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2日
山中小记:今见一虫,飞行猛厉,似牛虻而短,若蜜蜂而壮,其色黑,其形悍,越涧而来,入我画室,上下翻飞,啸声刺耳,如王者入奴者境而无所忌,忽欲出,如丸射窗,直撞大玻璃,只听一声:“咚”,如一粒蚕豆坠地,死矣。
周飞乐方家:
小记写得真好。
吴迪道兄:
真乃亡者之尸。
金厶刀方家:
最后俩字,感觉特逗!
大冬妮:
死得爽快!
刘以林:
哈哈哈,大冬妮神评点!
2014年7月19日
大雾锁山,忽闻黄鹂啼啭:“笛钩跌丢。”急起视之,声在西谷,涧深雾浓,不可见也。凭栏伫立,心动如泉。少时吾故乡黄鹂,啼声“底钩叼笛钩跌丢”,多“底钩叼”三字。北京黄鹂,其声不在故乡音之上游也……此夏黄鹂鸟,未全儿时音,乘雾到西壑,忽若故乡人。
高宽众道兄:
人生当如此,痛快!
大靓拧方家:
图文俱佳!
2014年7月21日
今有白兔一只,舍周围青山,以吾院为家,宿东门老藤根下。吾呼其名,即跳跃至前,若宿世老友也。一日,为我所惊,一跃齐胸,狂奔,划一大弧,直射其窝,立伏不动。吾大笑,知兔子窝者,家也;家者,人兔皆一也。自此,常避东门老藤。
温书香方家:
诚如您所言:山居之美,不可言也,言之即勉强。
2014年7月23日
今日大暑,必有快事。午后,赤膊,赤足,戴草帽,入我所种地,气蒸如煮,蹲地薅草,热浪喷脸,有青草味,有泥土味,生物之气相激。身边大瓶凉水,咕嘟咕嘟只管搞。如此多时,身如水洗,人出汗雨而如沐我河也。盛夏妙境如此,复何能言,唯爽爽极!
王晓岚方家:
这种意境咱们山民太有同感!
2014年7月26日
盛夏酷暑,蝉鸣如海。蝉之言语,何人知之?蝉世间“普通话”为“知了知了”。然我居之燕山山脉,蝉声却是“爱吾爱吾爱吾~爱~~”下至山脚,即华北平原,蝉鸣立改为单音“炽……”南行百里至北京,其音不变。我山之蝉,鸣时收四翅,稳六肢,翘后身,一收一缩一提然后猛一抬,其音遂满。何成此境?难问其蝉,问亦不答。
叶青方家:
太羡慕了!神仙又怎样!
2014年7月29日
七月底,玉米成。劈柴生火,不多时,水沸物熟,捞而食之,不禁大笑。往年玉米成时,总有野物自山谷中来,稍未注意,即一田殆尽,今年以铁栏围之,獠牙者不可再得矣。铁栏之铁,得者吃玉米,不得者看吃玉米者吃玉米。山中之兽,口水正滴于树根处乎?哈哈!
喻静方家:
好想吃。
刘以林:
那年您与明海法师一起来,吃过一次啊。
2014年8月1日
暮望山谷,忽听林壑中有异响,初咯吱,后咯吱吱,似为獠牙嚼物。心甚惊讶。此山中虎,清朝时绝;豹,民国时绝;狼,建国后绝。近年封山林密,山民多言有野猪出没者,吾未尝见,此山生猛已如此耶?于是厚靴利器,下壑视之,草莾没顶,虫飞如水溅,艰难不可进,遂叹:噫,原野重生矣!
王海燕方家:
呵呵,新聊斋即将问世?
2014年8月5日
一蝉殒灭,坠于石上,蚂蚁见之,呼伴拖曳,毫不能动。吾视之而笑。未几,众蚁以石为基,掩藏此蝉。每蚁顶一小巨物,奔忙不息,自晨至午,成一小丘。此粮仓耶?丘在路中石上,脚踏即碎,风吹亦散,必不久存,然众蚁奋力,仍在加固。皱眉视之,心生悲悯。呜呼,人世间众多所为,与此同乎?
花山学长:
然不如此,又当如何?也许,这就是生活。
2014年8月16日
螳螂扑蝉,今日见之。螳螂潜进静踅,渐近蝉身,双刀齐落,蝉啾然狂叫。螳螂不迟延,小口细牙,立食其蝉,蝉挣扎不脱,活为其食,哀鸣命绝。螳螂与蝉,躯体大小几同,力亦几同,食与被食,盖因螳螂有刀而蝉所无也。呜呼,利器之有无,世间存亡之道也,不可以不察。
大卫方家:
图文皆牛叉,金光闪闪啊!
2014年8月20日
大暑初歇,绿海之中,忽见红叶一片,心大奇。天下皆绿,何一叶独红?天地火焰,独在此燃耶?万物萧瑟,独先于此耶?以手触叶,忽坠深秋。徘徊四顾,身仍在暑中。此叶天造耶?心造耶?幻见耶?实有耶?一叶知秋,此叶可知否?若不可知,其红何意?期智者答之。
山枣方家:
眼之所见,心之所想,物于悟现。都是境界净地。
2014年8月22日
一小鸟,入我画室盘飞,倦即随处一落。吾戴草帽,屏息窗前,未久,小鸟落于帽上,飞手执之,大笑。小鸟二目注我,惊惧不已。飞鸟落入爪牙者必死。然鸟知爪牙之利,未知善之利也,君飞于天,我行于地,天地同志,何相害耶?况为同山之邻居乎?于是至屋外放之,呵呵呵久。
徐韬滔学长:
香庐引翠鸟美事!
2014年8月27日
山中日出,树影草影横斜,我影亦然。我看我影,在壁上,在草间,在石上,在青藤中,凡所在处,吾目皆及。心清寂然,爽极。笑问吾影所见者何?影曰:见山气明丽,飞鸟渡涧,秋虫不飞,另有一人黎明即起,背负旭日,向自影行注目礼,嘻嘻自哂,不知所乐者何也。
2014年8月29日
八月枣熟,伸手摘之,大叫啊呀!枣枝中有虫,名洋拉子,色极美艳,剧毒,甫一触之,如针扎,如火灼,如利刃久割。吾少年时即知此物,山居十余年,无秋不防之,今见大枣明媚,忘乎所以,欲得口福而忘福之祸所寄也,故罹其害,无可怪。乃满地跳脚,大叫我靠,山为之应,痛极而笑,自认倒霉!
大冬妮:
原来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洋拉子!!!
2014年9月6日
去年冬尽,启窗迎春,其西南一窗关未实,一藤入户,越春越夏,藤长三米,蓬蓬然若在旷野矣。《陋室铭》“草色入帘青”之妙境,其草犹在帘外,仅色入户而已;今则藤与青色俱在户内矣。山居十余年,万物相生相长,不择内外,此山与我已无间矣。天人合一,此亦一也。幸甚!
陈鹏道兄:
的确如此,自然与人可以为邻、为友、为善。中秋节快乐!
2014年9月8日
中秋节,院中枣枝几触地于地,望之心动。儿时故乡金秋,稻谷下垂,弯若金钩。今北京山中无稻,却见枣枝弯垂,此弯即彼弯耶?若言是,枣非稻也;若言非,此秋即彼秋也。不同者眼前物,相同者梦无痕,年年清秋天无际,岁岁此心知西风。以手抚枣,摘而食之,口虽食枣,心实食秋。此中秋节,爽!
梅桑榆道兄:
真乃地上神仙也。
2014年9月11日
植物绿海,忽一片藤子枯死,虫所为也。其虫似蚕而极小,食亦如蚕,一叶尽,立换一叶,百只千只,日夜不停。扩耳细听之,吱嚓嚓喀,似军群猛进。忽一日,虫皆蜕变生甲,背有花点,游曳交配,却仍食叶不停。寒气将近矣,虫之轮回,亦分秒不停渐趋终点矣。无叶藤枯,气寒虫枯,乾坤造化,何物可违!
孙大梅学长:
观察生活详细入微,文笔健硕。
2014年9月29日
远行十多日,回山如入幻境。走时热浪扑面,此时凉风已四起矣,满院落枣,一地残叶,草丛中野菊白如新雪,树静风止,唯闻山谷中虫声凄楚寂寥。唔,秋来也!秋之到山,落尘埃,降冷雨,催草衰,天高云寒,令人如坠新水,又如与某天启物相遇,更似醒后复又一醒,此谓“时间中央,一个人又新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