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4800000003

第3章 绪论

一、研究缘由

随市场经济推进,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能否定变化过程中发展多多,进步不少。但是在肯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转型期的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繁多,矛盾复杂。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使得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国人普遍关注,党和政府力解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命题。2010年4月27日,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切实维护、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2011年8月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并阐述了中国梦与劳动关系的关系。

浓厚的道德情怀贯通于马克思对劳动问题的关注的始终。对人类劳动及其关系给予终极道德关怀,对不道德的劳动及其关系进行伦理批判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一体两面。马克思自由人联合劳动的设想实际上也是对合德劳动及其关系的理想。马克思关于人类劳动关系发展规律的研究,关于劳动解放的分析,实际上也是对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劳动合德发展“应然”要求进行的探讨。正是站在劳动和劳动者的立场上,马克思冲破了资本主义劳动关系“永恒”“普世”的理论预设束缚,对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状况及人类劳动劳动关系发展前景做出最科学的判断。据此,我们认为劳动伦理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本义之一,甚至可以称劳动伦理思想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实质和核心内容。

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关系与马克思曾经深刻剖析、全面批判过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相比,其变化可谓重大。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阶级地位并未根本改变,资本主义雇用劳动制度也未发生质的变化。所谓的改变只是意味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伦理问题以新的形式出现。较之于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三转期”,即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文化转型特殊时期的我国劳动关系“转型”的症状非常明显,问题频发,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斗争非常明显,极其复杂。

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人类劳动伦理思想恒久、壮丽的日出,是指引无产阶级劳动伦理思想发展的不灭圣火,是指导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不灭的航标、灯塔。现代社会劳动及劳动关系的巨变没有宣布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已经落伍所以应该退伍,它恰证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正显现着蓬勃的生机,张扬着永恒的活力,而且获得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大机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国内研究动态及其评价

国内劳动伦理问题研究成果中,一般认为陈振鹭先生所著,由上海大学书店1934年出版的《劳动问题大纲》一书是最早的著作。[1]该著对研究劳动问题的道德之缘作出了一定说明,对劳动与伦理关系应成为劳动伦理的核心问题及劳动的道德评价标准也进行了一定的阐析。不过,该著主要是从社会学而不是伦理学的视角研究劳动问题,劳动中的伦理问题或伦理中的劳动问题并没有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该著基本上无关注,更谈不上系统研究。当然,在我国劳动伦理思想史演进中,不能否定此著的开拓性意义。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问题在社会、政府视野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艰难”,也因为学术研究越来越自由,众多学者加入此问题的研究队伍,成果越来越多,对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但全面比较,可以发现,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研究主题较鲜明,成果影响较大的实际上还是一些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研究者的相关思索。根据已有成果的形式及研究主旨,可归为如下四大基本类别。

其一,伦理学及经济伦理学研究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一些论述。代表性人物及其成果主要有:(1)老一辈伦理学家,如罗国杰、唐凯麟,在其伦理学原理研究中对劳动与道德发展的关系,对“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的一些阐析。他们阐析了马克思劳动观基本内涵及其伦理意义,论证了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并且规定了诚实劳动与公平分配劳动是“爱劳动”的两大基本内容。如罗国杰先生在论及劳动态度时指出,不同劳动伦理价值原则的性质主要由不同社会关系性质决定,劳动态度具经济与道德双重意义,体现着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是为公共利益“自觉自愿、不计定额、不讲报酬地劳动”。[2]唐凯麟先生指出,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人类进行生产劳动,这说明物质利益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基础性动机;但同时,劳动又是充分体现劳动者自由自觉的活动,是确证人类本质的基本方式,所以劳动又是重要的伦理范畴,除经济动机,自我实现,包括自我的道德实现也是人类劳动的重要动机[3]。(2)万俊人先生对劳动与“工作伦理”的专门研究。万先生以对马克思劳动范畴文本解读为前提,宽泛化理解劳动范畴,强调劳动的社会价值意义,重点论述了权利与义务的相关性决定了承担劳动义务与享有劳动权利的关联系性,社会或国家(政府)应该履行保护劳动者劳动权利的普遍责任。此外,万先生还将“义务劳动”作为劳动伦理的特例进行补充和强调分析。[4](3)常卫国先生对劳动的道德标准的分析。常先生从道德行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出发,指出评价劳动道德性的根本标准是劳动动机与劳动愿望相一致。一切在他人强制、役使或诱使下,违背劳动者意志的劳动均是不道德劳动,如奴隶社会奴隶主强制下的奴隶劳动、封建社会地主强制下的农民或农奴的徭役劳动,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这样的劳动必然也是使人厌恶的活动。此外,常先生还重点分析了资产阶级道德面貌、道德规范、道德原则与雇用劳动的内在关系。[5](4)李建华先生视劳动伦理为一门特殊的应用伦理。李先生运用马克思的唯物观从劳动及劳动关系的变化分析道德的发展轨迹,指出劳动道德是社会的根本道德,强调劳动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劳动伦理是调节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和谐是劳动的重要道德要求,重点分析了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内涵及其关系。[6]

其二,以劳动伦理为专门研究主题的相关著作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一些阐析。代表性人物及其成果有:(1)1989年王昕杰、乔法容的《劳动伦理学》。[7]该著视劳动中道德关系为劳动伦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从伦理视阈对一些具体劳动问题,如劳动的伦理意义、劳动者概念、劳动者职业价值及劳动的道德评价等进行系统地分析,重点分析了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的关系,劳动方式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效率与公平协调的方法。[8](2)1994年刘进才的《劳动伦理学》。该著论证了作为社会关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劳动关系的形成、发展始终离不开道德的调节和规范。深入地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伪劣产品、职业病危害、生态破坏、工伤事故等一系列劳动伦理问题。[9]其三,少量论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劳动伦理思想的一些研究。代表性人物及其成果有:(1)王小锡先生在其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道德解读》中指出,马克思通过研究异化劳动问题既全面地审视,批评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劳动关系,又深刻阐述了劳动的道德特质[10];又在其论文《从经济伦理角度解读〈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充分揭示了“非人化、非我化、非正常关系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伦理关系的基本特征。[11](2)宋希仁先生在其论文《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劳资伦理一〈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中指出不平等与异化、雇佣与被雇佣;工人阶级的不自由与资产阶级的专制是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根本特征,剩余价值生产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伦理关系的本质。[12](3)章海山、陆晓禾、刘可风、周祖城、徐大建、陈泽环、周中之、东方朔、余达淮、王初根等学者在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中对其劳动伦理思想的一定分析,陈爱华女士以对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文本解读为据,阐析了青年马克思劳动伦理观生成的三重思维向度[13]。

其四,近年来一些研究我国转型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专著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一定分析和运用。代表性人物及其成果有:(1)常凯的《中国劳动关系报告》等系列成果较系统地研究了现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趋向及建设现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2)刘晨华的著作《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尝试在马克思经典文本和现实生活之间构建一个双向关照的“互文性”平台,分析出马克思思想内在生活逻辑基础的不均衡性、对现实生活的前瞻性,于现实立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三重逻辑基点。[14](3)罗宁的《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一书综合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以马克思劳资关系思想为根本理论前提,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劳资冲突与合作的一些分析。(4)赵小仕著《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以马克思劳动关系思想为重要理论依据分析现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同时视马克思劳动思想为劳动关系理论的重要流派。(5)夏明月在对我国劳动伦理学研究现状系统地描述中,对劳动伦理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做了一些介绍。(6)荣兆梓的《通往和谐之路: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研究》全景式描述了现代中国劳动关系现状,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为探索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的重要依据。(7)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阐析了马克思劳资思想的重要内容,即劳资关系是阶级关系的根本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重要表现是劳资相对抗。(8)近几年一些关于劳动关系研究的硕士、博士论文,如陈微波的《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博士论文,2010);赵早《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博士论文,2010);曹满云的《转型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博士论文,2010);郑丹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2008)对马克思劳动思想与劳动伦理思想做了一定的引用与分析。

对本著的研究而言,以上成果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特别是有助于拓宽研究的视野。但是它们毕竟不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为专门研究对象,因而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研究在全面、系统性方面有欠。又因受各自研究主题所限,多数成果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实际上是引用多于研究。出于研究的需要,本著将在综合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进行更深刻地挖掘,更系统地阐析,由此寻求新的突破口和新的努力方向。

(二)国外研究动态及其评价

从国外经济伦理学研究现状看,被人们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可算得上是真正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进行了不少研究。根据他们的主要思想及其根本理论旨趣,可以归纳出两条清晰的研究路径:一是借重马克思具体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伦理问题,同时作出一些新发展;二是肯定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某些价值,但大胆否定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并由此提出一些所谓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伦理思想或发现一些所谓马克思新的劳动伦理思想。

路径一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要包括:一是秉持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伦理批判精神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及其由此形成的劳动关系。代表人物是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卢卡奇和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学者的思想各具特点,但均认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问题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仍然适应,但必须与时倶进地进行“修正”和“发展”,共同主线是沿异化的起因、异化的内容和异化的解决三大基本方面展开研究。其中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卢卡奇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之所以越加严重,技术理性对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发展造成巨大负面效应是根本原因。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如马尔库塞指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了相对富裕的消费社会中,技术理性悄消解着人的自由创造精神,人不断蜕变为失去超越和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却不自觉[15]。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指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是重占有与重生存。现代西方社会重占有已经成为主导性的生存方式,私有财产、利润和强权是重占有生存方式的根本社会基础。二是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剥削及劳资关系理论及其伦理意蕴进行的新思考[16]。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力图重构一种既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认为运用分析哲学方法重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达到此目的主要方式。所谓科学的,他们意指应符合20世纪分析哲学逻辑严谨,话语明确的基本标准。所谓革命的,是说在研究马克思思想时,必须保证马克思理论作为一种解放理论的根本性质。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柯亨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罗默对资本主义和积极剥削的博弈理论分析,埃尔斯对马克思的学术重构思想在学术上影响颇大;此外,赖特对实际现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和剥削模式的剖析,范帕里的基本收入理论,布伦纳对不同欧洲国家的前资本主义经济、阶级结构的变动的历史说明,理查德.海曼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分析,鲍尔斯的不完善劳动契约思想,金里卡对马克思剥削和异化理论,对强制性转移剩余价值即剥削观点的坚持,对正义、平等伦理概念的重构与新释;这些均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三是高兹对劳动解放思想的阐析。高兹的劳动解放主要是从人的自由解放高度探求劳动解放的实现,基本内涵是变异化劳动为使人快乐的自由自觉劳动。高兹的劳动解放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的继承。但是高兹对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又作了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是关于劳动解放的实现,高兹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做出了一些新的分析和判断[17]。四是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十名直喜教授等直接引述《资本论》的相关论述对现代资本主义劳动方式进行伦理批判。十名直喜教授以《资本论》“工厂经济学”的研究为理论起点,论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人的压制概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类发展新理念。另外,十名直喜教授还力图从《资本论》发掘出体系化的人类发展经济学[18]。

路径二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以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为代表的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这些学者早期主要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接受或受到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影响,后来却明确反对马克思将生产逻辑作为理论出发点。鲍德里亚企图以象征交换理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解放逻辑,将马克思劳动观作为批判的重点。在鲍德里亚看来,马克思实际上是把劳动界定于价值领域中,这样的劳动概念应该当作意识形态概念而经受激进批判。一般认为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批判更加彻底。哈贝.马斯企图以主体沟通行动理论取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其基础和契机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劳动观“深入”批判。在哈贝.马斯看来,历史唯物主义沦落为历史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祸根在于马克思是按照生产模式来理解自我反思[19],应该重建一种全面有效的自我反思机制。

西方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思想既注意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及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又承接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批判锋芒,因而是本著研究的重要思想之源。但是鉴于如下原因:其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的根本目的决定了他们未能,也不会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进行全面地阐析与深刻地挖掘。从他们大量引用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相关论述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表述的异化劳动理论,而不是《资本论》的核心理论,即劳动价值论及其伦理意蕴成为他们根本理论依据的主要内容。其二,此资本主义非彼资本主义,此马克思非彼马克思。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特别是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未必契合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本义与真义,也未必就是完全的真理,至少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产生异化劳动的原因或仅归于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对立(如弗洛姆)或仅归于科学技术的异化(如马尔库塞)。这样的异化论在客观上掩盖了私有制才是产生异化劳动的根本原因,结果使人们迷失在异化劳动的表象。其三,十名直喜等人的研究实际上只是初步的,远不及系统化的要求。高兹揭示的劳动解放之路也有不足之处。如高兹不理解只有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总体变革中,劳动解放作为人的解放重要维度和方面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其思想缺乏足够的辩证性。其四,由于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内涵的“应然性”与“适然性”缺乏足够的揭示与表达,总体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批判重于建设,弱化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建设性意义。其五,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方式、劳动关系的伦理现状在后马克思主义者劳动思想中确有不少反映,但是尽管鲍德里亚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劳动的伦理”命题,后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主要还是哲学的。更重要的是,为了证实自己理论的价值,后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克思劳动思想,包括其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解不少是歪曲的,批判是错误的。例如哈贝马斯把重点放在马克思早期的异化劳动观上,却忽视了马克思后来已完成了从异化劳动到实践的转变。总之,对待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所作的研究和批判,我们应“回到马克思”,应该进行研究的研究与批判的批判。

三、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著以“和谐”为主题,会通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展开系统的研究。此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一,促进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深化,丰富马克思劳动思想研究内容。劳动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根本主题,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自然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核心内容。然而从研究现状看,总体而言,迄今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点与核心显然并不在此。本著通过文本研读以及逻辑推论认为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本义,又从马克思对劳动伦理的直接表述,以及马克思基本经济学理论及其思想逻辑中断的“空白处”,分析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揭示其精神实质。这种研究及其成果无疑具有丰富马克思劳动思想研究内容,促进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深化的重要理论意义。

其二,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研究,促进劳动伦理学的发展。国内外劳动伦理学的研究已有时日,成果日益增多。但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面却依然不少,劳动伦理学发展虽已有时日,却依然非常年轻。尤为遗憾的是,就劳动伦理学研究的总体状况而言,成果虽不缺,历史感却不够厚重。本著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为专门研究主题,本身就是对劳动伦理学的丰富,对于解决目前劳动伦理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亦能提供科学的解答或有益的启迪。对比研究现状,本著在促进劳动伦理学发展方面的意义可谓是显而易见。

其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系统的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理念依据和理论指导。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伦理当然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伦理肯定万万不能。与资产阶级学者劳动伦理思想最大不同在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劳资伦理关系的本质、运行规律和主要机制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揭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才是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根本理论指导,系统地揭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具体内涵,全面建构理论联系实践的逻辑通道是发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指导作用的根本前提,这也是本著的重要目的与意义所在。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基本结构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著以“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为根本学术使命,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进行现代解码。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介绍研究背景,评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二是对本著主要研究原则与基本研究方法、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构,可能的创新处及不足处进行一些说明。绪论部分指出,现代社会劳动伦理问题再现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当年”情景,建设现代和谐劳动关系深情地呼唤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灵魂复活。为系统,全面地揭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及其对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指导意义,应该“回到马克思”,通过对其劳动伦理思想作更深刻地挖掘、更系统地论述、更现代地阐析进行解码。此外,绪论部分对主要研究方法与全文的基本结构作了一定的说明。

第一章: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重要本义的学理论证。本章秉持历史精神,从历史必然与历史嬗变两个方面论证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本义,分析说明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逻辑推论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特殊生产方式下的特殊劳动伦理问题。关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章论证指出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研究的逻辑起点。关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方法,本章指出,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研究方法,价值法则是重要方法,二者是一致的、互补的。

第二章: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本章从语义分析“旨趣”一词,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定义为劳动解放人,又在对劳动二重性真义揭示的基础上,将马克思劳动解放人思想的本义概括为劳动解放人与解放人的劳动两大方面。接着,本章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劳动解放实现的辩证分析进行辩证分析。最后,分析提升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关系和谐的关系。

第三章: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内容有:其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原则包括劳动人道原则、劳动自由原则与劳动正义原则。其二,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雇用劳动促进了劳动伦理原则实践,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阻碍着劳动伦理原则真实地实践。其三,现阶段,我国不少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劳动伦理根本原则实现得不很充分,影响着、损害着劳动关系和谐,充分说明建设现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必须真切地实践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原则。

第四章: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关系范畴。本章首先分析指出,在劳动关系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中,能称其为劳动伦理关系的只能是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劳资伦理关系是劳动伦理关系的核心关系(广义资方指生产资料所有者)。接着,本章研究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劳动伦理关系内在关系的思想。然后,阐析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的现代启示(和谐劳资关系是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劳资关系的根本目标;利益公平分配、发展成果共享是建设和谐劳资关系的主要方式;集体谈判是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途径。

第五章(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本章首先分析马克思劳动权利、劳动义务论的基本内容。接着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权利与义务不公正性的批判。最后分析指出建设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公正分配劳动权利与义务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为社会勤勉劳动是有劳动能力者的根本天职;二是保障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处理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的关键。

第六章: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形态。本章首先论证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与实践形态,基本内涵有三:劳动者因劳动应体面,劳动者有劳动才体面,劳动者的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接着,本章分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体面劳动实践的辩证分析。然后,分析指出现代中国实践马克思体面劳动观应做到:贯彻德福相通的伦理精神,确保劳动者因劳动而体面;确保劳动者能就业,能体面地就业;切实保障公平分配劳动权利与义务。

第七章: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关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本著在比较分析后指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人类劳动伦理思想发展的新成果。关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本章分析认为,劳动及劳动关系的现代巨变,没有宣布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已经过时,恰好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蓬勃的生机与强劲的活力,表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获得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

第八章: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现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专题研究。本章结合现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突出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进行深度研究。专题一是以马克思有用劳动观思索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效率、公平原则内涵及其关系的正确对待。专题二是揭示马克思土地流转观的伦理意蕴,由此分析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专题三是阐析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人本特征,由此探讨科研人员劳动及劳动关系管理的特殊性。专题四是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和谐劳资关系建设。

(二)基本结构

从研究内容及其逻辑关系看,本著的基本结构如下:首先,分析论证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本义,以此研究作为全文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同时对研究的“可以性”做出回答。

接着,重点分析、揭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旨趣、核心问题、根本原则、关系维度、实践形态,以此解决研究“适然性”的基本依据。此部分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劳动解放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第二章);实现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应是合劳动伦理基本原则的劳动(第三章);劳动关系应是和谐的劳动关系(第四章);劳动权利与义务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关注的核心问题(第五章);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形态(第六章)。

然后,阐析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以从宏观上回答研究的“应该性”。对此,主要通过如下三方面进行论证:一是通过对不同劳动伦理思想进行全面比较,证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历经长期且艰苦探索逐步成熟、完善的伟大思想。二是结合现代社会劳动伦理的突出问题,论证现代社会再现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当年情景、复活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内在灵魂,从而阐析出研究的根本时代背景。三是全面对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现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突出分析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论,劳动权利、义务观,以及体面劳动观在现代中国的具体实践要求与机制。

最后,以专题形式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现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进行深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其一,马克思有用劳动观的伦理内涵及其幸福旨趣是科学确立和谐劳动关系管理目标的根本精神。其二,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如是说”审视、避免城镇化过程中“曾经的故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三,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为审视科技发展及必然引发的劳动伦理关系变化提供了根本思索维度。其四,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和谐劳资关系建设。

五、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原则

按一般观点,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明了而统一的伦理学,关于伦理学系统而统一的观点更是缺乏,尼尔森甚至认为马克思在究竟应该如何思考伦理学上也没有答案[20]。也许此观点可以成立,但本著认为,正是鉴于马克思伦理思想这一特征,更应遵循科学的研究原则唯有如此方能深入、客观、准确地挖掘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深刻内涵,阐析其伟大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本著研究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坚持的主要原则如下:

一是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统一。科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研究要从现有的事实出发进而发现客观规律。此原则落实到本著的研究就是要在客观的劳动伦理问题中考察、发现劳动伦理的本质、发展规律。价值原则落实到本著的研究,实际即从“应该”出发思考劳动伦理问题。本著坚持科学与价值统一原则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展开研究:其中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体内涵的客观揭示,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问题的事实描述及对现代社会劳动关系现状的“实然”论述主要体现了科学原则的要求。运用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不道德性及其劳动关系的不和谐性进行批判,对现代社会劳动及劳动伦理关系的道德缺陷进行审视,以及对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应然”要求与路径的思寻主要体现了价值原则的要求。

二是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一致。本著对历史考察法的运用主要表现有:一是从“历史必然”揭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形成的根据与必然性,从现代背景思索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情景再现与灵魂复活。在坚持历史考察的同时,本著充分运用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基本步骤是:提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某些概念、范畴和原理,从逻辑上推论它们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本义,同时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直接表达论证它们并非出于简单的逻辑推论。本著对逻辑方法的依重,根本原因在于劳动伦理思想并非马克思本人明确、系统表达的思想。在提出一些新的劳动伦理范畴J见存与原理时,第一步必须要做的工作自然是证实它们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本义。寻找马克思的直接论述当然是完成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这些劳动伦理范畴、原理、观点,马克思事实上很少论述,甚至根本没有直接论述,再说即便能找到这种“事实”,也需要对这些直接论述何以可以成为论证的依据做进一步的论证。

三是文本解读和现实关切结合。本著的文本研读所指的文本,基本的便是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研读中自然应忠实于马克思经典文本所论、所述。但是“研读”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目的往往在于挖掘出该思想的精神实质,因而既要看马克思的“实际”表达,也要看马克思表达的“实质”。这就决定了要从整体上把握好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伦理意蕴,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进行文本解读也不能局限于某些“单一”字句,而要将不同文本视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不同文本载体。培根指出,“在实践上是最有用的,在知识上也是最真实的”[21]。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指导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特别是求解现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突出问题是本著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为实现此目的,文本解读与现实关照并用也是“必须的”,基本要求是:直面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中国劳动伦理问题的实际,以揭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为基础,厘定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劳动关系问题交叉疏离的空白点,思寻马克思经典文本论述与现实劳动伦理关切的逻辑互通坦途,开辟促进合德劳动发展,建设现代和谐劳动关系的伦理之路。

四是批判原则与建构原则并用。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建构,本著研究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也坚持此重要原则,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时,运用批判原则既肯定它们的积极意义,也指正其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本著力求加以克服,并由此努力“建构”一些新思想。二是在研究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时,本著指出其某些结论的片面性与历史局限性,这是批判原则的运用;而在现代视阀下,解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本义与真义,搭建连通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逻辑坦途则是建构原则的运用。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选题的研究,可供选择的方法较多,但囿于论题和要达到的根本目的,重点运用了如下方法:

其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指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鉴别、归纳、研究、评价,从而形成对既有学术成果的科学认知,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学术基础的方法。从人类知识发展看,知识运用者应该对已有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与理解,因为“个人或群体所能拥有的知识往往会少于实际得到运用的知识”[22]。本著运用文献法的主要表现是:为构筑与本著研究相关的最高、最新学术信念平台,获取必要的思想和方法资源,本著在整理、总结以往学者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概念、范畴进行合理规定。如本著在概括、分析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伦理学研究对象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厘定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研究对象。本著对文献法的运用还表现在为立足“已有”开辟“未来”,即通过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得失,将现代劳动伦理学面临的一些重要实践问题和学术难题与“马克思经典”进行对接。

其二,文本阅读法。文本阅读是马克思常常强调的重要研究方法,马克思曾明确地提出在阅读时应“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23],而不应该把著作中没有的东西塞进去。本著切实遵循马克思此原则要求。但是本著的研究主题又决定了必须对马克思经典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为此必须在马克思的“已表达的表达”中和马克思“未表达的表达”中寻找到马克思“表达的实质”。为实现此目的,本著对马克思经典文本,主要是《资本论》及其手稿,运用阿尔都塞所谓的“症候阅读法”[24],借助后结构主义者所谓的“互文阅读法”进行研读。不同于一般运用的通过直接可见文本进行阅读的方法,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重在文本表述的沉默处,关联概念的空缺处倾听文本“发出的空洞的声音,”[25]。“互文式阅读法”强调从单独文本中往往无法领略某种思想的真义所在,因为文本的意义往往是在与其他文本相参照、互指涉过程中产生的。本著依仗这些方法对马克思经典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层次的伦理意涵与逻辑结构,只有深潜到在其文本的“字行之间”、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结构才能妙手巧得之。

其三,理论比较法。本著运用理论比较法主要目有二:一在于全面揭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二在于寻找努力的方向与研究的重点。运用这种方法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通过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古希腊劳动伦理思想、古典经济学、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劳动伦理思想进行全面比较,论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人类劳动伦理思想发展的新成果。二是通过将现代西方学者的劳动伦理思想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进行比较,论证建设和谐劳动伦理关系既要坚持,也要发展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三是为寻找到进一步努力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有研究成果的得失进行比较。理解需要内在地把握历史个性,还需阐明事物何以此处有而彼处无的因果所在。[26]为此,本著在比较分析不同劳动伦理思想及其研究成果时,大多介绍不同思想产生的时代与阶级背景,并由此全景式表现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特征与活力之源。

其四,语义分析法。在论及概念创新时,西方学者常言“旧真理保持其影响力的前提是用新语言和新概念对它重作解释”[27]。概念的运用,很多情况下,也是概念内涵的一定创造,所以已有概念的内涵不应对概念的下一次应用规定既定的内容。[28]恩格斯便指出,“某些术语的应用,不仅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不同,而且和他们在普通政治经济学中的含义也不相同。但这是不可避免的”[29]。对于具有一定开拓性的研究选题来说,无疑应允许,提倡提出新概念,甚至要求必须提出新概念,而且“应该允许所提概念的具体含义和人们一般的理解可以不完全一致”[30]。鉴于马克思极少明确提出并论述劳动伦理思想,本著在具体研究中不得不提出一些马克思本人很少论及,甚至从未提及的新概念,并以此作为展开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前提。提出了新概念,当然应对其内涵进行相应说明,这也是必须的。由于马克思本人并未提供这种说明,解释其内涵就应该先在逻辑上证明应该提出此概念,而且最好能证明这些概念可以找到马克思的论述依据,同时还要论证所提概念及对其内涵的解释符合而没有违背马克思的本义。这就要求阐明概念的形成史与逻辑过程。总之,本著以语义分析法为前提性的研究方法。

此外,本著特别重视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方法,如将规范与实证分析统一,不同劳动伦理思想对比,经济学分析与伦理学分析结合以全面阐析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论特质与现代价值。另外,还以专题形式深度解读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伦理意蕴,由此深入探讨解决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几个焦点问题的伦理对策。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本著可能在如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其一,研究内容的开拓性。较之于劳动伦理学的已有研究成果,本著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为专门研究主题,较之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本著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为根本指导,实际上开拓了不同于已有劳动关系学、劳动伦理学研究成果的研究内容;而较之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已有研究成果,本著实际上对此思想的系统化研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其二,研究视角的新颖性。伦理学界大多视“实然”“应然”“适然”为道德运行的三种不同状况[31]。本著认为对道德运行状况也可以从“实然”“应然”“适然”三个视角进行分析,所以也可以视其为分析道德运行的重要方法论或视角。本著关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然论”“应然论”“适应论”的主要内容分别对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伦理现状及其发展规律的说明;马克思关于合德劳动及劳动关系基本要求的论述;马克思对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所必需的实践条件与措施的论述。这种视角有别于多数同类成果。

其三,研究方法的多维性。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而言,正如“世界体系”的代表人物沃勒斯坦所言“内部经典式分工”是毫无意义的[32]。基于劳动问题的复杂性,也缘于马克思对劳动问题分析的全方位性,研究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更不能局限于某个学科或某一领域,不能受“学科分类”的束缚,而应该互融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本著研究方法的多维性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二是经济学方法与伦理学方法相交融;[33]三是不同劳动伦理思想相比较;四是普世精神与中国情怀相统一。本著进行的综合性、多学科、多方式相结合的研究,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多数成果研究方法单一维度理解的倾向。

(二)主要不足之处

本著的主要不足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论证劳动伦理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本义是揭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历史地位、现代价值的根本前提。鉴于马克思对劳动伦理思想少有直接表述,进行此种论证既需文本解读,又必过逻辑推论。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证明本著所谓的“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真的就是马克思本人的劳动伦理思想而非本著解读或附加的“创造”。对此,当然可以马克思直接相关论述作为基本证据。问题是,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直接论述为据依然需要进一步的逻辑推论。可见,确保论证有效性的根本要求是确保逻辑推论的严谨性。本著力图做到此,但由于文本解读能力不逮,立论本身还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更加上理论分析能力有欠,本著的一些逻辑论证未必非常严谨。

其二,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以古典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问题为研究对象,其不少范畴、原理实际是当时情况的反映,虽然这些范畴、原理本身具有普世性价值。这就使得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发现并阐析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真义与本义,由此思索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伦理路径是本著的主要研究目的。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这一历史局限又必须加以克服。对此,本著解决的主要办法是:在每章第一节以文本解读与逻辑推论为根本方法,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普遍性原理、范畴及其内涵进行阐析;每章第二节主要以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普遍性原理、范畴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殊劳动问题进行辩证性的伦理批判;每章第三节以一、二节所揭示的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思索现代社会,主要是现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34]。对本选题的研究目的而言,此“三段论”的分析步骤无疑是可以运用的,甚至是必须采用的简捷式研究方式。但是在“分解式”研究中,本著可能可能遗漏了一些重要思想,更可能分解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有机统一性,虽然本著在论证中非常注意回避之。

其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此方面已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鉴于其成绩与影响,本著将他们的相关思想作为重要的参考。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已经大不相同,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未必真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这就意味求证西方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思想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异同是本著研究的难点之一。对此,本著在研究动态做了一些说明。但这些说明虽然全面却简略且粗线条,远不及完整、深刻“求证并鉴别”的要求。在具体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对此问题,本著事实上作了一定的“回避”,虽然这种缺陷主要归因于本著的根本研究目的是从现代视阀解码马克思本人的劳动伦理思想。但是“简单化”的处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著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解读可以更全面、更有说服力些。当然,这种缺陷同时也为本著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领地。

其四,出于经济学的知识背景和实现理论创新的目的,本著重在阐析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劳动伦理意蕴,学科知识的隔阂可能使一些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另外,本著突出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交叉运用,使得一些内容的伦理色彩不够突出,大胆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新结论,尝试独创的新框架,在论证方面可能还不够严谨。

同类推荐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每个语气词的发展演变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其中不乏精彩的论述。如“者”和“好”,本书对它们演变的语境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者”从表自指演变为语气词,关键在于其所在的小句属于话题句;“好”由形容词演变为语气词,则源于所在小句的主观化。其他如“尔”、“焉”、“已”、“里”、“在”等词,书中对它们历史演变情况的揭示也相当有启发性,值得重视。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技术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故而技术发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让我们对那些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打开我们创新的思维。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长夜无明

    长夜无明

    一对兄弟相残,三位好友反目。曾经的朋友不过是虚情假意,而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却成了生死与共的兄弟。在这个战火纷争的年代,世事无常。
  • 这个世界因你而生

    这个世界因你而生

    这是一个多情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会爱与被爱中长大。他说,你不是不喜欢我,只是没那么喜欢我。她说,还好你的等我,那曾是我青春岁月里最深的执念。他说,对不起,也谢谢你。她说,你要知道,喜欢是不分性别和国界甚至跨越种族的。愿你向着光,我向着你。希望大家支持订阅,评论区见。
  • 想做好孩子:《哈利·波特》作者的魔法启蒙读本

    想做好孩子:《哈利·波特》作者的魔法启蒙读本

    《想做好孩子》一书讲述了巴斯塔布尔家的六个孩子与他们的两个朋友之间的故事。他们在乡村暑期成立“好孩子”协会,想为大家做些好事,实际却做了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趣事,但孩子们也在充满欢乐与纯真的童年中逐渐得以成长。
  • 八零婚姻有点甜

    八零婚姻有点甜

    江素媛上辈子勤勤恳恳的挣钱,人到中年却被戴了绿帽子,婆婆非但不帮她,还把错误归咎给她,要她净身出户,她拼死挣扎却意外身亡。重新活过来她从一开始就做出了不同的选项,遇到他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她知道女人也可以不必要强。 (前面稍微有一两个极品,后面主线就是发家致富撩小哥哥~)
  • 流光细雨乱华年

    流光细雨乱华年

    逃去国外五年,齐嘉人刚回到凌家立马就被凌书桓压在洗手盆。他目光里带着抓到猎物的激动,吞了吞唾液:“你终于回来了?”齐嘉此时丝毫不退缩,与他对视,淡淡的说:“把我放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听海

    听海

    这座城市,埋葬了邵落的青春,当初她不过是爱着一个人,却最后遍体鳞伤,她不过是贪恋温暖,渴望被救赎。她的童年布满了荆棘,她是荆棘之中开出的蔷薇,美丽而又妖娆,散发着独特的冰冷气息。那一年,她十八岁,一个美好得如同阳光的少年出现在她的生命里,照亮了她阴暗的世界。她曾看着夜空问:“我们为什么活着?”她曾微笑着说:“我们分开吧,不爱了。”她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为了那温暖的光,会不择手段的欺骗,只因为那少年曾经对她说:“以后有我。”最后却给了她一句:“你配不上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命七尊

    天命七尊

    七位传奇圣尊,背负天命,同撑圣灵之界。天有不测,至强七圣尊陨落圣坛,生死未知……仅存的圣尊,修为尽失。忍辱负重,刻苦修行,以求重回巅峰。道途艰险,阴谋未出,七圣尊能否重回世间?
  • 恶魔养女

    恶魔养女

    住在蓝宫里的,不是王子和公主。而是,木木和蓝修。十七岁的女儿和三十三岁的父亲。天使般的女儿和恶魔般的父亲。绝美却残酷的蓝修收养了仇人的人儿木木,为了复仇?还是为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蓝修觉得自己的血液,沸腾了!这是因为愤怒!这是因为仇恨!蓝修告诉自己,仅此而已。他尝到了血腥的气味,但是,没有停下。木木觉得自己瞬间从天堂跌至了地狱,眼泪顺着脸颊滚滚滑落,呜咽无法发出,她尝到了血腥的,她知道,那是自己!屈辱,愤怒,木木狠狠的朝着口中的狂兽咬了下去。蓝修,吃痛的抽离。那野兽般灼红的眸子,狠狠的盯住木木。双目红肿,嘴唇破裂,发丝凌乱,颤抖着的木木!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答应我的条件,不然!我情愿摔死!”木木艰难昂着头,对着蓝修喊。“该死的!你竟然敢威胁我!”蓝修额头青筋暴跳!“是……啊!”木木的尖叫声中,蓝修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该死的!别动!”蓝帮主咬了牙,第一次被女儿成功的威胁了!“该死的!你在干什么!”蓝修的视线触及木木卷至腰际的裙子,脸色黑了大半,烦躁的怒吼!XXXXXXXXXXXX强烈推荐鹿鹿新文《你骗婚我外遇》《笨女人》推荐鹿鹿暗夜门系列文:完结文《狂魔宠女》主角:蓝殿焰新文《至尊弃妃》主角:蓝冰焰【推荐】好友独孤卫超好看的文文《疯女三夫》《总裁别爱我》好友叶清欢好看的文文《契约情人》好友紫樱的超好看的文文《夫君们,有礼了》不好看你砸我!看完包你发花痴,流口水,呵呵。《总裁酷爱黑道妻》
  • 凤舞九天之待你归来

    凤舞九天之待你归来

    长生九天,凤凰浴火重生,短短千年光阴,寻遍苍夷大地,这时世间,已无人能再入他眼:七月,你可曾记得,那年,你在九天那一舞,入了我的眼,也入了我的心,从此,只慕你一人!我愿用我三生繁华,换你一世长安,七月!
  • 守城机要

    守城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