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2900000016

第16章 夯实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石--商业银行(2)

一旦美国金融机构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从而引起发展中国家对丧失经济掌控能力的恐慌,加大经济波动,金融机构业绩滑坡乃至亏损,甚至信贷萎缩。这样会使该国资本外逃,如果监管不力,就会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脆弱的金融体系,无法抵御这种流动性冲击,便于美国金融机构控制,进而掌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命脉,最终达到推行美国金融霸权、控制发展中国家金融主权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并购浪潮,美国的金融机构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势力强劲的美国银行,甚至德、日、英、法等其他发达国家的银行也相形见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企业更无法与之抗衡。如今由美国超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主宰国际金融服务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在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下这些金融机构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世界所有国家与地区。

总之,在美国金融霸权体系中,商业银行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军,正是由于美国商业银行的出色表现,美国才能主宰金融霸权。

征战金融界的六把刷子

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商业银行的业绩已经逐渐复苏,尽管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但是仍然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世界排名依然领先。

重视战略管理

缜密的战略是银行成长、发展、壮大和保持竞争力的原动力。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意识非常强。它们极其重视经营环境的研究,注重把自身的经营活动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去,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革新竞争策略。美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非常有特色,市场定位很清晰,不盲目贪大求全。银行不论大小,从开业的那天起,就有明确的经营理念、经营使命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培育与传播。

花旗银行就是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从小银行发展成为全球顶级商业银行的。史蒂尔曼在1891年提出了花旗银行的第一个宏伟战略。史蒂尔曼是一个金融天才,他靠继承父亲的棉花产业起家,但兴趣却在金融上。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伟大的金融家。史蒂尔曼进入花旗银行时,银行只有2200万美元的总资产,雇员人数寥寥无几。但是史蒂尔曼却要把它建设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

为了实现全美最大银行的目标,史蒂尔曼采取了两项有效措施:一是积极发展银行的投资业务,二是努力扩张银行的股本。史蒂尔曼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投资银行资源,在短时间内就使债券和短期贷款成为花旗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债券和短期贷款造成的经营风险,史蒂尔曼的做法是降低杠杆比率。通过加大股票的发行力度,史蒂尔曼使花旗银行的股本在十几年内增长了95倍,同期利润增长了25倍。

在花旗银行征战商场的战略中,有几个重要的战略部署是不得不提的。一是从专业性银行到全能性银行的转变。美国于1913年颁布的《联邦储备法》,为花旗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花旗银行的管理者们抓住机会,顺时而变,决定将花旗银行从一家专业性银行转变成一家为全世界各国提供服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确定目标之后,花旗银行将眼光放到全国性的公司银行业务、国际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上。其客户定位为中等规模客户,因为大规模的公司一般倾向于J.P.摩根大通银行这样的大银行。这一准确的客户定位使花旗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另外,花旗银行开始多元化经营,其业务人员向新客户介绍花旗银行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向老客户介绍花旗银行新研发的产品和服务。这一举措大大扩大了花旗银行的经营范围,使其转型又成功了一步。

二是从全美最大银行到全球最大银行。摩尔在担任花旗银行总裁时就曾说过,花旗银行将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花旗银行可以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机构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这一承诺在瑞斯顿任花旗银行总裁期间得到了验证,瑞斯顿打破了银行业务不能跨越国界的惯例,实现了小型储蓄银行客户与富有的投资商同样享有市场利率的承诺。瑞斯顿在业务方面提出了个人银行业务、机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和信息业务的“5I战略”,这一举措最终使花旗银行成为全球最大银行。

三是从任何业务都最好到只在所选领域做得最好。在里德执掌花旗银行期间,他调整了之前做好所有金融业务的策略,转而要求花旗银行成为在所选领域最优秀的银行。最终,里德将目标放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银行业务和新兴市场上的批发银行业务两个方面。里德一直认为,消费者的相同点要多于不同点,所以花旗银行并不分业务形式,只区分消费者的不同特征。

不同时期的不同战略使花旗银行一步步走向强大,这也证明了战略在金融机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擅长精细化管理

不管有多好的战略,如果没有有效的传导机制,使战略落实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业务中去,战略也容易化为空谈。美国的各家银行在管理方面都做得非常精细,对于信贷政策的描述都有详细的记录。在透彻分析信贷政策的同时,银行管理者们还会根据现实的情况对政策做出适度的调整,以此来确保银行业务健康持续地发展。

推行全面风险管理

美国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对贷款质量有严格的划分标准,风险计量和监测手段以及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美国银行采用风险经理派驻制,派驻的风险经理向风险部和风险官报告,既掌握一线的业务情况,又具有独立超然性。以花旗银行为例,风险管理可总结为十条:保持各层级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衡;保持并维护风险管理职能和内审的独立性;平衡风险与回报;业务单元与风险部门共担风险;深入了解客户风险,首席风险官应了解全行十大风险客户;统一所有业务单元的风险标准与方法;密切关注十大风险;风险规划一经制定一定要严格执行,绝不容忍违背风险政策的任何行为;任何例外都要上报更高领导审批;主动而不是被动进行风险管理。

精于产品及服务创新

美国商业银行从单一传统的商业银行到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和金融工具繁多。推动美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竞争。根据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新业务是美国商业银行的一大特色。像互联网技术出现后不久,美国就诞生了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自此,美国又开创了全新的银行交易模式。

掌握客户需求

由于历史的惯例和法律的约束,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金融垄断一直持警惕态度,对银行跨州经营一直横加限制。这也导致美国金融机构数量增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只有那些重视客户需求,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银行才能生存下来。因此,美国银行的市场意识很强,非常重视客户的需求研究,能依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美国银行还有一项隐蔽的竞争力--金融专利。美国银行凭借金融技术和金融信息的优势,在世界各地申请了大量金融专利。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自1992年起就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30多项金融专利,范围覆盖了中国金融业的全部基础服务。

这种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实际上是一枚暗器,平时作用并不明显,但到了关键时刻,即可自保,又可伤人。一旦其他国家的银行威胁到自身的竞争地位,就打出这枚暗器,成为防守武器,要求侵权银行赔偿损失,停止侵权行为;同时,它也是可以伤人的进攻武器,利用其拥有的专利壁垒,做全球范围内银行核心技术及标准的垄断者,实施排他性竞争,最终称霸金融领域。

中国银行业路在何方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化解来自美国金融机构霸权的有效途径就是切实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为此,从制度层面,中国要加快银行业的改革进程,推进银行业务混业经营的深化,加强银行联盟,造就能与国际大银行抗衡的银行集团;从经营层面,完善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混业经营模式下银行业务发展途径和业务创新模式。

中国银行业在业务创新的同时,要注意把创新成果知识化、专利化,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国内金融业一直以来并不重视金融专利的保护,也没有充分了解金融专利的相关知识,对于自己研发的金融产品没有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现在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知识产权的竞争,面对美国设置的金融专利壁垒。中国应尽快制定国家金融专利战略,在全行业中树立起金融专利是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引导国内金融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以提高创新能力的长期效益。

同类推荐
  • 一切随变:“互联网+”时代的领导思维革命

    一切随变:“互联网+”时代的领导思维革命

    《一切随变:"互联网+"时代的领导思维革命》颠覆过去,全新重构“互联网+时代”领导者“跨界起轨”的“互联网+领导力”思维,提出领导者要从“资本至上观”转向“人力资本观”,扩大信息吸收面,学会追踪变化,循“数”管理,打造平台化思维和大数据思维,从而带领团队突破行业藩篱,全面提升战略决策能力和市场分析预测能力。
  • 营销人员每日必修课

    营销人员每日必修课

    本书凭借着一个个隽永的,充满哲思的故事以及评述铺叙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它按照十二月份编排了不同的主题,分为劝学、竞争、智慧、谋略等篇章,每个主题又统领了近三十个哲理故事,并由专业人士予以恰切的评论。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非常适合营销人员阅读。
  •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以培训管理实战为导向,分为三个部分,即企业培训的理念导向,构建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优秀企业的培训管理的案例,对企业的培训体系构建和培训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林汶奎主编的《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记 录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向股东们写的一份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包括:巴菲特致 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将 从其中提炼出巴菲特精华的投资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 。
  • 这样激励,人们就会追随你

    这样激励,人们就会追随你

    本书将着眼于解决这一难题。全书把“团队激励”这一主题打破,重新定义了“激励”的本质,提出了很多“团队激励”的崭新观点,如激励要以尊重为前提,激励要顺应人性,可以辅以一些创新的激励手段等。全书理论自成一体,辅以丰富的贴近现实的生动案例,极富指导性和操作性。
热门推荐
  • 医医医

    医医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堪十郎的野望

    堪十郎的野望

    男人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业;穿越于日本战国,竟发现那些所谓的战国大名与名将大部都是女的;不过没有什么差别,唯一的就是之前是抢地盘收人才;现在是抢地盘收美女;但我的真心,只为你付出……
  • 正读道德经

    正读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本书作者带读者共读经典传统文化图书《道德经》,不带崇拜色彩,不戴有色眼镜,利用每章逐字、逐词的注解方式,力求以理性的思维还原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到底在说些什么。
  • 酷酷总裁

    酷酷总裁

    幼年时遭遇家变,他身心受伤,从此活在忧郁中。遇到活泼的小女孩,一起长大,渐渐被她感染,却不料意外发生,女孩神秘失踪!多年后,身为总裁的他在飞机上遇到一个女子,酷似当年的女孩,接近她,却又伤害她,等她悲痛离去,他才发现自己的真心,却为时已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宝阁拍卖商

    万宝阁拍卖商

    强者为尊的世界,修士想要出头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要看修炼的天赋,修士的天赋丰富多彩,但公认的最废修炼天赋便是无属性最下级灵根,很不幸,猪脚便是这样的灵根,只不过他无意间得到了一个万宝阁拍卖商的资格。
  • 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半生修行,一生怀念

    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半生修行,一生怀念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的伊丽莎白医院猝然离世,年仅33岁。他的去世带给香港乃至世界极大震动,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众说纷纭,甚嚣尘上。几天后,香港《新星日报》爆出猛料:李小龙死前昏迷处并非如之前报道的那样是在其自己家中,这位功夫巨星真正的死亡地点是香港著名女星丁珮的寓所内!一时间无数非议包围了这个26岁的女人……
  • 我的妹妹是人鱼

    我的妹妹是人鱼

    穿越是不靠谱的,穿越回来就更加不靠谱了。更加不靠谱的是,穿越回来还带着一个小吃货。这严重违背了牛顿定律有木有。“哥哥,这个能吃吗?”湮儿举着手中黑乎乎的手枪。陆涛第N次对湮儿说:“这个不能吃。”“这个呢?”湮儿掏出了一个大威力,足够了崩掉几栋大楼的火箭筒。“我擦,你快放下,小姑奶奶,我虽然是法神的实力,也折腾不起啊。”穿越什么的都是浮云,陆涛觉得自己最重的任务是,要编纂一本《人类可食用物品大全》。
  •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灯暗影

    明灯暗影

    暗世汹涌,光明非绝对的光明,黑暗亦非绝对的灭亡,异兽洪荒也不过是场写好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