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4000000006

第6章 钱起: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终列“大历十才子”之首

时代:中唐

落榜:4次

职位:考功侍郎

成就: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首

中唐大历年间,有一位考生曾屡次落榜,而最终却以一篇满分作文金榜题名,位居榜眼,取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如果放在今天,这简直是个奇迹。

他就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后因官居考功郎中,当时人称“钱考功”。

说到大历十才子,那可是中唐时期整个诗坛的佼佼者,可谓是诗坛十大明星。当时正值大历年间,文化昌盛,才子辈出,有人便将天下最有才华、最负盛名的十位诗人列成排行榜,遂称之为“大历十才子”。这份排行榜的名单如下:钱起、韩翃、司空曙、卢纶、李端、吉中孚、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毫无疑问,这十大才子之中的佼佼者、堪称中唐“桂冠诗人”的,正是钱起。

可是,知道钱起曾经落榜的人恐怕不多,而且钱大诗人的落榜次数还不止一两次。他当年在作文考场上几乎是屡败屡战型的人,这完全可以从他写的那些落第诗中找到证据。从数量上看,钱起的落第诗一首接一首,比起其他诗人要多得多。而且文采斐然,凄苦悲凉。

当然,他并不是一个始终背运的人。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一朝金榜题名,以一篇满分作文考中进士。这篇满分作文,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应试诗,流传千古。

这次考试作文出得比较玄,题目叫“湘灵鼓瑟”,于是钱起就写下了这篇应试作文《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写得很好,尤其是末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意境高远,堪称绝唱,为全诗增色不少,一下子就让考官眼前一亮,大为激赏,于是立马将这篇列为满分作文。

这也许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篇被官方认可并流传千古的应试作文。与此命运相反的,则是初唐考生祖咏的那首同样大名鼎鼎的应试诗《终南望余雪》。尽管两者都是名作,但钱起因自己的应试诗被录取,祖咏的诗当时却由于不够字数的缘故,被判为零分作文。

据《唐诗纪事》记载,当年,祖咏来京赶考,一看试卷上的考题是“终南余雪”。祖咏在脑海里想象了一番,于是援笔而就,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一幅完整的画面转化成四句诗,简洁精练,而且十分贴题。祖咏一看没有增删的成分了,于是第一个交卷。主考官一看这位考生只写了四句,很纳闷,便问:为什么不写完就提前交卷?

祖咏:我的意思表达完全,不需要再废话了。

主考官无语。

结果,阅卷老师们读了之后,都表示欣赏,但还是给了他零分,祖咏名落孙山。

原来,祖咏当年的作文要求也是这个格式,六韵十二句,而祖咏仅仅写了四行就交了卷。尽管诗写得不错,但字数远远不足,由于不达标,因而被判零分。

这只能说明唐朝科考制度的死板,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违背不拘一格取人才的方针。

这种僵化的考试制度,如果没遇到开明的主考官,是很容易导致真正有才学的考生被埋没的。而考生钱起也许就因为如此,才频频落榜,一直被埋没了多年。

钱起来自浙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江南才子。

他的出身背景不好,属于草根阶层。在古代,对于贫困生而言,他们的人生出路不是很多,而考取进士,就是最大的出路。

毋庸置疑,钱起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而且资质不俗,学习热情也很高,就是少年时的运气不大顺,因而多次在科场中碰壁。但他一直没有回头,为了生存,也为了声名。

考取进士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生计,就是为了建立功名,甚至还有光耀门楣的打算。总之,考取进士可以名利双收,因而竞争者成千上万,不惜挤破头。

其实,古代考进士通常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入读官方学校,地方的或者京城的,这叫国子监。在国子监毕业的书生,叫生员,到时可以直接参加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但能获得这个资格的大多是富家子弟或贵族子弟,因为进国子监需要相当的资本。

另一条途径,就是广大贫寒子弟能选择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中间需要通过地方逐级选拔性考试,之后才能领到准考证,获得考取进士的资格。

这个地方选拔性考试,大体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级考试,叫童试,属于最初的低级考试,当地政府每年举行一次,原则上年龄不限,但考生大多是少年,失败了可以继续考,如果运气太背,甚至四五十岁还没过关,那就是老童生了。

童试差不多就相当于预赛,但还不在真正的科举制度之内。童试过关了,考生就有资格称自己是秀才了。这也就是古代真正读书人的资格,成为秀才后会受到政府的一些特殊照顾。比如在周星驰那部喜剧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方唐镜是一位秀才,虽然被拷问,但不会受到任何刑罚。这就是古代秀才的一个特权。

成为秀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

乡试属于科举考试的第一环节,每年秋季在各省省城进行,因而也叫秋闱。考试上了分数线,那么就是举人,从而有资格参加下一轮中央举行的会试。举人的第一名,有个特称,叫解元,明代的唐伯虎就一举考中解元。至于小说里的范进中举,也就仅仅通过了乡试,成了举人,但这已经让那位蹉跎多年的考生喜得发疯,看来迷信考试令人中毒不浅。

会试在首都举行,由教育部副部长主持,具体地点在中央贡院,时间是在乡试之后第二年春天,同样也是每三年一次,周期同样漫长,失败一次,落榜的考生往往是很受煎熬的。

参加会试的生源,这时就分两种,一种是那些举人,另一种则是上过国子监的贵族学生们,他们直接参加会试。会试通常的固定录取名额为三百名,如果考中,就是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之后,就是最高一级的科考了,即殿试,也叫廷试,由皇帝本人出题,在皇宫太和殿广场举行。说起殿试,是唐朝时由女皇武则天开创的,但没有形成正式制度,因此程序不固定,通常无需皇帝亲自出马,翰林学士或礼部官员就可主持。

通过了地方与中央的层层遴选,考中进士,自然是无比光荣和骄傲的事情,这便是金榜题名。当然,黄金榜上也有名次,前三名更是非同小可,尤其光荣,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考中了进士,如果不出现意外,基本上就等着做官吧。当然在任职之前,中央还会有一场小小的选试,来确定职位的分配,有点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这大概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程序了,可知,考进士并不简单,因为之前还需要披荆斩棘地通过多重“选拔赛”呢。

再说本节的主人公,考生钱起。

他作为贫苦子弟,自然不得不从童试,到乡试,再到会试,最终进行殿试,一步步经历这个漫长的考试“长征”。这是他谋生的道路,也是他跻身上层社会的唯一出路。

早在少年时,钱起就写下这样一首诗:

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

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

诗中无疑表露了他渴望通过刻苦读书,凭借科举之路飞黄腾达的远大志向。窗外连绵的夜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他坐在宁静的深馆里,埋头苦读着发黄的书卷,直到凌晨时分仍不愿去休息。

如此艰辛的努力,都是朝着一个目标:金榜题名。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终有如愿以偿的一天。

这个年轻人始终抱着这个理想,在拼搏的路上不断奋斗。

天道酬勤,钱起的苦读果然没有白费,前面的那几轮选拔赛,基本上都是轻松过关,顺利地获得了贡士的资格。不过,到了考进士这一关,或许是由于前面太顺了,这时钱起的好运气渐渐耗尽了。

第一次考进士,他没过分数线,名落孙山。

钱起郁闷至极,落榜的滋味苦涩得令他缓不过神来。失望之下,他回到旅馆,一连几日不肯出门见人。这天正好是寒食节,看到窗外的杨柳依依,他不禁泛起愁绪,随即在旅馆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落第诗《下第题长安客舍》:

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梨花度寒食,客子未春衣。

世事随时变,交情与我违。空馀主人柳,相见却依依。

一位失意的落榜生,孤零零地一个人过寒食节,落寞的他不愿见任何人,却连看到门前的柳树都觉得动情。此情此景,令人心酸。没过多久,钱起不得不打道回府,继续回乡苦读。

第二次,钱起还是抱着高涨的热情,没想到,这次还是名落孙山。

第三次,谁知比上次还差劲。

第四次,上考场时,钱起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一丝不苟地谨慎答卷。但最终放榜那天,他仍没能看到他想要的结果。钱起快要崩溃了。在极度失落中,他独自徘徊在长安城中,仰天长吟了这首《长安落第》: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回首往事,一晃十多年的大好光阴就这么蹉跎了,这时的钱起已经愁得头发都白了。连着四次落第,这已经不仅仅是抱负无法实现的沮丧,而且也严重挫伤了自己内心的那份骄傲,令他益发抬不起头。

因此,没多久他又给担任国务院秘书的一位姓裴的朋友寄赠了一首诗,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即《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诗中表达了自己十年来的苦闷与失意,看到自己的白发,钱起觉得自己都过意不去了。难道是自己的才华不够吗?难道自己这辈子注定与功名绝缘吗?自卑的情绪涌上心头,但是钱起始终不愿放弃。

临近第五次考试,钱起心中虽有千头万绪,可还是收拾行李,急切地赶往长安,这年已是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虽然他对这次考试已经不敢抱太大期待了,但无论如何还是要试一试,毕竟前途要紧。

钱起沉静地坐在考场中,打开试卷一看,题目有两个:一个是《豹舄赋》,另一个是《湘灵鼓瑟》。

这种命题作文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写成五言体,六韵十二句,不得违反。甚至,写成绝句都是要扣分的。

尽管与往年同样是应试作文,但是这次,一看题目,钱起的内心立马平静了许多,因为这是自己平时十分擅长的题材。

成功永远是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命运似乎在向钱起招手。

第一首,钱起几乎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到了第二首,这个题目明显跟远古神话有关,湘灵,即远古传说中的湘妃死后之灵,为湘水女神,就是舜帝生前的两位妃子,娥皇与女英两姐妹。

传说,舜帝去南方巡视,他的两位妃子娥皇与女英一路追随,直到湘水之滨洞庭湖,听到舜帝在苍梧之野去世的噩耗。于是两位妃子在附近的君山上哭得死去活来,最后泪尽而死。她们死后,就成了湘水女神,也称湘夫人。

瑟是一种弦乐器,鼓瑟就是弹琴之意,作文的题目要描写湘水女神弹琴的情形,这纯属虚构,考的就是想象力的发挥。只要想象力够好,一般不会丢分。

于是,钱起立即发挥想象力,一幅幅唯美而凄凉的画面从他头脑中闪过,他开始动笔了,没想到这次几乎毫不费力,下笔如有神助,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比写第一首时还要顺利,而且最后两句,也仿佛凭空出现在笔下,压根就没思索过。

直到回头再看自己的试卷,钱起也是又惊又喜,简直有些不可思议,这等神来之笔,可不是通过冥思苦想就能得来的啊。

饶是久经考场的钱起,面上也忍不住流露出一丝得意之情,他站起身,提前交卷。

这次主考官是李暐,也是半个诗人,在众多试卷中,当他读到钱起的作文时,不由大为赞赏,尤其当他读到最后两句时,更是忍不住拍案叫绝,反复地击节吟弄,声称这简直就是千古绝唱,最后又不服气地加了这么一句,“这肯定是有神人相助!”

很快榜单贴出来了。

录取进士二十名,第一名状元是李巨卿,第二名榜眼就是钱起。钱起果真高居榜上前列,尽管不是状元,但也是荣幸地名列第二,从而一举扬名,天下皆知。

多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的状元李巨卿还是应届生,而榜眼钱起则是多年的落榜生。

然而,所谓的状元试卷早已湮没无闻,没人知道他究竟写的是什么,而他本人也不过百年,就被世人遗忘得干干净净,湮没在历史长河的深底;钱起却被称为一代才子,连同这首应试作文,被后世留念至今,乃至更为久远。

看看,这才是真正的实力派!这与考试成绩无关,完全跟个人才华相关。

对于钱起,尽管他没少落榜过,但最终还是如愿高中了。他失意过,也荣耀过,他的科考生涯算是圆满的。

一句话,中榜是中榜者的幸运,落榜却是落榜者的财富。

同类推荐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最牛土皇帝

    最牛土皇帝

    姜尚把自己给走丢了,醒来的时候发现在一妙龄少女的床上,然后莫名其妙就成了小地主家的倒插门女婿!吃不惯,用不惯的姜尚,在那个落后的时代,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创造。清河镇那个小小的镇子,在姜尚呆了一段时间后,成为了全国的中心,姜尚一不小心成了土皇帝,还是连皇帝小儿都不敢惹的那种。
  • 异世之国运系统

    异世之国运系统

    楚云深穿越做了皇帝,还得了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有点废啊。“系统,你说实话,你是不是除了抽国运,根本没有其他能力。”【咋滴,商城功能被你吃了?】“别说话,说了我就来气,卖那么贵,质量还不保证。”【你一个皇帝,那点小钱多吗?】“当时年少不懂事,上了你的贼船,如果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是会上贼船。】“。。。”
  •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

    “老顽童”太古带你细数体现在古人的经济学思维,翻开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儿,妙趣横生。
  • 我在乱世开医院

    我在乱世开医院

    苏亦带着医院穿越了。但是看着外面的世界他整个的都懵逼了。西面的秦始皇已步入暮年南面的李世民,刚刚推翻了他老子,自己当上了皇帝。北面又有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家伙打来打去。除此之外,北面的草原上,有个喜欢射雕的成吉思汗,西面的有个叫做刘邦的小混混,东面有个叫朱元璋的乞丐,还有个喜欢穿黄袍的赵匡胤。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年代。
热门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考古探谜

    考古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之惊梦

    大唐之惊梦

    开元二十二年,一个神秘莫测的老道士将一个少年送进了长安城…从此,波澜壮阔的盛唐,就这么闯入了一位不按常理行事的不速之客…
  • 快穿之大佬他是偏执狂

    快穿之大佬他是偏执狂

    上神泠离坠入心魔,入堕神之列,残害神界战神玖熠,念及曾为神界立下汗马功劳,赦其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其封印冰川之中静思己过,直至冰川融化。杀她师傅,嫁祸于她,此仇怎能不报?可莫名其妙出现的天道使者却说师傅还没死?报仇重要还是救师傅重要?当然是救师傅重要,君子报仇千年不晚。于是某位上神踏上了快穿之路。她不懂什么是情感,但骚年,我还是比较喜欢你之前桀骜不驯的模样,你恢复一下?抱歉,心理住进了一个女人,恢复不过来了!
  • 穴居在城市

    穴居在城市

    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冷,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了,王绳祖盼着天气转暖,但今天还是很冷,而且,还刮着西北风,这真是个让人泄气的日子。他现在是在恩马克山脚下的建材市场里到处转,这个市场又空又大,大门是个牌楼门,很像老家县城的老城门,非常威风,里面隔出许多的巷道弄子都分门别类的经营不同的建材产品,现在,那些怕冷的南方人都龟缩在自己的铺子里,足不出户,守株待兔。所以,这个藏着数百上千南方商人及其店伙计的建材城,看上去空无一人,安静得就像个巨大的坟场。王绳祖穿着一件露出羊皮的烂皮袄,虽然不好看,而且还散发出很重的羊粪味,但对于抵御寒冷还是比较有效的。
  • 凡仙传

    凡仙传

    一生带着难言说的追求,梦醒时分,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方方明悟,修道一生,不若凡人一世!
  • 我在古代奔小康

    我在古代奔小康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现代人,一不小心活在了古代。高端的东西我不会,低端的东西我反胃。没系统,没老爷爷,也没特异功能,毛都没有。全靠自己那半桶水的现代知识储备,照样能活的有滋有味。凡事不求人,自己动脑筋,想要潇洒走一回,还得靠黄金。
  • 撩美男的100种方式

    撩美男的100种方式

    女主文!1v1!叮咚!欢迎来到“三千繁华”公司!谋略组的小新人宴宁表示,这个工作实在太高大上了。一边拿着死工资,一边满世界的撩美男!一大堆帅哥等着你推倒,不要大意地入坑吧!
  • 快穿之拯救女主系统

    快穿之拯救女主系统

    同样是掉下悬崖,烈火焚身,尸骨无存,重获新生,女主依然是女主,左君看着系统,默泪。凭什么她是不留姓名的女配,为女主生为女主死,为女主生不如死,一辈子做牛做马?……想想还在受苦的父母,想想结束后她依然能下地狱,左君表示,她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