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0100000006

第6章 前线烽火

在美国向西征伐之中,最为重要的军事交锋战场,是人们常说的“西北领地”,也就是后来建立起俄亥俄、伊利诺伊、密歇根以及印第安纳诸州的这片区域。这块土地上,森林广袤、地域开阔、河流奔涌,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这片从五大湖区向外拓展的地域,看上去仿佛浩瀚无垠。这片土地和河流紧密关联,从俄亥俄河的干流中分出的支流就好像从脊椎骨上放射而出的一条条肋骨从东到西,俄亥俄河的北岸的支流分别是阿利根尼河(Allegheny),玛斯金格姆河(Muskingum),赛欧托河(Scioto),大、小迈阿密河,沃巴什河(Wabash)(包括从这条支流蜿蜒向东伸展的怀特河)和小沃巴什河,当然,其中也包括密西西比河。在俄亥俄河的南岸,有莫农加赫拉河(Monongahela),它与阿利根尼河相交;卡纳瓦河(Kanawha)(流向西弗吉尼亚州);比格桑迪河(Big Sandy);利金河(Licking);肯塔基河;坎伯兰河(Cumberland)以及田纳西河。

这片广阔的土地一直是西部印第安各部落的保护地:如密歇根的奥塔瓦人(Ottawa)和休伦人;西俄亥俄和印第安纳的波塔瓦托米人(Potawatomi);后来建起伊利诺伊州的那块地方的马斯库滕人(Mascouten)、克卡普人(kickapoo)和伊利诺伊人(Illinoi);日后的威斯康星州土地上的温尼贝戈人(Winnebago);在西北角,靠近密西西比河发源地的地方的奥吉布瓦人(Ojibwa)和齐佩瓦人(Chippewa);在这两个部落以西和以南的地方是苏族人(Sioux),也被称为达科塔人(Dakota),他们是被奥吉布瓦人借法国人之力从自己的家乡赶到那里去的。在苏族人南边的是索克人和福克斯人(Sauk and Fox)。这片广袤之地,最早由拉塞尔(LaSalle)等一些17世纪伟大的法国探险家探索发现,而后这里成为法国非法皮草贩子的地盘。这群恶贯满盈又贪婪无比的法国皮毛商人漫步于印第安人的领地,寻觅着河狸的皮毛。1763年的《巴黎和约》将西北领地连同加拿大的控制权一起授予了英国,可直到美国革命爆发之时,仍有法国定居者在沃巴什河[1]上的文森斯以及密西西比河上的卡斯卡斯基亚和卡霍基亚这些从前的法国贸易据点居住着。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零星的贸易据点:密歇根湖东南岸的圣约瑟夫要塞,莫米河上的迈阿密要塞,以及其中最为重要的,位于伊利湖西北缘的底特律要塞。

这片壮丽的土地上,充满了波光粼粼的湖泊、宽广奔涌的河流以及青翠无边的森林,但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却是阴森可怖且永恒存在的威胁。在一系列“殖民地之间的战争”中——这些战争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法国人以及他们的印第安人盟军一次又一次地从西北领地发兵掠夺英国殖民地边境的定居点。

如今,西北领地的印第安人成了英国人的盟军。他们对于美国西线的定居点威胁之大,向东竟然可以波及匹兹堡。因此,乔治·罗杰斯·克拉克的目标就是要控制住这片面积几乎与欧洲大陆一般大[2]的西北领地。而重中之重就是要守卫好肯塔基地区免受印第安人的袭击,尤其是要抵御肖尼人(Shawnee)和切诺基人(Cherokee)的进犯。克拉克于1776年访问威廉斯堡,获得了弗吉尼亚人的帮助。他也积极活动,组织民兵保卫该地区。几乎从两方敌对的最开始,美军就已经有了攻打底特律的算计了。丹尼尔·摩根(Daniel Morgan)、爱德华·汉德(Edward Hand)以及拉卡兰·麦金托什(LacLan McIntosh)[3]都曾想派遣出一支远征军。克拉克也越来越坚信,倘若印第安保留地没有战事之忧拖住后腿,那么美国南方防线的中段和北段就很难守得住。在底特律这边,被蔑称为“买头皮公”(Hair Buyer)的英国陆军中校亨利·汉密尔顿,行讨好和贿赂印第安人之能事挑唆他们去劫掠美国人,并且就是从这个贸易据点衍生出一条为印第安人服务的源源不断的补给线,提供着有偿和无偿的物资。

如果说底特律是终极目标,那么它的确也是路途最遥远、防守最顽固的。但先攻打卡斯卡斯基亚和文森斯将会大为削弱底特律并且遏制住印第安人的袭击。当克拉克不断造势以争取获得官方批准和支持他的远征计划的同时,他已经派出了两名经验最丰富也最悍勇的樵夫去刺探卡斯卡斯基亚和文森斯的情况。克拉克原先挑了4个人,但是后来还是决定派两个人,因为两个人或许能完成得更好。有4个人参与抽签,分别是西蒙·基顿、席·哈兰德、本·莱昂和山姆·摩尔。最终莱昂和摩尔抽中了,他们被派往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的交汇口处进行探测。与此同时,克拉克的作战计划也获得了支持。弗吉尼亚议会以过半数赞成票通过了他的方案,但是弗吉尼亚能提供的资源实在太过寒酸,不足以支撑他如此野心勃勃的远征作战行动。此外,这件事更适合由国会出面来做,要是由弗吉尼亚出面,想起来着实令人颇感不安。不过最初找到弗吉尼亚当局作为后援的原因,也是因为弗吉尼亚当时宣称,相当于今天美国阿利根尼河以西的地方,包括西北领地,实际上都由弗吉尼亚管辖。因此,主流的弗吉尼亚人,尤其是那些参与土地投机活动的(还有那些蠢蠢欲动的),绝无可能没有利益驱使。正如杰斐逊所言,让弗吉尼亚人在他们政府当局的帮助下攫取土地,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对建设我们的西部边陲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处不仅仅在说美国的边境,同样也在说弗吉尼亚。到了仲夏时分,莱昂和摩尔带回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驻防在卡斯卡斯基亚的英军已经撤退到了底特律。卡斯卡斯基亚以及附近与之关联的法国人建的小镇,如米泽尔(Misère),圣热讷维耶沃(Ste. Geneviève),莎泰莱堡(Ford de Chartres),岩石原(Prairie Du Rocher),甚至在密西西比河上游更北的卡霍基亚事实上都是不设防的。更为利好的是,当地居民并不热爱英国人。

克拉克立即给总督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写信,陈述了西北领地的现状以及他想要控制该地区的计划。他在信中向亨利总督说,在卡斯卡斯基亚共住着100个左右的法国或英国家庭,他们大多从事与印第安人的贸易。此外,他也说当地有一些黑人,他们加入了一些民兵武装,在小镇周围的田野里工作。小镇的要塞距离镇子不远,是用木头建起来的,大概有十英尺高,四个角上都有碉堡,在上面装设了几台加农炮作为防御。卡斯卡斯基亚的指挥官,“怂恿沃巴什印第安人侵入到肯塔基一线”的洛克布拉沃,“每天都在和别的印第安部落打交道,给他们送上丰厚大礼,并重金悬赏他们去割头皮”。当说到英国人占领卡斯卡斯基亚之后获得了多少好处时,克拉克又补充道:“如果这个镇子在我们的占领下,那就会让底特律的那些士兵们在物资供给方面一筹莫展,而且这两条大河[4]的支配权也就落到我们手中,那我们就能获得西班牙人(他们控制着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提供的物资补给,并且继续和印第安人做生意……”

帕特里克·亨利总督以及弗吉尼亚议会没有给予克拉克特别有力的支持。克拉克名义上的指令只是保卫肯塔基地区。的确,也不需要让很多人知道此行是要去占领过肯塔基河往西北150英里的卡斯卡斯基亚,而且,如有必要,还要再远征几百英里去占领底特律。

克拉克远征和夺取卡斯卡斯基亚的传奇故事超出了本书的叙述范围,此处按下不表。和我们要说的故事相关的是一个英国人,加拿大副总督亨利·汉密尔顿,在他统辖的区域内征召了一些有势力的部落,将他们投入战争,这场战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随之而来的不幸遭遇。

英国人的印第安盟军被要求在密歇根地区的拉哈布雷·科洛什(L'Arbre Croche)集合,与汉密尔顿会合。但是印第安人裹足不前,因为克拉克的名声让他们不寒而栗,且他们也不愿去伊利诺伊进行一场艰苦的战役。于是,汉密尔顿就派遣了查理·德·朗格拉德,一位服役在英军之中的法国军官,去劝说印第安人出征。但当朗格拉德劝说无效之后,他只能靠他自己对印第安风俗和迷信的丰富认知来作最后一搏。他在印第安村子的中央建起了一座四面开门的帐篷。他按照印第安人非常流行的做法,每天杀狗大摆狗肉宴。他在帐篷的每个门口都放上一颗仍然温热的狗心,并邀请印第安战士来大快朵颐。最后,他唱着战歌,绕着旅舍走,他从每一扇门前经过的时候,就会吃一片狗心。这项挑战真可谓无懈可击。如果到场的印第安人不想像个懦夫就得学他的样,吃一片狗心,然后去打仗。印第安人不敢亵渎部落的古老传统。于是,他们和着战歌,拿起武器跟着朗格拉德一起去伊利诺伊打仗去了。

尽管双方交战的主战场在俄亥俄北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以东和以南,即所谓的“西战区”(Western Department),南方战线却从1775年到1783年打打停停战事不断。这个地区之所以如此不同是因为这里的战争,可以说是北美殖民地之间的战争时期开始就持续不断的边境冲突的一种延续。

早在18世纪60年代中期,定居者和地产投机商人,就已经沿着瓦陶佳河[5](Watauga River)和肯塔基河向西推进。詹姆斯·罗伯逊和他的家人和一小队定居者来到了瓦陶佳河谷。一年之后,绰号“诺利查基的杰克”(Nolichucky Jack)(因为他曾在诺利查基河生活过)的约翰·西维尔(John Sevier)也来到了这里。西维尔长得很帅气,个子很高,又蓝又亮的眼睛很是迷人。他出身于一个胡格诺教派的大家庭,他有文化又有智慧,举止充满魅力又很优雅。当这个地区有越来越多的人进来,人们觉得有必要建立起某种政府机构。居民们聚会在一起,组建起了瓦陶佳协会并选举出了5位委员来管理这个定居点。在1776年8月他们在北卡罗来纳的议会作了如下的演说:

我们生活在烽火前线,而且甚是诚惶诚恐,如果我们想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机构,那我们也有可能成为那些欺骗债权人行为的庇护者。但是,考虑到我们有必要记录产权、遗嘱和开展其他公共事务,因此以人民的名义,我们建立了法院来实现上述的目的。这件事是由我们的选民的意愿而生,也是依据弗吉尼亚的法律为指针的,任何符合这两者情况的行为都是可以得到批准的。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自己,也是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名义来完成的……我们恳请你们仔细而慎重地考虑我们的决定并且将我们纳入贵省[6]的版图……这会让我们在自由的光荣事业中也沾一分光。我们法律的执行也会得到了权威认可而且我们在所有方面都成为社会优秀的一分子……

1775年,在肯塔基河边,詹姆斯·哈罗德建立起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也正是从这里发展出了日后的肯塔基州。在同一年,丹尼尔·伯恩在不远的地方开创了一个叫伯恩斯伯勒(Boonesborough)的小社区。罗根驿(Logan's Station)和沸腾泉(Boiling Springs)也在同一年建立起来了(两处均为定居点,前者是依照该地土地测绘者本杰明·罗根命名,后者是因附近有一处含铁质温泉而得名),还有一名北卡罗来纳的土地投机商人,理查德·亨德森想曾经想把这些定居点整合成一个叫“特兰西瓦尼亚殖民地”[7]。殖民者如此紧锣密鼓的推进,终于,累积起来的不满也让该地区的印第安人有所反弹。早在1769年,出身肖尼人的威尔上尉就已经警告过丹尼尔·伯恩说:“现在,兄弟们……赶紧回家,待在家别出来了。你们再也不许来这里,这里是印第安人的猎场,所有的动物、皮毛都是我们的。如果你们蠢到敢再来这里冒险,那么胡蜂和小黄蜂会狠狠地蛰你们。”

在独立战争爆发之际,南方最强大的印第安部落,切诺基人仍沉浸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的惨败阴影之中。在那场战役中,安姆赫斯特派了1200名正规军和地方预备役消灭了切诺基人的抵抗,并摧毁了15个切诺基人的定居点。因此,当独立战争开始的时候,切诺基人就在关系紧密的肖尼人的怂恿下,抓住良机攻打佐治亚和南卡罗来纳前线的定居点。英国方面的特派员在这件事上建议他们不要冒进。英国人的建议是明智的。就当切诺基人袭击了瓦陶佳河和霍斯顿河上的定居点却被迎头痛击之后,佐治亚、南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共同发起了一次反击。1776年8月,安德鲁·威廉姆森将军为首的1800人大军,在卡塔瓦巴人探子的引导下,攻打了印第安人的村庄和玉米田。到了9月,由北卡罗来纳的格里菲斯·卢瑟福将军率领的2500名民兵也与之汇合。联军节节推进,将印第安人驱赶到佛罗里达,他也夷平了中地切诺基人[8]的村庄,把那些人往西赶到了山外地区。而第三支部队——在威廉·克里斯蒂安率领下2000名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的民兵,已经沿着霍尔斯顿河顺流而下,深深插入到了山外切诺基人的腹地。切诺基人企图获得克里克人和英国人援助的指望也落空了,因此,1777年5—7月,切诺基人签署了一系列和约,割让了他们蓝岭山脉以东,诺利查基河(从蓝岭山脉发源,向西流向今田纳西州)以北地区的所有领土。

这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针对印第安人发动的最大也是最有野心的一次战役,有效地终结了切诺基人与英国人并肩而战的历史。詹姆斯·罗伯逊被任命为北卡罗来纳的印第安特派员。他在重要的切诺基小镇埃丘卡(Echoca)开始立足。将切诺基人拦阻在战场之外的功劳多半要记到他的身上。一小撮不愿意合作的切诺基人搬到了奇克莫加河(Chickamauga Creek)流域。他们以那里为基地,在克里克的人援助下整个独立战争时期不断袭扰前线的殖民者。当罗伯逊1779年离开埃丘卡之后,切诺基人就和奇克莫加人以及克里克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偷袭。但是,就在1780年10月7日,前线的殖民地民兵在南卡罗来纳的国王山(Kings Mountain)击败了一支亲英分子的武装之后,约翰·西维尔和伊萨克·谢尔比(Issac Shelby)就再一次夷平了印第安人的定居点。

1779年夏天,西班牙决心押注在法国和美国这边,共同对抗大英帝国。其实就算西班牙拿得到什么美国独立上的收益,也是要比法国少的,但是她也着实无法抗拒一个从这头已经看上去气喘吁吁、困兽犹斗的不列颠狮子身上分到一杯羹的念头。想要夺回直布罗陀[9]的念头——也是受了法国人的撺掇,也许是最大的刺激因素。在美国,西班牙对英国在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据点很感兴趣,于是,西班牙军队就从新奥尔良出发去夺取巴吞鲁日、纳切兹(Natchez)、莫比尔和宾萨克拉(Pensacola)。英军在密歇利马琪那要塞(今密歇根州的马金瑙)的长官帕特里克·辛克莱尔决心收复这些据点,并派遣远征军顺密西西比河而下将西班牙人赶回到新奥尔良。辛克莱尔长官主要的心腹是一个叫艾曼努尔·黑塞(Emmanuel Hesse)的英国贸易商人。黑塞给急于取得胜利的辛克莱尔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先从密西西比河和威斯康星河的交汇处出发,沿着密西西比河漂流而下,夺取圣路易斯,从而控制住毛皮贸易,然后溯密苏里河而上,建立一个为远征纳切兹作准备的基地,最终,直捣黄龙府,拿下新奥尔良。辛克莱尔的战略构想远远超出了他手上的资源所能提供的。因此,黑塞雄心勃勃的计划只能调遣到300名正规军士兵和900名印第安人,后者包括美诺米尼人(Menominee)、索克人、福克斯人、温尼贝戈人、奥塔瓦人和苏族人。

西班牙军队在圣路易斯的指挥官是唐·费尔南多·德·雷巴上尉(Don Fernando de Leyba)。听说黑塞要往这里来,他立即增强了圣路易斯城的防御工事。他建起了一座木塔,装配了五门加农炮。在他属下有29名西班牙正规军士兵,城市里居住着281名居民。就在黑塞攻打圣路易斯的时候,底特律方面正在攻打肯塔基地区,而佛罗里达正有一支军队远征新奥尔良。在黑塞不断迫近圣路易的时候,一位聪明的英国游击队首领,亨利·伯德上尉,正率领着600名亲英分子和印第安人的非正规军队沿着莫米河[10](Maumee River)和迈阿密河而下,行军途中他又招募到了另外600人入伙。伯德最值得称道的成就是他在行军途中一直拖着的6门大炮。当他攻打拱卫肯塔基河和利金河地区的鲁道尔驿(Ruddle's Station)和马丁驿(Martin's Station)的要塞时,这些要塞在炮火下望风而降。伯德保证所有居民只要躲进用栅栏围住的要塞,就不会被印第安人俘虏后,鲁道尔上尉也就投降了。可是最后,伯德食言了——印第安人不愿意被拿走嘴边的肉。但是伯德也逼印第安人签下协议,将来的战俘要归远征军中的白人来处理。当马丁驿也投降之后,印第安人对眼前的战利品喜不自胜,急急忙忙地要去攻打莱克星顿[11],但是伯德却清楚地意识到战争胜利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他的部队会分散得太远、太广,于是他说服印第安人带着350名战俘和大批掠夺物品开始撤离。

仍梦想着要去攻打底特律的乔治·罗杰斯·克拉克,此时被迫放弃了原有计划,并且伺机拦截伯德的军队。确实,英国军队作战计划的破产很大程度上是克拉克的功劳。伯德竭力避免与之相会,而黑塞在和克拉克的军队于卡霍基亚短暂交火之后,也折返了。伯德在拿下鲁道尔驿和马丁驿之后,撤军速度之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克拉克作战能力的传言感到惴惴不安。果然,伯德的小心谨慎是有道理的。克拉克一听说伯德大致的作战方案之后,就起程前往杰斐逊要塞[12],并从那里带着两个随从前往哈罗兹堡[13]。在那里,他招兵买马来应对伯德的下一步战略。几周时间内,他在利金河口一带已经招募了1000名志愿兵。这些人应征而来的时候,不仅自备武器而且还自带口粮。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伯德避免与之交战,撤军了,而克拉克颇感失望,因此决定使用这些新招募的人去肖尼人的地盘上打他们。

受了大炮的拖累,克拉克的士兵们4天只前进了70英里。印第安人的探子时不时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当一行人来到了此行第一个较大的肖尼人定居点,老奇利科西[14](Old Chilicothe)的时候,他们发现这里已经是人去楼空。克拉克很清楚,印第安人就是要一点一点把他们引诱进入腹地,他们只不过是在等待恰当的时机发起攻击。克拉克的军队摧毁了奇利科西的建筑和庄稼,并推进到有要塞保卫的皮克威(Pickaway)定居点。印第安人在这里发起进攻,随之双方就进入了激烈的战斗之中。渐渐地,美国人卓越的战术能力和纪律性开始崭露头角。那些印第安人——肖尼人、明戈(Mingo)人、怀安多特人(Wyandot)和特拉华人不断遭到两翼包夹,只能被迫后撤,直至他们完全被围困在一片小树林和一个毗邻的要塞之中。现在,克拉克的大炮就可以发挥威力了。到了晚上,印第安人都被打垮了。美国人这边有14人阵亡、13人受伤(意外的是,伤亡比率特别高),而印第安人方面,据克拉克估计有3倍之多。

在31天时间内,克拉克和他的手下一共推进了480英里,摧毁了800英亩[15]的玉米地,以及数不胜数的蔬菜地。天气的炎热和物资补给的缺乏使得进一步远征变得没有可能。在那一年余下的时间里,肯塔基的定居点都平安无事,而克拉克又再一次燃起了信念要夺取底特律,这个“万恶之源”。

克拉克要攻打底特律的流言让英国人寝食难安,他们大半个冬天都在劝说西北领地的印第安人要立场坚定。谣言说有27个部落准备和克拉克讲和,但英国人仍不遗余力且不惜血本地征召肖尼人、怀安多特人和特拉华人“来拦阻弗吉尼亚人的来犯之路”。一位英国军官写道,印第安人一定是“被精妙地组织安排,以防任何有利于叛军的情形出现”。

印第安人得知英国人计划在春季发动一次总攻,准备借此拿下尼尔逊要塞,进而在整条战线取得压倒性优势。与此同时,针对肯塔基和弗吉尼亚定居点的袭击也将继续。

注释:

[1]原文疑有误,Watashi应为Wabashi。

[2]原文不准确,应与法国面积相当。

[3]3人均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名将,丹尼尔·摩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萨拉托加大捷的功臣,爱德华·汉德曾任华盛顿的副官长;麦金托什是美国独立宣言的署名人之一。

[4]密西西比河和沃巴什河。

[5]位于今田纳西州东部及北卡罗来纳州西北部。

[6]北卡罗来纳建州于1789年,此时称为北卡罗来纳省,或北卡罗来纳殖民地。

[7]亨德森曾想从切诺基人手中购得相当于今天肯塔基州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一大块土地建立新的殖民地称为“特兰西瓦尼亚购置案”(Transylvania Purchase),但是因为这片地区是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共同主张的,在1776年,弗吉尼亚议会即判决亨德森的购买为非法,宣告新殖民地的建立胎死腹中。

[8]按殖民者的划分,切诺基人大致分为三支,居住在今天北卡罗来纳州西部的蓝岭山东侧的称为近地切诺基人Lower Cherokees。居住在蓝岭山和大雾山区的称为中地切诺基人Middle Cherokees。而居住在两山以西的称为远地切诺基人Upper Cherokees,两山以西地区也被称为“山外地区”Overhills。

[9]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北岸,今仍为英属。

[10]位于今俄亥俄州。

[11]今肯塔基州首府。

[12]位于今俄亥俄州西部。

[13]位于今肯塔基州中部,莱克星顿西南。

[14]位于今俄亥俄州。

[15]1英亩约合4000平方米。

同类推荐
  • 山沟皇帝

    山沟皇帝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根据书友反馈,本书节奏超快,三章就称帝,动不动就倾国之战……)欢迎加入VIP群:31779983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带着小城回史前

    带着小城回史前

    林迹穿回到万年之前,他居住的小县城也成了他的随身物品。有小城在手,他的史前之旅应该像旅游一样,能四处猎杀史前猛兽,看史前最美的风景才对。无奈他穿越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在洪荒之中连自保的能力都还没有。所以他要先在小部落里长大。过着颇为憋屈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他有如何从小部落里成长起来?本文非传统爽文,不喜勿喷。
  • 初唐少帝

    初唐少帝

    盛唐的出现,带给华夏千年荣耀。万朝来邦,国泰民骄,吊打四方蛮夷,然而却在某一天,一根搅屎棍出现了……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热门推荐
  • 一代天娇

    一代天娇

    一觉醒来,我就看到身边坐着一个美妇人,还哭哭啼啼的,脑子一下就蒙了,不会穿越了吧?结果被证实,果然穿越了!我成了赵胜男,随后又被迫嫁纨绔夫君端木宇,但是我没灰心,反而越挫越勇,收拾纨绔夫君,斗小妾,哄婆婆,生活多姿多彩。直到打仗,又去当兵,保家卫国,在千古留名。这还不止,逃跑离开后,我打算游历大江南北,却最后逃不出纨绔的手掌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吾家小妻初养成

    吾家小妻初养成

    她因旅途中的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身上。成为继父偿还赌债的物品,一纸契约,从此她和他形影不离。第一次跟他回侯府,她的身份便尴尬的要命。说是随身的侍婢吧,偏生他要她代他去那一群女眷之中挨个儿的敬酒。被一群自以为是的乌鸦聒噪不堪,她一怒之下将一杯酒泼到了侯爷夫人的脸上……第二次跟他回侯府,她是他新收的义女。之前那些小姐们都成了她的姑姑,一个个居然以长辈的身份过来吹毛求疵?怒极攻心之时,她终于还击,把两个大小姐给批得体无完肤……第三次回侯府,她转身化成他的未婚妻。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腹黑男女,狭路相逢。鸡飞狗跳,争上扑下……嗯,这是一个腹黑小丫头装傻卖萌耍机灵扑倒腹黑男的故事。扑倒之后呢……自然是伉俪比肩,腹黑加腹黑,整垮邪恶势力,挫败势力小人。神马出轨嫡母,神马邪恶奸夫,神马嫡出公子小姐,遇到两两腹黑,也只是浮云而已……
  • 齐行

    齐行

    修行之路,感道证道,开道聚灵,灵盛开天,灵虚离识,渡劫涅槃,终演化大道,登峰造极。
  • 长梦留痕

    长梦留痕

    杜长风,一个天才小提琴演奏家,伪装的精神病人;叶冠语,一个满心仇恨的金融巨子,他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将这个伪装的疯子送上断头台;命运从一开始就布下迷局,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女子,撒旦的爱情,会得到祝福吗?阴谋还在继续,仇恨没有终止,一步错,步步错。爱恨燃成灰烬之际,血缘演变成最残酷的杀戮,他们该如何救赎沦陷的亲情和爱情?
  • 妃常妖孽:撩个皇叔萌萌哒

    妃常妖孽:撩个皇叔萌萌哒

    穿越成纨绔少女,在见到美男的第一眼,就坚定不移的要抱他的大腿。知道美男是一手遮天的小皇叔,神秘莫测,腹黑霸道的皇叔从此多了一个爱好,那就是将她养肥,好吃……
  • Secret base

    Secret base

    “我回来了。”玄关处传来了三上崇水的声音,他匆忙换了运动鞋,鞋架旁的指针已经转到了十二点过半,过了三上家午餐开饭的时间。 “哥,你好慢。”干净的声音自里屋传来,那是崇水的弟弟三上雪哉,“菜都冷得差不多了。”“抱歉,整理资料慢了一点儿。”崇水并没有露出多歉疚的表情,他本来就是个不擅长表达感情的人。“我刚才把锅子热了一下,”父亲笑眯眯地从厨房走出来,他把手里的青绿色石锅放在木桌上,招呼崇水赶快坐下吃。
  • 女配只想打游戏

    女配只想打游戏

    听说快穿很流行?叶岚表示啥都不知道……莫名被爱人炸死不说,一时心软答应了人不人鬼不鬼的系统白团子……只不过不得不说一句:这大boss真的太帅了可惜我是个女配,但是不方小狼狗、小奶狗、吸血鬼、大叔、大神、总裁、学霸什么的都来我怀里吧!*病娇大神:我没有什么能回报你,所以只能以身相许。偏执学霸:好好待着,回家在收拾你。高贵吸血鬼:亲爱的,你的血真的让我欲罢不能真想把你吃到肚子里呢。……【1vs1甜、虐兼顾女主真的喜欢声音好听的小哥哥呐】
  • 双儿传奇

    双儿传奇

    孪生兄弟,这地方叫双儿。说起双儿,大都有许多趣事儿叫人津津乐道,大毛、二毛也莫能外。大毛、二毛姓朱。他们的爹,我们就叫他老朱吧,是叶老爷家的看坟人。叶家是镇子数得着的大家族,有一片古柏森然的祖坟地,光坟头就有好几十个。柏荫里卧着一间黄泥小屋,就是老朱一家的住处。叶老爷给这个看坟人的报酬是,住房不要钱,并免费耕种坟边的两亩地,养活自己和家人。一般双儿,大多长得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以至于人们认错人、闹误会都是常有的。大毛、二毛却正相反。一点儿不像就不说了。一般兄弟,因为有个先来后到嘛,都是哥哥高、弟弟矮,哥哥大、弟弟小。
  • 小位面小可爱

    小位面小可爱

    黎璃院中,百花盛开,丝丝缕缕的馨香和着春风弥漫在空气中,发酵,升腾。衣着简单的少女坐着秋干,迎着徐徐微风吹来好不惬意。这时,一位衣着粉色的丫鬟朝院里跑来,小环脸色红润,气喘吁吁“小姐!”“慢点,不着急。”祁九离还在秋千上坐着,好不惬意。“小姐,老爷说要把你许配给大皇子。”“父亲不是不舍得我出嫁吗?”祁九离立刻蹙着眉睁开双眸。“听说大皇子跪了一天一夜,老爷就心软了,把小姐许配给了大皇子”“好你个大皇子,居然使苦肉计,想娶我?呵——门都没有!”祁九离愤愤的说着。她起身刚跨过出院子门槛,小环迟疑了一会,缓缓说道:“小——小姐,夫人已经同意了,你还是快走吧”小环知道她要去说理,就急忙说完想帮她收拾衣装。“小环,我有个主意不错。”某女想着想着,突然两眼放光地看着小环,紧蹙着的柳叶眉渐渐展开,回过身打量着小环,“不错,与我身形最相近的就是你了。”“我,小姐你在说什么?”小环用手指了指自己,疑惑的看着自家小姐。“你代替我出嫁!”“什么,小姐奴婢不行的。”小环垂着头看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