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200000020

第20章

学会欣赏每一个人

生命受之于父母,生命亮丽于自己。

如何亮丽?学会欣赏,欣赏你周围的事,欣赏你周围的人,欣赏你自己。

欣赏周围的事(包括文学、艺术、环境)就会得到美的享受,收获的乐趣,精神的愉悦。

欣赏周围的人,才能怡乐快慰,富有信心,无往不胜。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女人,每个成功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体恤备至的男人,此话几乎已经被人说烂。人们何以对此话如此钟情?因为它具有超出一般话语的涵盖性、穿透力与说服力。无论女人的贤惠男人的体恤其内核都含有一种由衷的欣赏,对自己支持对象的欣赏。别小看这欣赏,它其实是对对方价值的承认和肯定。无论多么刚毅强大智慧超人的汉子,要是连他的爱妻(情侣)都蔑视他、漠视他、贬损他,不承认他存在的价值,总给他不分场合的泄气,他的精神也很难愉悦饱满,他的事业也很难获取成功,更遑论娇弱的女子!反之,如果他(她)们真正发自内心地欣赏他(她),信任他(她),支持他(她禀,他(她)就会信心十足,精神饱满,迸发出连自己都吃惊的潜能、潜质和天赋,成就出辉煌的事业。

要欣赏亲人、友人、爱人,也要欣赏自己的敌人、仇人和不喜欢的人。

《圣经》说,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是你的兄弟和姊妹。从欣赏出发,你会发现你不喜欢的人的不少长处与亮点,你会渐渐忘记成见忘记偏颇,使他人更美,使自己更善。

从欣赏出发,你会与敌人仇人捐弃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你也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既看到对手的劣质,也看到他(她)的优长,使自己更客观,也给对手创造一个自省自新的机会。

说到欣赏自己往往招来误解,因为国人历来把自我欣赏当做要不得的坏毛病,试想,要是自己都不欣赏自己,自己都对自己没信心,那还能有什么雄心什么创造?那活着还有什么劲!

难为人父

做人难,为人父更难,在美国做父亲尤难。

好像还没见过有人循着刘晓庆式的句式道出在美国做父亲的艰难。自然,这艰难绝不包括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谁都知道,美国人多富爱心,尤其对孩子和狗。一旦为人父为人母,庆幸沉醉尚且不及,何谈艰难烦恼!

可新移民,特别是华人移民就远非如此。倒不是华人对子女没有美国人那样的爱心,其实,望子成龙的华人们所以离乡背井漂洋过海,从自己热恋的土地拔离出来再栽到一块陌生的土地,其目的多半是为了培养孩子,使他们能有一个更开放更先进更完善的学习环境,以便他们日后成龙,成为最具现代科学文化的地球人。养不教,父之过,华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教育他们,绝不能犯下教之过。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已点破人生:学而优则仕,为仕则有权有钱,为仕才能顶天立地也才能过好日子,为父母者岂能不为子女铺好未来的路!

为给孩子铺好人生之路,父母们可以告别自己的热土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理想,只要能赚到子女的学费,父母们可以受辱可以打工可以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可他们渐渐陷人一种困顿一种尴尬。他们发现,在这块新大陆,自己越来越呆笨越老化;而孩子们则如幼苗逢甘霖,蓬蓬勃勃,不久就从幼苗长成了大树,这自然带给他们无限欣喜。可大树离太阳越近,越是睥睨世界也睥睨父母。他们强调独立,他们我行我素,离你越来越远……这不是父母们最初的冀望,这有违中华民族崇尚的孝悌,苦心的父母们不能不教。

此时,他们发现,自己已失去教的权利与本钱。言教吗?自己的英语远远不如儿女,看每天的账单信件都要翻遍《英汉字典》;身教吗?且不说车开得歪歪扭扭反应迟钝,身高也早已被儿女甩下一大截;教中华传统道德吗?孩子们要么笑你老土,要么早已扬长而去。于是想起棍棒出孝子的古训。且慢,甭说棍棒,连手指你也休想动一下!你要真的不信邪,甭说儿女,就是邻居给警察局打个电话,你也要马上身陷囹圄,美国是法制社会,只好打住,只好等他们长大明白事理后再做理论。长大又怎样?只要他们一工作,工资马上超出你一倍至几倍!现代社会最注重实力一无论国家、家庭或个人,谁实力强谁是老大,你做老子又能怎样!他们不能不陷入另一种尴尬。自然也有宣泄渠道,那就是父母们遇到父母们的时候,他们往往脱口而出:

……早知今日……甲愤愤说。

早知今日怎样?乙苦笑笑,早知今日,也是要当初。……君不见,一代代后续父母们还是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只要有办法一哪管卖了自己,也要让儿女来美国读书……这就是父母的爱,父母的心……是的,让儿女来美国读书绝没有错。子女的种种变化也在所难免。谁都没错儿。谁也不必困惑。该困惑的是文化,是文化的蜕变与定位。可这是个复杂又艰深的课题,只能慢慢解,慢慢化,在苦中解,在泪中化。

学会说话

人类自有了语言就话语不断,高兴了说,伤心了说;幸福了说,痛苦了说;爱了说,恨了说;牙牙学语就说,奄奄一息时也说……说话对人类虽不比空气和水,但同样不能须臾缺少,因为说话才能沟通交流宣泄享受谈情说苦。

虽是人人离不开说话,可每个说话人的说法却大相径庭。鲁迅在一篇文章中曾讲到说话者的不同说法与不同后果。文章大意是一个大户人家生了一子,过满月时,人们纷纷前往祝贺,这个看了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当官的;那个看了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主人听了欣然大笑;又一个人过来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于是,主人一气将他一阵臭打……其实前面两位说的不一定是真话,遭打的一位倒是实话实说。何以两种说法招来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后果?鲁迅所指自然不是说话的艺术,他是想透过此例言说社会人生,说明人们宁愿听虚伪的假话,也不愿听实在的真话。可反过来,又有多少人愿听那实在的真话?要是按那实话实说看人生,人类大可不必繁衍不必出生,因为生既是为死,何必大家费心费力吃苦受罪白忙乎一场!

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实在不易。要想过得好些,就要既来之则安之,不能不认真又不能太认真,对生命也一样,不能不追问,又不能追问至穷尽(科学研究例外说话更是,要是句句都实话实说说到底,那就既无幽默也无生趣,有的往往是刺痛与悲剧一因为人生本身就没有多少喜剧。

住在美国,比较起来感觉美国人就比我们讲求说话艺术,比如国人最爱说的是吃了吗?上哪儿去?用以表达问候和客气的招呼,这简单的问候自然关乎着国情,也来源于各自的文化。我们这个民族由于是从战乱和贫困中走来,总是吃不饱肚子,因此有饭吃并且能吃饱就是很大的福气,于是吃了吗?就成了常用的问候,还包含着祝福与祝愿;美国人少有吃不饱的历史,因之更注重精神、尊严和精神文化的修养,而修养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自尊与对别人的尊重。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问候,话语也就多以自谦出现。

自谦与自傲是一对对立心态。自谦的心态是随时都不忘尊重别人检讨自己;自傲的心态是无时不突显自己无时不傲视别人。前者同人说话是商量式请求式,哪管同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说话也总是说对,你做得很好,可要是这么做是不是更好些?要是我想这么做,你看可以吗?后者同人说话则习惯于命令式教训式,哪管同自己的妻子、丈夫也习惯于哎呀,真笨,你怎么什么都不会!这都不懂,真是白活了!两种语式,两种修养。孰文孰野?孰美孰丑?谁都分辨得清。效果也不一样,听前者的话,如沐春风,哪管是挨批评被指教,也像是一种话语爱抚;听后者的话总像戴罪之人,哪管你是出于爱出于恨铁不成钢,他的自尊和自信也像被你撕得粉碎还到处张扬。

语式的表现不是会不会说,善不善说,实质上还是个人修养与文化心态与对受话人的价值评判问题。如果你尊崇他,再不会说话也不会出语不逊,要是你蔑视他,再善于说话也表现不出崇仰。不过,只要是同类,大家都是人,就应该彼此尊重,切不要自戕自践,哪管是语言。

婆婆心态

十几年前曾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啊,海军》。记得演到士官学校的生活时有这么一句台词四年级的学生说不行,就不行!这话就出自四年级学生之口,带着跋扈、霸道、令行禁止的威严。何以在一所学校里四年级学生就如此凛不可犯?那么老师呢?校长呢?他们之威之权之尊之霸当然比四年级学生还要四年级!表现的就是论资格、排辈分:四年级的管三年级的,三年级的管二年级的,二年级的管一年级的。怎么管?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抬脚就踢,只要高年级的看低年级的不顺眼一不管是非曲直,苦衷何在一没二话,就可滥施淫威肆意横行!凭什么?一不凭本事,二不凭道理,凭的就是资格。

这让人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话:多年媳妇熬成婆。俗话不俗,它可以牵出一串令人啼笑皆非的内容:过去,富人哪管准富人为了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穷人为了让女儿早些找个吃饭的地方,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几岁就结婚。那是个以三纲五常为法律为伦理的年代,结了婚的媳妇到了婆家就要听婆婆的话受婆婆管,日夜劳作,伺候丈夫和公婆,稍有差池,婆婆可骂可打可动用家法,甚至可休弃可沉塘。在一个家族里,婆婆对媳妇的威严真像关起门来做皇帝。于是做媳妇的就熬就盼,什么时候熬成正果成了婆婆,她不但遗忘了自己做媳妇时的苦难和眼泪从而体谅一下媳妇,反而变本加厉以十倍的阴毒百倍的野蛮转嫁到下一代媳妇身上。代代相沿,辈辈加码,婆婆的淫威越来越盛,媳妇熬成婆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强。

那样的年代过去了,婆婆现象已成了愚昧又野蛮的历史,可婆婆心态不死,如今又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其表现就在早来的对待晚来的态度归回流现象也已蔚为壮观,这也是城外人想冲进来的生动写照。要是早几年这么说,一定有人要跟你抬死杠好容易冲出来了,怎么可能还想冲进去?瞎扯!然而伟大的作家就有伟大的预见,伟大的预见自然形诸伟大的预言。

可惜这样的作家作品实在太少,所以少的原因一是浮躁与轻率,二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躁表现在经不住作家光环的诱惑,够格不够格的人们都想当作家。轻率表现在似乎不论张三李四想当就能当,发表点作品好像就真的成了作家;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表现在不在学养修炼和生活积累上下工夫,不注重思考与锤炼,却把工夫用在多出书滥出书、用于对自己的包装和叫卖,似乎卖出去就是好果子,堆在筐里就是烂果子,结果,卖倒是卖出去了,却往往让人家买到手里一尝就扔进了垃圾桶。窃想,这或许就是作家作品越来越多,出类拔萃者却难觅踪影的原因之一。

话说绯闻

绯闻,很像细菌,生命力强,繁殖力更强。由是,中外古今都郁郁葱葱,要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生的不断淹没旧有的,早该蔚蔚然繁殖成一片森林,想走都走不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细菌驾着现代科技的媒体,衍生起来更其浩荡。

然而这细菌不同于那细菌。那细菌专拣软的捏,越是体弱衰老它越穷追不舍;这细菌却专拣硬的攻,越是风光显赫它越缠住不放。风光者何人?政治明星、艺文明星、体育明星。自然,既是明星,肩膀就硬,他们担得起官场沉浮起落,担得起情场悲欢离合,担得起竞技场胜负成败,小小绯闻岂奈其何!非但不奈,绯闻与名人有时竟是相得益彰、魅力益显,这也就是有时一些明星不间断地制造绯闻,让那些媒体尽情尽兴去炒去卖的原因。

明星与媒体(特别是小报)是一对打不散的鸳鸯,他们要不断地调情不断地亲热,才两不寂寞。可亲热的分寸也难把握,不足了效应不大,过分了说不定谁碰了谁的嘴、谁咬了谁的舌,于是不能不相互龃龉甚至对簿公堂,不过这一切也是游戏,娇、嗔、嗲、俏、骂都有,就是不会彻底反目也不会决然离婚,因为离了婚谁都耐不住寂寞,谁都要断了口粮。于是和解,于是制造传播新的绯闻,于是双双名声大振双双大开财源,终于招财进宝、日进斗金。

这对鸳鸯的土壤非常丰厚,丰厚得乐此不疲,丰厚得任劳任怨,他们不要报赏不要谢忱不计时间,心甘情愿日0夜夜做义工,他们就是那些辛辛苦苦的绯闻传递者。仔细想想,这些义工的心肠着实不坏,要说私心不是没有,可也不过是想快乐一下耳朵、快乐一下嘴巴和神经,除此,就是对绯闻本身及其主人公的羡慕、妒忌和期许,但这一切却往往是以猎奇、不耻和不屑的神态口气施行的。这些传递者大体有以下几类人:种是吃穿不愁、日子无忧又不知怎么打发的人。他们自己平平庸庸无话可说无事可做,那就听听别人、看看别人、说说别人,以示自己还活着;另一种是从羡慕始、以妒忌终,又以卫道者面目传播着。他们添枝加叶、极尽渲染、大谈吃不着的葡萄如何如何酸,在种种酸中也饱享一顿精神大餐;第三种人是或许也曾有过类似经历或正潜意识地盼着类似机遇,可又有贼心没贼胆,或有贼胆没贼运,于是借谈别人的绯闻,一泄自己心中的矛盾和晦气。

明眼人向能读出,笔者既不想为绯闻和绯闻缠身的人张目,也无意为日趋喧闹的绯闻世界推波助澜,所以做此短文,无非是想说说绯闻现象,和现象背后的种种心态。

同类推荐
  • 恐惧,牺牲与拯救

    恐惧,牺牲与拯救

    巴威尔·索斯诺夫斯基回到俄罗斯后自杀,塔可夫斯基却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乡愁》中戈尔恰科夫的猝死,如同谶言。塔可夫斯基曾天真地说:只要让我拍完三年,我就回莫斯科。他还来不及拍摄他心心念念的《哈姆雷特》、《圣安东尼的诱惑》,或者《霍夫曼故事集》、《列夫·托尔斯泰的出走》,仅仅55岁就长眠于异国他乡。最初,他被埋葬于距离巴黎五十公里的小城圣热尼伏耶·德·布阿的俄国侨民公墓,在一个刻着别人名字的墓碑之上有一块小小的金属牌,很小的拉丁文字母写着:“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7年”。没有任何关于他身世的说明,也没有碑文。墓碑号:7583。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子充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聪明美丽,自幼学习书画。一日游园,梦中与一手拿柳枝的书生结为夫妻,醒来终日思恋,终于成疾命亡,死后葬于梅花观中……
  • 金色莱茵:访德随笔

    金色莱茵:访德随笔

    莱茵河流过的德国,是一座博物馆,是一幅水彩画,是一首美妙的诗。莱茵河畔的德国,是一个古老的德国,充满文明,充满诗意,充满魅力;莱茵河畔的德国,又是一个年轻的德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热门推荐
  • 筱筱的亲亲夫君

    筱筱的亲亲夫君

    这篇文文已经改为半价V文,还没有看过的亲们可以来看看,全文阅读只需1.5元左右哦。天呐,谁会想到洗个澡也能穿越的,还是带着任务穿的,都是那个该死的神仙害的,哼,看在有那么多美男的份上,就不跟你计较了,^__*)嘻嘻…美男我来鸟。任务不任务的等我看够美男再说吧,哈哈。。。场景一:少卿哥哥你放心,筱筱一定会对你负责滴,某女得了便宜还卖乖。场景二:呦,酷哥,跟本小姐装酷是吧?看我不整死你。嘿嘿。(酷哥猎风由亲亲敏妮领养)场景三:你好恶心哦,还荣哥哥,我吐。。。既然你执意叫我小家伙,那我就叫你桃花眼好了,反正你本来就长了一对桃花眼。。。。。。。此文女主强大腹黑,扮猪吃老虎,吃掉N多美男。
  • 穿过冬天来看你

    穿过冬天来看你

    五年级的舒夏晴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她和班里的同学都很要好,她能包容朋友身上的小缺点,有些也称不上缺点的小特点。而女孩叶冰沁的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一次班级的盆栽评比上,舒夏晴推选了叶冰沁的小仙人球,这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让两个人成了好朋友。舒夏晴发现叶冰沁有很多秘密,她喜欢把秘密藏在心里。在一同经历了矛盾和化解矛盾的过程后,舒夏晴的率真和真诚打动了外表冰冷的叶冰沁。她敞开心扉,把包裹严严实实的自己放开了。她从舒夏晴身上学会了包容和接纳,抛弃了小小的嫉妒心,握住了珍贵的友谊。
  • 屋檐下的缘分

    屋檐下的缘分

    萧健,一个普通的公司小技术员,因为一场偶遇平凡的生活产生涟漪。性格木讷、感情空白的他竟然做出了出乎意料的决定。同一屋檐下,发生的酸甜苦辣,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与她的爱与恨纠葛,让我们对他们爱情的破碎多了一声叹息
  • 美攻A计划1

    美攻A计划1

    人们常说,现实中不会有童话,可女主角的遭遇却像极了童话中的灰姑娘。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妈妈,爸爸娶了新的女人后还带来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姐姐。后妈和姐姐们不但夺走原本属于她的一切,还把她变成了灰姑娘。于是她开始等待,有一天能在国王的舞会上遇见一位王子,他会拿着水晶鞋找到她,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天,终于到了……她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情感经历后,精心设计了与王子相遇的一系列画面。为了复仇设下甜蜜陷阱……她想要的同为矛盾体的王子才识破她的阴谋以后,没有要伤害他,却一次次把她推向险境后,又向她伸出的那只手。让一个人无法忘记的往往不是得到某种东西的喜悦,而是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她要怎样才能忘记他?她害怕,害怕她会,喜欢上,他……
  • 飞鸟集

    飞鸟集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一部哲理诗集,由翻译家郑振铎先生翻译。包括三百余首哲理小诗,绝大多数的诗只有一两行,或者捕捉一个自然景观,或者述说一个事理。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触、思考、情思的片段的记录。在他的笔下,一只鸟、一朵花、一颗星,仿佛都被赋予了人性,充满了真理和智慧。
  • 观光日记

    观光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命裁决

    生命裁决

    纯真少年,惨遭灭族之难。孱弱之心,又该何去何从。家族秘宝、惊天身世。为变强、他浴血重生。为报仇、他踏破仙途。
  • 暮有飒风

    暮有飒风

    苏暮栀不喜欢有事情脱离原有的计划,那样会很麻烦。白飒风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她的禁忌。苏暮栀咬牙切齿朝着某个嬉皮笑脸的男生说,“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暮暮,你一定不知道,你炸毛的模样,有多可爱。她是学霸,他是学渣。“暮暮,你给我补习吧,要不然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回家继承家产也不错。”“我不在你身边,万一你移情别恋了,那我怎么办!”“……”谁要喜欢你了!某天,看着他怀里突然出现的奶萌奶萌雪白的小奶猫。“你养了只小猫啊?”“对啊,我们家拇指姑娘可爱吧!”“……”要去摸小猫的手陡然停住,看着上方少年笑容灿烂的脸,苏暮栀一噎。她是潞城的苏暮栀,他是帝都的白小爷。“暮暮,不管发生什么,我在,永远都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