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200000056

第56章 土着大师老舍(1)

说起老舍,就不能不联想到北京。同样,说起北京的现代文学抑或京味文化,就无法回避老舍。老舍给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北京创造了平民的神话。他那一系列描写社会底层市井生活的作品最充沛地体现了老北京的精神,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老舍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大师;但是他一生的视线与笔触,都平等地凝聚于本世纪北京城里的小人物碰―纱:以及小市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并无屈尊或居高临下的倾向。老舍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他以塑造小人物而成为大师。从赵子岳、老张、二马到骆驼祥子与虎妞,从早年茶馆的顾客到后期龙须沟的居民……老舍仿佛向来就不曾躲进书房或离开北京城,他自始至终都与笔下的人物生活在一起,他的艺术生命是在身临其境地重复这些人物的命运中度过并获得延续的。老舍已经死了,但掀幵他的小说,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至今仍在纸上呼吸,堪称典型的性格魅力在和读者的啼笑姻缘中得以遗传或扩散。在现实中我跟许多地道的北京人交往,他们那独特的思路、幽默的谈吐乃至丰富得近乎戏剧化的表情,都令我下意识地怀疑涂抹有老舍式的文学色彩。而八十年代脱颖而出的本地作家王朔,以诙谐的文风再度赢得全国读者的喜爱,他同样以老舍之后的京味小说代表自命。老舍的传人,老舍精神上的传人,从来就不曾断绝。我不禁猜测:是北京人造就了老舍,还是老舍在影响着北京人?不管怎么说,老舍与北京城同在,与北京人同在一他的作品给老北京的精神树立了一块朴素的文学纪念碑……

何谓老北京的精神?林语堂是这样解释的:“所有古老的城市都是经历若干世纪成长演变的产物。它们饱经战争的创伤,蕴含历史的积淀痕迹。它们是已逝的人们梦想的见证……一个城市绝对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多少代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造成就给这个城市留下宝贵遗产,并把自己的性格融于整个城市,朝代兴替,江山易主,可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如故……城市永在,而他们的人生岁月转瞬即逝。可见任何城市都要比一时主宰它的人伟大。”可见真正的老北京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平民精神一虽然北京自古即是产生贵族、造就帝王将相的地方,但浮华的贵族文化是易朽的,只有百姓生涯中归纳的朴素的真理才能达到不朽的境界。老舍的作品,正是努力为已逝的人们的梦想提供佐证,毫无疑问为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它固执地证明着一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里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这座城市的性格,就是这些人们性格的组合。再尊贵的城市史诗一一从某个方面来说,都应验着所有市民性格的万花筒,以及彼此冲撞、融合的结果。老舍深谙此道,所以他从解剖市民性格着手,举重若轻地给北京城献上一首平民化的史诗、个性化的史诗……

这自然与他的身世有关。老舍遗着《正红旗下》等于一部没落的家族史与哀婉的自传,追述了八旗子弟在京城衰败、沉沦的过程。老舍于光绪二十四年出生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胡同一一相当于贫民窟,“一个顶小的胡同里……一个很不体面的小院”。他的家族属于满洲正红旗,其时已由入关时的特权阶级沦落为“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贫苦阶层。老舍出生时即是贫民之子,无缘再享受祖辈的荣耀。据老舍自述:“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那里的住户都是赤贫的劳动人民,最贵重的东西不过是张大妈的结婚戒指(也许是白铜的),或李二嫂的一根银头簪。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小胡同里……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还有比我们更苦的,他们经常以酸豆汁度日。它是最便宜的东西,一两个铜板可以买很多。把能找到的一点杂粮或菜叶子掺在里面,熬成稀粥,全家分而食之。他的这番“忆苦思甜”生怕听众误以为天方夜谭,赶紧又强调,“从旧社会过来的卖苦力的朋友都能证明,我说的一点不假!”

梁实秋听完后是这样评价的:“老舍就是在这样的破落大杂院里长大的,其成分可以说是十分普罗的了。惟其因为他生长于贫苦之家,所以他才真正知道什么才叫做贫苦;也正因为他亲自体验了贫苦生活,所以他才能写出像《骆驼祥子》那样的小说……老舍从来不讳言其幼时之穷,时常在文章里叙说他小时候的苦况,但是他不但没有抱怨的意思,而且也从不以贫骄人。贫非罪,但是贫却是人的社会的病态。所以老舍的为人与作品充满对穷人的同情。希望穷的生活能够改善……这是他的宽厚处,激烈刚肠,但是有他的分寸。”梁实秋对老舍的印象一一“我只知道他有一个悲天悯人的同情穷人的态度,他基本上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大意指老舍的作品是无党派的,非政治的,纯粹从人性的角度表现穷人的疾苦。我认为老舍更是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他将心比心地刻划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甚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做个穷人的作家也是需要勇气的。在我们以前概念化的认识中,总习惯于把穷人作家称为无产阶级作家一譬如高尔基对大革命前夕俄罗斯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描述。但对于老舍而言,穷人的涵义或许更为人性化一些。在他的感觉中存在着一个平民主义的北京一一与贵族化的北京分庭抗礼。老舍是属于北京的平民主义作家,他毕生都执着于挖掘这座古老城市的平民精神。在形式上,他借助于运用娴熟的北平土语,以俚俗的风采登台亮相,给道貌岸然的中国文坛注人了来自民间的魅力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京味。

“老舍的小说规模大,用意深,有新文世的气象,但是保存了不少的相声味道。土语在文学上有其特殊地位,于形容特殊人物时以土话表达他的谈吐,特别容易显示其个性,在对话中使用土话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技巧:不过老舍的小说是从头到尾成本大套的使用土话,这就不寻常了。以土话写小说,不只是白话文学了。为白话还是有距离约。”梁实秋认为老舍的小说之所以活灵活现、虎虎有生气,在于他自身的性格已凝注于其中,“我是北平人,特别欣赏他的小说,读他的文字如见其人,一个规规矩矩的和赖气气的而又窝窝囊囊的北平旗人。”老舍的小说颇受市民读者欢迎自不待言,在文人群落中也曾风行一时,几乎没有不叫好的一除了胡适。我惟独只听说过胡适对老舍的作品评价不高,认为老舍的幽默有勉强造作之嫌。这恐怕跟他对北京的市民的生活的看法有关。我以为凡是对北京这座城市有感情的,凡是对老北京的民俗没有抵触情绪与距离感的,都会爱上老舍的小说。因为老舍的作品本身,就借助人物之口以及人物命运,隐隐约约包含着对这座城市的一种说不清的又确实是由衷的热爱。我曾经聆听北京电视台为纪念老舍而配乐朗诵他的散文《想北平》估计是老舍于抗战后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赴美游历时所写),可真是一咏三叹,情真意切。当画面上依次出现老式的胡同、人力车、城门褛子以及四合院驯养的鸽群,我仿佛感知到一位老人的灵魂在北京城的上空呢喃着:想北平,我实在想北平啊……这是一般的文人骚客、凡夫俗子所无法想像、无法比拟的一份博大的爱情。

老舍本姓舒。他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俚俗的笔名。他实在是太想北平了,于1950年回国返回北京(当时已是新中国的首都)。“文革”期间投湖自尽一一和屈原的死亡方式比较接近。据说他跳的是积水潭(又有人说是德胜门外的太平湖一看来太平湖并不太平),我每路过积水潭,总要想起老舍。又据说老舍尸体火化后,其家属胡絜青收到的骨灰盒中没有骨灰,只有一副眼镜和一支钢笔。这都是一些辛酸的传说。总而言之老舍走了,却把他的笔名贡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北京这座城市。老舍这个名字永远是属于北京的。

同类推荐
  • 醉美瑞士自然之旅

    醉美瑞士自然之旅

    四个在各自领域都独霸一方的女人把自己的纯闺密之旅第一站选在了瑞士,在冬季和夏季旅行的短短的24天里,对瑞士的自然、纯净、灵动、精致,留下了深刻的无法忘怀的回忆:有泡“大锅”温泉的不适应到不舍离开的独特体验,有纯自然的瑞士农家乐牛棚之夜,有在葡萄酒庄园的美妙骑行,有瑞士各类酒店的深入体验,还有精选的特色古董店淘货的闺密乐趣,让人回味无穷。
  • 哈萨坟记事

    哈萨坟记事

    这是一本叙述行走的随笔。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对行走者而言,与其说行走于异地的山水间,毋宁说行走于自个的心灵中。在我看来,行走者于山水的行走是外象,于心灵的行走是真谛。我于多年的旅游,是爬过一些山的,如本书写到的衡山、嵩山、天台山、莫干山、烂柯山、九华山、黄茅尖、清凉峰等,但爬山不是真正的行走。爬山的目的是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而真正的行走,并无明确的目的,千纵百随,随遇而安,遇到意外,意想不到,这就有意思。”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自助游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自助游

    很多人都有周游世界的梦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梦想也就胎死腹中了。一个普通的内地中国人,如何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条件下去实现这个梦想,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国内出版界近年来介绍国外旅游的书不少,但适合中国内地人真正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书基本没有。因为这类书基本没有提及如何解决签证和在国外食住行的具体资料,对我们自助旅游者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这是一本介绍一个普通的内地中国人在不跟旅行团、也没有特别背景的情况下,如何能完成比、荷、卢三国自助游的书。书中有笔者亲身经历的游记,更重要的是:到这三个国家自助游要什么手续?要有什么条件?最少要多少钱?旅行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本书都有详尽的答案。
  • 游遍全球迪士尼乐园

    游遍全球迪士尼乐园

    本书对全球6处迪士尼乐园作了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和整理,并配以游园印象、游乐项目、游乐感受,使读者对这一世界性老少皆宜的游乐项目有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热门推荐
  • 我与反派有个交易

    我与反派有个交易

    绛璃生前是千宠万爱贵女,一朝跌落尘埃,家族败亡,她一己之力高飞入殿,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妃。绛璃死后,魂入幽冥,却遇得红莲业火所凝结红莲,成为九幽使者,从而帮心怀怨气不甘魂魄,以此交易怨珠喂养红莲。无cp,苏女主
  • 校草追妻追上天

    校草追妻追上天

    两个少女来到了一所看似普通的学校,寻找她们的青梅竹马。因为一封信打破了她们平静的生活,她们的青梅竹马在看到了那封信之后,就突然消失不见了。他们找了周围,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踪迹。那封信就那样诡异地出现在了她们面前的桌子上,看了那封信她们就到了那封信上的学校。她们原本以为学校里的学生说的那两个人,就是他们的青梅竹马。但是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她们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一步步抽丝剥茧,钱索却突然中断。在她们愁眉不展的时候,那封诡异的信却再次出现……究竟是什么?让两对深爱的情侣分开?又会是什么?会让两个男生不经商量的离开?背后的那个人到底想要做什么?那封信上内容隐藏着什么?一次次的引导,一次次接近。一个惊世的阴谋,一个沉重的约定。一步步的接近真相,两个少女却开始不知所措。【每一天更一次,一次一章。】不喜勿入。
  • 死的意识

    死的意识

    这是一个只有死人能够进入的世界,其实从本质说,是一个系统内部的世界——创世系统,从人类全面进入虚拟技术之后的一个全新系统,其中包含无数世界以及无数的元素。而林子巡,只是一个由单亲妈妈养大的普通高中生,却在一次意外之后进入了创世系统中。系统与现实,似乎存在着一层巨大的迷雾,一个被计划了近百年的计划,随着他进入创世之后,开始悄然实施......
  • 刘荒田散文精选

    刘荒田散文精选

    《刘荒田散文精选》收录了著名旅美华人作家刘荒田近年来的散文新作,篇幅长短不一,内容风格各异。作品折射出不同人文资源在异国土地上的碰撞与交融。用一代新移民的眼睛,观察社会众生相,表现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用跨文化视野对原汁原味的原乡气质重新咀嚼,通过对不同人物命运的深度扫瞄,重新审视往日的精神生态。
  • 社会太浮躁 婚姻要可靠

    社会太浮躁 婚姻要可靠

    当社会变得太浮躁,当婚姻世界变得太复杂,也要记得:别太理性,也别太感性。找寻一份可靠的婚姻,才是幸福生活的首要保证。本书作者,最值得信赖的家庭婚姻顾问、情感专家舒砚,用最犀利、最真诚的口吻为您解析最新婚恋热点纠纷、解读幸福婚姻密码,告诉每一个婚前婚后的人解决婚姻难题的真实经验。
  • 让谈判变得可以预测

    让谈判变得可以预测

    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参与谈判。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谈判都会对收入和利润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它还是决定任何一种关系的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学会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谈判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人人都可以成为谈判专家。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短篇:往后余生,有你

    短篇:往后余生,有你

    转身而逝的不仅仅是背影。岁月如歌,一转弯一回首一驻足,又是另外一道风景。
  • 邪恶法师

    邪恶法师

    路遇无良老头,导致主角无奈穿越。原本默默无闻的废材,一跃成为亘古未现的九系魔法天才!——成就无上天生魔体!——更是掌控十二堕天使之翼!——拥有看破虚妄之眼!——还有令人恐惧的“亡灵法师”身份!!——凡我所到之处,必将成为吾之领土!凡为众生者,必会为吾的名字颤栗!!徐风语:“犯我逆鳞者,虽远必诛!辱我亲人者,不死不休!”————等级划分:剑士——见习剑士,初级剑士,中级剑士,高级剑士,剑师,大剑师,剑圣,下品剑神,中品剑神,上品剑神。魔法师——见习魔法师,初级魔法师,中级魔法师,高级魔法师,魔导师,大魔导师,法圣,下品法神,中品法神,上品法神。
  • 重生九零:天才商女

    重生九零:天才商女

    七月重生了,重生到16岁,父母还没分开的时候。前世一手好牌被七月打得稀烂,奸人挑拨离间,任性妄为,父母分离。万能空间在手,谁怕谁?这一世我定不负爱我之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