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2100000004

第4章 朱元璋慧识少年皇太子恩访陈家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农历六月初一的晚上,已成为红巾军和州部左副元帅的朱元璋,在巡视过新建的水军营寨后返回中军营帐,便命手下送来一些酒菜,慢慢地自斟自饮。虽然身体有些疲乏,但神情亢奋,夜不能寐,因为明日拂晓,筹划已久的渡江作战就要开始了。近瞧即将出征的千艘战船桅杆林立,远眺长江南岸的万家灯火,朱元璋不禁心潮澎湃,往事一幕幕的在脑海中涌现出来……

早在朱元谭刚刚离开郭子兴独立闯荡,前去攻打滁州的途中,冯国用兄弟率部来归时,就提出建议:“集庆(今南京)虎踞龙盘,乃王者之都,得此地可称王矣。”经过多次讨论,他采纳了冯国用的建议,半个月前召集众将领作出了先攻占采石矶,再攻占太平路(今马鞍山市),最后攻取集庆路(今南京市)的战略部署。目前已是万事具备,蓄势待发,胜利在望。想到此,稍有心安的朱元璋喝下最后一杯酒,和衣而卧,很快地进人了梦乡。

翌日清晨,渡江作战的总攻开始了。千余艘大小战船鼓帆南下,在薄薄的晨雾笼罩下直扑长江南岸。采石矶貌似龟头,突出于江岸,直插水中,岩下水流揣急,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朱元璋所乘战船直抵采石矶旁边的牛渚矾,矾上元军采用弓箭封锁江面,战船无法靠岸。水军首领廖永安,俞通海等几次冲锋都被乱箭射回。刚刚投靠朱元璋的猛将常遇春见状,飞身跳上一只快船,一手执盾,一手摇橹,借着急流,只身一人冲向肌头。说时迟那时快,小船冒着箭矢刚靠近江石,一元兵已挺长枪刺来,常遇春顺势抓住枪杆儿,在元兵惊乱之际,已借力飞身跳到矶上,高喊一声:“俺常遇春来也!”抽出腰刀便砍,转眼间已斩杀数人。元兵见此人豹眼环须,凶悍异常,吓得屁滚尿流,纷纷后退。朱元璋趁机指挥众将士登岸,向东西两侧横扫,一鼓作气的攻占了采石矶城。元军首领蛮子海牙仓皇逃窜,乘船撤至江北峪溪口的老巢。

朱元璋登高振臂高呼:“前边不远处就是太平路,那里的财物多此地百倍,尔等攻下太平城,还怕吃不饱饭嘛!”见军心稍稳,朱元璋立即命令诸将管束本部人马,埋锅造饭,犒赏三军。酒足饭饱,便令常遇春为先锋,率三千人马先行,自己亲督大队人马跟进,马不停蹄地杀向太平城。

二十余里的路程,朱元璋的大军不到一个时辰就已兵临城下,天还没黑,太平城就被攻占了。

百姓在西城门外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抬着牲羊酒食等各种慰问品,夹道欢迎朱元璋的军队人城。

在众多的欢迎人群之中,有一个英俊少年引起了朱元璋的格外注目。在年逾八十高龄的老儒士李习宣读了欢迎致词之后,只见这个少年稳步趋至马前向朱元璋行礼,礼毕抱拳拱手朗声说到:“小民代表全城百姓献上金帛,犒劳仁义之师,望大元帅笑纳!”

朱元璋深感诧异,脱口问道:“尔小小年纪,何识纳金犒军之礼?”

少年从容回答说:“吾虽年幼,但从师学业久矣,常怀驱除鞑虏,强我中华之志,故愿而为之!”,言毕,挥手让众人抬上数箱金帛之物置于马前。

朱元璋已二十八岁,尚无子嗣,对这个英俊倜傥,怀有志操的少年特别喜爱,竞翻身下马,命令部下收取金帛分与众将士,然后上前拉着少年的手,步行人城。

两人边走边聊,少年见大元帅和蔼可亲,便无拘束,有问必答。朱元璋知其刚满十三岁,心中暗想,自己若是早娶亲,儿子也有这般大了,舔犊之情油然而生,对其更是疼爱有加。

转眼已进帅府,落座后朱元璋对部下嘱咐道:“吾甚爱此子,日后此子若来帅府,不得拒之。”得此殊荣,少年喜不自禁,连连称谢。

从此,他一有空闲就往帅府跑,看什么都新鲜,非刨根问底地弄清楚不可。帅府上下人人都喜欢他,他也成了帅府的常客,帅府的大事小情他也知道不少。

这个少年姓陈名迪,字允道,江南宁国府宣城县人,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生,世居宣城县麻姑山西村,故又自号西村。他的祖先德高望远,家世源远流长。虽然一至十六世祖年久失考,但他的十七世祖(即宣城一世祖)陈崇训和两个儿子陈玄、陈恕,早在宋初就开始在朝为官。尤其是陈恕,在宋太宗、宋神宗时即官至尚书右丞,是两朝的丞相,宋真宗还亲赐其号:“真铁盐。”据史传记载,宋朝有名的“寇准之任丞相,皆恕力荐之功。”陈恕的长子陈执中也是宋真宗朝的尚书右丞,还被封为英国公,赠太师侍中。宋灭元兴,陈迪的曾祖陈巨卿任元朝的江州路总管。因其家世代有人为官,家道殷实,曾经富庶一方。到了元朝的末年,陈迪的祖父陈宥贤治家有道,寓居陇西村。而陈迪的父亲陈仲康,却随着家业的扩展迁居太平城,成为城中富户之一。陈迪自幼即聪颖好学,自从八岁时拜太平大儒李习为师以后,学业大有长进,成为李习先生的得意门生,这才有了师生在城门共迎红巾军人城的一幕,使少年时的陈迪有了与高皇帝朱元璋早早相识的机缘。

朱元璋占据太平城后,便改元太平路为太平府,任命年高望重的大儒李习为知府,儒士陶安为幕府参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还任命梁贞、潘庭坚为府学教授,开始兴办府学。这种尊儒重教,以太平人管太平事的做法,使太平城很快就出现了安定和谐的繁荣景象。陈迪也跟随着李习在府衙当了一名文吏,专门负责府衙与帅府之间互相沟通的各项事宜。

正当攻打集庆叫劲的时候,这天,已经怀孕数月的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有气无力地说:“我算过日子了。这孩子要出生,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儿了。”

听了夫人的话,朱元璋焦灼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忽然停下来对马氏说:“这几天前方正在打仗,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处理呢,恐怕顾不上照顾你。而且按照老理儿,在军营中是不能生孩子的,看来得尽快找个合适的地方才是。”

陈迪在旁闻言忙趋前一步说:“大元帅此事何必多虑,就请夫人去我家住吧。”朱元璋双目盯着马氏,见马氏点了点头才说:“这样甚好。望尔与家人悉心待之。”陈迪见朱元璋答应了,便告辞回家准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迪便带着车轿来接马夫人。朱元璋派人护送。

九月十五日,马秀英在陈迪家顺利地生下一子,母子皆安康无恙。陈迪急忙赶到帅府通报喜讯。正在与李善长、陶安、徐达、汤和等饮酒谈笑的朱元璋听到这个喜讯,放下酒杯便急忙跟随陈迪前往陈家探视,并亲自为儿子取名朱标。从此时起,朱元璋爱子心切,无心再战。马秀英在陈迪家一住就是半年多,在陈迪及家人的悉心呵护下,小朱标也日渐长大,人见人爱。朱元璋一有空就来看儿子,朱、陈两家也通家和好,过往甚密。

帅府亲兵统领沐英在负责保护马秀英的期间,经常吃住在陈家,与陈迪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沐英是孤儿,被朱元璋夫妇收为义子,十六岁即带兵打仗,一直担任帅府卫队的统领。陈迪十分敬佩这个少年英雄,就称比自己大六岁的沐英为兄,沐英则称陈迪为弟,在外人看来,这二人就像亲兄弟一样。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春二月,常遇春奉命率廖永安、俞通海等水师将领在采石矶向封锁江面的元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很快攻下集庆,朱元璋便派人回太平接夫人马秀英和儿子朱标。这时,马秀英母子在陈家一连住了七、八个月,与陈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的感情是越来越深。现在要离开了,还真有些恋恋不舍的,小朱标也不停地在哭,好像他也不愿离开陈家似的。本来是一件大喜事,倒弄得有些伤感起来。陈迪也舍不得让小朱标走,就决定亲自送马秀英母子去应天府。于是就一起到了应天府住进了国公府,朱元璋大摆宴席庆贺,那些有头有脸的文官武将们你来我往的一连热闹了好几天。

陈迪觉得在应天府呆得太久了,便告辞回家,马秀英见留不住,就派人携带礼物送陈迪回太平府。临行前,马秀英嘱咐陈迪元说道:“你现在还年轻,回去要用心读书,等长大了要干大事,报效国家。”陈迪回到太平府时,见府学已筹建完毕,便报名进府学读书。在梁贞、潘庭坚两位名师的悉心教导下,陈迪的学识日益长进。

四年后,即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江南势力最大的红巾军首领陈友谅从武昌出发,想灭掉朱元璋。五月初,陈友谅攻占了太平城。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和猛将黑脸花云都在恶战中阵亡了。刚过上几天舒服日子的老百姓只好逃出太平城,四处避难。

此时,陈迪刚刚娶计家桥的计氏为妻,结婚还不到一个月,就赶上了这场战事。由于事发太突然,慌乱中什么也没顾上带,陈迪的父亲陈仲康就带着全家人逃到了宣城县老家陇西村。陈迪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经不起这样的惊吓与折腾,刚回到老家不久就病故了。

五月底,朱元璋在“龙江之战”中打败了陈友谅之后,徐达又率军夺回了太平城。等到局势稳定了,陈迪一家才又回到了太平。进了家门一看,除了被烧剩下的几间空房子,什么都没有了。父亲陈仲康见自己辛辛苦苦二十多年攒下的偌大一份产业,说没就没了好不心疼,连气带急,毒火攻心,突然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背过气去了。

陈迪一见慌了手脚,弟弟陈述也没见过这种场面,兄弟二人扑到父亲身上大哭起来。倒是妻子计氏挺有主心骨,忙让哥俩把父亲抬进屋里,平放在床上,然后用大拇指掐住公公鼻子下边的人中穴,好一阵子老爷子才长出了一口气,缓缓地醒了过来。

见父亲大人醒了过来。陈迪忙递过一杯水,计氏小心翼翼地扶起公公的头部喂了几口水,陈仲康这才有气无力的说了话:“别管我了,你们先去收拾收拾吧。”陈迪明白父亲的意思,让妻子照顾父亲,自己领着弟弟开始收拾住处。

不到两个时辰,哥俩儿已经将住人的几间屋子打扫干净,计氏见公公好多了,也腾出手收拾厨房,开始生火做饭。一家人简单地用过饭后,计氏拿出一些随身携带的散碎银两,让兄弟俩添置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日子总算是安顿下来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陈迪的父亲陈仲康带着弟弟陈述抱着一个沾满泥土的瓷坛子,来到陈迪居住的房间。在陈迪夫妇面前揭开坛盖儿,指着满满一坛金银珠宝对他们说到:“这是我埋在后院树底下的一点东西,本来就是防着意外用的,就留给你们吧。打明天起,我和述儿就走了。”

陈迪没听明白,忙问:“要走?父亲大人。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呀?”

陈仲康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这几天我想好了。这兵荒马乱的生意是没法做了,你爱读书,就留在家好好读书吧。述儿与我都是自幼习武,明天我们就投奔朱元璋参军打仗去。”

计氏一听连忙劝阻:“父亲,这可使不得啊。行军打仗多危险哪!父亲年纪大了。弟弟岁数又小,这一老一小的可遭不起那个罪。父亲还是留下来一起过吧,好歹也得让我这个刚进门的媳妇好好地侍候侍候您老人家呀!”

陈仲康知道儿媳妇挺孝顺的,可还是语气坚决的说:“反正你们的母亲已不在人世了。我们爷儿俩利手利脚的,在哪儿还不能混口饭吃?你们也别净往坏处想,说不准这当兵打仗的兴许还能闯出一条活路呢。”计氏见实在劝不住了,便让陈迪送父亲和弟弟回房休息。自己则忙着收拾衣物,为他们父子打点行装。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陈仲康就领着小儿子陈述到徐达的帅府报名参了军。没过几天就跟随徐达进攻镇江去了。后来又转战龙兴(今南昌),江州(今九江)。在参加了历史上有名的“鄱阳湖大战”彻底打败了陈友谅之后,又追随徐达等名将攻占了临江(即后来的抚州府)。在朱元璋平定江南称王称帝以后,陈仲康因从征有功,被封为世袭百户候,从此他就与小儿子陈述世代留守抚州,并在抚州安了家。且说陈迪在父亲与弟弟参军打仗离开太平以后,即开始重建家园,恢复祖业,又人学府苦读诗书去了。

转眼间已到了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之后,便在应天府自称吴王,立儿子朱标为王世子。

此时年已三十七岁的朱元璋回首往事,喜中生悲。当他想到自己如今已称王霸有一方,可父母、兄长却连个像样的坟墓都没有,心中十分不甘。就把时任都水营田使的康茂才叫来,命他亲自到濠州钟离县查勘风水,选一块最好的坟茔地,为朱家重修祖墓。这年的六月中旬,康茂才报告说新墓已经修好了。朱元璋既想让久在宫中的世子朱标见见世面,体察民情,又想让儿子了解他从起兵到渡江的那些事儿,知道父亲创业的艰难,就命令中书省选派得力官员,与亲兵统领沐英一起陪着朱标回濠州老家祭祀祖墓。临行前,朱元璋亲手交给朱标五十两白金,特别嘱咐到:“你当年出生在太平府陈迪家,这次祭祖路过太平,一定要到陈家拜访,当面谢谢人家。这五十两白金你要亲手交给陈迪,就说是我的意思,不然他不会收的。”朱标平日里常听母亲讲起那些太平往事,可离开太平时自己太小,啥也不懂,现在长大了,也很想知道自己出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听父王说让他到陈迪家串门,心中十分高兴。刚出了应天府城门,朱标就迫不及待地让沐英催促随从官员赶路,恨不得马上就到太平府。

此事早有人通报给了陈家。听说小朱标要来太平串门,陈迪喜出望外,忙让家人杀猪宰羊,准备酒宴,院内院外,张灯结彩,忙得不可开交。此时的陈迪年已22岁,娶妻生子,都撑门户了。他的两个宝贝儿子,大的叫陈璞,才两岁多;小的叫陈瑛,刚刚满月,还在襁褓里吃奶呢。

吴王朱元璋的世子朱标要亲自来拜访陈迪家,这在当时的太平府可称得上是一件大事。前来道贺的、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陈宅门前顿时热闹起来。上午辰时刚过,朱标、沐英就在太平府官员陪同下来到了陈家门前,陈迪赶忙把朱标、沐英等贵客迎人宅中。

进了客厅,朱标请陈迪夫妻二人在上座坐好,恭恭敬敬地说:“哥哥嫂嫂在上,请受小弟一拜!”说完就要行大礼,陈迪连忙站起,伸手拉住朱标说:“不要拘礼,不要拘礼,你能来看我,大哥就十分高兴了。”朱标见拗不过,也就免了。遂即让随从献上一个红漆礼盒,亲手打开盒盖,里面装有五十两白金,朱标拱手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兄嫂一定笑纳。”陈迪哪里肯要,连连推辞说:“我们不过做了点该做的事,哪能收这么重的礼呢!”朱标见果如父王所料,便实话实说:“来时父王特别叮嘱,说这是他的意思,兄嫂务必收下。”

陈迪听了此言,只好收下,顺手从袍袖中取出一把沉香古扇送给朱标:“这是我的心爱之物,送给你作个纪念吧。”朱标接过古扇,一眼瞧见琥珀制成的扇坠里有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虫子,又惊奇又喜欢,就命人收管好。

这时,计氏一手牵着陈璞,一手抱着陈琪来见朱标。刚才还有些拘束的朱标,一见两个可爱的小孩儿,觉得特别好玩,竟忘了自己的身份,露出了大孩子的本性,逗逗这个,摸摸那个地玩了起来。陈迪趁机与分别已久的大哥沐英亲切地聊了起来。朱标和小陈璞玩了一会儿,又抱过小陈瑛亲了亲,一边晃悠一边想:“我小时候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突然觉得腹下有点热乎乎的,低头一看,原来是瑛儿尿湿了自己的前衣襟。正不知所措,计氏接过瑛儿打元趣地说:“这是看你这小叔叔识不识交!”大家一听都禁不住笑出声来。朱标稍一思忖,明白了其中的含意,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贵客自远方来,午宴自然十分丰盛。陈迪与朱标、沐英坐在一起,三人边吃边聊当年往事,甚是投缘。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客人们均起身告辞,陈迪亲自送朱标、沐英等去驿馆歇息。翌日清晨,陈迪早早起身,赶到驿馆为朱标、沐英等送行。一直送到城外十里长亭,仍感依依不舍,心想:“此次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哪!”遂觉心中一酸,眼眶中禁不住湿润起来。直到朱标一彳了人去声远,陈迪才转身一步一步地向城中走去。

同类推荐
  •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我从没说过自己有凭空编故事的本领;我往往需要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物才好动笔,不过我总是运用想象力、创作力以及戏剧感,把素材变成我自己的东西。”毛姆如是说。从一八九二年他十八岁开始,毛姆就养成随时记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这一习惯他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一九四九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毛姆从他保存的十五册笔记、备忘录和旅游札记中精挑细选并加以简明的按语,出版了这本《作家笔记》。这无疑是毛姆最为重要也最为真实的作品之一,等于是在正式放弃虚构文学创作后将他“写作素材的仓库”亦即他创作的终极秘密公之于众了。虽然之后还出版了《随性而至》和《观点》这两本随笔和评论集,《作家笔记》可以看作毛姆一生文学创作的起点和终点,是他对自己一生漫长的文学生涯的告别。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这本书是张中行先生的散文选集,属于部编教材指定阅读系列之一。作为文坛“大器晚成”的散文写作者,张中行的散文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在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之后,于生命的暮年提笔追忆往昔,写红楼、写北大、写饮食,也写师友、人生、闲情,将一生感悟与情怀晕染在朴实的文字内,这是本书所选张中行散文的价值所在。
  • 文爱艺全集(全集)

    文爱艺全集(全集)

    这是一本青春流行诗。空灵、隽永、真纯、飘逸且有趣。它以忧郁、迷婉、清新、和谐的美学流动,在众多青年朋友中流行,它似乎是一座用诗建造的青春偶像,或是精神家园中与人共同呼吸的草坪,亲切而顽强地征服他人的心灵并被他人所接受。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格上寻真

    格上寻真

    在艺术上他孜孜以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五言诗古朴自然,清畅空灵,不加雕饰。而主攻方向是长短句,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格律美;追求明显的节奏、段落、行数、音节,有一定规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美;或者句式长短不一,间隔有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参差美。这种长短句比词自由,近似元人小令。修辞上注意词性组合、搭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明快,白话、俚语信手拈来,时有警句。
  •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单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单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独。你总是期待有生之年时时精彩,生命长途遍布花树。于是所有的不辞辛劳、义无反顾,仿佛都有了意义。但来时的航船已远逝于迷津,旧地重游,青春落幕,人也换了面目。你我不忍苛责自己的单纯,所以无数的人总是一声唏嘘。我明白过往的遗憾已是东海逝波,唯有舍弃不该有的执念,才能与这世界好好相处。孤独是一枚陪你我成长的果实。吞下它。天高云淡,波峰浪谷,雪虐风餐,似锦前程,都需你我独自上路,不慌张,慢慢走,别回头。
热门推荐
  • 不任性的18岁: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

    不任性的18岁: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

    18岁对于女孩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年龄,这是她们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们因此迷茫、困惑,同时更让父母不知所措。如何帮助她们、与她们沟通,才能让她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健康地度过18岁?面对女孩的青春期,每个父母都需要简而有效的教育方法。
  • 圣者凌天

    圣者凌天

    一个山村走出来的质朴少年楚擎,因为身怀逆天血脉遭受各方势力追杀。曾名震大陆的至尊圣体,如此被世人仇视?全天下都想要我灭亡,我却在逆境中求得圣者之道,天欲亡我,我便逆天!
  • 快穿之我是炮灰又如何

    快穿之我是炮灰又如何

    米酒不老不死,有一天她终于死了,然后乐极生悲的被快穿系统给绑定了。然后,男女主就惨了。但是,系统表示很头疼......438:宿主!人设崩了啊啊啊!!米酒:(ΘΘ)438:宿主!你到底听没听见!米酒:(ΘΘ)438(高八度尖叫):宿主!!!!米酒:(ΘΘ)没有。438:......o(╥﹏╥)o它怎么这么命苦啊!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超级富豪的英雄都市

    超级富豪的英雄都市

    高中生庄汉卿是钢铁侠的死忠粉,跟着一个自带吐槽属性的人工智能,穿越到了英雄都市。这个民风淳朴的都市,充满了各种穷凶极恶的罪犯,也有各种穿着情趣紧身衣制服出警的超能英雄们,而庄汉卿获得的超能力居然是……超级有钱?在这个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的世界,打造钢铁战衣,建立复仇者联盟,统领众英雄,担当团队C位,走向人生巅峰……才怪!先从基层干起吧,少年。这么沉重的现实有什么转生的必要吗?还是二次元的世界美好啊。
  •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我读财富励志:人性的优点》是教人摆脱困境的一本书。作者从人生困然难题——忧虑入手,通过众多普通人的事例,发现负面情绪的原因,探索克服困扰的方法。该书是卡耐基成人教育班的三种主要教材之一,一经面试便深受欢迎,一直畅销不衰,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著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凌天武神

    凌天武神

    武陵城的废物少年,被家族所弃遭人迫害,埋于乱坟岗的木棺中。然巧遇百年一遇的雷电雨夜,偶获棺中的神秘之骨,从而逆天改命。从此开启一段行武道于绝巅,主宰千秋,统御万古的传奇之路。
  • 勇者迷宫

    勇者迷宫

    中二病患者意外穿越迷宫世界,冒险精神一发不可收拾,转职勇者,探险迷宫,就这么简……等等,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是回合制的勇者闯迷宫!还好的我的天赋技能给力,否则的话……再等等,这是什么情况?不是说好的属性上拼胜负,怎么凭借肉体力量就直接打了起来?变异怪物,未知邪恶力量入侵迷宫?激发潜能,疑似基因锁的东西又是怎么回事?秘法,更多的力量体系,这个勇者迷宫的世界到底是怎么了?自己这个穿越者还能不能混下去了啊?我不能丢蓝星人的脸,我要爆发,我要爆发……轰!主角似乎真的爆炸了?…… —————— 新书《神兽培养计划》已经上传。 看似轻松搞笑的日常生活,却充满了看不见的危机。 所幸还有可爱的神兽保护我,刘浪决定严格执行自己制定下得神兽培养计划。
  • 绝世杀手妻:魔后当道

    绝世杀手妻:魔后当道

    他腹黑,她奸诈,他狂妄她强势,他嗜血,她残忍,他冷情她无情,他凌厉霸气,她生杀予夺。当现代锋利的剑遇上异世寒芒毕露的刀,是谁迷了谁的眼?谁乱了谁的心?“吾主天下”她,现代顶级杀手,穿越异世,狂妄之音,依旧不改。“舍我其谁”他,异世未来之王,只有他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两王相斗,是他征服了她?还是她驯服了他?(本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