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1800000008

第8章 诗与建国

一九二九年《诗人宝库》(Poet Lore)杂志第四十卷中有金赫罗(Harold King)一文,题目是《现代史诗——一个悬想》。他说史诗体久已死去,弥尔顿和史班塞想恢复它,前者勉强有些成就,后者却无所成。史诗的死去,有人说是文明不同的缘故,现在已经不是英雄时代,一般人对于制造神话也已不发生兴趣了。真的,我们已经渐渐不注重个人英雄而注重群体了。如上次大战,得名的往往是某队士兵,而不是他们的将领。但像林肯、俾士麦、拿破仑等人,确是出群之才,现代也还有列宁;这等人也还有人给他们制造神话。我们说这些人是天才,不是英雄。现代的英雄是制度而不是人。还有,有些以人为英雄的,主张英雄须代表文明,破坏者、革命者不算英雄。不过现代人复杂而变化,所谓人的英雄,势难归纳在一种类型里。史诗要的是简约的类型;没有简约的类型就不成其为史诗。照金氏的看法,群体才是真英雄;歌咏群体英雄的便是现代的史诗。所谓群体又有两类。一类是已经成就而无生长的,如火车站;这不足供史诗歌咏。足供史诗歌咏的,是还未成就,还在生长的群体——制度;金氏以为工厂和银行是合式的。他又说现代生活太复杂了,韵文恐怕不够用,现代史诗体将是近于散文的。散文久经应用,变化繁多,可以补救韵文的短处。但是史诗该有那种质朴的味道,宜简不宜繁;只要举大端,不必叙细节。按这个标准看,电影表现现代生活,直截爽快,不铺张,也许比小说还近于史诗些。金氏又举纽约最繁华的第五街中夜的景象,说那也是“现代史诗”的一例。

直到现在,金氏所谓“现代史诗”,还只是“一个悬想”,但不失为一个有趣的悬想;而照现代商工业的加速的大规模的发展,这也未必不是一个可能实现的悬想。不必远求,我们的新诗里就有具体而微的,这种表现现代生活的诗。我们可以举孙大雨先生的《纽约城》:

纽约城纽约城纽约城

白天在阳光里叠一层又叠一层

入夜来点得千千万万盏灯

无数的车轮无数的车轮

卷过石青的大道早一阵晚一阵

那地道里那高架上的不是潮声

打雷却没有这般律吕这般匀整

不论晴天雨天清早黄昏

永远是无休无止的进行

有千斤的大铁椎令出如神

有锁天的巨练有锒铛的铁棍

辘轳盘着辘轳摩达赶着引擎

电火在铜器上没命的飞—飞—飞奔

有时候魔鬼要卖弄他险恶的灵魂

在那塔尖上挂起青青的烟雾一层

(《朝报》副刊,《辰星》第三期,十七年十月二日)

这里写的虽然不是那第五街的中夜,但纽约城全体足以作现代的英雄而为“现代史诗”的一例,是无疑的;这首短诗正可当“现代史诗”的一个雏形看。

我们现在在抗战,同时也在建国;建国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目前我们已经有许多制度,许多群体日在成长中。各种各样规模不等的工厂散布在大后方,都是抗战后新建设的——其中一部分是从长江下游迁来的,但也经过一番重新建设,才能工作。其次是许多工程艰巨的公路,都在短期中通车;而滇缅公路的工程和贡献更大。而我们的新铁路,我们的新火车站,也在生长,距离成就还有日子。其次是都市建设,最显明的例子是我们的陪都重庆;市区的展拓,几次大轰炸后市容的重整,防空洞的挖造,都是有计划的。这些制度,这些群体,正是我们现代的英雄。我们可以想到,抗战胜利后,我们这种群体的英雄会更多,也更伟大。这些英雄值得诗人歌咏;相信将来会有歌咏这种英雄的中国“现代史诗”出现。不过现在注意这方面的诗人还少。他们集中力量在歌咏抗战;试写长诗,叙事诗,也就是史诗的,倒不少,都只限在抗战有关的题材上。建国的成绩似乎还没有能够吸引诗人的注意,虽然他们也会相信“建国必成”。但现在是时候了,我们迫切的需要建国的歌手。我们需要促进中国现代化的诗。有了歌咏现代化的诗,便表示我们一般生活也在现代化;那么,现代化才是一个谐和,才可加速的进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中国诗的现代化,新诗的现代化;这将使新诗更富厚些。“现代史诗”一时也许不容易成熟,但是该有一些人努力向这方面做栽培的工作。

有一位朋友指给我一首诗,至少可以表示已经有人向这方面努力着,这是个好消息。他指给我的是杜运燮先生的《滇缅公路》,上文曾提到这条路的工程和贡献的伟大,它实在需要也值得一

篇“现代史诗”;但是现在还只有这首短歌。这首诗就全体而论,也许还可以紧凑些,诗行也许长些,参差些。现在先将中间一段(原不分段)抄在这里:

看它,风一样有力,航过绿色的田野,

蛇一样轻灵,从茂密的草木间

盘上高山的背脊,飘行在云流中,

而又鹰一般敏捷,画几个优美的圆弧,

降落下箕形的溪谷,倾听村落里

安息前欢愉的匆促,轻烟的朦胧中

溢着亲密的呼唤,人性的温暖;

有些更懒散,沿着水流缓缓走向城市,

而就在粗糙的寒夜里,荒冷

而空洞,也一样负着全民族的

食粮,载重车的黄眼满山搜索,

搜索着跑向人民的渴望;

沉重的橡皮轮不绝滚动着

人民兴奋的脉搏,每一块石子

一样觉得为胜利尽忠而骄傲:

微笑了,在满足的微笑着的星月下面,

微笑了,在豪华的凯旋日子的好梦里。

这里不缺少“诗素”,不缺少“温暖”,不缺少爱国心。

说到工程和贡献,诗里道:

……你们该起来歌颂:就是他们,

(营养不足,半裸体,挣扎在死亡的边沿)

就是他们,冒着饥寒与疟蚊的袭击,

每天不让太阳占先,从匆促搭盖的

土穴草窠里出来,挥动起原始的

锹锤,不惜仅有的血汗,一厘一分地

为民族争取平坦,争取自由的呼吸。

而路呢,

看,那就是,那就是他们不朽的化身:

穿过高寿的森林,经过万千年风霜

与期待的山岭,蛮横如野兽的激流,

以及神秘如地狱的疟蚊的大本营……

就用勇敢而善良的血汗与忍耐

穿过一切阻挡,走出来,走出来,

给战斗疲倦的中国送鲜美的海风,

送热烈的鼓励,送血,送一切,于是

这坚韧的民族更英勇,开始欢笑:

“我起来了,我起来了,我已经自由!”

这里表现忍耐的勇敢,真切的欢乐,表现我们“全民族”。

但更“该起来歌颂”的也许是:

滇缅公路得万物朝气的鼓励,

狂欢地引负远方来的货物,

上峰顶看雾,看山坡上的日出,

修路工人在露草上打欠伸,“好早啊!”早啊,好早啊,路上的尘土还没有

大群地起来追逐,辛勤的农夫

因为太疲劳,肌肉还需要松弛,

牧羊的小童正在纯洁的忘却中,

城里人还在重复他们枯燥的旧梦,

而它,就引着成群的各种形状的影子

在荒废多年的森林草丛间飞奔:

一切在飞奔,不准许任何人停留啊!

远方的星球被转下地平线,

拥挤着房屋的城市已到面前,

可是它,不能停,还要走,还要走,

整个民族在等待,需要它的负载。

(《文聚》,一卷一期)

“不能停”好像指“载重车”似的;说的是“路”,“不许停”或者清楚些。

同类推荐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尧鑫所著的《那年代那岁月》摒弃了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一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人公两个角度双线并行,回忆式叙述,力图更广阔地反映社会面。在表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涉及中学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话题。同时,不失思想性,构筑正确的价值取向。《那年代那岁月》文字唯美细腻,善于构建画面感。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各具个性,人物在作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皆有原型。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谁先到了重庆

    谁先到了重庆

    《谁先到了重庆》共有四幕,内容为主人公吴凤鸣帮助弟弟凤羽逃出北平沦陷区去重庆参加抗战,自己则留在北平刺杀日本军官和汉奸,最后以身殉国。牺牲前说,“还是我先到了重庆”。在这里,重庆已成为抗战的中心和精神的象征。一颗心先到重庆,就是为抗战献身。
  • 赶考

    赶考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与当年西柏坡时期不无相仿之处:都处在危机的漩涡中,又都面临着突破瓶颈之后的大辉煌。生机勃勃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进京赶考的青衿学子,背负行囊,黎明起身,踏着曙色,向前向前,一路走过南昌、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从农村到城市,从在野到执政,从落后到超越,从经济建设到政治建设,面对一个个全新的课题,交出了一张张真诚的答卷……
热门推荐
  • 情深成婚:总裁撩爱很高调

    情深成婚:总裁撩爱很高调

    五年之前那肮脏而又血腥的画面仍旧历历在目,若澜却不得不再次搭上回国的飞机,这次回来,她已再无心力卷入这场恩恩怨怨,无奈事与愿违,她的回来再次变成了海市豪门纷争的焦点。他即便失忆,仍旧会因为若澜的一个眼神,背叛未婚妻子,再次为若澜舍生忘死。弱水三千你独取一瓢饮,灯火阑珊处,她却泪眼朦胧。
  • 心态好,一切都会好

    心态好,一切都会好

    我们社会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很多人勤奋努力地工作,人心变得淡漠,亲情也因此疏远,还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但是实际上,一个人吃的就是三餐,穿的衣服也就是一,睡觉也只是一个床……要是能够这样看的话,人其实不管多忙都能够活得自在、富足的。由此来看,要活得,最主要的是你的心态够好。
  • 十殿阎罗听我宣

    十殿阎罗听我宣

    道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说: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仙、佛、神、灵,各有自己的秘密......既然被卷入这场天地间的巨大谜团,那便剥茧抽丝,一点一点,打开迷雾!吴常端坐森罗殿上,缓带白袍,不怒自威:十殿阎罗听我宣——天地乱象,自我而止!
  • 经营心得

    经营心得

    《经营心得》是一部丰富系统的思想荟萃。作者立足时代特征和企业实践,从战略与目标、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团队与文化四个方面,全方位揭示了做企业的成功法则,深入剖析了战略制定、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转型升级、文化融合等系列重大命题,深刻解析了缺什么找什么、从竞争到竞合、央企市营、建立共享平台、文化定江山等经营理念。《经营心得》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实战教案。作者把40年来的经营之道,以原理、案例、心得三位一体的方式倾囊相授:40篇文章纵横捭阖,全面阐释了经营的基本逻辑;80个典型案例厚重鲜活,生动再现了风云激荡的商战故事;110余条经营心得字字珠玑,提炼升华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与教训。三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巧妙融合,为企业从业者和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立体、直观、实用的经营指南。《经营心得》是一部融会贯通的特色专著。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悉心整理出深邃精辟的企业新商道,兼具理论性、思想性、实操性、趣味性,丰富了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既可探析中国企业40年的快速成长之道,对新时代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亦具有重要启示。
  • 红鸾劫:媚颜倾天下

    红鸾劫:媚颜倾天下

    都说虎啸镖局的三当家沐九歌,满脸麻子丑的要命!又说刑部尚书莫羽尘,风姿神韵帅的一塌糊涂!哎呦喂!这都谁说的,粗来,九爷绝对不打你们脸。仲秋佳节,河灯蜿蜒。沐九歌笑得像只狐狸,问:我家有个小九妹,漂亮温婉待字闺中,你想见见么?啊宇笑的温柔缱绻,答:好!月上柳梢头,沐九歌终于可以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去见他了!莫羽尘问,你到底有几张脸?沐九歌反问,那,那个才是你真正的样子?苏墨宠溺的揉揉头,答:不管什么身份,爱你的心始终都没变过!沐九歌作呕!苏墨手足无措:你有了?沐九歌捂着肚子,大吼:你窝垒好了吗?男主腹黑毒舌,却很痴情。女主逗逼二货,却不小白。一路宠,宠一路,欧耶!
  • 狐妖有点飘

    狐妖有点飘

    少林寺毕业的白小糖业余爱好就是吊打自己的死对头祁尘,可能老天同情祁尘的遭遇,一经穿越白小糖竟然生活在祁尘统治的妖族,新仇旧恨一起算......(已完本)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盛世初婚

    盛世初婚

    三年前,为了救病危的母亲,她嫁给了这个男人。三年后,为了救被绑票的弟弟,又不得不递给这男人一份离婚协议。他是Unique奢侈品行业的巨头,也是人称冷面佛的禁欲系总裁。却不曾想一朝落入了这小女人的圈套之中。“楚总,咱们快要离婚了,不要再来纠缠我了!”他一把撕掉协议书。“你说什么,我没听清。”谁来帮她把这不要脸的男人带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与效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与效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在对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典型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形成—识别—效果”的思路展开。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两类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特征分析和动态分析。随后,引入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模糊集合方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识别模型。而后,运用识别模型研究中获得的成果,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科技型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营业收入方面的影响情况。最后,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归纳总结。
  • 傲娇月神你好甜

    傲娇月神你好甜

    公群群号910547689???? 大概是一个前期虐人中期扎心后期糖多到想求虐的故事。【一对一】【前期现代】【中期后期都是神界】 白凤一族有一少主,说生性淡薄,但喜欢笑,也爱吃糖。她忘了岁月洪荒,有一个白衣少年,衣袂翩翩,笑的时候如同融化冬雪的初阳,眉眼弯弯。再次醒来,物是人非。就像花开花落,转瞬即逝。不知那对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不知姻缘树上的花是否将开,亦是不知,谁的余生,有谁相伴.......【我把大纲改了,剧情有点变动,影响不大,信我,具体情况看我怎么改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