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8100000010

第10章 实现人的艺术化生存——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读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26岁时写的一部力作,也是马克思整个学说体系的一部奠基之作,它包含了作者在尔后的著述中的许多重要思想或思想萌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美学的阐述。顾名思义,《手稿》中主要是论述经济学与哲学的,直接谈论审美的篇幅并不很多。但从阐释学意义上说,它所包含的美学内涵却是十分丰富,而且比较系统的。它涉及到生产劳动与审美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美感和美的关系,审美感受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审美感受的主客体关系,审美感受在美感中的作用,美的规律与艺术规律,“人化的自然界”与艺术创造,人的全面发展和审美的高度发达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有关人的审美创造和美感的论述,分量相对集中,地位也更突出一些。

说到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本书名为《经济学哲学手稿》,那么,作者何以如此重视、郑重提出审美创造的问题呢?这里所说的,也就是“提出美感问题的出发点”。我们知道,经济学也好,哲学也好,都和审美创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分析“劳动的异化”和私有制,研究“类生活”和“类存在物”,还是论证共产主义以及解答“历史之谜”,探讨的核心都没有离开“人”,甚至可以说,始终都是探讨“人”的问题,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对此,王向峰先生在《〈手稿〉的美学解读》中作了如下的概括,“马克思是从社会更广阔的领域也就是在私有制条件之下人的存在、人的境遇、人的出路,从这样一个非常宽阔的社会领域提出人的问题”。既然人的问题是阐述的核心,那么,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之一的审美感受的形成与发展,自然就成为《手稿》的“题中应有之义”了。将审美创造同经济活动加以内在地联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关注人的目的的感性特征和重视对于人的自身发展的研究、探索。在《手稿》中,马克思也正是从人性如何被劳动异化的现实出发,强调只有扬弃异化劳动,才能实现人性的真正复归,实现人的全面的完整的发展和艺术化的生存。

经济活动与审美感受的紧相联结,既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美学的本质性特征。从《手稿》的论述中可以得知,在马克思看来,美感的实质在于人对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快乐感觉。“美学”这个词在其创立者鲍姆嘉通那里,原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作为感性学,与作为理性学的经济学,具有天然的联结关系和鲜明的互补性。这一特点,如果说,在马克思撰写《手稿》的当时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的话,那么,在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可说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试看,作为经济本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旅游、休闲、娱乐、游戏以及影视、竞技等等,又有哪一样不和感性学发生着联系!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社会大众文化的滚滚洪潮,我们再也不可能拘囿于牛顿时代的机械理性,而置感性学于不顾了。

向峰先生是一位十分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兼具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视野非常开阔的知名学者。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初,他就从美学研究的角度,关注马克思的这部早期著作。这是颇有创见,独具慧眼的。我们知道,《手稿》于1932年面世之后,就受到了前苏联和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关注,而在我国,除了少数的专家、学者,就多数理论工作者而言,对于《手稿》比较普遍地引起注意,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当时,有一些学者希望借助马克思《手稿》中的相关内容,来呼唤人性的复归,伸张人道主义,进而重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是否可以这样说:在有些学者那里,当时,还没有自觉地站在学术的高度,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手稿》本身的研究、探索上。而王向峰则不然,他早就开始踏实、坚定地从事《手稿》的钻研了,并且,长时期地坚持在高等院校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了“《手稿》美学研究”的专题课。至于普通读者就更难说了,在那个时段,不要说刻意钻研,甚至想找到一本全文的《手稿》也十分不易。1972年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编选的四卷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根本没有收;近期再版、修订后,也只是作了摘要选录。

向峰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问功底,渊博的知识储备,在《〈手稿〉的美学解读》这部专著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他精心研读原文,并从《手稿》据以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系统中挖掘其理论的内涵;在切实把握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和全书主旨的基础上,理出自己清晰的思路——集中体现为《〈手稿〉的美学解读》第二章提出的六个要点,提纲挈领,系统点击;然后,从第三章到第十七章,以20万字的篇幅,围绕着上述纲要,对于“在认识上的引发之论”,用苏东坡所说的“八面受敌”法,纵横交错、洋洋洒洒地展开具体的论述。从而收到“一干树立,枝叶扶疏”(毛泽东语)的效果,不仅为深入读解与讲述这部重要典籍,做到“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文心雕龙·附会》),而且,给广大学人和读者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津梁。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的获得,有力地验证了这部理论著作的完成确是近年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引自“评委评语”)。

在解读中,作者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观照一百多年来西方与中国关于马克思研究(主要是早期马克思研究)的整体形势,充分吸收与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鲜明地发挥个人的创见,对《手稿》中有关美学的诸多论述,逐一作翔实而系统的阐释。就中处理好《手稿》与整个马克思著作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西马”以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关系,横向方面统筹观照经济学、哲学、美学、文艺学、思维学的联结,纵向方面打通美学史、艺术史以及中西学人关于美学研究重点论述的路径,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解读中引用的经史典籍、诗词文赋、文艺理论、小说、戏剧、音乐、歌谣、神话传说、电影、绘画、雕塑,以至报章杂志等方面的资料,不下数百种,真是丰赡、渊博得很。

从一定意义上说,解读本身,也是一种审美主体受审美对象的激发而产生的精神活动。它能让人们喜爱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它提供给人们由赏读而获得的自我享受的丰富程度。当前,有些学术著作,或自矜以立异,或食洋而不化,文字艰涩难懂,佶屈聱牙。而这部《〈手稿〉的美学解读》由于是在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所以,思路清晰、畅达,语言活泼生动,很少“学究气”和蹩脚的语句表述,多数章节明白如话。这样,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就展开了一个可供人鉴赏的空间,人们通过文本阅读,既对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内涵有所领悟,接受了教化,提高了认识,同时又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

向峰先生十分推重马克思“在研究问题时所显示的实践性的原则,现实的态度,时代性精神”,认为这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更具有突出的意义。我们注意到,他在《手稿》的解读中,同样坚守了这一原则。因此,这部理论著作的完成,不仅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狭义地说为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教育与艺术实践,推进社会主义审美文化建设,广义地说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又可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就读者自身来说,则如向峰先生所言,“可以开发人的多方面的智慧,尤其是在哲学、美学、思维学方面的意义更大”,它会引导我们思考许许多多重大的课题。篇幅所限,这里我只想就本文开始时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审美感受的关系略加展开地谈一些体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生活中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经济活动与审美需求交互作用、相互促进。其结果,是机遇伴随着挑战,效益与风险并存,具有两重性、多面性。一方面是大量的人文因素正在向经济活动中渗透,人们的生产、交换活动和物质产品中增添了更多的审美文化信息——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赋值”;由于审美需求在消费活动中的日益凸显,必将有力地推进物质产品特别是商品的个性化、多样化,扩展其更大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文化消费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制与教育手段,商品化的资本逻辑将会日益显著地弥漫于影像、广告、报刊以至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艺术将失去其固有的高雅品格,而沦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铺天盖地,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可以恣意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会使人们面临着主体性的被控与丧失,网络关系取代人际关系,产生情感冷淡、个性孤僻、心理紧张等生存方式、文化心理方面的危机。

这种局面的出现,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尖锐的课题。诸如,我们如何应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世界多种文化融合、社会大众文化勃兴、感性娱乐泛滥、艺术商品化、网络异化的趋势?如何以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准确地分析、判断这种局面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防止重蹈西方发达国家那种经济富裕、精神空虚的覆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进入经济上富裕同时又是社会和谐、艺术化生存的新境界?重温马克思《手稿》中的精辟论述,认真领会《〈手稿〉的美学解读》中所阐发的妙绪哲思,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迪和科学的答案。

(2006年)

同类推荐
  • 惠特曼诗选(孙更俊译丛)

    惠特曼诗选(孙更俊译丛)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含蓄却有十分丰富的音乐性,“往往通篇像演说辞、意大利歌剧和汹涌的大海”。他的《草叶集》是19世纪中期美国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标志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惠特曼诗选》节选《草叶集》中的优秀篇目,以短诗为主,兼顾长诗。
  •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是一本抒情的散文和随笔作品集,共7部分,分别是:淡泊,岁月静好;心灵独舞;阳光,温暖时光;榕树,亲情相融;沉思,感悟生命;奏响,生命强;素美,馨香几缕。
  • 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2 (全套)

    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2 (全套)

    《高窗》收录拉金生前发表的所有作品,包括他最著名的四本诗集《北方船》《较少受骗者》《降灵节婚礼》《高窗》,以及部分散轶作品,可一睹拉金诗歌创作的全貌。《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杜弗的动与静》博纳富瓦的诗宗于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创新活力,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诗歌主流。他的诗优美而繁复,时见玄秘,通过语言的创造从日常经验上升到空灵无上的境界。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在整个20世纪法国诗坛上独树一帜。《杜弗的动与静》收入博纳富瓦早期的四本诗集,包括《杜弗的动与静》《昨日,大漠一片》《刻字的石头》《在门槛的圈套中》,均为诗人代表作。
  • 老陶杂谈

    老陶杂谈

    书中作者就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事件,生活中的小常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全三国文

    全三国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手机控

    手机控

    这世界好像有雾。但在她拾起手机的那一刹那,一切焕发出无限的光明,耀不可视。云开雾散,她叫江心月。江心月欢喜地凝视着手机,像欣赏一个刚出生的娃娃。江心月是独自在商场逛街,只为了摆脱失恋的阴影,那个男生极其厌恶逛街。其实每个女人逛街的时候,其实也都是在逛男人。可惜每个好男人似乎都有女朋友了,而那么多好女人却没有男朋友。江心月望着眼花缭乱的衣服,盲目地选了一件,然后在更衣室发现了这个被落下的手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客人很奇怪

    我的客人很奇怪

    开了一家小旅馆的楚云发现,来的客人都有点奇怪。“楚老板,我探险花费太大,真的没钱付房费……”“唔……这样啊,劳拉小姐,那我建议你可以直播玩古墓丽影的,效果应该会不错……”“贷款……楚老板,你欠这家银行钱是吗?没关系的,我来把银行买下来,就没事了。”“布鲁斯·韦恩先生,这……这是国有银行,不卖的……”
  • 尿童失踪之谜

    尿童失踪之谜

    空旷的草地上绿色茸茸。阳光很强地从东天照下,露珠儿开始消融。绿色的氤氲在阳光里弥漫,然后笼罩草地使得一切缥缈又虚幻。酒神杜康于迷蒙中愈加庄严而神圣,冷兮兮地望着他面前的芸芸众生。几十坛粗陶酒坛一字排开,如一群直立的缩头老龟。粗坛色彩黝黑,凝重拙朴。坛身凸肚之处贴着大红的方纸。红色的方纸上写着粗犷的“酒”字,鲜艳夺目。不远的地方坐着十几位耄耋老翁,精神矍铄,盯着酒坛,满目贪婪。一队神汉巫婆身穿怪服,面目狰狞,给人以面临地狱般的恐怖。相公们赤身露肉,黝黑的光脊上绘着各种图案。阳光在图案的间隙间跳荡,扑朔迷离。正中间站着的是两个赤肚娃娃,面目惶惑又呆然。他们的面前放着一个个大木盆。
  • 昏前婚后

    昏前婚后

    4月5日,很特殊的日子,俗称清明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这个日子是用来扫墓的,忌婚嫁。这一天,一男一女跌跌撞撞,勾肩搭背,沿着蛇形的路线走进民政局。女人把酒瓶丢到桌上,说的第一句话却是:“结婚!我要跟这男人结婚!”“户口本、身份证,去那边复印,然后再去那边拍照片。不过我比较建议等你们酒醒了再来登记,不要明天又跑去隔壁离婚,增加我们的工作负担是很不厚道的。”工作人员很厌恶地瞪了她一眼,口吻很恶劣,还在妄想挽救那个一时鬼迷心窍的帅气男人。偏偏那个男人不领情,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角,微醺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不用了。她不想恋爱了,太受伤,还是早点结婚好。”
  • 快穿100式

    快穿100式

    【正文已完结,番外进行中】初见,那人勾唇浅笑,“要抱抱,举高高。”后来再见,美人长睫微垂:“嫁我,不可食言哦。”再再再见,美人变病娇,眸光幽深挑眉轻笑:“除了我身边……你还想去哪里?”喻楚无法,只好求助主神:“大人,您的灵魂碎片总撩我,可我不想被撩,您说怎么办——嗯?对呀,我是真不想被撩啊。哎等等,您别生气,哎,您也别委屈啊……卧槽,别撒娇别撒娇,好好好,我让你撩,让你撩好了吧!”
  • 古典女孩

    古典女孩

    宋辞的父亲是位教古典文学的教授,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会背100多首唐诗宋词,父亲每次带她到朋友家去,朋友就逗她,给伯伯背一首诗。宋辞就说你随便点一首诗。朋友点了几首不常背的诗,宋辞出口成章,很流利地就背完了。朋友赞不绝口,这时父亲的脸上溢满了笑容和自豪。
  • 药香农女忙种田

    药香农女忙种田

    新文已开,《农门长女有空间》~前世碰到医闹魂归异世,再次醒来,穿越成家徒四壁,未婚生子的小农女。不仅如此,渣爹继母白莲花妹妹轮番上阵??呵,她这双手不但能妙手回春,还能收拾你们这帮渣渣。呆萌女包子:“小白娘亲,爹爹去哪里了?”控姐正太舅:“大姐我们去采药吧”实力强势娘:“要爹?那边那个美人叔叔没钱给医药费,让他以身抵债给你当爹。”腹黑狐狸爹:“闺女乖,叫爹爹”晏清秋莞尔一笑,银针在手,天下我有。
  • 神话帝皇从捡属性开始

    神话帝皇从捡属性开始

    阁下力量真强,不过别狂,枯萎属性,能让你举不起来。仙女宝剑很利,但我不慌,腐朽属性,叫你神兵变垃圾。大秃驴金身护体打不动?先吃几个软弱属性,再来拍碎你。在下苏凡,一手属性任我行!什么?来了个超级强者,属性对付不了?没事,举起我的神之右手,打开地狱之门,出来的是慈悲为怀的菩萨,还是凶神恶煞的妖怪,就看你的造化了。这是一个身怀阴阳系统,一边捡属性一边召唤神魔,逐步征服天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