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6800000020

第20章 诗人商人

跟赵先生一年多,天赐在文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写得也怪秀气。爸的铺子的春联都由他写,伙计们向他伸大拇指,他怪害羞的挺得意。

爸承认赵先生是好老师;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发现了:书房中的书籍增多了,但是短了别的东西。桌上的磁瓶,铜墨盒什么的都不见了,天赐使着个小粗碟子当砚台。爸追问四虎子,虎爷不知道。问天赐,天赐笑了。老师没钱买书或别的东西,便拿起点东西去卖掉。

“为什么不跟我要钱呢?”爸胡涂了。

“赵先生说了,屋里东西多,显着乱得慌!”

“可那是我的东西!”爸倒不在乎那点东西,他不喜欢这个办法。

“卖了你的东西和向你要钱还不是一样?”天赐完全投降了赵老师。

“在我的门口卖东西?!”这太丢人了,爸以为。“常卖着点,老师说,好忘不了穷;穷而后工!”天赐非常的得意:“前天,我把皮鞋卖了,卖了一块半钱;我请老师吃了顿小馆,老师很喜欢!”

“你是我的儿子,还是他的儿子?”爸的脸沈下来。什么都可以马虎,可不是这么个马虎法,这是诚心教坏!

天赐没回答出什么来,他晓得妈与爸的规矩,但是赵老师的办法更有意思。这能使他假装穷,而穷得又不象纪家那样。这是卖了皮鞋去吃小饭馆。赵老师是真穷,天赐得陪着。就是赵老师的穷,虽是真的,也非常的好玩。赵老师会卖了铜墨盒买本小书,而后再卖了书买烟卷。由爸与十六里铺,他明白了钱的厉害;由赵老师,他得到个反抗钱的办法,故意和钱开玩笑。钱自然还是好东西,可是老师的方法使钱会失去点骄傲,该买书的偏买了香烟,用鼻子向钱哼几声!肚子饿了就卖棉袍,身上冷就去偷煤,多添点火,老师有办法,而且挺快活。

爸受不了这个:“好吗,先生还偷东西,教给孩子卖皮鞋?我只懂得买,不准卖!”爸非辞赵先生不可。纪妈以为爸是对的,他们偷煤,而且把没点完的洋蜡放在地上喂老鼠!碟子当了砚台,筷子当作通火的铁条,因为铁条与铲子都没了影!

天赐舍不得老师,而且决定反抗,他现在是十六七的小伙子了,自己很有些主张。他说话已经和大人一个声儿了,嘴上的汗毛也很重,他不能完全服从爸。他本是很喜欢整齐清洁的,因为妈妈活着的时候事事有一定的办法,可是他也爱老师的凡事没有一定,当作诗的当儿还有工夫擦桌子么?老师和他都是诗人,而爸是商人,这是很清楚的;诗人不能服从商人,也是很清楚的。

虎爷怕事闹僵了,出头调停,以后不准他们再卖东西,由他把守大门,担任检查。爸也不要再生气,因为虎爷相信天赐既会作论,将来必能作官。赵老师算是没被逐出去,遇到该卖东西的时候,不等虎爷检查出来,就先声明:“出去创造点钱,远远的,不在门口卖!”虎爷也就不深究,因为他也觉得有些东西早就该卖,堆着只管占地方,没别的好处。况且老师卖了东西还请客呢,虎爷常吃他的水果与零食;嘴上得到便宜,眼睛还能不闭上么?

爸还有个不满意的地方——天赐常去看“蜜蜂”。天赐很喜欢找她去,她现在已是“夜里的蜜蜂”。老黑夫妇没工夫管孩子们,由着他们的性儿反。天赐也跟着他们反,而且和“蜜蜂”特别的亲密。他不嫌他们脏了,因为他自己也学着赵老师的样子,不再修饰;他那瓶没有用完的生发油早送给了“月牙太太”。他喜欢蜜蜂的什么也不知道;他背诗,他念“记蜜蜂”,她都睁大了黑眼,“哟!挺好听!”他学着小说上的语调对她说:“我与小姐有一度的姻缘!”她还是“哟,很好!”她可是长了本事,也会用针给弟弟们缝补袜子什么的,头发上往往挂着点白线头儿,天赐替她取下来,摸摸她的头发,她也不急。下雨的天,她还是光了脚。

爸有回到老黑铺子去,遇上了他们在一块玩。爸叫天赐回家。天赐看爸的神色不对,没说什么回了家,和赵老师讨论这件事。赵老师说,没有女的就没有诗,诗人都得爱女人!姑娘是杨柳,诗是风,没有杨柳,风打哪里美起?天赐问老师怎不去找女人?老师说被女人打过一个很响的嘴巴,女人打嘴巴如同杨柳的枝子砸在头上,没意思了。

爸没再提这回事,可是暗中给天赐物色着媳妇;跟老黑家的孩子打连连,没有好儿。

爹近来确是长脾气,他总好叨唠。他爱和天赐闲谈,可是谈不到一处;天赐有时候故意躲着爸,而爸把胡子撅起多高。爸似乎丢了从前那个快活的马虎劲儿。年岁越大越关心他的买卖,而买卖反倒不如以前那么好了。三个买卖在年底结账的时候,竟自有一个赔了的。爸一辈子没赔过,这是头一次。为什么赔了,爸找不出病根来。他越闷气越觉得别家买卖不象话,没有规矩。可是人家那不象话的赚了,他赔!他觉着云城的空气也不怎么比从前紧起来,作买卖的大家拚命的争赛,谁也不再信船多不碍江这句话。大家无奇不有的出花样,他赶不上人家,也不想赶;想赶也不会!钱非常的紧,乡下简直没人进城买什么。他相信那些老方法,在相当的程度上他也货真价实。可是他赔了钱。那些卖私货的,卖假货的,都赚。商人得勾结着官府,甚至得联着东洋人。而且大家都打快杓子,弄个万儿八千,三万二万便收锅不干了;他讲老字号,论长远,天天二三十口子吃饭,不定卖几个钱呢!他不明白这是怎回事,正如纪老者不明白乡下为什么那样穷。人家卖东洋货,他也卖,可是他赚不着。人家减价,他也减价,还是没人来买他的。他用血本买进来,他知道那些洋钱是离开了云城,而希望再从乡间送来;乡下只来粮食,不来钱。乡下人卖了粮,去到摊子上买些旧衣服,洋布头,东洋高粱粉条,不进他的铺子来。他一点也不敢再象从前那样大意,他也赶着买,赶着卖,可是赶不上别人。人家包卖一大批胶皮鞋,个巴月的工夫干拿走三四万;他批了一角,没人问。人家是由哪儿批下来的?他摸不着门。他赔着卖也没人家的贱。他有门面,人家雇几十人满街嚷嚷。他得上房捐铺捐营业捐赈灾捐自治捐,人家不开铺面。以前,他闭着眼也没错,自要卖就能赚,而确是能卖。现在,他把眼瞪圆了,自己摸着算盘子儿,没用。他只能和些老掌柜们坐在一块儿叹息。他们都不服老,他们用尽心思往前赶,修理门面,安大玻璃窗,卖东西管送去,铺中预备烟卷,新年大减价,满街贴广告,没用。赚钱的就是洋人的买卖,眼看着东洋人的一间小屋变成了大楼,哈德门烟连乡下也整箱的去。他唯一的安慰是看看新铺子开了倒,倒了又开;他的到底是老字号。可是假若老这么赔下去,他也得倒!作了一辈子的买卖,白了胡子而倒了事业,他连想也不敢再想了。而天赐偏不爱学买卖!他怎能不叨唠呢?

天赐听说这个赔钱的消息,忙去告诉老师,老师很高兴。“这与咱们有什么关系?不但没关系,而且应当庆祝商业精神的死亡。咱们打点酒庆贺这个?”

“可别叫爸知道了!”天赐小心一些。

“其实他应当欣赏此举。钱在哪儿心就在哪儿。三个铺子都倒了,岂不完全省了心,作了自由的灵魂!”赵先生说的确是有味,可是天赐到底有点不放心:“假如爸的买卖都倒了,我怎办呢?”

“那有什么难办?一对儿流浪诗人,完了。天下到底是穷人多,我们怕什么呢?”

这个又打动了天赐的幻想:赵老师,蜜蜂,虎爷和虎太太,他自己,都在四处漂流。都光着脚,在树荫下,叫蜜蜂捞点鱼,大家吃吃,倒也自在。这种生活必定比处处有拘束,有规矩强。

尤其使他高兴的是他的一小篇小文,由赵先生给寄到天津一家报馆去,居然在文艺栏里登出来。报馆给他寄来三份。看见自己的名子印在纸上,他哆嗦起来。自幼儿除了虎爷敬重他,到处他受人欺侮,私孩子,拐子腿,被学校开除。现在他的名子登在报纸上!他觉得爸的财产算不了什么,最有价值的是名,不是利。报纸上有自己的名子,大概普天下都知道了。继而一想,也许不能,在十六里铺就没看见有报纸,老黑铺中的报纸只为包裹铜子。云城的人家里,据他所知道的,就很少有书有报的。云城那两份小日报,除了一些零七八碎的新闻,和些大减价的广告,只有剑侠小说还有点人看。赵老师管这些小说叫作“黄天霸文艺”,连报馆都该烧了。可是他自己这种“非黄天霸文艺”有什么用呢,谁看呢?天赐怀疑了:假若没人读,写它干什么呢?还是钱有用,至少比文字有用。这他可不敢和赵老师说。

到了八月节结账,三个买卖全不赚,只将够嚼谷。这比赔了还难过。一个商人的心里只有两面,赚或赔,如同日之与夜。不赚不赔算怎回事呢?说着都丢人。会作买卖的才敢赔。牛老者的气色很难看,他的圆脸瘦了一圈,背弯了许多。可是他还挣扎。夜里睡的工夫越小,他越爱思索。他很想照着从前那样马虎,可是作不到。从前瞎碰出来的成功,想起来使他舒服些,自己一笑;及至拿从前的年月和现在一比,他茫然了。他觉着心中堵得慌。一到天亮他就再也睡不着,起来在院中走溜儿,他咳嗽。

天赐的心软了些。他得帮助爸,爸需要同情。他不能一天到晚作诗人。作诗人不过是近来的事,妈妈管了他十多年,妈妈不是一切都有办法么?

他和爸说了,他决定帮助爸。爸笑了。可是他能帮助什么呢?细一想,他什么也不懂,十六七年的工夫白活。手艺没有,力气没有,知识没有。他是个竹筒儿!该感激的还只有赵老师,只有赵老师教给他一些文字,其余的人没教给过他任何的东西。大概他只能等着作官或作诗人了!他没有办法,承认了自己的没用。

算了吧,先睡个觉去!他把头蒙上,睡了个顶香甜的大觉。

同类推荐
  • 中国血

    中国血

    本书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作者将人物命运放在战争、原始丛林、蛮荒部落等一切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空间,使人性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张扬和反省;因为战争,生与死、存亡与毁灭成为一瞬间的现象,这个命题对于今天处于和平时代的人们,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 西瓜颂

    西瓜颂

    陈九今年说什么也不走了。他下定决心要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种西瓜。虽然还能听到稀稀拉拉的鞭炮声,那地上的红纸屑就像绽放在雪地里的梅花,空气里还残留着刺鼻的硫黄气味,那门上的大福字依旧耀眼灿烂,可这些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喜气洋洋拖着小轮车一样的拉杆箱,哗啦哗啦,哗啦哗啦,雪地上乱七八糟的脚印,一道道细痕,相互交错着,缠绕着,让雪地里的红梅一下子成了残花败柳。按乡下的说法只要不出二月二就是年,可谁还能耐得住性子?他们那颗躁动的心哟,早就像小鸟那样落到了城里的电线杆子上。
  • 穿越汉朝的一件布衣(微阅读1+1工程·第八辑)

    穿越汉朝的一件布衣(微阅读1+1工程·第八辑)

    吕啸天创作的《穿越汉朝的一件布衣》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苏秦纳妾》、《寻找柳蕊》、《司马相如谋爱》、《打捞猫儿眼》、《周朝的一本族谱》、《吕尚秘密制造两个兵符》、《穿超汉朝的一件布衣》、《三十三张狼皮制作的战鼓》、《飞过大明天空的一只苍鹰》、《武林还原无影脚的真相》、《晚清俊才陈启源》、《百孝寺的尚德宴》、《度缘寺的菩提树》、《光福寺的木鱼石》等故事。
  • 原振侠9:魔女

    原振侠9:魔女

    深海海底里,有一块光滑得不可思议的大石,石上刻划了一组人形图案,他们个个踮起脚尖,举高双手,表情痛苦地看着顶上一个五角星形。首先发现这块大石的潜水员离奇死亡,引起了对发挖海底宝藏极有兴趣的洪致生的注意。正当他打算组织探险队作进一步探索之际,却听到一把神秘而迷人的女声,令他情迷意乱。奇怪的是,只有他才听到这把声音,录音机收录不到、别人也听不到,声音究竟从何而来?抑或只是他的幻觉?女声劝阻他不要再去追寻大石背后的秘密,他却执意要查探,结果,失踪了……
  • 凄迷西莽

    凄迷西莽

    早晨的阳光清亮亮的,照到西莽的课桌上,许多尘埃在光束里飘浮。上课的铃声已然响过。语文老师莲步迈入,但是西莽没注意到,依旧倦怠地伏在桌上,眸子黯淡而迷离,盯着眼前诸多的尘埃。班长喊起立,西莽也没有听到。同学们轰轰隆隆地站起来,默立着,等候老师的“坐下”。但是语文老师没有表示。她放下讲义夹,抬起右手,轻轻撩开垂在额前的长发,让自己的一只眼睛充分露出来,像浔阳江上的卖唱女。她注视着西莽,同学们的目光也一齐射向西莽。教室里响起几记轻微的嘘声。西莽感觉到了异样,缓缓坐直身体,环顾四周。
热门推荐
  • 我一般有钱

    我一般有钱

    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获得系统之后的故事。
  •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在乌干达的枪林弹雨狭路相逢,于肯尼亚的难民营相依为命。他做卧底那么多年里,遭受过背叛,失去过至亲,破碎过理想,对一切都否定了,他能肯定的是,世上只有她永远是好的。因为吻过她最柔软的嘴唇,看过她最温暖的笑意,因为知道她还生活在这世上的某个角落,他才有勇气对抗这世态炎凉,苟且地活到现在。她的困惑却如影随形,当他再次消失,她决心跟撒旦做一笔交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真之我有神通系统

    修真之我有神通系统

    我有神通系统,我怕谁,惹我,我用蚂蚁神通,五十倍力量,一拳打死你丫的。
  • 打造高效能团队的93个经典故事

    打造高效能团队的93个经典故事

    《打造高效能团队的93个经典故事》一书的编写,对组织和团队成员的主要需求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全书精选93个精彩团队故事,读来生动有趣,而人深思。同时,每个故事后的智慧点拨,将团队管理的深邃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总结方式,一语道破,使各篇章内容的故事和理论相互结合,互动互融,别有新意。
  • 废材修真:一世刁妃

    废材修真:一世刁妃

    她是AK杀手组首领黑鹰,惨遭姐妹背叛,穿越成南宫府废材三小姐。她的重生将扰乱这个世界的法则,乱异世,动乾坤,证天道,成就一世刁妃少轻狂。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弦

    正午时分,铅灰色的街道被滚烫的阳光晒成一条细软的绳子,软塌塌地贴着小镇边沿,街上行人渐散,卖油炸凉粉的老太太在街头的榆树下打盹,旁边,黄毛老狗垂着湿漉漉的舌头梦游仙境,季节炎热,时光散淡,像小饭馆灶台上的一只陈年老茶壶,不温不火地往上“扑扑”吐着热气。街头一间窄长的屋子便是“胡记锁行”,此时店主老胡悠闲地拉着二胡,眼睛微闭,和着宏亮混厚的音乐起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二胡的木质是正宗的黄花梨木,在老胡的怀里被时光打磨得锃亮光滑,沉淀出一份岁月静好的光泽。
  •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 为清代汪昂撰。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