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4300000003

第3章 男儿国是家

刘子青心头骤然升起的不祥预感是有来头的。

他刚来到江州义门陈东佳书院任掌院一年以后,国家大势正按照兄长刘子如的预判发展。公元974年九月,宋帝赵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为都监;颍州团练使曹翰为先锋都指挥使,统军十余万,战船数千艘,并与吴越联军,分五路攻向南唐。

第一路,曹彬率侍卫马军都虞侯李汉琼、判四方馆事田钦祚,领荆湖水军自江陵沿江顺流东进,攻取池州以东长江南岸各要地,剑锋直指南唐都城金陵。

第二路,潘美率侍卫步军都虞侯刘遇、东上阁门使梁迥,领马步各军向安徽和县一带集结,大军已直抵江边,虎视金陵。

笫三路、第四路、第五路大军都已出发,正在向金陵杀来。可时局到了这一步,长江以北的赵宋已是举国出动,南唐周边所有要害都在赵宋铁蹄的威胁之下,而南唐国主李煜却不知道马上要发生什么!仍拥着一代绝世美人小周后,在后宫吟诵他的新作《临江仙》。

但这也不能完全责怪或嘲笑国主李煜。不仅是李煜,在公元974年十月十八之前,整个南唐都无人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整个南唐国没有一处边关向国都传警,又怎么能责怪或嘲笑大诗人兼国主的李煜此时仍处之泰然,拥美人而吟《临江仙》呢?

国家平安,君王享乐。谁能说君王有错?况且赏美吟诗,这完全符合大诗人李煜的气质。

但时间终于到了十八日的这一天。这一天终于让整个南唐感到什么叫剧痛。在长江南岸的湖口水师大营,整整十万南唐驻军突然发现江面上出现了宋军水师,只见樯橹如林,篷帆蔽空,一支规模空前巨大的舰队正从上游顺流直下。面对宋师,南唐水师的反应是赶紧收拢在江面上巡逻的船只,关闭水师寨门,以免招惹麻烦。

但是,南唐湖口水师营的十万官兵没有一个人心中发慌。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宋朝水师常见的例行巡江。双方对此早有默契,宋军出现,唐军自然会有所收敛,给足宋军面子则可,以换取双方相安无事。

可接下来却显现了与往日的极大不同。只见浊浪翻滚、西风卷雪的江面上,宋军看不到首尾的舰阵排山而来,又倒海而去,让南唐水军看得目瞪口呆,等他们勉强回过神来时,宋军巨大舰阵已碾过湖口,直压安庆、芜湖。

宋军谈笑间,南唐的前沿阵地——湖口水师大营,已水崩土解得不成模样,一道被南唐视为铁壁的十万人的防线,连一声呐喊都没听见,就让宋军如出门踏青一般给突破了,真是难堪得叫人连脸红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也没什么脸红不脸红的,自古以来都是兵者诡道也。不管赵匡胤怎样以光明面示人,但他演的“黄袍加身”这一出总是见不得光的。何况自开国以来,他所发动的所有战争从来都没有按规则出牌,什么吊民伐罪呀,传檄而定呀都是无稽之谈。出身于职业军人的赵官家只知道一点,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迅速决定胜负才是仁慈。因此,无论是对荆湖还是后蜀、南汉乃至现在的南唐,赵宋所做的都是偷袭战、闪电战,不宣而战。

而在南唐国主李煜看来,他赵官家这些所作所为都与礼不合。他一个读书明礼之人,要做到的是非礼毋动,出师有名。

而赵匡胤已经没有工夫也没有耐心跟李煜走过场、玩虚套了。对南唐他只有来粗的,玩硬的,速战速决,他得赶紧腾出手来对付北边的契丹诸国。

终于看清了形势的李煜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恢复自己的皇帝身份。他深知,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他要以堂堂的南唐九五之尊,率领南国所有将士抵抗外敌,以此唤起南国民众的同仇敌忾之心。

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先是池州失守,国门洞开;接着是南唐举人樊若水叛国投敌,帮助宋军在汹涌湍急的长江上搭起了一座天桥,硬是帮宋军把天险变成通途,让潘美的数万大军渡过长江如履平地,围住了金陵。

兵临城下!金陵城中已经乱得像一锅粥了。

在这种命悬一线的时刻,其他人都可以慌乱,唯独李煜不可以。因为他是一国之主呢!思之再三,他终于向等他拿主意的大臣们开口了。他说:“来武的,我不如赵官家;来文的,他赵官家不如我。众卿切勿慌乱,看我使出撒手锏!”

他的撒手锏就是修文馆学士承旨——徐铉。说实话,徐铉的官职并不大,但此人满腹经纶、口若悬河,曾经放言张仪只配做他的学生,晏婴只能当他的随从。此前李煜委派徐铉为贡使,按例给赵匡胤上贡,一听说南国贡使是徐铉,宋国便愁满朝野。因为按照礼例,宋朝得派出一名押伴使,全程陪着徐铉,直到此人离境。但是此时所有的宋朝官员都在找借口,请病假,说什么都不跟这个姓徐的见面。因为宋国举朝官员都知道,论起文来,他们连给徐某人提鞋牵马的资格都没有,谁都不愿前去丢人现眼。

宋国举朝文人都怕去见徐铉,偏偏赵匡胤不怕。赵匡胤深谙“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道理。那就是秀才与兵各玩各的游戏规则,那么,我偏不派秀才陪你玩,你要玩我就派一位目不识丁的大兵陪你玩,看究竟谁玩得过谁?于是他大笔一挥,派了一个大字不识的殿前侍卫前去接待徐铉。

可想而知,这次的贡使徐铉当得是多么的无趣、多么的憋屈。武功全废的徐铉只能一路痛骂着赵某人流氓,赵某人兵匪,灰头土脸地回到了金陵。

想想这次贡使的经历,徐铉都心寒。但是,现在的南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作为食君禄的臣子,国君又如此瞧得起,无论怎样,徐铉只能调整状态,重鼓勇气,再进汴梁,再搅三寸不烂之舌拿下他赵匡胤。

听说来的使臣又是徐铉,赵匡胤哈哈一笑,说:“那就宣他上殿吧,看我怎么来收拾这小子。”

徐铉跨步上殿,在宋朝最神圣最庄严的地方,昂头瞪眼,声如洪钟,指着宋帝赵匡胤的鼻梁说出了江南所有人的愤怨:“李煜无罪,陛 出师无名!”

满廷震惊!

满廷官员震惊的还不是小小南国使臣胆敢指着皇帝的鼻梁指责呵斥,而是一句“陛下出师无名”的大帽子,不偏不倚,准准正正地扣在了宋帝头上。自古以来,凡仁义之师,出师讨伐必须有正当名义、正当理由、凿实根据,否则天必遣之,民必弃之。而这次征南唐,他赵官家只说李煜“倔强不朝”,把这一点作为征战讨伐的理由,无论如何都显得过于勉强。

但是,自他穿上黄袍当上皇帝以来,还从未有人敢对他说三道四,而现在徐铉一上来就指着他的鼻子揭他的老底,让他从根子上原形毕露。

此刻,满朝官员都在注视着他们的皇帝,等待他大发雷霆,把这个口出狂言的小子轰下殿去,重责几十大板,让他满口的之乎者也变成哭爹喊娘,让这位所谓的大文豪、大名士斯文扫地,以解他们昔日受辱之恨。

可赵官家偏偏就是不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叫徐铉走近些他的帝座,让他把要说的话尽管说完。因为赵官家已经看到了征南唐的胜利,既然是胜利者,可以不接受任何指责!

徐铉更加气愤,继续指着赵官家的鼻梁,口沫喷张:“我主李煜侍奉陛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般,他有什么过失?陛下又凭什么见伐?……”

等到徐铉说到口干舌燥,终于歇下来咽一口唾液润润嗓子的空档,赵官家只平淡地回答了他一句:“你说我和李煜就像父亲儿子,那好,你说父亲和儿子能分成两家吗?”

徐铉一下子噎住了。他脑海里电光火石般地闪过一条无论如何都无法辩驳的真理,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所有儒家弟子都必须永远遵循的天地立心之本啊!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拿父子来说事,想我徐铉满腹经纶,竟然被经纶所误,败给了这个行伍出身、一肚子草包的强盗皇帝。国主啊,我辜负了你呀!赵——匡——胤……算你狠!

徐铉一头朝赵匡胤帝座的扶手上撞去!

这一撞,一切都结束了——“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李煜和小周后一起在后宫尚未填完这首词,金陵城破了。

王师既入金陵,李煜只能用手中填词的笔,书写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道圣旨,命南唐所有州县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归顺大宋。

这道圣旨是公元974年农历十月初八下达的,传到江州已是十月十一。接到圣旨的江州刺史谢彦宝正要命人打开城门,向围城的曹翰投降,江州指挥使胡则一头闯进刺史大堂,按剑大喝一声:“且慢!”

谢彦宝睃了胡则一眼,说:“怎么,胡指挥难道敢抗旨么?”

胡则朝谢彦宝瞪着眼问:“敢问刺史大人,你当的是谁家的官,食的是谁家的禄?”

谢彦宝说:“当然是我南唐君家。”

“好!既然大人知道食的是我南唐君家之禄,现在君家有难,我等又当如何?”胡则继续问。

“我等理应为君尽忠。”谢颜宝说,“只是,我命人打开城门,向宋军投降,也是奉君家之旨啊!”

“胡说!”胡则怒道,“君家已成为赵宋阶下之囚,所下此旨乃被迫为之,我等岂能奉得此旨。”

“可是南唐四十一州,除我江州外,均奉旨归降了。单剰我江右一孤州,又能支撑多久。”谢颜宝阴阴一笑,继续说,“胡指挥,俗话说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我劝你休要意气用事,做以卵击石的傻事,不如趁早打开城门归降大宋,既免战死之苦,也不失后半辈的禄位呀!”

“一派胡言!”胡则哗地拔出长剑,怒吼一声,“君辱臣死!”只见血光一闪,谢彦宝的人头已滚落阶前。

胡则用滴血的剑指着谢颜宝瞪着双眼的人头,对站在刺史堂前的江州文武厉声说:“谁再言降,便是此等下场!”

满堂文武同声道:“我等谨遵胡指挥大令,誓死捍卫江州,光复我南唐山河!”

“好,诸位听令!”胡则当仁不让地行使起了捍卫江州的军政大权。

于是,一道保卫江州的征调檄在974年的农历十月十二巳时初,被快马传到了江州义门陈。

接着,打鼓山上便传出骤急的鼓声。

当陈义敏将击鼓的缘由告刘子青时,刘子青只缓缓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一天的到来只在迟早,他已做好了准备,正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在东佳书院当掌院教授的差不多两年时间内,他对自己亲自教授的这七个学生可谓煞费苦心,除了尽心教他们文韬学识之外,他还到东林寺把兄长刘子如的师弟法明请来,教这七个学生的武功;并把江州指挥使胡则请来教他们行军布阵,兵法武略。他所做的这一切,不正是为了今日派上用场么?

就在刘子青缓缓点头间,他已经作出了决定,他要与他的学生一起,投笔从戎,保卫江州,同赴国难。他猛地站起来,挺直了腰杆,大声说:“儿郎们,现赵宋军队正在踏我国土,俘我国主,攻我江州,我们该怎么办?”

“男儿国是家,仗剑保家国!”七个兄弟异口同声。

“好!那我们还等什么,我们去祠堂,见族长,放下笔,拿起剑,请求参战,杀进江州,保我家国!”说罢,刘子青领着七个学生与在田里劳作、闻鼓而来的陈门子弟潮水般涌进了祠堂。

同类推荐
  • 老毕摩最后的法事

    老毕摩最后的法事

    阿麦按时醒来,是长期养成习惯的生理时钟起作用。她翻了一个身,床板吱吱地叫了两声。该赶在太阳醒来之前,早早起床的时候了。勤劳的彝族女性,从小到老,太阳不醒就起床,月亮瞌睡了才睡觉,她们一生到老或是在山上和地里忙活,或是在山间场坝歌舞娱乐,老古老辈没有早睡晚起的习惯。但今天,阿麦平白无故想赖床。昨晚的酒喝得实在太多了,浑身软瘫瘫的有气无力。狗在门外叫嚷,鸡在院中啼日,鸟在枝头鸣唱。彝家山寨的早晨,是被家畜和野鸟叫醒的。猪圈中的大母猪也哼哼叫开了声。
  • 米香

    米香

    董立勃在自己熟悉的这片下野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西部传奇故事:在新疆下野地的一个农场,爱水的江南女子米香,平凡的上海知青宋兰,因不同的爱情观而人生命运迥异。米香从执著追求真爱的纯情少女,到怀着身孕被自己的情人许明为追求政治前途而狠心抛弃,开始了另一种自我放纵、令人心痛的生活状态。
  • 东野圭吾作品系列(七部)

    东野圭吾作品系列(七部)

    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无冕之王,直木奖、吉川英治文学奖、江户川乱步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得主。本系列收录东野圭吾的《变身》《圣女的救济》《只差一个谎言》《名侦探的守则》《祈祷落幕时》《麒麟之翼》《红手指》等七部小说。
  • 骨肉

    骨肉

    那封从海南穿越万水千山来到我家的信,一直静静地躺在桌子上。夏天快到了。我每天坐在二楼的窗台前,呆呆地望着时而灰蒙蒙时而黑乌乌的天空,黯自神伤。这些天一直在下雨,整整十天,从早到晚淅淅沥沥的,一刻也不停歇。天气预报说这雨一周内是不会停的,要下到六月初去。家里到处湿渍渍的,地板砖像泼了油,溜滑光亮,客厅里的餐桌、木椅和卧室里的大衣柜已经长出一层厚厚的白绒毛,就连刚买不久的床头柜上的铁艺台灯的灯杆也生出了绿锈。雨下到第七天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全身也要长毛了,每天我都要用干毛巾不停地拭擦身体裸露在外的部位,仿佛不这样的话,我也就成了一段木头,或者一根铁杆。
  • 枪神与狐泪(动物传奇·希望卷)

    枪神与狐泪(动物传奇·希望卷)

    它们的存在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动物传奇”丛书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是善良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战胜大自然,才会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心灵健康之书。希望卷为其中一本,通过人与动物相处的经验,经过磨合,逐渐探索出一条充满希望的相处之路,那就是理解动物,给动物足够的生存空间。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凡魔探

    超凡魔探

    数十年前,一场宇宙风暴席卷地球,没有带来超凡脱俗的力量,却给万物带来了觉醒特性的机会
  • 惊魂铁板沙

    惊魂铁板沙

    江苏北部沿海,有个吕四渔场。每当春季来临,就有大批小黄鱼来到这片浅海繁衍后代,于是附近的渔船,便不失时机地赶到这里捕捉。但是这片海区的地形非常复杂,涨潮时汪洋一片,浩瀚无际。落潮之后,海水退净,于是海底便袒露出来。这时才能看得清楚,原来海底是坑坑洼洼的,暗礁、深沟星罗棋布,简直是一个水下迷宫。有关部门还未曾来测量过,也没有出版过一张权威性的海图。这里的天气也是变化无常,天气预报往往不准。常言道,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在这里吃过苦头的渔民们,干脆把吕四渔场改叫为“老虎洋”了。
  •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她以为自己遇见鬼了,没想到捡到一个武功高强的帅哥,她以为他失忆忘记了所有就会乖乖呆在自己身边当保镖,没想到他竟然和那个杨氏下一代继承人长得一模一样的。他本是现代含着金勺出生的少爷,却阴差阳错的在古代做了一代官爷的大公子,再回现代已失去所有的记忆,成了霸道多变的大小姐的保镖。
  • 他们是怪物吧

    他们是怪物吧

    鱼,活在最广阔的海里,看得见湛蓝的天空,也游走在蔚蓝的海洋。可我的父母不会是怪物吧?能对着刚出生的我说出这样的话?对了,我叫惊梦,游鱼惊梦的惊梦。
  • 大清钱王3:人情亦商机

    大清钱王3:人情亦商机

    鸦片战争爆发后,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家弱而商业盛,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等一批晚清巨商强势登陆历史舞台,然而在众多的商人之中,却没有一人可与他相比,他被李鸿章誉为是清廷的国库,被老百姓称为钱王,被《时代周刊》列为19世纪末全球第四大富豪,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一品红顶商人——王炽。他用一根扁担挑着货物贩卖做起,而后在乱世中组织马帮,在中国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用他的机智和勇敢,于川滇之间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对待政商关系上他坚持“官之所求,商无所退”的法则,在生意场中他又秉承“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理念,虽逢乱世,却如鱼得水,涉足各行各业,吃遍政商两界。终成一代“钱王”。
  • 孤途录

    孤途录

    “别碰我,本公子此生只爱凰舞一人。”“那可由不得你了……”武功天下第一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载在一堆女人手里……
  • 温故(之十)

    温故(之十)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农家小药仙:带个空间来种田

    农家小药仙:带个空间来种田

    一朝穿越,她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女,被当成傻子不说,还因为“娃娃亲”被卖掉,去给婆家做牛做马。她当然不愿意过这种坑爹的生活,空间在手,活死人,肉白骨,通通不在话下。可她这个“未婚夫”到底是怎么回事?夭寿啊,明明是个冰块脸,偏偏总是对她“特殊关照”!
  • 当春知时节

    当春知时节

    幸,漫长岁月终相遇;悲,不该存于世间却走过不知多少岁月;皆不在意,皆无关,生也好,死也罢,又能怎样?此生无缘,奈何相遇。糟糕旅程,缘分也好,阴谋也罢,天命能奈我何,只有那剪不断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