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300000010

第10章 权力与陷阱(1)

繁华落尽,爱到尽头覆水难收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还原“富豪逃犯”沈俊林的真名了。

谢雨欣心目中的沈俊林是一个有事业、宽容的人。她曾经无私地爱着沈俊林。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事业做得比我强,还关心我的事业,做哪一行不重要,懂不懂流行音乐也不很重要,关心我的事业,其实意味关心我。”而在内心深处,谢雨欣更“喜欢有安全感的男人”。

经过歌坛10年的打拼,谢雨欣越来越感到家庭的重要,她把女儿从合肥接到北京上学,但她觉得家庭不止是爱情、男女的关系,还需要母亲、父亲和孩子的亲情。

沈俊林因在厉建中案涉嫌犯罪被捕之后,直到2006年1月沈俊林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0年,当时娱乐媒体并不知道,以化名“阿宝”投资影视业的潘顺宝,实为潜逃20年的犯罪嫌疑人沈俊林。

2006年4月20日某报的一则《逃犯20年赚亿元捧红同居女星》的报道,揭开了沈俊林的真实面目。这个入主珠海证券,坐庄大连渤海,被誉为股市弄潮儿、资金运作高手,每天从手中进进出出的资金数不胜数;他投资影视业,投资拍摄《将爱情进行到底》、《恋爱中的宝贝》等多部有影响的剧作;他投身房地产业,建造起北京的豪华别墅小区……就是向航天功臣厉建中行贿,把神五功臣拉下马的北京银事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俊林,其实是一名潜逃近20年的犯罪嫌疑人!同时,该报道还指称沈俊林“包养”并捧红了谢雨欣。

这篇报道也把谢雨欣再次推向媒体关注的热点。该报道称逃逸20年的经济罪犯沈俊林“捧红同居谢姓女星”,并将谢雨欣的采访作为背景资料刊出。随后,谢雨欣与沈俊林的关系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有些媒体不时以“包养”一词来形容当年谢沈之间的关系,媒体也不断刊出谢雨欣的表态。4月23日,谢雨欣在她的博客上发表“我的一点声明”,回应个别媒体的报道,这篇声明说:“到今天为止,我只在4月19日对《沈阳晚报》记者的采访说了这样的话‘潘顺宝曾经是我的男朋友,但我们已经分手好几年了。关于他的事情,我不太方便回应什么,因为我现在也有了新的感情生活。’这也是我对此事到现在为止的唯一回应。”声明还认为许多媒体转载的某报对她的采访“是不真实的”。这篇“我的一点声明”也在博客上引来众多的评论。为此,谢雨欣通过对事件做出正式回应。

谢雨欣在声明中称:我只认识潘顺宝,从不知他还是沈俊林,我们在一起时是真心相爱,彼此也是真心地付出!虽然我们已经分手很多年,我还是很感激他对我的好!现在他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希望他能坚强一些,挺住!这是我想说的。虽然我也是刚刚知道他过去叫沈俊林,可能是个逃犯。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这让我有些委屈,也不公平。但我原谅他,我不会忘记他对我的好。我也感谢他在事业上对我的支持。我认为在与他在一起的日子里,我的言行并没有伤害其他任何人。我认为在没有向我证实的情况下,许多媒体对这个事情纷纷使用“包养”词汇是不对的。

而身陷囹圄的沈俊林对与他于谢雨欣的感情非常怀恋。他坦诚地说:“我出资拍摄电视剧或者电影捧红她,是一个男人的责任感促使我这样做的,我不希望因为我的获罪而对她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葬送了她的前程,我无法偿还……”

醉心名利,终于陷入解不开的死套

在讲述完逃犯沈俊林和歌星谢雨欣的故事之后,接下来该讲述的是“富豪逃犯”沈俊林与火箭专家厉建中的故事。

厉建中是山东日照人,1937年3月出生于农村。自幼无父无母,尝尽了世事艰辛和人情冷暖。但艰苦的环境没让他消沉,反让他发愤图强,闯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辉煌道路。1961年,厉建中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精密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之后进入美国威斯康涅州立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进修;1966年到1991年,厉建中历任航天部某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先后担任计量室主任、生产科长、副厂长、厂长等职;1991年到1994年,厉建中历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担任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指挥、副院长、常务副院长;1994年,厉建中成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第七任院长。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任职期间,厉建中曾组织领导研制成功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二号F等4种型号运载火箭,其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于1999年11月20日首飞成功,将“神舟”号(即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将他推向了权、名、利的顶峰:航天一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常人眼里,能被如此荣耀和光环围绕,人生该是成功的了。但厉建中却不满意,幼时贫穷落魄、孤独无助的生活经历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常常袭来的焦虑、孤独感让他明白:一生拼搏献身的科技事业不是他的归宿。他所渴望的,是成为名利场上拼杀的时代弄潮儿,而不只是一辈子只和火箭等机器和数据打交道的科研人员。

可是老天捉弄人,厉建中一生苦苦追寻,却离目标越来越远。1994年,在厉建中的职业生涯中是一个关键的年份。这一年,他57岁,成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科学研究院院长,大权在握。这一年,他认识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张玲英。

此时,张玲英29岁,浑身散发着职业女性成熟的魅力,她对财务的精通和做事的干练就像缕缕春风给厉建中带来了青春的气息。从工作的角度说,张玲英距离厉建中还有很多等级,很多工作她不应该直接向厉建中请示,可她还是越级请示了,一开始厉建中非常不喜欢这种不遵循常规的做法。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又有些不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在这种复杂心态的作用下,他默认了张玲英的这些做法。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对张玲英的喜爱转化成父辈的关照和爱护,将她视为自己的心腹和知己。

而张玲英眼里的厉建中,风度翩翩、名利双收,有着耀眼的光环。她同样明白,在这样一个大型集团公司里,像她这样一个小职员,要想爬到令人艳羡的位置,是如何的艰难。她也深深明白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她充分利用厉建中这种信任关系,从此她的人生轨迹也开始偏斜……

1999年,厉建中开始担任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在他将要在“科研精英”和“优秀企业家”的荣耀中,为其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之际,句号迟迟无法收笔,一生之辉煌,终功亏一篑。

事实上,计划经济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加上市场体制下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两种角色的复合为其后来的“东窗事发”埋下了伏笔,而直接将厉建中拉下了水的,首先是这个张玲英。

1996年初,游某和陈某想收购南洋船务公司,注册成立成功投资公司,苦于4000万元的资金缺口,两人一起找到时任北京银事达咨询有限公司经理的沈俊林。

沈俊林长于资金运作,善于钻营体制的漏洞和缝隙。在从事咨询公司业务以来,也成功地进行了多笔大数额的资金运作,在业界也小有名气。

游某和陈某一说他们的计划,马上引起了沈俊林的兴趣。但沈俊林也清楚,自己并没有足够资金,于是他便找到了张玲英,提出借款4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成功公司,用于收购南洋船务。此时的张玲英有了厉建中的照顾,已是中国航天集团火箭研究院内部结算中心主任,碍于朋友面子,她只好答应帮忙。

在张玲英的安排下,三人在首都大酒店见了一面。席间两人把酒换盏、谈笑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沈俊林向厉建中介绍了收购南洋船务的情况,以及在二级市场炒作该股票赚取利润的前景。厉建中被沈俊林豪爽的性情、周到的考虑所打动。但他明白,4000万元不是小数目,万一收不回来,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并未答应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沈俊林让游某和陈某来到北京,再次向厉建中介绍情况,并提出由厉建中担任董事局主席。这一次,厉建中看中了董事长的位置,认为自己可以掌握这4000万元,顺水推舟,答应得十分干脆,给足了老朋友面子。

1996年3月22日,张玲英以存款的名义将公款4000万元人民币转入北京农信咨询公司,沈俊林将其中3500万元以北京银事达龙城高科技集团的名义投入成功公司,并取得该公司40%股权,另500万元被挪作他用。

1996年4月份,收购成功后,厉建中按约定担任了南洋船务的董事长。但很快他被游某、陈某排挤出董事会,只被任命为副总经理,既无法操控该公司,也无法在二级市场炒作该公司股票。也就是说,最终失去了对4000万元借款的控制权!

事实表明,1996年4月,成功投资当上大股东就藏着一场阴谋,南洋船务的原董事长靠着和成功投资人游某、陈某私下协定,在股权转让中完成了自我补偿。而游某、陈某靠着4000万元,与国泰证券一手策划,将南洋船务的股价暴涨两倍多,从上一年亏损2700万元到实现净利润3700万元,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在这场商业阴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4000万元国有资产,却犹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音信。

2000年,成功投资出资人陈某因诈骗、挪用资金锒铛入狱,随后,南洋股份的高管和股东接连获罪。厉建中、张玲英为这4000万元寝食难安,多次催促沈俊林,而沈俊林借口公司困难一时难以归还,提出再借款2亿元炒股,获利后先归还4000万元借款,其余利润两家平分。

厉建中惊呆了,他明白自己别无选择,摆在面前的,是风雨飘摇、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他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搏击……

亡羊补牢,1.2亿捅出天大娄子

1996年11月至1997年4月,在厉建中的授意下,张玲英将1.2亿元公款转入北京京华信托投资公司安定门证券营业部沈俊林控制的56个账户内,用于沈俊林炒股。1997年11月,沈俊林将4000万元欠款还清。

4000万元的漏洞补上了,厉建中因此逃过2000年的那次调查。然而,由此而来的1.2亿元漏洞,却让厉建中费尽心机,苦不堪言。为了给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开始四处拆补,在资本的苦海中奋力挣扎。

1998年,沈俊林主动向结算中心还款1000万元。张玲英感觉不对劲,查了沈俊林的账户发现,他已经私自将该股票账户内的股票转到了海南。事情严重,她随即向厉建中作了汇报。

漏洞随时有可能被发现,厉建中感到了自己的位子在摇晃,他再出奇招,使起了障眼法。这障眼法,就是数不清、理还乱的三角债关系。

他让张玲英制作了两份协议:一份是结算中心与银事达咨询公司的合作协议;另一份协议是结算中心、银事达咨询公司和银事达经贸公司(一院在该公司控股85%)三方签订的,将结算中心的权利转给银事达经贸公司,并将两份协议的签订时间倒签为1996年4月。从此,结算中心与沈俊林脱离了直接关系,而银事达经贸公司由一院控股,1.1亿元的漏洞更加隐蔽,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弥补。

利用同样的手法,厉建中玩起了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空手道。1998年7、8月份,沈俊林陆续归还2179万元。利用向玲珑花园(一院控股75%)做中间方,结算中心账面上的1.1亿元借款全部还清。此举形成了银事达经贸公司则欠玲珑花园8800万元,沈俊林则欠银事达经贸公司8800万元的局面。

就这样一环套一环,厉建中用新套解旧套,等待着沈俊林的陆续还款。然而直到案发后,沈俊林才以其个人财产将欠款还清。在这之前,厉建中为掩盖漏洞花招百出、机关算尽。

1999年厉建中出任火箭股份董事长,为他挪用资金提供了便利。他一手抓权、一手抓钱,真的以为自己成了股海中的弄潮儿,肆意妄为起来。而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运作,给予厉建中的,不仅是地位、荣誉、金钱、美色,还有耻辱、堕落和无法饶恕的三宗罪。

一是挪用公款。1997年下半年,厉建中的朋友张某多次找厉建中借款炒股。厉建中轻车熟路,再次玩起了障眼法。他找到一院下属单位华宇机器人技术开放公司总经理孙某,谎称有笔款要从其单位走下账,让其向结算中心借款500万元。孙某收到贷款后将该款汇入了张某指定的中国华阳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融资部。

二是受贿。厉建中利用职务的便利,大笔一挥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借钱的朋友们自然个个感恩戴德,对厉建中的勒索笑脸相迎。张某在还500万元的贷款时来找厉建中,拿来八九万元现金,说是利息的多余部分。厉建中讲:“就这么点啊,先放在你们那吧。”张某当然知道话中有话。果然,2000年底,厉建中向张某索要40万元用于炒股。1998年初,厉建中的女儿要出国留学。沈俊林将厉建中约至燕京饭店咖啡厅,以女儿出国需要路费为名扔下2万美金。对于老朋友的钱,厉建中收的放心、自在、心安理得。

三是贪污。如果说厉建中挪用公款、受贿是受朋友所托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么到2001年3月,厉建中开始彻底堕落腐化,成了吞食国家资产的蛀虫。他利用担任北京银事达经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上的便利,在转让海南成功投资有限公司股权过程中,将股权转让款人民币350万元,转入到个人控制的天域华展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用于其个人炒股及归还债务。

张玲英,这个外表端庄、善解人意的女人,论起对金钱的贪婪和对虚荣的渴望,比厉建中毫不逊色。她已不甘心只当厉建中这棵大树上的寄生虫,除了协助厉建中敛财,她还开始了自己疯狂的敛财活动。

1999年,张玲英于利用担任北京玲珑花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务上的便利,在委托长城国际广告公司代理广告业务过程中,收受该公司经理张某给予的贿赂款人民币10万元、美元1万元。

2000年夏天,张玲英以个人去韩国、香港旅游为名,向沈俊林提出兑换港币,沈俊林交给张玲英港币2万元。

2000年12月,张玲英伙同他人私分公款人民币37万元。

2001年10月,张玲英对某会计师事务所张某讲:“我准备装修房子,你能不能支援一下?”收下张某的5万元人民币。

2001年6月至8月,张玲英以回扣形式收取某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某贿赂款人民币7万元。

……

同类推荐
  •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呼兰河传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的代表作。萧红的作品处处透着悲凉的气息。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
  •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内容围绕海宁潮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整合。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边缘的人生

    边缘的人生

    香港作家黄碧云花了多年时间搜集数资料,写成了以吸毒者为题材的《烈佬传》。小说处处流露对隐于黑暗的小人物的关爱。本文从用心写作说起,指出作者如何努力尝试走入他们的世界。为了更真实地演绎这些人的故事,让他们可自我发声,她更一改以往暴烈血腥的创作风格特色。第一人称的回忆叙事,平淡的演绎,简浅的句子,广东口语的夹杂等,均可说是为了实践这种创作理念而运用的艺术表达手法。此外,男主角虽处于社会边缘角落,却无碍作者表述其中的人情世界。
热门推荐
  • 全能寻宝系统

    全能寻宝系统

    叶林枫有一个全能寻宝系统。上一次他在魔幻世界扮演勇者屠龙,这次他在武侠世界建立刺客组织......
  • 出劫纪略

    出劫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天儿降:老婆是戏精

    从天儿降:老婆是戏精

    生计所迫,楚青枝无奈以“碰瓷儿”为生,可没想到居然碰上了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景氏太子爷!可是,这太子爷怎么看着有点眼熟?这不是那个夺走自己宝贵第一次还让自己一次中奖的男人么!楚青枝灵机一动,扑倒在男人的脚边:“你怎么能这么残忍无情!我都有你的孩子了!”男人冷眼看着眼前完全陌生的女人,薄唇轻掀:“我不认识你。”
  • 二木的爱

    二木的爱

    这本小册子所收录的绝大部分诗歌都是我在大学读书闲暇时所写,现在看来很是稚嫩,但她记录了大学时代的我对爱情的幻想和理解,流露出我对纯洁爱情的渴望和迷茫,有着我青春成长的深深烙印。
  • 穿书女配保命指南

    穿书女配保命指南

    一朝穿成甜宠文中恶毒女配,苏凝宁牢记剧情走向,安分守己。秉持着男女主cp第一粉头的态度,热衷于扫清两人感情路上的障碍。直到临近结局的时候苏凝宁才发现自己竟然走了一段假剧情!
  • 陈寅恪的1958年

    陈寅恪的1958年

    在陈寅恪一生中,1958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年代之一。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如何应对的?这些事情对他的教学、科研与心理有何重大影响?本文勾稽当时的官方文件、报刊文章、档案材料、私人日记和回忆录,试图还原这段历史的真相。195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曾任毛泽东秘书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伯达,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厚今薄古 边学边干”长篇讲话的摘要,透露出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看法。
  •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本书从金融学名词货币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金融机构、金融热点等方面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金融学行话,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 农家娇娘甜蜜蜜

    农家娇娘甜蜜蜜

    刚穿越就成亲,相公还是个病入膏肓的山里汉。姜妤有点懵,好在空间在手,吃穿不愁。只是这山里汉相公是怎么回事?不仅身份变了,连看她的眼神也变了。“媳妇儿,过来。”宋珩勾勾手。姜妤连连后退,“世子爷千金贵体,不敢染指!”
  • 捡到一支星际舰队

    捡到一支星际舰队

    宇宙历史150亿年,文明却如病毒般的指数级增长,宇宙的田园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看似满天如沙海的繁星,不过是文明角力所剩下的残羹剩饭。天上的繁星一颗颗的熄灭,那是生命对于存在的永恒追求。那些宇宙中存在数亿光年的大空旷,是真的一无所有?还是隐藏着何等古老可怕的文明呢?什么时候又该轮到我们神圣的太阳呢?不……!伴随着苦逼偏科的高三汪杨宇,在网吧里的一阵头疼……,开启了杨宇乃至整个人类的开挂之旅!……杨宇绝望的呼喊:“不……,我决不能让婴儿般的人类文明之火,在这个黑暗的宇宙之中悄然凋零!……”“诺亚,全体舰队,最高航速向……前进!”
  • 游戏大邪神

    游戏大邪神

    “你要杀我?”“好吧,看在你比我强的份上,我多用几个游戏人物的技能给你看看,涨涨见识。”————“你们一群人打我一个?”“那我叫兄弟了,我是叫巨人王呢,还是死亡之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