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年,刘备九岁,早已经习惯了日出起床,日暮睡觉的作息。
也习惯了粗菜淡饭和偶尔的白水煮肉,火锅、烧菜、蒸菜、干锅等等只能藏在记忆的深处。
至于可乐、咖啡之类的,更没希望了,偶尔能吃点水果、吃点海鲜就感觉很不错了。
快十年了,最初刘备对多宝道人收自己为徒的事情,一直不是很在意,但是自从他八岁突破先天之后,随意的一掌劈碎院中一块硕大的青石之后,刘备就开始对修炼上心了。
只是希望尽早达到筑基阶段,就能使用储物戒指了,刘备很期待里面师傅送他的宝贝!
不过刘备还有点疑惑,自己在洗澡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左胸口上有一个葫芦的印记,他也没有想到是在自己昏迷之后,他的师叔祖太上老君送他的,不过想来也不是什么坏事,神经大条一向的刘备就没有管他。
这多宝道人是典型的洪荒高帅富,通天教主的首席大弟子,地位高、修为高,浑身宝贝,就是不知道给自己留下了什么?
不过作为洪荒第一富豪的多宝道人,他给的传承之物,想来数量和质量也并不差才是。刘备自从知道能修仙之后,倒是一直期待踏剑飞行这一天。
不过可惜自己的师傅去西方做了卧底,估计也是帮着截教争气运吧。刘备似乎明白了道家不少都转投佛门的原因,不过佛道之争和自己现在没什么关系,自己还是个小菜鸟呢。
传承中的功法不少,门类也很多,包括符箓、炼丹、阵法、术法、炼器等等。
不过现在刘备只能练习混沌道典,这功法可直接修炼到大罗金仙,而其他神通几乎都要练气之后才能修习。
第二天,天刚擦亮,外院的老吴夫妇开始生火做饭,刘备也自然醒了。
看看外面,应该是天刚亮,刘备打个哈欠,准备起床了。
刘备还小,衣服没那么多讲究,身上的衣服虽然比较柔软,但是也只是捶打过的麻,丝绸?你们想多了。
还有这床榻有点硬,虽然垫了两床蒲草席,上面也铺三五层细麻布,但是还是硬邦邦的,而且晚上稍微动一下身子这些席子就哗哗直响,动静大了还能弄醒自己。
哎……算了,说睡不着了,穿起袜子起来吧。
刘备家里虽然早就没有了爵位,但是毕竟是有族谱的皇族,以前爷爷和老爹留下的底子不薄,至少现在一天三顿饭养着刘备,还有余钱请老师开蒙和练武。
每天一早醒来,刘备就翻身坐在榻上,摆好五心朝天的姿势,默默的练习传承中的混沌道典,现在还是凡体,只能每天按部就班的运转真气。
不过好在刘备以前也是没有间断的在练习,自己本来就还小,母胎带来的先天之气还没消散,经脉也未淤塞,修炼起来也是事半功倍。
刘备摆好姿势,双目微睁,气沉丹田,开始默念混沌道决,引导体内的先天之气运转。
??????天地未分,亘古长存,抱元守一,灵智化生,非清非浊,是为混沌,以此为道,可证长生。得之紫气,当煌日初生之时,炼之自用,须吐息不离之体。沉丹田,落经脉,扩气海,浸内馥,贯任督。沉天庭之穴,入涌泉之基???????
刘备慢慢的引导着那体内的先天之气运转周天,无惊无险的运转了九个周天就停了下来,过犹不及,修炼最忌讳的就是冒进,况且这个小身体也承受不了。
要吸收炼化天地之间的灵气,那还得等到了练气阶段才行。
修炼完了以后,刘备才去洗漱,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搓了搓自己的小脸,“哎!这还得多少年才能长大啊,按照修炼的进程,必须得到筑基之后才能行房事,不然泄了元阳难筑基。”
刘备收拾好以后,准备去给自己的老妈问安,“可千万别五六十岁才练气。”
刘备走到后院里,小院不大,但是也不算小,很干净整洁,这东汉末年的房子,万万没有后世那么变态,大城市动不动几万一平米,还有什么公摊面积,刘备现在想起来就觉得扯淡。
后院是自己和老妈刘苏氏的住房,小院有百来平米,中间种着一些花草。
到了后院母亲房间,刘备按照礼仪,给母亲磕头问安,刘苏氏随口问了几局话,就让刘备去院子里看书了。刘备心里知道母亲在世的时间也没多少年了,不由得一阵唏嘘,心里也下定决心,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
院子里铺着青石,后世的记载写了刘备家院子有大桑树,刘备出生之后,才发现真的是大,树木枝繁叶茂,盖住了院子的一小半,还有一小半树冠伸出了院外。树下放着两张矮几和坐榻,那是他和他弟弟刘德然看书练字的,现在流行跪坐,盘腿坐要挨揍。
家中有两位老仆,是一对吴姓夫妇,自刘备的爷爷起,老吴夫妇就在刘家帮佣了。老吴还有两个儿子,刘备爷爷和老爹除了他们的奴籍,让老吴的儿子们独立出去了,但是老吴夫妇还是一门心思的在刘家帮佣。
扫扫尘土,从房间里搬来一些竹简,就算有仙人传承,这日子也得一天天的过不是?当下坐在院中看起书来。
早饭依旧是小米粥、腌的小菜,一个又黑又糙的饼,中午一个饼+菘菜汤+几砣肉........这么多年,食谱都是固定的。
吃了快十年了,刘备真的感觉有点受不了了。后世刘备就是个喜欢吃吃吃喝喝的货,让他天天吃这些,确实有点难以忍受了,刘备寻摸着,换点饭菜?
“老吴,家中可还有其他吃食?”刘备自己心想,我这才不到十岁,还在长身体,哪能老是吃这些啊,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每旬还得练拳脚呢。
“少爷,家中还有几挂腌肉,您要吃的话,晚上老奴给您做肉糜”肉糜!就是以前吃的烂肉糊糊?这玩意也不好吃啊?
“家中还有哪些东西”刘备平时也不进厨房,压根就不知道家里有什么。
“粮有粟、麦、稻、菽等,菜有菘菜、菠菜和冬瓜”老吴记得倒是清楚。
“老吴,你且过来,中午你按照我说的办法做一锅饭”刘备实在没法继续吃那些东西,借口在古籍上看到一种吃食的做法,让老吴去做,好孝敬娘亲,顺带祭祭自己的五脏庙。
交代完了以后,老吴就去张罗晚饭了,这个时代天黑就关门闭户,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点油灯,这个年月小门小户哪里点的起,烧个火把就解决了。
“哎!这辈子什么时候才能吃到火锅啊!还有剁椒鱼头、跳水鱼。。。想起来就流口水。”刘备以前就是喜欢美食的货,这下也没了主意,“只能将就吃了。”
楼桑村不小,在涿县周边算是大村了,一到傍晚炊烟袅袅,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撒欢了的满村子里跑。刘备是官宦之家,从小家教严,倒没有出去野跑。
老吴按照刘备说的法子,先将瓮烧热,(对,没看错,是瓮!没有铁锅,鼎也不是刘备家能用得起的!)再放几片肥肉把油熬出来,把腊肉切成小丁放进去,接着扔些姜末蒜末,用木铲煎炒出了香味后,将淘洗好的小米大米高粱米混合倒进去,加盐加水后盖住用小火煮。
等煮好以后撒点葱花,再加点芜荽(香菜),撤掉柴火,稍微闷小半柱香再揭开盖子,啊~满屋的肉香!
刘备闻到后一直吞口水,立马盛了一碗,不过自己没吃,先放在托盘里,再盛一碗冬瓜汤,自己端着给刘苏氏送去。
还没进门,刘备就扯起嗓子,“娘,这是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做法,今天便叫老吴试着做了,我尝了下,颇为鲜香,不知道是不是合娘的胃口。”
刘备才十来岁,正是跳脱的年纪,但是这会在老妈的面前,将餐具摆好,然后候在一边,刘苏氏看着孝顺懂事的刘备,心里也很开心。
“好,难得你有心,娘这就吃,你也出去吃饭吧!”
“好!那我先去啦”刘备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是这刘家的长房长孙,这一支的唯一的男丁,按照规矩也是要单独吃饭的。
一碗油汪汪、香喷喷的杂粮饭,配着一碗加了点骨头熬煮的冬瓜汤,刘备拿起筷子迫不及待的扒进嘴里,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要是有刘备的爷爷还在,必责骂刘备失仪。
看着吃的干干净净的漆碗,刘备一边剔牙一边长出一口气,但是想想有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以前怎么没想到啊!吃那么多年的粗饭!
刘备想到这里又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让自己...不,要让母亲过的更好一些。
刚放下碗,老吴就进来了,“少爷,德然少爷来了,现在在院子里呢。”
刘备一愣,这个弟弟每天都来跟着认字看书,傍晚才走,这会来干什么?“好的,我就出去,老吴你收拾一下”说完,刘备摸着肚子满足的走了出去。
“大兄。”刘勤比刘备小一岁,乃亲二叔刘毅(字:元起)的儿子,从小就是刘备的跟班.
“有什么事情啊”“大兄,你家做的什么吃食啊?好香!”
刘备一愣,笑了“好小子,闻着味来的吧。”
刘勤嘻嘻一笑,“我闻着这味,家里的饼哪里还吃得下啊,这不过来瞧瞧吗?”
刘勤家与刘备家一墙之隔,刘备说“我母亲牙口不好,没甚胃口,我在一卷古籍中看到食谱,做给母亲的”刘备胡诌了个理由。
“大兄,家里还有吗?那味道太太香了”刘勤拉着刘备的衣袖。
“瞧你那样,这样,我让老吴去你家做一次,让你家张嬷嬷学下就行了,很简单的。”
“那好,老吴...老吴?”刘勤一听马上就去找老吴。
“哎,二少爷。”
“走,去我家,教教他们怎么做的吃食,那么香。”
“是。”老吴看向刘备,刘备挥挥手。
“谢谢大兄,我先回去啦!”刘勤蹦跳着回去了。哎,毕竟还是小孩子。
二叔在县城经营着小粮店,虽然是族中的公产,但是日子要过的殷实的多,刘备还没穿越来之前,刘苏氏一介女流不好出面,家里的田地收成多亏了这个二叔帮忙打理。
不过历史上好像没有详细的记载二叔家的情况,刘备发迹以后也没有二叔和这个弟弟的消息。
这个小自己一岁的弟弟刘勤,恩,就是以后跟自己一起拜师卢植的刘德然,想来也不算差才是,没有记载应该是死于黄巾之乱了吧。
村子里大多都是刘姓同族,腊肉杂粮饭香味浓郁,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这些年没有天灾,风调雨顺,老百姓们过得不错,至少每家都能时不时的吃到肉食。
不过从这个饭的做法传开以后,村民们每每吃着香喷喷的杂粮饭的时候,都要吹嘘刘备做饭孝敬亲娘这事儿,帮着宣传宣传刘备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