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3600000004

第4章 出走的困境(2)

沁珠多情脆弱、敏感尖锐、固执倔强、优柔寡断,一再导致了失败的恋情,从而走向了悲惨的结局。家庭的不幸孕育了沁珠忧伤感怀的因子,遇事总是往悲惨方面设想。与她相比较,同样生长在不幸的家庭,父母双亡,尚有弱弟的素文却坚强勇敢得多,她能冷静理智地决定自己的人生,并一再用友情抚慰沁珠。而沁珠在第一次被伍念秋欺骗后并不能果断斩断二人的联系,而是任由感情的发展,就像她日记中所写的“不幸的沁珠,现在跪在命运的神座下,听任宰割。”这种藕断丝连只让初涉情网的少女更痛苦,“许多同学谈论我们的问题,她们觉得伍太不对,自己既然有妻有子,为什么还苦苦缠绕着我,不过我倒能原谅他--情感是个魔鬼,谁要是落到他的手里,谁便立刻成了他的俘虏。”沁珠对他的姑息迁就和伍的自私使这份感情带来的伤害也就越深。沁珠正是因为第一次经验不足使自己泥足深陷,因而自己也十分厌恨,到了第二次遇见已婚男子曹子卿求爱时心硬如铁了。只是这一错位的对待加速了悲剧的发生。

沁珠毕业后到一家中学教体育,这所中学在一个荒僻的古庙里,环境的幽深冷寂使沁珠倍感寂寞。“四境是这样寂静,这样破烂,真是三间东倒西歪屋--有时静得连鬼在暗处呼吸的声音似乎都听见了。我--一个满心都是创伤的少女,无日无夜地在这种又静寂又破烂的环境里煎熬着。”她因此学会抽烟喝酒,且常喝醉,在曹子卿去世后,常醉后一个人去墓地徘徊哭泣。曹子卿出现在此时的沁珠面前,无疑消解了她的孤单,当这个漂泊异乡的女孩得了猩红热时,曹子卿衣不解带予以照料,这样深深感动了她。为了得到沁珠,写来大量深情热烈的情书、诗歌,捎来红叶、红豆、象牙戒指作为信物,更是专程回到家乡与嫁给他七八年已有一个七岁女儿的妻子离了婚。

书中的男主人公是负面的形象,伍念秋不用说是一个自私的、玩弄女性的男人,自己有妻有子还热烈追求自己老师的年幼的女儿,在沁珠有意与曹子卿订婚时,他又跳出来在报纸发表沁珠写给他的书信,破坏了沁珠的婚姻,间接导致了一对有情人的死亡。而曹子卿呢?他虽是在父母迫命下娶的妻子,但他娶妻七八年却与妻子相处只有四个月,后离家远行,把妻子女儿丢弃一边不管不顾,爱上沁珠后就回去闹着离婚,当年“绿鬓堆鸦,红颜如花”的妻子已成容颜憔悴的少妇,她的驯良恭顺认命都使她显得更加可怜可悲。“我们的婚姻原不是幸福的,因为我的生活不安定,漂泊,而你又不是能同我相共的人,最后,只是耽误了你的青春。所以我想为彼此幸福计,还是离婚的好……你认为怎么样?”在丈夫理直气壮的言论面前,她不愤怒、不惊奇,只叹了一口气说:“我早料到有这么一天。”曹子卿的所作所为对这个无辜的女性来说,不能不是非常大的伤害。婚姻重自由的名目下掩盖的是一己之私。正如沁珠在日记中尖锐地指出的那样:“尤其是有了妻子的男子,这种男子对于爱更难靠得住。他们是骑着马找马的。如果找到比原来的那一个好,他就不妨拼命地追逐。如果实在追逐不到时,他们竟可以厚着脸皮仍旧回到他妻子的面前去。最可恨,他们拿女子当一件货物,将女子比作一盏灯,竟公然宣言说有了电灯就不要洋油灯了。--究竟女子也应当有她的人格。她们究竟不是一盏灯一匹马之类啊!”指出这些貌似有知识,受了新思想感召的男性的灵魂的卑劣。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加深了女性生活的悲剧。

比较而言,伍念秋的妻子李秀瑛是精明干练的。“知道现在的风气,男子常要丢掉他本来的妻子再去找一个新式女子讲自由恋爱。”她发现了丈夫与沁珠的恋爱书信后直接给沁珠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通达流畅,有理有节,不卑不亢,既说出自己的悲伤,又指出他们夫妇关系一直很好,只因沁珠的出现使丈夫变了心,求沁珠替她和两个孩子“开一条生路。”“我们都是女人,你一定能知道一个被人抛弃的妻子的苦楚!”“并且以女士的学问才干,当然不难找到比念秋更好的人,又何必使念秋因女士之故,弃妻再娶,做个不情不义的人?”句句打中沁珠的心,她原本就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女性,因自己的美好被爱,因被爱而陷入破坏他人婚姻的困局,被人唾骂。

曹子卿为她自杀后,沁珠陷入无边的痛苦和自责中,围绕她的是眼泪、烟、酒,迅速消瘦衰老。在曹生前,她并不爱他,只是被苦苦追缠,而在曹死后,她却又被一枚象牙戒指死死囚禁,陷在忏悔之中。她所有的朋友都在劝解她。露沙(作者化名)更是“一双如鹰的锐眼直盯视我手上的象牙戒指,严厉地说:珠,你应当早些决心打开你那枯骨似的牢圈。”一针见血指出围困沁珠人生的不是什么挚爱深情,而是枯骨似的牢圈。而沁珠性格中的优柔寡断、懦弱游移、多情感伤牢牢束缚了她。她已决定殉情忏悔,其他人都无力阻止。正如她在日记中所写:“我是自找苦吃,我一生都只是这样磨折自己,我自己扮演自己成为这样一个可怕的形象,这是神秘的主宰,所给我造成的生命的典型。”

一个美好的女性生命的殒灭是令人叹惋的,何况这个女性还如此年轻,就这样死于一团矛盾。庐隐当年为此而忧伤愤懑,我们今天读到这里不是同样为之扼腕叹息?以她的才貌、她的温存热忱,她完全有资格得到她诚挚所爱的人的爱,得到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发展她的文学才华,而不是用来唱一曲又一曲哀歌。她的人生旅途就是当年那群走出父亲之门,追寻人生幸福的五四女儿们的缩影,她们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社会立足,收获幸福,然而先遇到爱情骗子,后有男子为她自杀,使那一颗纯真热烈的心无法真实地感受爱的甜蜜。她因单纯而无法识破骗局,又因善良而无法对痴情于自己的人说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误入人生困局,终于无法收拾,掉进一出哀艳悲凉的剧目里,上演了一出悲情女主角。她的人生故事成为爱情传奇,她的悲情成为后世人们读解的浪漫。而她短暂的一生如浮花掠过流水。

《海滨敌人》写得有些散乱,人物设置过密,人物关系又显散乱,几乎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以抒情笔调交代露沙、云青、宗莹、玲玉、莲裳五个女子在两年内的变化及去向。小说从五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在海边避暑写起,活泼天真,对未来充满幻梦是她们的写照,然而不到两年时间,风流云散,嫁人的嫁人,寻佛的寻佛,各自走上了各自的人生轨道。小说中有不少议论对处于歧路中彷徨的女孩们的感慨。宗莹的父亲要求她嫁给一个官僚,她说:“若果始终要为父母牺牲,我何必念书进学校。只过我六七年前小姐式的生活,早晨睡到十一二点起来,看看不相干的闲书,作两首滥调的诗,满肚皮佳人才子的思想,三从四德的观念,那么父母之命,婚妁之言,我自然遵守,也没有什么苦恼了!现在既然进了学校,有了知识,叫我屈服在这种顽固不化的威势下,怎么办得到!”深刻刻画出第一代读书女性的梦想与现实的矛盾。露沙也作如此感叹:“十年读书,得来只是烦恼与悲愁,究竟知识误我?我误知识?”这些话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女性的内心写照,她们在时代潮流的呼唤下走进学校,学习知识,渴望能自主把握命运,却发现学了知识的他们陷入更深的困顿,既得不到旧式女子的好处,也享受不到知识的幸福,反而“不容于亲戚,不容于父母”,漂泊于无情的社会,更加孤独寂寞。露沙因幼时被弃于奶妈家中,变得性情孤僻,成年后被人视为“无情”,其实是个极为深情的女子。她与有妇之夫梓青相爱,但梓青提出离婚后娶她时,她却劝道:“身为女子,已经不幸!若再被人离弃,还有生路吗?况且因为我的缘故,我更何心?所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不但我自己的良心无以自容,就是你也有些过不去,”她宁可选择两心相印的精神交往,宣布“我此后的岁月,只是为你而生。”也不愿因为自己而伤害另一个女子。

庐隐作品中最大的缺点是矫情,少女的对人生的无知而生发的虚妄的幻灭感受,因此她的女主人公都是脆弱感伤的,动不动死呀活的,激烈地寻求一个证明。而对于结婚、生子有一种本能的惧怕,认为那简直是人生的毁灭,坠落凡庸的开始。所以《海滨敌人》里写宗莹订婚的场景,“明天就是另外一个人了,从前的宗莹已经告一结束。”露沙忍不住心酸落泪。“第二天早上还对着宗莹似醉非醉,似哭非哭地道:“宗莹,从此大事定了!”说着,涕泪交流,宗莹也觉得从此大事定了的一句话,十分伤心,不免优枕呜咽。作为宗莹最好的朋友,在女友订婚的日子里非但没有祝福,还引着这样哭泣,完全是小女儿心态,认为女孩一结婚不复成为自己。而露沙甚至因为这件事“恹恹似病,饮食不进,闷闷睡了两天。”茅盾曾评价说:“那是一些追求人生意义的热情然而空想的青年在那里苦闷徘徊,或是一些负荷着几千年传统思想束缚的青年在狂叫着自我发展,然而他们的脆弱的心灵却又动辄多所顾忌。”

庐隐在《庐隐自传》中说:“……在我写文章的时候,也不是故意无病呻吟,说也奇怪,只要我什么时候想写文章,什么时候我的心便被阴霾渐渐的遮瞒,深深地沉到悲伤的境地里去。”她认为“悲哀是一种美妙的快感。”或许因为她的一生里遭遇了太多的不幸,所以形成了她的“灰色眼睛看人生”的特点,她的悲哀的情调与叛逆的精神缠绕在一起,形成了特异的文学风景。

如果说庐隐着笔于新女性,写出了她们出走后的际遇和哀伤,凌叔华则落笔于旧闺秀的生活,写出她们与时代隔绝和因此遭遇的种种尴尬。有论者说凌叔华是站在爱情之外来讲爱情的。以前的女作家多是将自己置身于爱情之中来体会爱情,独凌叔华能站在高处俯首观察,看看爱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925年写作的《绣枕》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位长相秀美,手艺精巧的大小姐大热天赶绣一对靠枕,仆人张妈夸她活儿好,说送到白总长家,会有许多客人来提亲,尤其提及白总长有个才20多岁的少爷。两年过去了,“大小姐还在深闺做针线活”,张妈的女儿说自己一对绣工极好的枕头顶儿,是从一对大靠枕上剪下来的。原来正是大小姐所绣,送入白总长家当晚便被喝醉酒的食客们吐脏了一只,另一只被打牌的人挤到地上当脚踏使,白总长的少爷当时把它们赏给了佣人们。

女孩在深闺刺绣,社会和时代被隔绝于外。她有许多仆人,却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她的人生价值取决于嫁给什么样的人,而嫁好或赖,完全由他人决定。大小姐为了让求聘者满意,认真绣好靠枕,“光是那只鸟已经用了三四十样线”,“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色的线,绣完才发现;以此是配错了石绿的线,晚上认错了色;末一次记不清了。那荷花瓣上的嫩荷色的线她洗完手都不敢拿,还得用爽身粉擦了手,再绣。荷叶太大块,更难绣,用一样绿色太板滞,足足配了十二色绿线。”张妈那女儿想来看,也不让,嫌她脏,会污了绣活儿。她夜里做梦也觉得自己嫁到了白家。这段梦暴露不爱言语的大小姐的等待心理,她认真绣就是为了出嫁。“待字闺中”,通过靠枕的不幸遭遇,暗示“待字”的愚蠢可悲。

张妈在谈及大小姐时说:“我从前听人家说故事说那头面长得俊的小姐,一定也是聪明灵巧的,我想这是说书人信嘴编的,哪知道就真有。这样一个水葱似的小姐,还会这一手活计!”这一段话的精妙之处将大小姐和她的绣品并置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特点,并暗示它们可能有相似的结局。大小姐努力刺绣只是为了将来嫁一个好人家,这是传统中指定给女性的角色。她自己就是一个被欣赏被享用的物品。为了被富贵人家选中,她不辞劳苦制造出另一件物品来推销自己。作家越是写她在绣花时的精致用心,越是与绣品被毁弃的结局形成强烈的反差。作为传统命运中的被动等待的女性,她的不幸与牺牲是悄寂无声的。

《吃茶》中芳影正当芳菲年华,常“幽闺自怜”,“如此年华如此貌,为谁修饰为谁容?”同学淑贞的哥哥王先生留学归来,一起看电影,王先生殷勤有加,为她拣掉在地上的手帕,用心翻译电影中的爱情词句,为她披衣,扶她上车,令芳影不胜回想。三人一起逛公园,“处处都对她用心”,前后奔忙。芳影掉进了幻想中,弄得茶饭不思,诸事无心,一念只在王先生身上。一周后终于收到王先生来信,是张请帖,说他将于某日举行婚礼,恭请光临。文化变迁时闺秀的尴尬。信息的误读。既有文化接收上的迟钝与误会,也有因缺乏经验而受情感欺骗的不幸。作者善于揶揄,芳影“正在很懊丧地垂泪”,被邀做伴娘,只有“你的身材和新娘子配起来很好。”《茶会以后》,阿英阿珠姐妹由待字闺中到待字社交场合中,比芳影懂得多了些,但对新的人际关系、爱情、个人意志都不甚了了,表示了种种看不惯。凌淑华用新文化眼光关照出这些闺秀的古板陈旧,孤陋寡闻,不合时宜。正好与庐隐小说中的新女性相互映照,构成了五四时代女性生活的两个侧面,照出了一段正在终结的历史。

二、叛逆的绝叫:丁玲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生于湖南临澧,仕宦之家,幼年丧父,由寡母抚养。1924年到北京,求学不成,过着贫苦寂寞的生活。1927年开始写作,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沈从文一起出版《红黑》《人间》月刊。1930年加入左联,主编《北斗》杂志,1927年发表《梦珂》,描写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女儿闯入社会后陷入绝境的故事。她的《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发表:“便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大家不免为她的题材所震惊了。”到1929年末,共写作十四篇短篇小说,收在《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集子里。1933年被特务绑架,在南京关押三年多,1936年出狱后去延安,成为第一个革命女性作家,后有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问世。

同类推荐
  • 心能转境

    心能转境

    作者陈少文是个怪人,他喜欢用“异想天开”的方法去解决各种棘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重返困境。转换思维再看问题,是陈少文老师的独门秘术。通过这一方法,他解决了很多朋友和学生困扰多时看似无解的难题,并一一记录在书中。当有人问:为何我能力如此出众,简历仍和别人一样石沉大海?他说,就如我们去菜场买鸡,在我们眼里,鸡和鸡之间长得没有区别,可鸡和鸡之间互相看,却区别很大……当有人问:想忘,忘不了,怎么办?他说,心亡为“忘”,心亡亦为“忙”。忘不了,忙起来即可。痛苦,是因为有闲工夫体会自己的心情。他妙语连珠、充满智慧的话语,在书中不胜枚举。编辑甚至说,不看书,是你的错,看完了困惑没解决,是我的错。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启发,智慧如在书里,它就并不存在,智慧如在心里,它就无所不在。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 安静

    安静

    我的两个朋友相约攀登喜马拉雅山。一切都很顺利,他们俩成功登顶了。但很快,风暴来了。他们发现自己不可能活着下山。其中一个人用卫星电话打给自己怀孕的妻子。他们一起决定了她肚子里的孩子要叫什么名字。另一个人在去世之前没联系上任何人。没有人知道那天下午在山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海拔八千米的山上,气候干燥寒冷,他们被冻干了,静静地躺在那里,将永远保持着我二十二年前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时的模样。挪威探险家艾林·卡格带着这三个问题跟我们分享了他在世界各地探险、阅读、演讲、跟家人相处、独处时的故事,为这三个问题找到了三十三个散发着哲学光彩的优美答案……
  •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就这样,倾我所有过一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咖啡馆有怎样的联系,没想过自己会开家咖啡小店,没想过因为工作又接触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咖啡店主,没想过自己做起了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各地咖啡馆里办艺术展、排演原创近景话剧,更没想过会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
  • 轻声说再见

    轻声说再见

    《轻声说再见》是《100个基本》作者、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先生初次坦露私密情感的散文集。他以温润的笔触,书写那些在他生命中留下美好印记、给自己某项人生启示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内涵也会愈发美丽。那个教导年龄之美的她,珍藏于心底的她,在耳畔轻声说再见的她,想要拥抱背影的她,牵着手入睡的她,以及每个月都会见一面的她……深藏在心中的恋爱回忆,经时间沉淀,愈发纯净美丽。松浦弥太郎通过一篇篇宛如情书的散文,初次坦露自己的私密情感,让人读着读着有“写到心里而不禁落泪”的感觉。
热门推荐
  • 快穿:男配稳住不要挂

    快穿:男配稳住不要挂

    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主,在通往幸福大道上,一定会有个垫脚石男配。而安素,一个技(娱)术(乐)主播,在坚持了88小时无休息直播后,成功把自己作死了。从此,踏上了保护我方男配的不归路。在被世界男配碾压到怀疑人生后,安素实在是忍不住掀桌反抗,“喂,那边那个男配,你过来死一下啊!”躺在榻上的男人狭长的眸子微微一眯,“你确定?”“对不起打扰了,在下告辞。”男配你好,男配请你继续深爱女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山为聘倾城绝恋

    江山为聘倾城绝恋

    《江山为聘倾城之恋》前一世,她死了,屈辱的死了这一生,她必须活下去。并且她还要舒服地活下去。于是,她一步一个脚印,带着前世的记忆,犹如地狱的修罗向他们走来。但它的身后始终有着前一世她未看到的他在守护着
  •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主要介绍了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执政以来的历次演说。奥巴马的演说平易近人,风格幽默。每篇演说都语言巧妙,内容丰富感人。他的演说给听众带来了极大的内心震撼,激发了民众的感情。以英文演讲词与中文翻译兼备形式编写。
  • 七年未晚

    七年未晚

    7年前,他在车祸中奋不顾身救下了她。自此便是彻底的异国相隔……7年后,他回来了,也变了。更是掀起了她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变故……20岁前的苏澈,身份是苏幕遮哥哥。那时他高高瘦瘦眉清目秀,在学校一直是女生们的倾慕对象。但对于她,却总是不冷不热,甚至有些……嫌弃?如今再次相见,他的面容一如往日那般俊朗,只是比7年前多了几分成熟。可身份竟变成了她的房东和BOSS。不仅如此,这人怎么还对她撩上瘾了?终于…… 苏幕遮忍不住问道:“你不是有洁癖?近墨者黑懂吗,以后我们还是少接触为好。”某人不屑道:“你不是跟我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怎么说也算是我把你染黑了吧?”
  • 十年之痒,我的娘子

    十年之痒,我的娘子

    ◇◇他是白族少主,身份神秘,体弱多病,据说活不过三十岁。她斗得了所有人,却一次次栽在他的手上。体弱多病的人能一人敌百名杀手,杀手亡而他毫发无伤?“你这个骗子!”她指着那张人神共愤的俊脸指控。“我按你说的做的,哪儿骗你了?”腹黑到姥姥家的某男一脸无辜。☆☆她生前是百变卧底,能读懂唇语,精通各国语言,善易容,空手道和散打黑带九段,意外穿越到了腿短胳膊短的八岁小女娃身上。身为北辰王府的嫡女,排行第五,却因自小无娘,饱受欺凌。阴谋暗算、明枪暗箭,这都是她玩剩下的。订婚当天,她,端起一碗狗血,朝那个讥讽她乳臭未干的未婚夫,从头顶浇了下去。她斗庶姐、贬庶母、掴皇妃、杀大臣、休太子,被世人称为八岁妖女,名扬天下。水晶新浪微博名:雪色水晶-HX,欢迎来互粉调戏……
  •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领+骨干+精英,是现代女性人人追逐的对象。这些不甘活在男人光芒背后的大女人,是再怎么收服老公和家庭的呢?
  • 嘉陵江记

    嘉陵江记

    嘉陵江几乎是至今可以认定有两个源头、而以草书方式一泻千里的唯一江河。站在重庆朝天门的码头看去,一脉浩荡从左向右,把最后、最为抒情的一笔作为她最优美的收势,插入长江的腹中。这是一幅人文的漫长书卷,一次精神的长途跋涉,经陕、甘、川、渝三省一市,一路惊涛拍岸,一路风花雪月,而这最后的落笔,却是我生命的记忆,是我的永远。我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嘉陵江的涛声。在嘉陵江汇入长江之前一公里处,江水平静、舒缓,偶尔几处急流险滩,也不曾改变她终年修成的婉约和神秘。岸边有一个厂的名字很响亮,它叫长安,一个厂居然可以与唐朝的皇都同名。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