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500000051

第51章 吴博士的情结(2)

让学先难忘的是在工作中结识的知青朋友。着名相声演员赵炎那时是32团宣传队的骨干。她还记得有一次他表演诗歌朗诵,穿着新四军的灰色军装,打着绑腿,带着红帽徽红领章,深情的语调感动了所有观众。说实话不知迷倒了多少女青年。当然,只能是柏拉图式的恋情。后来,赵炎和北京知青高红燕谈对象,她是高干子女,很漂亮,却一点也不娇气,当副连长,扛麻袋装车,她自己能装一卡车。学先和赵炎、胡宗琪(曾是电影《高山上的花环》的副导演,现任总政歌舞团导演)是要好的朋友,当年他们一起谈艺术侃人生,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时的友谊一直持续到北京。前几年他们三个人还联合创作了一部关于北大荒生活的电视剧,宗琪主张叫《风雪荒原》,而学先更喜欢《荒原月色》这个名字,因为资金没有落实,还没开拍,学先先声夺人地用《荒原月色》为名写了一篇很美的散文。姜昆说,这篇文章表达出她对父辈的敬仰和对知青的肯定,很有文采,很有见地。

1977年恢复高考,学先和许多知青一样欣喜若狂。她的高考成绩很好。但是,也许因为报高了,也许因为77年录取工作不够严谨,她被一所师专英语系录取。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泰来县的一所中学当英语教师。1981年不服输的她再次参加高考,以齐齐哈尔地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被东北师大中文系录取。在这所国家重点大学里,她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还是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因品学兼优,198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教育部的高教出版社。后来,学先又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和博士。1993年她顺利通过出国考试,公派到英国的诺丁汉大学,成为专攻西方文论的访问学者。

作为礼物,学先把她的博士论文《燕卜逊早期诗学与新批评》一书赠给我,这是一部关于英国文学批评家威谦·燕卜逊的专着,在我国,相关的中文资料极少,学先全靠阅读英文资料写成了这部填补西方文论研究空白的学术专着。她的英文是相当棒的。她的导师童庆炳教授在这部书的序言中说:“她本来可以在高教社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继续她的编辑工作,可她永远不知满足,她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让她的生命之树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2000年,吴学先被借调到香港最大的国有企业华润集团研究部当研究员。组织上这样做是为了解决她的两地分居问题,他的老公在华润集团当副总。初到华润,这个文学博士感到很失落,因为不能直接创造利润和价值,她为此迷茫。但是很快,她的写作能力受到华润人的认可。2004年,华润领导把撰写华润史的任务交给了她,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查阅史料,在中央档案馆、外贸部档案馆查阅资料3000余卷,并翻阅了从1938年到1983年的香港老报纸,还采访了170多位人物,最后撰写成一部40多万字华润公司史。华润史实际上是一部我党的早期对外经贸史,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涉及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云、博古、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之后,学先以她占有的丰厚资料给大学生做了七场题为“通过华润看我党领导的早期经济工作”的报告,她告诉那些的年轻人,中国共产党早就有领导经济的经验,他们也一定能领着中国人民走进现代化。

无论她走多远,无论她站多高,学先的根还在那片黑土地里,她和北大荒血脉相连。学先一直和北大荒的战友们保持着联系。2006年4月,黑龙江农垦总局在北京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学先和许多北京知青前去助威。北兴农场领导与部分知青座谈,学先和赵炎都参加了,场领导在介绍农场的发展情况时,首先介绍了农场的巨大变化,而后说到:困扰农场多年的一个难题是缺水,我们要扩建农场的自来水系统,但目前来看,资金缺口还比较大。赵炎和学先听后当场表示:“我们正愁没机会报答北大荒的养育之恩呢,我们可以组织知青捐款,帮助农场打井,回报当年老军垦对我们的关爱。”尽管场领导再三推辞,他们还是说干就干,吴学先很快就写好了《倡议书》。

“五一”长假,学先和赵炎等十几个骨干集中在黑龙江省办事处研究捐款的具体事宜,然后利用他们的联络网,把捐款打井的建议通知到全团的每一个知青。北京、上海、哈尔滨、宁波四个城市的知青都活跃起来。6月18日,在北京宣武区工人俱乐部,上千名老知青蜂拥而至,他们都要为“故乡”的建设尽一份力。吴学先带头捐了一万元,此外她还为印刷宣传材料、租用会场、请电视台记者等花了一万余元。更令人感动的是,学先的父亲、那位已经八十岁的老军垦战士吴维山也来了,他离休后在北京安渡晚年,仍关注着农场的发展,他带着儿子孙子都来了,每人都捐了几百元。可惜学先的母亲、农场的好老师、好校长、知青们最亲近的妈妈已经去世了,否则她一定也会来的。来捐款的知青,有的在部委当领导、在公司当老板,也有一些已经退休或下岗,有一位佳木斯知青,丈夫癌症去世后她曾在北京打工,还当过保姆,也送来30元钱。

在捐款中,学先还策划了一个节目。北兴农场电视台现任台长是她的老同学,学先请她到北京,让她拍摄。知青按连队聚会,学先建议:“每位知青对着镜头说话,最思念哪位老职工,为什么思念他,说一分钟。”

有位知青带头先说:“我是三连的赵惠铭,我思念三连啊。我的老排长徐明田,我永远忘不了您,是您教我开拖拉机,有一次我发烧,您把我领到家里,给我做面条!几十年不见,我想您啊。”还没说完,赵惠铭早就泪流满面了。

轮到下一位:“张井广师傅,第一次下地劳动,是您教我磨锄头……”

“刘师傅,在养猪班,我身体不舒服时,挑水这样的重活,您不让我干……”

“王排长啊,您家的面条真好吃,每次我得病,总是躺在您家的热炕上,婶子的身体还好吗!”

对着镜头回忆往事,几乎每个知青都流泪了,那个播音员小冯说,“我是32团的播音员,你们还能记得我得声音吗?我好想念32团啊。”话没玩已经泣不成声,几次停下来擦眼泪,重录。

节目编辑好后长达90分钟,回农场播出。农场老军垦、老职工看着当年的娃娃们也成了老人,听着知青叫自己的名字,老泪纵横。第一遍播完后,还没看够,强烈要求重播,竟连播了9遍,超过了任何感人的电视剧!

这个节目成了连接北兴和北京的桥梁。知青们不断接到农场打来的电话:“你们也老了,三十年了,回来看看吧!”暑假,回北兴的知青一批接一批。

学先说,在七连,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伏笔长达27年。主人翁是一位老军垦。1978年底,在大批知青离开北大荒以后,他把7连的知青名单抄了一份,夹在自己的军人证里。这本军人证和这份知青名单成了他的宝贝,一直放在上衣口袋里。在田间劳动,休息时就拿出来,看着名单上每一个知青的名字,想着他们的音容笑貌,这成了他每天生活的内容。

2005年秋,北兴场庆时,老知青们回连队看他,老人家拿出了那张名单。27年了,在场的人们全被感动了,在那张发黄的纸上,7连的刘凤岩等几位知青都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大家拥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有位知青流着泪跪在老人面前,那场面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再次重逢。

已把北大荒情结融进了基因的吴学先,说起知青和北大荒的故事,大概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为了赶最后一班返回哈尔滨的飞机,我只好告辞。临行前,她请我吃农家饭,在灯光朦胧的餐桌边,她说起对知青运动的看法。她说,70年代末,在控诉“四人帮”的主流思潮中,我们夸大了知青作为受害者的痛苦的一面,忽视了他们对北大荒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和辉煌的一面,忽视了知青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忽视了知青与老军垦、与老军垦的后代之间所形成的那种难以割舍的友情。

学先的话让我畅然,很温暖,我想起她在《荒原月色》中那段感动过姜昆的话:“40万知青把火红的青春留在了北大荒,他们从北大荒带走了成熟,带走了思想,带走了阅历,带走了10万转业官兵对他们的培养和影响,也带走了兵团子弟对他们的思念乃至崇拜。”

是的,作为知青,我们从北大荒带走的东西很多,这些东西让我们长大成人,报效祖国。而我们对黑土地的回报,太少了,恐怕一辈子也偿还不完。

同类推荐
  • 四世同堂:足本(全三册)

    四世同堂:足本(全三册)

    《四世同堂》系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是老舍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表现了抗战期间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争,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部足本,由翻译家毕冰宾(黑马)据浦爱德与老舍合作翻译的《四世同堂》英文稿回译补全了已经散佚的第三部《饥荒》的最后十六节;在信达雅三重标准上,对已经面世的版本又有所超越。
  • 阿Q正传

    阿Q正传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国人的魂灵。鲁迅的小说,素以尖酸刻薄著称,《阿Q正传》里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超境界发挥,是鲁迅描写国民性的巅峰之作。
  •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搜集了上百篇拥有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生、事业起到正面积极影响的故事。分为几个大类,有生活中的好习惯、职场上的好习惯、社交中的好习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给予读者以指引,特别是对青少年读者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 神拳

    神拳

    《神拳》写于1961年,原名《义和拳》,后来正式起的名字叫《神拳》,是他为纪念义和团起义60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四幕六场话剧。
  •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作者吴明泉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很多矛盾:低与高的矛盾,低姿态的叙述和目光向上的注视;冷与热的矛盾,调子的冷静和情感的温暖;简与繁的矛盾,简朴的文字和丰富的意味。所以,读这些文字,一定会让你心中涌过一股复杂的滋味,看到幽暗中的一丝光,感受到简单中的一种力量。
热门推荐
  • 你离时尚有多远

    你离时尚有多远

    有一种追随自然而不可抗拒;有一种意念在扩展中深化,在深化中自我;有一种美丽在清晨时模糊,在夜晚时清晰……你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时尚。因为我们身临其中,乐在其中。该书内设“时尚解读”、“风格是必要的信仰”、“时尚,从仪容开始”、“性感是永远的时尚”、“中性时尚”、“星座与穿衣风格”等十五个专题内容。
  • 我的叔叔余乐

    我的叔叔余乐

    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叫《我的叔叔于勒》,写这篇文章的人叫“莫泊桑”,我记得他还写过一篇叫《项链》的小说。我怎么在这么多年以后,突然想起一篇课文了呢?这是因为我想起了我的叔叔。莫泊桑的“叔叔”叫于勒,我的叔叔叫余乐。有意思吧?听起来差不多呢。于勒在游轮上做下等事,潦倒到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愿意上前相认。我的叔叔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虽然叫余乐,可是他的一生一点都不快乐。他不快乐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我知道,最重要的是,他娶了一个美女做老婆。——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吗?不,绝对不是。
  • 直抵人性深处:讽刺小说大师荷曼·柯赫作品集(全2册)

    直抵人性深处:讽刺小说大师荷曼·柯赫作品集(全2册)

    本套装共两册,分别为《夏日尽处》和《命运晚餐》。荷兰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大师直指人性欲望之作。荣获多项国际图书大奖。
  • 我的东京怪谈

    我的东京怪谈

    “东京八大怪谈?”“夜幕中的八尺女、禁止拨打的号码、游荡街头的红衣女孩、梦中作祟的食尸鬼.....”“这些怪谈怎么都好,谁能给我解释下......”“为什么我会收到祭品啊!”看着身前的不可名状之物,白川晴无奈地叹息。————————总之,这是一个诡秘和怪奇并存的故事。(涉及部分克苏鲁、基金会内容)————————新书《我在东京养幽灵》已发布,可以去看看。群:834,976,407
  • 江山为聘(全集)

    江山为聘(全集)

    微博、豆瓣网友联合票选出的“此生不可不读的古代言情小说”。读一页就会被惊艳的文笔,看十遍还会被打动的故事。十年前,还是太子的他从死人堆里救出她,因为他的一句话,她寒窗苦读十年,成为大平王朝三元及第入翰林院的女官。她在朝中为人圆滑、行事狠辣,被冠以奸佞之名也不在乎,只求能够为他固江山养百姓,助他名留青史万人敬仰。她算尽一切,却万万没有算到,他竟会以半壁江山为聘,来换她倾付真心……
  • 蝴蝶谷传奇

    蝴蝶谷传奇

    《蝴蝶谷传奇》这部小说讲述了蝴蝶谷一户豪门望族的几代女子婚恋的故事,其中记叙了以天资聪颖善良的蝶飞儿为主的几个小姐妹的不断成长成熟,美丽蜕变的励志经历……后来,她终于以另外一种崭新的正能量的身份……进入被易主的蝴蝶别苑里……于此同时,她们又遇到了几个欣赏青睐她们的人儿,或雅痞或枭商或英雄或导师或蓝颜……三姐妹几经周折,阅尽人间家常里短,富贵荣华,成功失败,颠簸潦倒,生离死别,尔虞我诈,人情冷暖……在亲情,爱情,友情之间,历练沧桑,魅力内敛的她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也终于不辜负家族的厚望,蝶飞儿真正成为新一代护蝶主的传奇故事。
  • 极道成尊

    极道成尊

    三千大道,只选其一。这,是一条非常道。这,是一个非常人。这,更加是一个非常的故事……
  •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利支天一印法

    摩利支天一印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收录了少年行;采莲曲;戏赠杜甫;劝学;励学;人日立春;苦吟;野望;咏柳;边词;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采桑子;忆秦娥;小重山;苏幕遮;贺新郎;夜游宫;浪淘沙令;苏武令等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