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市
华夏最繁华,人口密度最大城市之一,这里不但拥有21世纪最为远近闻名大学,科技工业园区环抱,经济发展迅速。
陈瑾瑜的老家就在这里的郊区,错落有致的老房子一直沿着小溪流而建。
老工业园区已经在逐步拆除,这里也纳入了政府规划,将来会修建小区。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很多人在扎根在这里,当时规划重点是就近修建安置房,解决就业问题。
得利于距离工业区较远,这里污染并不严重,后来经过20多年环境整治,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鸟儿们也在这里安了家。
使得柳树环抱的老房小院更使人如醉如痴。夕阳余晕透过层层枝叶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一层黄灿灿的颜色。
虽然距离闹市区较远,老住户还是挺多的,他们都是退休后,喜欢这里的恬静,不愿意搬出去。
叮铃!自行车的铃铛声格外悦耳,一名骑着自行车的老者停车避让嘻戏的儿童,菜栏里装着刚买的菜随着摇晃了一下。
“马小帅,何锦艺,你两个娃娃又在路上追玩嘻戏打闹,路上车多,我回去跟你妈浪讲,等你回去屁股给你打开花”
“张伯,你不要告诉我妈妈,我刚刚做完作业出来买酱油”
“那你买了没有嘛”
“还没有,马小帅叫我去他们家玩”
“赶紧把你妈妈喊你买的酱油买回去,等哈你妈妈饭都煮好了,你还没买回去,你就晓得锅儿是铁铸的囖”
“哦!……”
老者教训了一翻,蹬着自行车往自己家方向走了,小娃娃贪玩,作为邻里乡亲的,老一辈们都希望后辈的小孩子们能学好。
“张老,买菜回来啊?”
“是啊!随便买了点,唉……小钟你今这么早下班了”
“部队上要来人去陈伯家里家访,我先去给陈伯他们知会一下”
钟兆轩武装部部长,只要他往哪户人家去,没准啊,就是部队上看中了那户人家孩子了。
通常都是家属往钟兆轩那里跑,今儿但是新鲜,倒过来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学校保送名额才会出现。
“咦!这么说老陈家的娃子小瑜有出息了哇,听说还考上了研究生”
“是啊!陈瑾瑜这孩子学习很努力,也很刻苦”
钟兆轩听张老这么一说,心里也是想不明白,按理说这都考上研究生了,为啥还要去参军呢?而且还是部队上打电话来。
都说参军后悔三年,不参军后悔一辈子,寒门子弟考上这研究生,未来的路可说不上是平步青云,吃饭糊口是不愁问题了,不比参军差的。
陈伯家的儿子陈瑾瑜当初为啥要去考巨峡市的大学,还不是因为学校证书含金量高?
现在是大学生毕业,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遍地走的年代。
这些享誉名头衔下是无数考生千百个日日夜夜奋斗的结果。
每年参考人数几百上千万人,考上的也就大几十万人,这个比例可看出来竞争是相当鸡烈的。
想到这里,钟兆轩就是一头雾水,不过陈瑾瑜这孩子确实有出息,一表人才参军的话一定是个好苗子。
钟兆轩越想越是喜欢,好苗子,好兵啊!祖上三代贫民,政治信仰坚定。
而且还是自己的片区,真是长脸啊,虽然陈瑾瑜不是他钟兆轩看着长大的,还是见过几回的。
钟兆轩和张老这一老一少,就这么三言两语的聊着,为了平衡速度,张老特意推着自行车和钟兆轩一起走路。
“老陈福气好,有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好儿子”
“张老,你也有福气,儿媳妇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孙子”
张老给钟兆轩这么一说,眉毛都笑弯了。
还别说,这都半个多月没有送孙子来看看他们俩老口了,好久没有抱着孙子出来散步的张老,心里挺想念的。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陈家门口了。
“老陈啊!怎么个今儿,没去地头锄地?”
看着老陈在大门口抽着闷烟,老张问候了一句。
老陈抬头看了看,发现是老张推着自行车站在院门口,老陈吸了口烟,喉咙里咕隆一阵,缓缓开口说道。
“地头的活做完了,这两天没啥事儿,唉,我说你张老鬼不去抱孙子,到我这串门来了”
老张打了一个哈哈,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开口对老陈道,
“我住不惯那小区房,电梯一上一下的,我慎的慌”
这时陈瑾瑜瑜的母亲手里端着个菜盆,从屋里出来了。
看样子是在准备做晚饭,出来摘菜,也是够勤俭节约的,舍不得在屋里头打开电灯照明摘菜。
“老张啊!我说啊,你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有福气也不愿意去享受”
老张见陈瑾瑜母亲这么一说,心里跟明镜似得,谁不愿去享福啊?儿子们买了房子,娶了媳妇,结了婚是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环境嘛。
“是啊!我可没那住高楼大厦的福气,对了……听说你们家小瑜考上研究生,不久就要回来看看你俩老,熬出头的日子到了,地里的活能少做就不做吧”
老张这么一说,老陈心里咯噔一下,这都好几天联系不上自己的儿子了。
前不久来过电话,说是要放松几天,安排好时间就回家。
沉浸在喜悦里老陈也没在意,儿子陈瑾瑜为了考研,废寝忘食的那股奋斗劲儿俩老口看在眼里。
却只能尽量不给他压力,电话也是很少打,让陈瑾瑜顺其自然,考得上固然好,考不上也没什么,只有努力去做了,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这娃子也不给我们打个电话,好几天联系不上了”
老陈烦躁的对老张道。
“老陈啊!你们不必担心,你瞧瞧谁来了”
老张让出身形,钟兆轩微笑着站了出来。
“钟部长?……?”
“陈伯好,陈姨好!我是来知会你们部队上给我打电话了,你们家陈瑾瑜已经参加部队”
老陈一脸茫然?儿子陈瑾瑜没有告知家里想要参军的意向吖!难道是想突然给俩老口来份惊喜?
“参军了?这孩子,怎么没有提前和家里说一声?”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按部队上面的说法,应该是确定了,所以才会给我说,部队上面要来人到陈伯家里做家访”
先斩后奏?参军顺序也不对啊?按照正常程序,得提前报名参军,然后到指定的医院做全面体检,部队来人做家访,最后政审通过就能参军,可部队上什么时候看上陈瑾瑜了?没理由啊?
“钟部长,老张来里面坐,别站都在门口啊”
陈瑾瑜母亲听钟兆轩这么一说,心里踏实了不少,赶紧招呼道家里面坐。
“那你们有事先忙,我送菜回去做饭了”
“老张,急什么,留下来一起吃晚饭,等会儿打电话给你老伴一起过来吃饭”
“算了,算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参军这种事情,做为外人的老张非常识趣,主动借故离开。
“陈伯,陈姨饭我就不吃了,我还没有下班,等会还得赶回去。”
“那怎么行?我饭就快好了,你先进来陪你陈伯坐会儿”
“你陈姨说的对!不着急,饭吃了再走也不迟”
“陈伯,陈姨,饭我就不吃了,你们别担心,瑾瑜这孩子没有给你联系,应该是部队上有纪律规定,相信部队上来家访的人会给你报平安的”
“那这家访的人什么时候来啊?”
“这个,陈伯,我也不知道确切时间,你和陈姨就等好消息了,那个我先回去了”
“既然这样,就不留你吃饭了”
“陈伯,陈姨再见!”
“钟部长再见!”
“有空常来家里坐啊!”
Ps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