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姓名:芈氏(一说名芈月,待考)
职称:八子、太后
民族:汉
籍贯:郢城(湖北荆州)
性格:作风大胆、不拘小节
特长:交际应酬、辩论
父亲:不详
母亲:不详
配偶:赢驷
子:嬴稷、嬴芾、嬴悝(另有两子名不详)
女:不详
签名档:古今第一太后,我骄傲
大众印象:勇敢善良,在逆境中越挫越强的励志女主
参演剧目:《芈月传》《大秦帝国》《传奇》等
【剧情重现】
楚国公主芈月出生时天象有异,又因为她从小聪明机灵,所以尽管她母亲的出身不高,但她仍受到了楚王的百般疼爱。楚王死后,向来不喜芈月姐弟的楚威后想尽法子要惩治他们,却都被芈月一一躲过。
芈月与公子黄歇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可两人的婚事却因为楚威后的刁难而受阻。无可奈何之下,芈月决定以媵女(陪嫁)的身份跟着姐姐芈姝嫁入秦国,途中趁机与黄歇私奔。谁知在入秦之时,马车遭到了一群义渠人的阻截,黄歇为了保护芈月姐妹而失足掉落悬崖。
芈月以为黄歇已死,又得知了遇袭一事是秦国后宫之人指使。为了找出真凶为黄歇报仇,芈月将错就错,随嫁入秦宫,成为秦王嬴驷的一个妃妾。[1]
【真相揭秘·并不得宠的楚国破落贵族】
不得不说,在咱们这个高科技的信息社会中,影视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比之书籍和讲座要大得多。前年的一部《芈月传》,将历史冷门人物秦国宣太后隆重推荐给了大伙,似乎效果还不错呢。从公主到后妃,再到太后,在苦难中坚强,在逆境中求存,不得不说,这样的人生确实励志。只可惜,这样的经历只属于电视剧中的芈月,而不属于历史上的宣太后。宣太后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咱们现在就开始慢慢聊。
先说芈月这个名字吧。历史文献中并没有记录下宣太后的名字,不过这芈月倒也不算是编剧的凭空捏造,因为在陕西出土的兵马俑残片上就刻有“芈月”两个字。或许有人会问,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吗?没错!不过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一种不同的观点,说兵马俑其实是宣太后的陪葬品,咱们在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到相关的情节。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秦国人崇尚黑色,而刚被挖出来的兵马俑是五颜六色的;二是石人俑的发髻微朝右歪(秦国没有这个习惯,但楚国有)。
可这两个理由在没有更多文物和文献佐证的情况下,似乎有些牵强。所以相应的,芈月也不大可能是宣太后的真名。不过为了讲故事的方便,咱们姑且就称呼她为芈月吧。毕竟这名字还是挺有少女风的。
芈月是楚国人,这个没问题,但她却十有八九并非楚国王女。因为在现存的历史资料中,并没有任何她身为公主以及任何她与楚王室有关的蛛丝马迹。毕竟后来芈月掌权之时,也曾有人反对。若她真是公主,绝对是可以为她加分的政治资本,但却不见她有关于这方面的说法。更重要的是,芈月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女子改嫁在战国时代当然并不稀罕。只不过芈月若是公主,她娘就是王妃。王妃能随便改嫁一个异性,且有可能是异国人吗?概率几乎为零啊。更何况,芈月胞弟芈戎后来可以死心塌地地为秦国效力,倘或他真是楚王子,会这样做吗?
所以芈月在楚国最有可能的身份就是王室远亲、没落贵族。至于为何不是平民呢?因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嫁入秦国王室的。芈月在秦王宫的封号是八子,当时诸侯王的妻妾职称共有七级,自正妻王后以下分别为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史、少使。芈月自进入秦宫以后就是八子,起点倒不算太低。
然而,一直到秦惠王临死之前,她还是当年的那个小小八子,虽然她先后为秦惠王生了三个大胖小子。在母凭子贵的那个年代,秦惠王为什么一直不给芈月升职加薪呢?大概是这位脾性刚强的芈八子真的不合秦惠王口味吧。这点芈月倒是和后世武才人的遭遇有点儿像。大概成功男人喜欢的都是那种小鸟依人、让人有保护欲望的女子,而不是和自己同样强势之人吧。
对了!尽管电视剧中有关芈氏姊妹的恩怨情仇让人看得非常过瘾,但其实秦惠文后是魏国人,和芈月并没有一点亲戚关系。大约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史书上对于惠文后结局的记载矛盾性很大。有说她是自然死亡,有说她因政变被杀,也有人说她是得了忧郁症死的。总之,无论她是怎么个死法,和芈月都没什么关系。就算她活着的时候,她们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王后,一个是郁郁不得宠的低级妾侍,应该也不会起什么直接的冲突。
至于芈月与春申君黄歇那段凄美的青梅竹马恋情,那可真是再加工的文学创作了,并且这样的创作其实并不合理。因为春申君的年纪比芈月的儿子还要小十多岁,是断然不会与这位奶奶辈的芈八子有什么暧昧关系的。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嬴驷驾崩,遗诏将王位传给了太子嬴荡(不许笑这个名字)。嬴荡登基后不久,就下旨将芈月和嬴稷母子俩送去燕国当人质去了。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会吵架斗嘴,斗得狠了就撩起袖子打仗,等打累了便签个“停火协议”,然后派个人质到各自国家去。两国关系好的时候,自然能把人质当祖宗一样好好招待,一旦恶化了,第一个被用来出气的就是人质。
所以说,芈月和嬴稷可算是秦王室的弃子了。恐怕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两枚弃子还有机会翻身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剧情重现】
芈月与嬴稷到了燕国以后受尽苦难,有好几次差点性命不保,可芈月仍本着一颗善良倔强的心,凭借聪明才智屡屡化险为夷。
与此同时,新王嬴荡任人唯亲,宠信佞臣,有良知的朝臣大多敢怒不敢言。嬴荡听说周王室的九鼎已被送到了洛阳,便带着秦国文武百官一起前去观摩。周王室官员说能举起大鼎的人就能得到九州,可惜天下没有能举动它的人。年轻气盛的嬴荡亲自出马,却被大鼎压在身上,就此丧了命。
芈月和嬴稷母子在穰侯魏冉、王叔樗里疾、义渠王翟骊等人的拥立之下,从燕国返回秦国,扫平了一切反对势力后,终于成了秦宫的主人。嬴稷称王,芈月辅政,并且有了“太后”的尊称。[2]
【真相揭秘·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秦武王嬴荡都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蛮王。在人事任免方面,嬴荡一继位就提拔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这二位都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在历史上的风评也都不错。
在嬴荡的支持之下,甘茂和一干法律界资深人士一起填补了现行法律中的漏洞,樗里疾则带着“城市规划设计师”们修建堤坝、疏通河道、建造桥梁,做了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生工程。对外方面,嬴荡平定蜀地动乱,连横越国牵制楚国,迫使韩国签订城下之盟,每场仗都打得非常漂亮,牢牢掌握着外交话语权。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能力有魄力,绝对是一号人物。只可惜,嬴荡在位只有三年就去见先王了。他确实是在和别人比试举鼎的时候意外而死的。不过这实在也算不得是什么黑点,难道君王就不能有一点特别的兴趣爱好了吗?
可嬴荡没有儿子,王位没有继承人,这点真是挺麻烦的。因为秦惠王有很多儿子,而且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个时候的芈月还在燕国做人质,突然有一天,燕国国君派了个使者对母子俩说,穰侯(魏冉)要辅立公子嬴稷做秦国新大王,咱们大王和穰侯关系很好(互相利用),为了长远考虑(放长线钓大鱼),决定派保镖送你们回秦国。
当时的芈月心里肯定乐得开出了一朵大大的白莲花——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可是真给力!自己就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回到秦国,而且是以大王老妈的身份。可问题也随之来了,芈月当年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宠的八子,嬴稷也不过是个未成年少年,凭什么就能这样轻而易举地当上大王呢?
就凭芈月有个好弟弟,嬴稷有个好舅舅!
魏冉在秦国工作多年,人脉广阔,上到王族下到平民老百姓,哪里都有他穰侯的熟人。无论是公子诸侯,还是朝臣将领,只要敢阻碍他的宝贝外甥登上王位的,结局只有一个——死。
于是,反对的人都死了。嬴稷的王位总算坐得舒坦了。因为嬴稷还小,所以嬴稷他娘芈月就成了当时秦国的实际掌权人。为此,芈月还独创了一个“太后”的称谓,以显示自己崇高的地位。不过恐怕连芈月也料不到,这个称谓会连续用了两千多年。
芈月那个时代的秦国经过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三代的奋斗,已经十分强盛了。虽然没有到“想打谁就打谁”的地步,但“谁打我,我就加倍奉还”的实力还是有的。芈月当然是有政治魄力的,不然她这实权太后的位置不会一坐就是三十四年,可光有这个是不够的,因为芈月终究是一个女人。在男权社会,男人可以有很多种办法去守住自己的权力,但女人只有一种,那就是倚靠男人。尽管这很不公平,但这就是事实。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说,但芈月的长相应该不错,而且有可能是一种带了些野性的美丽。一个女子若能兼具美貌与智慧,加之作风前卫大胆,在当时应该算得上是极品(此处为褒义)。所以男人们都愿意为芈月效劳,甚至为了芈月而身死国灭。
没错!说的就是义渠王!
义渠国作为一个彪悍的游牧民族方国,是秦国西南边陲的一个潜在威胁。义渠王年富力强,估计是个体格健硕的型男。有一次,义渠王来到秦宫做客,在和小秦王嬴稷做了亲切友好的洽谈之后,义渠王又去拜见了太后芈月。肌肉型男和冶艳熟女之间是很容易擦出爱的火花的,芈月看出了义渠王不能为人知的隐秘心理,脑神经转了几圈后,终于下了个决定,那就是接受,乃至主动去迎合义渠王的挑逗。英雄难过美人关,义渠王注定是要酥倒在芈月的石榴裙下。
从此以后,义渠王隔三岔五就会来秦宫串门。如此明显的醉翁之意,芈月心里跟明镜似的。在经过了几次欲拒还迎的矜持之后,芈月终于和义渠王过上了愉快的同居生活。有了这么个合自己心意的妙人儿,还要那片死气沉沉的草原干什么啊?义渠王自认为想得很透彻。于是,他从此真就留在了秦宫,说得好听点那叫上门女婿,说得实在点不就是男宠吗?
看到义渠王这副乐不思蜀的样子,芈月不禁露出了向日葵般灿烂的笑容。为了将他的意志力消磨得更彻底,芈月甚至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孩子。太后生子,那可是很严重的个人作风问题。已经成年的嬴稷自然觉得羞赧万分,朝臣虽然不敢明着发表意见,私下里估计经常会谈起这件能上娱乐头条的八卦。可芈月对所有明里暗里的议论似乎都没有放在心上——我这朵不一样的烟火,你们怎么能看得懂?义渠王自然也搞不明白芈月的心思,大概他还会觉得一个女人只有真爱我,才会排除万难地生下我的孩子,这是多么伟大的爱情啊。义渠王淌眼抹泪地想道。
这俩人愉快的同居生活一直持续到了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这一年,秦国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连老对手楚国都乖乖把太子完送到了秦国当人质。芈月环顾了一下四周,又看了看那个躺在他身边的男人,一拍大腿,是时候该放大招了!
于是,就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午后,义渠王像往常一样从寝殿出来,准备去迎接新一天的阳光。可正当他走到甘泉宫的时候,埋伏已久的侍卫们一起上前,七手八脚地把义渠王给绑了起来。义渠王这些年早已被温柔乡磨去了意志,武力值严重下降。就这样丧命在了一群他从来不放在眼里的侍卫手中。
躲在一旁看热闹的芈月见自己苦心谋划多年的事情终于成功了,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起来。这么些年的朝夕相处,如果说对身边这个人全无感情,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芈月终究是芈月,义渠王一死,芈月就立刻出兵突袭义渠在陇西、北地、上郡、中卫等地的领土。群龙无首的义渠兵哪里是强悍的秦兵的对手,鸡蛋碰石头,义渠很快就被秦国一锅给端了。至于义渠王和芈月生的俩孩子去哪了?史书上没有记载,咱们也不能去妄加揣测。
【剧情重现】
义渠王死后,芈月难过得水米未进,人也憔悴了很多。后来,还是在嬴稷以及两个小孙子的陪伴和照拂之下,心情才有了些许的好转。
在一群入宫给王子们做伴读的贵族公子们中,芈月看到了一个长相和自己的初恋情人黄歇很相像的人。想起当年与黄歇的一段真情,芈月便把这个名叫魏丑夫的人留在了自己身边,让他每天给自己读书;同时为了纪念义渠王翟骊,芈月将自己百年后的葬身之地丽山,改为了骊山,希望来生再偿还自己欠他的一段情。
芈月想念自己的故乡楚国,想着死后可以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故土。于是,她便命人雕琢了很多以楚人为原型的石人俑当作自己的陪葬品,让他们永远陪在自己的身边。[3]
【真相揭秘·女政治家的风流与大胆】
芈月作为秦国的第一把手,自然不会是个只知谈情说爱的纯善小女生。她是政治家,政治家的原则就是利益至上。所以,她不会因为义渠王的死而难过太久。同样,她也不会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她作为一个女性的柔弱与矜持来。
有一年,楚国出兵韩国重城雍氏(河南禹州)。韩襄王可急坏了,若再找不到适合的外援,恐怕雍氏城早晚不保。在那个时候,唯一能和楚国较一较劲的就只有秦国了。于是,韩襄王派了一波又一波说客前往秦国游说,希望秦国能够大发慈悲地发兵攻楚。这些说客们自信满满地去,却都是灰头土脸地回去。秦国太后芈月这个人,软硬不吃,实在太难缠了。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尚靳的辩士出场了。他说,大王您放心,我可是辩论界的一股清流,这天下就没有我说服不了的人。那秦国太后,不就是一个女流之辈吗,有什么可怕的?
于是,这位尚靳尚大夫就带着一颗无比坚定的小心脏来到了秦国。他先好好地奉承了芈月一把。女人嘛,不都是爱听好话的吗?等到夸得差不多了,尚靳又说了好些唇亡齿寒的道理——您别看楚国现在对秦国服服帖帖,那都是口服心不服,要是让他们逮到了机会,还不得加倍地来报复啊?所以太后您一定要出兵楚国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您说是不是啊?
芈月听了他这么一番长篇大论,简直烦得脑仁都疼。她看着这位尚大夫无比期待的眼神,心中不禁在想,韩国怎么尽出这些舌灿莲花却腹里空空的人啊?秦若要一统天下,第一个灭的就是你韩国,因为容易啊(历史证明,确实如此)。当然,这些话芈月并没有说出口,可她将要说的话更加让人大跌眼镜。
她说,尚大夫对国家大事看得那么透彻,不知道懂不懂男女闺房之间的乐事啊?想当年,我老公,也就是惠文王还在的时候,老喜欢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你也知道他那个体重,这一压下来可把我累坏了。可一旦他把整个身子都压在我身上,我就立马觉得舒坦了。此等妙不可言之事,尚大夫估计也能感同身受吧。所以说啊,秦国不能出兵。若不尽全力,肯定救不了韩国,可若尽了全力,消耗的可是咱们大秦的人力物力财力,你以为大秦是傻的吗?
尚靳听到芈月竟能这样脸不红气不喘,在外交场合说出如此大胆直白,甚至带有某种挑逗性暗示的话语,不由得惊得后退了好几步。心想我能斗得过君子,可我斗不过无赖啊!更何况还是个女无赖。等到尚靳收拾完自己千回百转的心思之后,却见芈月向他投来了一束深不可测的目光,他只得下跪再次向她叩首,然后和他的前辈们一样灰溜溜地回国去了。
虽然这样的外交辞令在后世理学家看来十分粗蛮淫秽,但恐怕他们也不能否认,这样的话非常简单有效而且不伤和气。瞧瞧那个倒霉的尚靳,不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就被打发回去了吗?当女政治家用女人的口吻说出那些男人心里想说却不屑说出来的话,她就胜过了九成以上的男政治家了。
当时秦国朝廷的情况是芈月一人独掌大权,芈月的两个弟弟魏冉、芈戎,芈月的另两个儿子嬴芾、嬴悝则是她最重要的帮手,后人称他们为“四贵”。时间长了,就引起了真正应该执掌秦国大权的秦王嬴稷的不满——兔子急了也是要吃人,就算是骨肉至亲也没用,该出手时,我可是会毫不留情地出手的。
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嬴稷后来又在客卿范雎的谋划之下,先夺了太后的权,再以太后名义远远地将“四贵”打发去了关外。这个结果是经过很缜密的部署,步步为营才做到的。咱们在此就不展开说了,还是继续讲咱们的这位女主芈月吧。
失去了权力的芈月不得不退回后宫,当上了无责一身轻的老妇。人们大多以为她会很失落,甚至因为看不开而得狂躁症。可显然,芈月对她的新身份适应得很快。没有事业,不妨,我还可以追逐我的爱情嘛。于是,芈月就在深宫之中养了好几个年轻清俊的小男朋友。在他们中间,她最喜欢的是长得最帅、性格也最温柔的魏丑夫。这“丑夫”二字可不是他的低调谦逊,而是丑时或者丑年出生的男人的意思。
芈月是真心爱这个小伙子,爱到想生生世世跟他在一块。这在咱们现在看来,可能是一个很浪漫的誓言,可当时芈月说这话的目的是想让魏丑夫在她死后为自己殉葬。
我还年轻,我不想死啊!魏丑夫在心里呐喊了一万次。等到喊到一万零一次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来帮助自己逃离这个厄运,他就是庸芮。庸芮是秦国大臣,可除了帮助魏丑夫当说客之外,史书上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他的记录。有人说他也是芈月的“裙下之臣”。很有可能,但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拍胸脯说他就是了。
庸芮劝服芈月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破除芈月脑中的封建迷信思想。
庸芮:“太后觉得人死了还会知道人间发生的事吗?”
芈月:“不清楚。”
庸芮:“如果不会,您又何必让魏子殉葬呢?如果会,那惠文王就一定会知道您和魏子之间的私情,您想想,他能忍受自己被戴绿帽子吗?到时候他不来人间找您去地下问问才怪呢!”
芈月一听,恍然大悟。幸运的魏丑夫也因此摆脱了英年早逝的命运。不久,芈月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太后”便走完了她的人间游历之旅。
【相关史料】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
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崤。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崤。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战国策·卷二十七·韩策二》
义渠国乱,秦惠王遣庶长操将兵定之,义渠遂臣于秦。后八年,秦伐义渠,取郁郅。后二年,义渠败秦师于李伯。明年(应为后三年),秦伐义渠,取徒泾二十五城。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
——《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战国策·卷四·秦策二》
注释
[1]以上剧情来自电视剧《芈月传》。
[2]以上剧情来自电视剧《芈月传》。
[3]以上剧情来自电视剧《芈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