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2200000029

第29章 天下之趣(9)

求医最切的要算是回民乡的甘同海了。甘同海三十八岁,头痛了几年,越来越重,以至于痛得打滚,当地医院怀疑他脑子里有瘤,到省里医院一检查,果然发现脑前区有一颗恶性肿瘤。医院要他住院,张口要四万元押金。他打听打听,前边几个与自己患同样病,而且病情比自己轻得多的人都没能保住命,加之家中困难,实在拿不出四万块钱来,便干脆拒绝治疗,准备回家等死。正在这时他看到了那篇介绍韩文水的文章,于是报着最后一点希望,托人找到韩文水出面前。韩文水给他一连治了几天,他自觉病情好转,到医院一查瘤子竟然散开了。医生感到奇怪,问怎么回事,他说是吃你们的药吃的。那说得医生且惊且喜。又经韩文水二十七次发功治疗,瘤子竟然不见了,医院以为检查错了,把存档的片子调出来检查了好一通,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变化。

甘同海告别绝症,成了村里致富能手的消息惊动了四乡八邻,一位名叫黑秀兰的女青年随之找到韩文水出面前。两年前她被告知胃里长了“豆豆”,只要在家里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就行了。她问韩文水自己还有救没救,韩文水说治治看吧。一连攻了两天两夜,黑秀兰胃上的“豆豆”不见了,还诱发出特异功能,给别人也治起病来了。

经过三十几年的努力,韩文水已经进入知天命之年。成熟的人生,成熟的功法,理应孕育成熟的事业。那是一面为人类造福的旗帜,一面闪耀着希望光芒的旗帜,相信韩文水是一定会让那面旗帜放射了光彩来的。

1994,7

如诗的旋律

--外环路速写

公元1993年芳岁初开孟春方临,兴国寺内的几株摩天古树梢头刚刚吐出丝丝缕缕的鹅黄,郎茂山前的高坡上忽然爆起一阵鞭炮。那鞭炮宏亮高亢而又绵长遒劲,从郎茂山沿发家岭、燕翅山、黄河公路大桥一线扩展而去,渐渐地化做了开山平壑的炮响,从孤寂荒僻的郊野山路,传进市声喧腾的街巷。于是,那条绵延曲婉的城外线路,无形中弹拨起几百万济南人民的心弦。

建什么、缺什么--

一个女教师提出的问题

“济南是我们的家乡,有谁知道济南眼下正在修建什么吗?”

这是第二节课即将结束时,省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二十一岁的女教师魏华,面对五十八名同学提出的问题。

问题来得突然,课堂上还是举起一只手,一个名叫刘克丽的女同学回答说:“外环路。”

“回答正确。那么你知道建外环路最缺的是什么吗?”

刘克丽摇摇头坐下了,课堂上没有人再举起手来。

“那么我告诉大家,建外环路最缺的是钱。外环路是我们家乡的一件大事,大家说我们应不应该表达一点心意呀?”女教师文静的面庞上透出几分激情。她也是昨晚刚从电视和报纸上得到消息的。道路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血脉,一个现代大城市没有发达的道路交通是不可想象的,外环路已成为巴黎、莫斯科、北京等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拿手好戏。济南的外环路始建于1990年,西、北外环几乎是同经七路、济南机场同时峻工的。东、南外环因为要穿山越岭,工程艰巨、耗资大,一直停留在图纸上,有人甚至预言十年内没人动得了。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开创济南工作的新局面,新一届济南市领导班子上任后,毅然把打通东南外环路做为“天字第一号工程”和“带动各项工作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为此立下军令状:外环路年底通不了车唯我是问;市五大班子成员带头借款捐款,在全市引起了热烈反响。魏华正是被那消息打动了的。

“应该!”回答象预料的一样脆亮整齐。

“那好,请同学们回家后把问题向你们的家长提出来,请他们回答。”魏华知道,孩子们的储钱罐也大都是由家长代为保管的。

回答无可异议。第二天一早,五十八名同学无一例外,捧出了五十八颗稚嫩赤诚的爱心。

与女教师提出的完全相同的问题摆到退休干部王光英面前。对于济南人的生存环境,王光英有着特别痛切的感受。她家紧傍大纬二路,每天通过这条南北贯穿线的车辆天知道有多少!白天还好说,晚上,每到九点以后,各种大型车辆、拖拉机轰鸣而过,彻夜不息,使人难得入眠。更糟糕的是,丈夫患脑血栓己卧病十一年。

十一年,这对老夫妻遭受的磨难谁能说得清?倘若外环路建成,外地车辆被甩到郊外,那该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王光英拿定主意要表示表示心意,可家有病人生活原不宽裕,加之孙子们小花费大,她找来我去只找出一百来块钱;她觉着寒掺、拿不出手,又翻箱倒柜找出仅有的一张存折,凑足了五百元,然后闯进市委大门,亲手交到有关同志手里。

外环路筹资,市里原本没打农村农民的谱儿,但从北京开人代会回来,听市里介绍过情况后,李春圃认定这是天大的好事,征得党委一班人同意后,立即把一张十万五千元的支票亲自送到市委领导同志手里。李春圃的行动,引起了与他隔市相望的段店村总支书记祝德福的共鸣。西外环从段店穿村两过,这位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的人物正运筹驰骋,为实现他的“大商业街”计划而奔走,手头非常拮据。但不表示表示于心不安。与两委成员商量后,他从村里挤出十二万,几个干部又自掏腰包凑了个八千八百八十八。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元人民币,带着祝德福和数千段店群众的祝愿--十二个月都发,飞上了外环路工地。

穿过尘世的云烟,相同的问题飞上了原本全然不相关的寺庙、教堂。寺庙、教堂实行的是信仰自由、宗教自养,一切开支全靠香火钱、施舍钱,很是清贫。兴国寺主持、七十一岁的法光法师每月也只有几十块钱生活费。但他念过一声“阿弥陀佛”之后,当即拿出两千元,徒步下山,亲自送到市有关部门。蓬莱院是个刚刚恢复不久的小庙,香火钱不多,庙内神像又急等修建。七十二岁的女道长杨元菊,也硬是拿出二百元“布施”给外环路。“修桥补路古来就是善举,再说国兴教才能兴嘛。”历尽沧桑的杨元菊好不豁达畅朗的一副神情。

元亨酒店老板徐明,在酒店刚刚开业、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临时借了工人的工资,捐款两千元。工人新村二小一千三百二十名师生捐的两千多元零花钱,装了半布袋,使天桥区的工作人员费了好一番功夫。市城建局老干部在没有要求和任务的情况下,自定标准,每人借款四百元。美籍华人张大同、利源饭庄老板杨利远,匡山、张庄以及省、济南军区机关和各大企业,纷纷慷慨解囊……

如果有人认为,捐款借款者即使不是为了得点利起码也是为了求个名,那就错了。实验小学那位提出“问题”的女教师,甚至不知道款该交到哪儿,市委办公厅为此致信感谢时,她把信给同学们读过便藏起来,直到我去采访校长才知道这件事。更让人称奇的还是一位名叫刘肖龙的罪犯。他二十二岁,今年二月初与一位同伙抢劫一辆出租汽车后发生火并,肠子上被打穿了十几个洞。躺在收审站的病床上他悔恨不已,托人让父母从他的生活费里拿出六百六十元捐给外环路。他写了一封信,署名为“一个犯罪青年”,并再三嘱咐不要暴露出他的名字。名字是市里一位同志无意中,从信背面的一行铅笔字上发现的。

损失就是贡献--

一个村妇追寻的结论

一条城市交通干道,如同开江筑城一样,一旦开建,沿线村庄群众便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是高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必须付出高昂代价的人们,才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为群众上访、上告甚至于阻碍于扰而导致夭折或失败的工程,何止一两件啊!

外环路面对的是怎样一些群众呢?

十六里河是外环路拆迁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但王成立还是怎么也想不出,他那刚刚住了半年多一点的小楼,会恰好处在外环路中心线上。因为起心盖楼时,他是专门做过考察的。水磨石地面、壁纸、豪华灯具、洗澡间,自己竭尽财力物力,几个好朋友还帮了忙。搬家选的六月六号星期六外加一个阴历初六,老人乐、孩子笑,鞭炮放了不下几十挂。可谁曾想外环路改线,竟然就……要迁的还有二十户群众,住房都是新建不久的,大家议论来议论去,一致的意见是请王成立代表他们去向市里反映,要求外环路中心线南移十米。王成立嘴上应着心里却明白:中心线南移十米自己的房子可以保住,笔直的大道可就得打弯儿,施工难度就会加大;全市人民都在为外环路做贡献,作为十六里河居委会总支书记,自己怎么能提出这样的意见呢?量房时群众思想不通,王成立说先从我家开始吧;拆楼时担心母亲受不了,提前半月把母亲打发回了娘家。辛辛苦苦一年多盖起的小楼五天被推成了平地,三万多元血汗钱--那是除去补偿之外的数字--被埋进土里,王成立象得了一场大病,几个晚上没合跟,可白天照样走村串户做说服动员工作。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 郁达夫的杭州

    郁达夫的杭州

    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是在难以忘怀的富阳和杭州度过的,青葱蓝碧的富春山水和天下独绝的西子风光,滋润陶冶了郁达夫的天赋和情怀。他那清新、畅达与充满激情的散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记述故乡的山光水色和世俗风貌,为后人留下一轴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的多彩画卷。
  • 不日记二集

    不日记二集

    《不日记二集》是继《不日记》之后的第二次结集出版。“不日记”是陈子善先生在《文汇报·笔会》开设的专栏名,顾名思义“不是天天写的日记”,专栏内容多记录作者与作家闻人的交游,兼记文坛雅事。陈先生自言“话题相对集中,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特别是史料发掘略陈鄙见”,“偶尔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西洋音乐之类”。这本书还附有22张现代作家初版初印的作品书影、手稿。封面图片为陈子善先生猫咪陈多,扉页贴有小猫藏书票,可供读者赏玩。
  • 穿越法兰西

    穿越法兰西

    飞机从北京起飞时,晚点了半个余小时,是日黄沙漫天,有些窒息之状。十个多小时后到了巴黎,天色颇好,东两方的气温相近,而天气如此有别。同行的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及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都是多次来法的,一路并未显得如何兴奋,惟我与春雨兄兴致很浓。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下飞机,到处是中国人,好像是在中国的南方某个小城,黄皮肤的人已在世界许多角落生根了。不过进入市区时,方觉出是真正的欧洲风情,印象比机场好多了。巴黎的这个机场很旧,不及东京、北京及新加坡那么气派。法国搞现代建筑,似逊于赶时髦的东方人,但到了巴黎市内,才知道法国人不屑于摩天大楼的原因。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本书包括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和书信。林徽因兼诗人与建筑学家于一身,本来就是林徽因个人的文化特征。《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信,尽管远不完全,却也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而且全部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有血有肉有泪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有的段落,看得出写的时候是多么急切和激动,不仅字迹潦草,甚至有点语无伦次。对于那些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女配宿主快收手

    快穿之女配宿主快收手

    十八线小明星余欢意外绑定狗血系统,它们的口号是:一把狗血一把糖!小虐小甜!于是乎,余欢开始了她快穿之旅。主要情节:1.化身豪门弟弟前女友姐姐2.穿成总裁替身白月光3.化身校草前女友4.都市破镜重圆5.现实世界注:本文女主苏苏苏,大美女。男主都超爱女主,不接受反驳嘿嘿。本文完全是本人狗血喜好,什么前女友白月光都安排上,如果还有什么想看的,可以告诉我,我试试。我笔力有限,会尽力的,写的不好的话对不起呀。本文绝对he,要耐心看下去呀,拜托各位了。求收藏,点个关注再走呗。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巽本纪

    巽本纪

    绝望的呐喊震彻寰宇,戴罪的囚徒画地为牢,当宿命凌驾一切的时代,恐惧的神时而安静,时而狂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奥秘,本书所介绍的,正是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肤色、不分男女老少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知识,同时还讲述了有趣的生命现象,揭示了世界上未解的生物之谜,可谓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
  • 台风媚然

    台风媚然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谁寄遥知

    谁寄遥知

    红尘千百,剑式唯三。抿痴狂,斩情殇,三剑无思惘。
  • 无敌全职兵王

    无敌全职兵王

    特种兵王杨枫,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违犯军规被开除,回归都市。厌倦杀伐的他只想过平凡的生活然而奈何龙终究是龙,杨枫在红尘都市里依然是王者。且看他如何纵横都市,折服美女董事长,引得众小弟拜服;纵横天下
  • 宠匪为妃:爷,悠着点

    宠匪为妃:爷,悠着点

    初见时,她抢了他的身份,在府衙扬武扬威,将众贪官逼娼从良,他优哉游哉的任由她闹,并叮嘱随从,暗中保护她的安全。再见时,她被迫成了他的侍婢,一腔怒火无处发泄,砸东西,烧宅院……亮出爪子恨不得挠死他,他淡然一笑,东西毁了可以再做,院子烧了可以再建,只要人在就好。她怒不可遏,你到底想怎样?他答,亲手养大的狼崽子,只能自己玩。她彻底崩溃,你才是狼崽子,你全家都是狼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