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7100000011

第11章 遗文编就答君心——记《志摩全集》编排经过

我想不到在“百花齐放”的今天,会有一朵已经死了二十余年的“死花”再度复活,从枯萎中又放出它以往的灿烂光辉,让人们重见到那朵一直在怀念中的旧花的风姿。这不仅是我意想不到的,恐怕有许多人也想不到的,所以我拿起笔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知自己心中是甚么味儿,又是欢欣,又是愧恨。我高兴的是盼望了二十多年的事情,今天居然实现了。我首先要感谢共产党!若是没有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恐怕这朵被人们遗忘的异花,还是埋葬在泥土下呢!

这些年来,每天缠绕在我心头的,只是这件事。几次重病中,我老是希望快点好——我要活,我只是希望未死前能再看到他的作品出版,可以永远的在世界上流传下去。这是他一生的心血,他的灵魂,决不能让它永远泯灭!我怀着这个愿望活着,每天在盼望它的复活。今天居然达到了我的目的,在极度欢欣与感慰下,没有任何一个字可以代表我内心的狂欢。可是在欢欣中我还忘不了愧恨,恨我没有能力使它早一点复活。我没有好好的尽职,这是我心上永远不能忘记的遗憾。

照理来说,他已经去世了整整二十六年了,他的书早就该出的了,怎会一直拖延到今天呢?说来话长。在他遇难后,我一直病倒在床上有一年多。在这个时间,昏昏沉沉,甚么也没有想到。病好以后,赵家璧来同我商议出版全集的事,我当然是十分高兴,不过他的著作,除了已经出版的书籍,还有不少散留在各杂志及刊物上,需要到各方面去收集。这不是简单的事,幸而家璧帮助我收集,许多时候才算完全编好,一共是十本。当时我就与商务印书馆订了合同,一大包稿子全部交出。等到他们编排好,来信问我要不要自己校对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抗战已经快要开始了。我又是卧病在床,他们接到我的回信后,就派人来同我接洽,我还是在病床上与他们接洽的罢!我答应病起后立刻就去馆看排样。可是没有几天,我在床上就听得炮弹在我的房顶上飞来飞去。“八一三”战争在上海开始了。

我那时倒不怕头上飞过的炮弹,我只是怕志摩的全集会不会因此而停止出版。那时上海的人们都是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一天天的过去,我又是在床一病三月多不能起身,我也只能干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一直到我病好,中国军队已从上海撤退。再去“商务”问信,他们已经预备迁走,一切都在纷乱的状态下,也谈不到出版书的问题了。他们只是答应我,一有安定的地方是会出的。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回到家里,前途一片渺茫,志摩的全集初度投入了厄运,我的心情也从此浸入了忧怨中。除了与病魔为伴,就是成天在烟云中过着暗灰色的生活。一年年过去,从此与“商务”失去了联系。

好容易八年的岁月终算度过,胜利来到,我又一度的兴奋,心想这回一定有希望了。我等到他们迁回时,怀着希望,跑到商务印书馆去询问,几次的奔跑,好容易寻到一个熟人,才知道他们当时匆匆忙忙撤退的时候是先到香港,再转重庆。在抗战时候,忙着出版抗战刊物,所以就没有想到志摩的书,现在虽然迁回,可是以前的稿子,有许多连他们自己人都不知道在甚么地方。志摩的稿子,可能在香港,也可能在重庆,要查起来才能知道这一包稿子是否还存在。八九年来所盼望的只是得到这样一个回答,我走出“商务”的门口,连方向都摸不清楚了,自己要走到甚么地方去都不知道了;我说不出当时的情绪,我不知道想甚么好!我怨谁?我恨谁?我简直没有法子形容我那时的心情,我向谁去诉我心中的怨愤?在绝望中,我只好再存一线希望——就是希望将来还是能够找到他的原稿,因为若是全部遗失,我是再没有办法来收集了,因为我家里已经甚么也没有了。

那时我心里只是怕,怕他的作品从此全部遗失,可是我又有甚么办法呢?除了多次的催问,那些办事的人又是那样不负责任,你推我,我推你,有时我简直气得要发疯,恨不得打人。最后我知道朱经农当了“商务”的经理,我就去找他,他是志摩的老朋友。总算他尽了力,不久就给我一封信,说现在已经查出来,志摩的稿子并没有遗失,还在香港,他一定设法在短时期内去找回来。这一下我总算稍微得到一点安慰,事情还是有希望的,不过这时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三年了。我三年奔走的结果,算是得到了一个确定的答复。这时候,除了耐心的等待,只有再等待,催问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平心静气的坐在家里老等——等——等。一月一月的过去还是没有消息,我也不知道为甚么这样的慢,我急在心里;他们慢,我又能甚么办法?

谁知道等来等去,书的消息没有,解放的消息倒来了。当然上海有一个时期的混乱,我这时候只有对着苍天苦笑!用不着说了,志摩的稿子是绝对不会再存在的了,一切都绝望了!我还能去问谁?连问的门都摸不着了。

一九五零年我又大病一场,在床上整整睡了一年多。在病中,我一想起志摩生前为新诗创作所费的心血,为了新文艺奋斗的努力,有时一直写到深夜,绞尽脑汁,要是得到一两句好的新诗,就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的立刻拿来我看,娓娓不倦的讲给我听,这种情形一幕幕的在我眼前飞舞,而现在他的全部精灵蓄积的稿子都不见了,恐怕从此以后,这世界不会再有他的作品出现了。想到这些,更增加我的病情,我消极到没法自解,可以说,从此变成了一个傻瓜,甚么思想也没有了。

呆头木脑的一直到一九五四年春天,在一片黑沉沉的云雾里又闪出了一缕光亮。我忽然接到北京“商务”来的一封信,说志摩全集稿子已经寻到了,因为不合时代性,所以暂时不能出版,只好同我取消合同,稿子可以送还我。这意想不到的收获使我高兴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心里不断的念着:还是共产党好,还是共产党好!我这一份感谢的诚意是衷心激发出来的。回想在抗战胜利后的四年中,我奔来奔去,费了许多力也没有得到一个答复,而现在不费一点力,就得到了全部的稿子同版型,只有共产党领导,事情才能办得这样认真,我知道,只要稿子还在,慢慢的一定会有出版机会。我相信共产党不会埋没任何一种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的。一定还有希望的,这一回一定不会让我再失望的,我就再等待罢!

果然,今天我得到了诗选出版的消息!不但使我狂喜,志摩的灵魂一定更感快慰,从此他可以安心的长眠于地下了。诗集能出版,慢慢的散文、小说等,一定也可以一本本的出版了。本来嘛,像他那样的艺术结晶品是决不会永远被忽视的,只有时间的迟早而已。他的诗,可以说,很早就有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每一首诗里都含有活的灵感。他是一直在大自然里寻找他的理想的,他的本人就是一片天真浑厚,所以他写的时候也是拿他的理想美景放在诗里,因此他的诗句往往有一种天然韵味。有人说,他善〔擅〕写抒情诗,是的,那时他还年轻,从国外回来的时候,他是一直在寻求他理想的爱情,在失败时就写下了许多如怨如诉的诗篇;成功时又凑了些活泼天真、满纸愉快的新鲜句子,所以显得有不同的情调。

说起来,志摩真是一个不大幸运的青年,自从我认识他之后,我就没有看到他真正的快乐过多少时候。那时他不满现实,他也是一个爱国的青年,可是看到周围种种黑暗的情况(在他许多散文中可以看到他当时的性情),他就一切不问不闻,专心致志在爱情里面,他想在恋爱中寻找真正的快乐。说起来也怪惨的,他所寻找了许多时候的“理想的快乐”,也只不过像昙花一现,在短短的一个时期中就消灭了。这是时代和环境所造成的,我同他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我们的理想快乐生活也只是在婚后实现了一个很短的时期,其间的因素,他从来不谈,我也从来不说,只有我们二人互相了解,其余是没有人能明白的。我记得很清楚,有时他在十分烦闷的情况下,常常同我谈起中外的成名诗人的遭遇。他认为诗人中间很少寻得出一个圆满快乐的人,有的甚至于一生不得志。他平生最崇拜英国的雪莱,尤其奇怪的是他一天到晚羡慕他覆舟的死况。他说:“我希望我将来能得到他那样刹那的解脱,让后世人谈起就寄与无限的同情与悲悯。”他的这种议论无形中给我一种对飞机的恐惧心,所以我一直不许他坐飞机,谁知道他终于还是瞒了我愉快的去坐飞机而丧失了生命。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今天的新诗坛又繁荣起来了,不由我又怀念志摩,他若是看到这种情形,不知道要快活得怎样呢!我相信他如果活到现在,一定又能创造一个新的风格来配合时代的需要,他一定又能大量的产生新作品。他的死不能不说是诗坛的大损失,这种遗憾是永远没法弥补的了。

想起就痛心,所以在他死后我就一直没有开心过,新诗我也不看□,不看杂志,好像在他死后有一个时期新诗的光芒也随着他的死减灭了许多似的,也许是我不留心外面的情形,可是,至少在我心里,新诗好像是随着志摩走了。一直到最近《诗刊》第一期□,我才知道近年来新诗十分繁荣,我细细的一首一句的拜读,我认识了许多新人,新的创作,新的□□,我真是太高兴了,志摩生前就无时无刻不为新诗的发展努力,他每次见到人家拿了一首新诗给他看,他总是喜气气的鼓励人家,请求人家多写,他恨不能每个人都跟着他写。他还老在我耳边烦不清楚,叫我写诗,他说:“你做了个诗人的太太而不会写诗多笑话。”可是我□个笨货,老学不会。为此他还常生气,说我有意不肯好好的学。那时我若是知道他要早死,我也一定好好的学习,到今天我也许可以变为一个女诗人了。可是现在太晚了,后悔又有甚么用呢?

1957年2月,上海

本文于陆小曼手稿中发现,标题为编者所添。从内容上看,应是1957年卞之琳拟编《徐志摩诗选》时向陆小曼约稿时所写。

同类推荐
  • 无端欢喜

    无端欢喜

    《无端欢喜》是著名诗人余秀华的首部散文集,收入了余秀华近些年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在身体与灵魂的缝隙间,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安,灵魂的动荡,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痛苦与喜悦,她写得用心用力。在书中,余秀华谈人生、谈故乡、谈友人,情感质朴滚烫,语言直抵灵魂,呈现出作者绚烂的想象力和浩荡的内心世界,从多个侧面生动展现出余秀华作品的风貌。
  • 充闾文集:文在兹

    充闾文集:文在兹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当代文学研究离不开两个维度,一是前瞻,观察其分合、演变与走向,一是潜入文学生产的现场,研读作家作品,以对文学本质做深刻认知与体察。因此,“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就是喻子涵著的《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该书以中国新文学进入新世纪为考察起点,以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状态为研究范围,以散文诗、现代新诗、散文为研究主体,从文学形态、作家群落、创作话语切入,试图发掘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的原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第一部分以“形态、观点、个案”为题,探讨散文诗的本体形态、品质与要素、现代性传统以及创作的基本理念,并以十个散文诗作家为个案,解析其创作的特色与品质,从而呈现散文诗的生命力及其创作路径;第二部分以“流派、群落、话语”为题,梳理新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走向、功用回归及群落特征,并以大量笔墨对具有原生特质的贵州诗歌多样化发展及边缘话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以“地域、群体、叙事”为题,重点解读生长于地域民族文学土壤的叙事文本,尤其是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深度关注乌江流域作家群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分析其话语建构手段和多元形态特征,探寻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的内在关系,对促进区域性、边缘性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执政基石:村官李家庚的故事

    执政基石:村官李家庚的故事

    本书介绍了村官李家庚同志,带领全村民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党的富民政策变成农民的致富热情和行动的先进模范事迹。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热门推荐
  • 翡翠才气

    翡翠才气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他是一个兼职网文写手,也是一个常年扑街扑惯了的写手。他原以为这样的生活会是常态,直到他穿越到了古代……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普通人穿越到古代靠写小说发家的故事。***************************************过年的时候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想写一本关于普通网文写手在古代如何生存的小说。本书背景是架空历史(以明朝为参考),作者非历史专业,虽然写的时候已经尽力查资料,但估计还是会有BUG,请多包涵。
  • 赤子天涯

    赤子天涯

    家逢变故的王伯昭被大宋隐世名将周侗所救,学得一身本事走下山门,同结义兄弟投身到大将呼延灼麾下,据守雁门,北抗辽国。辽国琼嘉公主貌美如花,女中英雄,战场上同王伯昭一见钟情,宋辽有别的他们是如何缔结鸳盟的?但他们的结合却只是故事的开始而不是结束。王云天—王伯昭与琼嘉公主之子,辽国灭亡后流落大宋的他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与父亲结义兄弟的子女之间又有怎样的纠葛?面对私仇国恨,血脉亲情,旧时红颜他又将如何对待?金国侵宋,武林不安,这中间又交织着怎样的矛盾纠纷?看“赤子天涯”,阅一代传奇。
  • 穿越从商店系统开始

    穿越从商店系统开始

    没有简介(作者很懒)以下凑字数。。。。。。。
  • 无限次元的掠夺者

    无限次元的掠夺者

    我们是掠夺者,我们将会夺走我们所感兴趣的一切!对二次元世界的掠夺仅仅只是我们的跳板,我们的真正目标是XXXX!
  • 还金传

    还金传

    他骨肉离散,苦寻亲人不得,她却抛下家人,离家出走;她苦守旧约,老死不嫁,他却一见钟情,非他不娶……几位年轻男女流落江湖,最后因缘际会,相聚在一起。他们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是身怀侠义之心,共同上演了一段幽默诙谐的江湖传奇。
  • 江湖怪异传

    江湖怪异传

    湖南素多迷信,尤尚巫术,书中所举光绪年间诸案例:贡院中之悬尸、三件巫蛊杀人案等,多与排教、师教、诸天教徒勾结恶人诈骗钱财有关。三件巫蛊杀人案经官方审理结案。贡院中之悬尸一案,官方审理为死者自缢结案。时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盛行,长沙城里一班公子哥儿组织的顽意团,便研究起侦探术来,对悬尸一案颇多怀疑,经多方分析、调查,渐露端倪。
  • 花朵得了精神高尚死亡症

    花朵得了精神高尚死亡症

    有一种病,叫做精神高尚死亡症,我听说得上这个病的人全都死了,现在还剩下花朵一个。一花朵病得厉害的时候是在一个夏天的早上。这天,花朵蓬着一头短发,迷瞪着眼睛倚在卫生间的门上。她刚拉完晨尿,睡裙的裙裾掖在了裤衩里头,露出细瘦苍白的长腿。荆棘弓着身子拉刨锯呢。荆棘有着年轻的身体,强壮的肱二头肌,看上去一点也没有改变,同三年前健康的荆棘一模一样。荆棘是什么时候起的床,花朵并不知道,花朵和荆棘没有睡在一张床上,自从荆棘出车祸失忆,荆棘每天睡醒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的身体结结实实骑在马上,不停地在刨机与头之间忙碌。
  • 贝克街新来的暗区特工

    贝克街新来的暗区特工

    作为一个侦探,要有敏锐的视觉,要有灵敏的嗅觉,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对吧?可这和你的包里有一支突击步枪有什么关系?我这个人平时忙的一批,007叫我帮他拯救世界,德雷克和劳拉叫我探险,不背枪不行啊!可问题是福尔摩斯先生教了你那么多,为什么你只学会了见面就干?因为,我还是特工兼职侦探!by亚伦基纳这书大佬们喜欢就看看,不喜欢吐口唾沫然后踩一脚也行,我也不是什么带文豪,能满足所有人,喜欢的老哥可以收藏到书架投投票什么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