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作家继前年秋出版了描写佛山本土的长篇小说《北江流入芦苞》后,又以当下农村向城市转型、农民的生活状况为背景,再创作出版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乡土文学力作。
因为作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佛山地区人,而且一直在珠江三角洲的乡土上生活,呼吸着熟悉的本土气息,故而本小说的粤韵地气浓酽。同时,作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除与普通的民众相处之外,与基层的官员也常来往,所以,书中描写的故事情节几近记录式的真实,各个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在现实中不难遇到原型。
小说围绕着一块离E市区将近二百里路的乡地的出卖或出租的争斗中,将都是该村族裔的四个人——原村长何星明重情秉义、普通警员何立望正直进取、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何德恒贪婪奸诈、新村长何福昌卑劣市侩的人性展现无遗。他们的表现不但重重地突显出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也亮锃锃地代言了当下社会的人文状态。
乡村的这一场租地还是卖地的争斗,其实就是在农村向城镇化迈进的社会进程中,延续着的传统仁德与沉渣泛起的传统陋习的一场对决。
本长篇的创作初衷与题材,都是对上一部长篇乡土小说《北江流入芦苞》的承续,仍然是逆着当下经济狂潮的冲击,用饱蘸历史情感的笔墨,将珠江三角洲人固守着的传统的仁爱、忠孝、节义美德觅挖出来。作者在故事的铺陈中,将主人公何星明对养母何美仪的孝义之举描写得情文相生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