”;但是,抗日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救亡运动仍然日益广泛地展开了。这就是中央广播电台开展救亡宣传活动的政治背景。

(二)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抗战,这一股股强大的政治浪潮接踵而来,抗日救亡的呼声响彻四方,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地改订了播音时间。新闻节目中原来“剿共”内容占重要位置,这时则主要报道抗日政局和前方战况,并增加关于日军侵华的特种报告;还开始增设日语广播,“一面揭露日寇的阴谋,一面安定人心”,“鼓励士气,唤醒民众”。电台一度停止音乐节目,平时那种慢敲细打、喜庆升平的音乐节目,被铿锵激越的军乐所代替,充满了战斗的气氛。很快,群众性的抗日歌咏活动开展起来了,他们经常来中央广播电台演唱,艺术水平虽非上乘,但发自群众内心的呐喊,意义自然不同。其演讲节目,也多是激昂慷慨宣传民族大义,痛斥日寇侵略罪行。

但是不久,这种抗日救亡宣传的势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日本方面“取缔排日”的强大压力下,只提“救亡”,而不言“抗日”,很多文章,对日本只能提某国某方;重弹“剿共”老调,将“剿共”纳入“救亡”的范畴。那汇订成册及至压在发音室玻璃台板下的“警策语”,时时插播。例如,有两条蒋介石的警句,颇能说明这个问题:“果真我们的内政能够统一,国基能够稳定,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强大的国家,都要对我们发生敬畏,我们只要真正能统一,就没有哪个敢做我们中国的敌人”;“和平未至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7]这就是所谓先“安内”而后“攘外”的指导思想。

然而,随着国难日益深重,人民日益觉醒,团结抗日的呼声也在广播中日益高涨。很多广播节目则逐步侧重于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强自立的意识,并向民众进行军事教育,普及军事常识;很多有识之士包括一些国民党高层人士也不断发表救亡图存的演说。最为难得的是,就连那个给娃娃们听的“儿童节目”,也办得颇有声色,它用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着这一代人。

1934年8月20日,“儿童节目”播出了一篇题为“九一八的余痛”的讲话:“……讲到‘九一八’这个日子,诸位一定要想到民国20年的‘九一八’吧!在民国史上,这一个‘九一八’事件发生,其间所经过的事实,我国所受的损失,所蒙的耻辱,留下的创伤,增加的痛苦,想大家还能够记在心里,印在脑里……在当时固然是非常痛心,非常难受。事隔三年,想起过去的事实和三年所有的悲痛,以及现在的实情,怎能不痛定思痛……要晓得一个人身体上受了创伤,或是被旁人无故地剜掉一块肉,甚至割去一条腿或是一只膀子,他的疼痛,当然痛到不可说的地步。‘九一八’事件同这种情形正是相同……要想止掉疼痛,减少疼痛,那就要我们努力地去想,努力地去做……那么疼痛可以无形地消灭,创伤可以无形地完好,身体可以成为一个完整无缺的身体,国家可以成为一个完整无缺的国家。诸位,快点团结起来,努力去干,总有达到的一天。”

想来确也不同寻常,同孩子们竟然说出一番大人之间说的话来。但这一番宏论,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处在国难期间,孩子们也似乎早熟了。他们关心国家的兴亡,也拿起笔,放开歌喉,走上广播舞台,说出了、唱出了他们心底的积愤和向往未来、为国赴难的壮志。例如同年10月30日,南京市崇淑小学学生来到中央广播电台,播唱一组抗日歌曲,有《上战场去》《为国而死》《战歌》等,赞美华夏之魂,呼吁与敌抗争,颂扬为国捐躯。其中一首题目叫《民族精神》,其歌词如下:

塞北华南,蓦一片炮声起,惊醒了华族之魂。提枪向前,拔刀冲锋,民族魂复兴。谁是天纵的骄儿,谁敢侮华胄神明?来杀向前去,求生来啦,民族英雄!

辽沈淞沪,好一片火光起,烧沸了华族之心。提枪向前,拔刀冲锋,民族魂复兴。谁是天纵的骄儿,谁敢侮华胄神明?来杀向前去,求生来啦,民族英雄!

当时的中央电台节目中救亡调子是非常压抑的,但在这个“娃娃节目”里,孩子们倒常常发出救亡的强音。这大概是“童言无忌”吧。所以,这样激昂的调子在这个节目里一直地唱了下去。

(三)

卢沟桥“七七”事变一声炮响,打破了这个密云不雨、压抑沉闷的空气,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大声疾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了。中央广播电台的播出节目也立刻实行了战时宣传体制,空前的“发扬蹈厉”,充满了战斗气息。除了新闻和抗日演讲外,其他专题节目全部停止;音乐节目只保留军乐,但更多的是播放抗日歌曲。因为一时创作接应不上,抗日歌曲非常缺乏。于是,播放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终日不息。当时还没有录音器材,依赖“蜡盘”片放音,易于磨损,有时放出来的声音走腔走调。尽管如此,这铿锵激越的歌声,使得无数军民热血沸腾,受到了社会的热烈欢迎。

民族大义化成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一批救亡歌曲应运而生,并由南下的青年学生带到了南京。于是,《大刀进行曲》《救国军歌》《热血》等歌曲,在日本飞机盘旋俯冲的呼啸声中,在敌人炸弹的爆炸声中,也通过这强力电波,化作民族抗争的有力呼喊。

1937年9月,正当上海鏖战和日机轰炸南京最紧张激烈的时候,平津流亡同学会宣传股歌咏队到了硝烟弥漫的南京。他们来自北中国,目睹国土沦丧和日寇的残暴,怀着切肤之痛和与敌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一路南下,用抗日歌声唤起民众。一到南京,他们就广为宣传,到处歌唱,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9月11日,他们第二次来到中央广播电台——中央党部大院。此时,这个大院已是一片悄悄然,一处处防空工事提醒人们,这个城市正在经受生与死的考验;中央广播电台已经实行分散播音。可是就在这大演播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严肃而又忙碌,仿佛不是演播歌曲,而是举行一场悲壮的仪式;歌声饱和着泪水升起来了……听,赵启海的《松花江上》,张瑞芳的《牧童歌》,谭兴枢的《九一八小调》,雄浑的大合唱《打回老家去》《前进歌》《救国军歌》等等。这歌声,飞向千家万户,飞向喋血战场,飞向防空掩体,使多少中华儿女抛洒下激愤的热泪。特别是那曲《九一八小调》,那浓重的东北乡土的韵味,使人悲怆、愤怒而又令人深思: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东北的父老有三千万,时时刻刻都在痛苦中!

这首小调,唱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唱出了东北人民的苦难,也唱出了不抵抗政策的荒谬。

人们在深深思考,中央广播电台的一些同人也在深深思考:为了宣传抗日,曾走过了多么不平坦的路程!

同类推荐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如歌的青春岁月

    如歌的青春岁月

    岁月如歌,往事依依,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失落有收获……《岁月如歌》作者回顾了求学和从教生涯,总结了自己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的岁月人生,既有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心得,更有一位在逆境中成长、不断奋斗的教育家的教育思考。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两年的简朴生活、深入思考以及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他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湖上泛舟,在岸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在卢梭看来,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以及大部分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有着阻碍作用。
  • 蒋子龙文集4:空洞

    蒋子龙文集4:空洞

    本书通过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山西运城市安国中医结核病医院创始人献身抗痨事业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作者蒋子龙1972年3月入党,1958年8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编审。蒋子龙,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作为着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
热门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晶能

    晶能

    少年叶羽因飞船失事,流落到了已经消失了三万年的星球上。在这里,文明是建立在晶能之上,时代的掌控者不再只是人类。兽人、精灵、矮人、东西方的神兽都会悉数登场。且看少年将如何在这个宏大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未来。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 女官江颐

    女官江颐

    本书讲的是,江颐,一位来自现代的普通人,但却励志不凡,决心在不属于自己的时代,靠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意义,并在其中收获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 九州大劫主

    九州大劫主

    穿越来到九州大陆,陆七并未曾想过一定非得要做什么大事不可,只是简单地过着生活,心中揣着些许向往。然而,当种种事情发生后,他才发现自己卷入了大势的洪流之中,站在了风口浪尖,然后一飞冲天。路坎坷,少年仅以一剑在手,照明月,正人心,斩因果,救万民。是为,大劫主。
  • 同窗没那么简单

    同窗没那么简单

    不出意外每天都会有,鉴于学生党作业量不定,每晚更新时间也固定不了。可以第二天看,基本都会有。【鞠躬】林易安,一见钟情,开启茫茫追夫路。苏楠,扭扭捏捏,不知何时该接受。高冷学霸和逗比学霸的故事,he林易安:“苏楠,我自己都数不清次数了,你能不能接受我啊?!”内容标签:甜文校园搜索关键字:主角:苏楠,林易安┃配角:苏安、凌轩
  • 快穿之小仙女直播攻略

    快穿之小仙女直播攻略

    【君笙+楚离殇=1V1甜宠文】【反派系统:我是007】【位面直播系统:嘻嘻…我是小白白】君笙:两个小东西,有点意思…——君笙:“每个世界都遇到同一男的,他想攻略我?怎么对付他呢?嗯…先宠着他好了!”...君笙:“别闹,我好困~”一个时辰前~宋博渊口出狂言:“凤鸾那死女人本王又不喜欢,谁爱要谁要,反正本王不要!”两个时辰后~宋博渊抱着凤鸾,拉过被子盖住:美滋滋!直播间闲鱼拍桌狂笑:这女人抱在怀里,嗯…真香!————高能预警——【这是一个小白花走上霸王花的故事】【遇到君笙前】原世界女主对男主说:“嘤嘤嘤…轩名,我只有你了!”【遇到君笙后】原世界女主对男主说:“谢谢你当年的不择手段,让我变得铁石心肠,才能看你一步步堕落深渊!”【原世界渣渣男主:人艰不拆啊!】(人生如此艰难了,我虽然是个渣渣但请不要拆穿我,请看我继续表演!)
  • 吹笛少年

    吹笛少年

    时断时续的笛声自远处飘来,吹笛的少年坐在草坡上,阳光里,满坡大豆发出炸裂的声音,到处是蚂蚱的拍翅声。少年的脸庞,清秀优美得仿佛不属于这碌碌尘世,他的十指纤长,轻灵地在笛孔上逗点,眼睛眺望着遥远——谁也看不见的遥远,仿佛他能穿越田野、河流和树林,看到另外的世界。他的狭长上挑的眼睛在不经意的一瞥中,便泄露了对世俗的漠然甚至不屑。只有在吹笛时他才是专注生动的,连周围的景物也仿佛被他带动得活了起来。
  • 寻卿昔

    寻卿昔

    一生虚无,一世流漓人为梦里浮生又何必计较太多?他曾经是她最信任、依赖的青梅竹马她以为他们可以一直这样简单、平淡的度过一生其实不过是奢望…他堕道,她相随直至长剑刺向她时幡然醒悟只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有一人现于她流漓的一生承诺愿护她一方天地可无人能料下一瞬会发生什么;兜兜转转,不过再原点;寻寻觅觅一生,亦是虚无寻卿昔矣寻你之过往,叹今朝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