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500000021

第21章 爱你7千年(2)

现在的庆安会馆正门“天后宫”三个字,色泽暗暗的。是那个砸烂文化砸烂善行的年代,百姓们担心把“天后宫”也砸了,就用水泥把这三字先糊上。后来把水泥揭去时,就不可能不把原先的金色也揭去了。仔细看去,那个“天”字上还有一点隐约可见的幸存金。

毕竟砸烂善业旷日持久,善良或许需要从头做起从娃娃做起,从小学读本、中学读本做起。

然后,善良不再被当作无能不再被嘲笑不再被欺侮不再被视作落伍。

然后,就像宁波帮帮宁波那样众生行善业。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天后。

有天后的地方,就有善行。

有善行的地方,就有前进。

中华天后,扬善惩恶!

潘天寿:石头就是我自家

潘天寿26岁的时候,吴昌硕已是八十高龄的画坛泰斗了。吴昌硕看到潘天寿的画惊呼:“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谈街语总入诗”。潘天寿在他的《听天阁画谈随笔》中写到“有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蕴蓄于胸,为学必尽其极,为事必尽其全,旁及艺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极”。后来,潘天寿果然和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成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

后来又后来,出现一个潘天寿悲呼“无处控诉”也“无法控诉”的后来。他被抄走的书画诗文不下六七车。他从宁海押回杭州的时候,在一张烟盒纸上,写下他最后的诗句:“莫嫌笼狭窄,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浮。”

一代大师去了。去到他热爱的山水天地间。于是,又听到他的声音远远地传来:“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往野地里跑,对着山,看半天;对着水,看半天;眼睛在看,心里在想,想那些山和水有关系的事情,其实都是人的事情……我所以和山水交上了朋友,和花草树木交上了朋友,有时一人自言自语,人家说,你是在和石头说话吧!我说,石头就是我自家呀!”

现在,他再也不用离开他的花草树木,他的山水石头朋友了。他本来就如树木、石头般地土生土长,一双元宝套鞋,一顶油布雨伞。六十年代初浙江美术学院的开学典礼上,潘天寿对新生们的讲话也一如那山那水那样本色自然:“今天,我非常高兴,能与新生见面。现在,国内很太平,工人做工,农民务农,商人经商,学生读书。都很好,你们要好好学习。”

真理往往是最简单明白的。今日宁波展现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理想的社会——

工人做工,农民务农,商人经商,学生读书。

柔石与方孝孺

近代的宁海人,譬如潘天寿,譬如柔石,都最受宁海古人方孝孺的影响。好像浙东文人浙东精英的身上,都有方孝孺的基因。

方孝孺,宁海人,明建文帝师。

明建文三年,燕王攻破京城,建文帝火中就终。谋士劝燕王勿杀方孝孺:“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燕王赦免方孝孺的死罪,从御座上起身下来劝慰他,且命左右把笔札交他起草诏书。方孝孺大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燕王遂惨绝人寰地分尸。又诛连十族杀八百七十三人,充军流亡致死的复数百人。后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引用蔡若虚斋的话:“如逊志者,(方孝孺号逊志)盖千载一人也。”“天地果有知乎哉……使人直有追撼天地之心也。”

方孝孺生前说过“非不爱身也,爱其身甚”“生为名臣,死为上鬼”。

一部中国历史,多少骨鲠之士。

鲁迅说:“他(柔石)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鲁迅看人,往往一眼就能看到根本。

上过中学的人,都读过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都记得鲁迅写左联五烈士尤其用情写的那个名字:柔石。

鲁迅1929到1930年的日记里,差不多天天都有柔石的名字。他们常常结伴外出,他“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地愁一路……”

柔石在鲁迅的影响下,写出了这样的日记:“为救人,为了社会的光明,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应当,应当,我应当这样做!吃苦!”

他把“吃苦”两个字写得最大化,后来,他吃了很多的苦。他不到30岁时身中12颗子弹,脚上还铐着18斤的脚镣。

他是1931年初被捕的。被捕前一晚还是和鲁迅在一起,只是别时匆匆,且不能告诉鲁迅为什么匆匆——他是去参加地下党的会议。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匆匆,就匆匆地告别了人世了。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柔石“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柔石留下了那么些永远的作品《二月》、《为奴隶的母亲》,柔石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爱情!张恺帆有诗曰:

龙华千古仰高风

壮士身亡志未穷

墙外桃花墙里血

一般鲜艳一般红

七八十年过去了。当年柔石任教的宁海中学办起了柔石文学社和《柔石园》的文学刊物。在宁海吃饭、走路,一不留神周围就是几位作家,就有人送书,送刊。有人要我为《柔石园》写几个字。我写——

用温柔之心

以磐石之志

读二月早春

做一个好人

十里红妆

女人什么时候最美丽?

做新娘的时候。

中国古代哪里的新娘最美丽?

可能是江南。

浙东大户嫁妆,号称十里红妆。那是绵延数里的朱红——所有的抬杠、箱屉、轿子、用具,一概漆成朱红。朱红,即朱砂涂染,再点染24开的纯金。而朱砂本身的价格也相当黄金的1/3。

那十里朱砂、十里黄金,铺就了婚礼的红地毯。每一根漆成朱红的杠,抬着朱红的箱,抬着朱红的抽屉,里边满装着朱红的描金盘、梳头桶、百宝箱、八宝盏、惜花篮、茶壶桶、娘家篮、帖盒、祭盘、粉桶、套篮、洗脸高脚架、洗脚红脚椅、洗澡浴香盒、八方平安桶,一生一世也用不过来的什物、首饰、被子和衣服。一生一世的衣服还能都准备好?现在是女孩穿衣服,今年流行的明年可能就不时尚了不穿了。今天买今天穿的衣服。越有钱越是眼睛盯着时装发布会。古代没有信息流,十几岁的时候把几十岁百把岁的服装都准备好了,那才是显贵。

十里朱红,最金最红的,当然是一抬花轿了。层层细雕,道道描金,好像一只金碧辉煌的宝盒。想象中宝盒一打开,仙女飘出来,魅力四射,流光溢彩。不不,花轿里的仙女知书达理,只能莲步轻移。金莲三寸,那是身份的象征。

大户人家的小姐房里,有至精至美的小巧玲珑的缠脚架,架上有两个手铐似的圆洞。两只脚伸进去后,大人就用长长的缠脚布把两只小小的孩儿脚缠到永远只能三寸长。宁波有句话,叫: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我看到过一张三寸金莲的照片,是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边有个馆叫:第一眼看中国。我在英国看到中国封建社会对人从身体到精神的压抑、摧残,觉得洋人看到这方土地愚味至此自贱至此,怎么不想伸一手掠夺一把?

十里红妆,绵绵延延,我怎么也看不懂的,是马桶在前。古时如果生女,可能立即把女婴溺死在马桶里。我看到一个匾,匾上有四个字:则百斯男——一百条规则都是为男而立的。女人是不算数的。

看浙江婚房,最吸引眼球的当数婚床,又称朱金千工床。宁波千工床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边设雕花柱架、挂落、倚栏、飘檐花罩,右边安放小橱一只,左边放马桶箱一只。后半部才是卧床,再一道雕花门罩、垂带,床三面围有雕刻或彩绘屏风,等于造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房中房。床前两侧的朱红栏杆上,常常刻有对联。譬如这一副:意美情欢鱼得水,声和气合凤求凰。

只是,新娘进得婚床,坐上婚床,见到的丈夫或许竟是一个几岁的小儿郎。待长大后可能又嫌她太老,于是纳妾。宁波古时有诗曰:

18岁姑娘9岁郎

夜夜抱郎上牙床

若非公婆双双在

你作儿来我作娘。

方孝孺家的后人

十里红妆的民间收藏家,叫何晓道。

要说何晓道,还得从“刚烈第一人”的方孝孺讲起。

明建文帝师方孝孺被燕王灭门10族,也有逃走的,譬如他的一个姐姐。

这个姐姐当时已经嫁给了邻村的何家。那村很小无名,方孝孺姐姐嫁过去以后,这个无名村就有了个无形中形成的名:“大姐何”。

而这位何姓,就是何晓道的亲太公。

方孝孺的姐姐和何晓道的太公逃走4年后估计躲过了劫难,返回大姐何。

大姐何周围有应、王、冯、赖4个村。旧时结亲,往往都是两小时的婚姻圈。大姐何的亲家,大都是应姓、王姓、冯姓、赖姓。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近邻、近亲告发了他们。官方派差役来抓他们,那差役当年哭方孝孺哭过三天三夜。他想法“欺上瞒下”没杀他们,充军了事。

充军16载。

16年后再回大姐何生下三子。不过,从此“大姐何”村有了村规:凡何氏子孙永不得和应、王、冯、赖4村的人结亲。直到1952年,破四旧讲团结指定一个何家女和应家人结亲,才破了这个规矩。

一个村规前后坚持580年。

也许,因为这一带的人,都自小生活在骨鲠千秋的方孝孺的故事里。

方孝孺死后,这里的进士觉得以方孝孺这样一身正气满身文章的人都死了,他们又有何脸面活在这个世上?于是都投河自尽了。

何晓道在摇篮里就听父亲母亲讲方先生的故事。上小学后,学堂老师规定必须上他的关于方孝孺先生的一堂课,这堂课一讲就是两个月!

课堂里的一班班学生之一,就是潘天寿。

也许,有方孝孺的地方,就会有柔石,有潘天寿。

还有何晓道。

上过中学的人都会知道宁海人柔石,学过国画的人都会知道宁海人潘天寿。至于何晓道么,得去过宁波,再去过宁海,再去过十里红妆这个民间收藏馆的人,才可能知道。

更可能还是不知道。

爱会在灰烬里重生

我知道宁波有7千年河姆渡文化,有明清以来令人折服的浙东文化,但是当我和何晓道面对面的时候,还是觉得,要知道文化对宁波人尤其是宁海人的浸润,这是一个参照。

何晓道,是浙东文化的一个独到的注脚。

和他对话,先得把自己的嗓音压低,否则就成了喊叫。因为他的语音已经先期进了WTO,先期与国际接轨了。真的很难想像,一个村里人,这样由内而外地斯文!

他语音低调,做人也低调。第一次在“十里红妆”馆里看到他,一点记不住他长什么样?他不高大,不白马,不周星驰,不刘德华。

后来,找到大姐何村(现在叫大佳河村),走进他那收藏民间文化的深院大宅,看到他长得开开的眉眼,和张得开开的襟怀。一如他那院子长长的围墙,拥抱着千年文化的精采。

有一间大屋,全部是明清木格门窗。何晓道说这些木格门窗咿咿哑哑熟识而轻柔的声音,是伴随家人相叙的音乐背景,也是迎亲送友的优雅古琴。这些木格的线条,行走在虚实阴阳间,留下了江南梦话说不尽。

又一间屋都是明清木椅,晓道给我一一介绍这只生性温和,那只非常文静;这只长得秀气,那只很有灵性;这只就是太凶,那只太好张扬个性。晓道好像在介绍他的老朋友,他们一一都有生命。

晓道讲起一座500年的佛像。脸已经风化掉了,食指与拇指那一点点连结处,居然一点也没断开。这座雕像的精神,一点点也没有风化掉,留下的恰恰是升华的美!

是历史和时间把这件艺术品加工得这样令人大恸大悲!

“面对这样的完美,我只能以哭交流,以哭相对!”

我想起沙宝亮那首动人感人的歌《暗香》——

心若在灿烂中死去

爱会在灰烬里重生

晓道说,古人是带着崇敬来做这一件件物品的。

而我想,晓道是带着爱情来修复这一件件物品的。

他拿起一个朱红提桶:你看,这弧度这弯度像不像一个江南少女?这样一个提桶,是把一块圆木锯开,剖开,接牢。古代工匠很多不识字,也能算准,拼好,然后用两个手指头夹住一只铁刨子,把提桶里边刨光。你看,桶是实的,把是空的。虚为阴,实为阳,这样一只桶,上虚而下实,上阴而下阳,虚实阴阳交叉出一份妩媚和灵巧。桶外的朱砂,有0。6毫米厚,所以桶的光亮不是浮在面上的,是藏在里面的,由内而外的,像珍珠。

于是,一只朱红的木质提桶,在我的视象里幻化成一颗红珍珠,又幻化成珍珠姑娘,娉娉婷婷地就要向我走来了。

我看不过来晓道这20年来收藏了多少,我只是听人说“这个‘小宁波’靠得牢”。所有的灰头灰脑的民间古物,投胎到何家以后,都有了新的生命和新的使命——传承文明。

心若在灿烂中死去

爱会在灰烬里重生

爱你7千年

电脑3个月就换代,西联汇款到国外,好像电传一样快,惜时如金的人,一边和朋友来回收发电子邮件,一边在电话里经营每一个明天每一个未来。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只有一点是不变的——每个人都可能落伍。

或者说每个人明天都可能落伍。

不认为自己也会落伍的,那就可能已经开始落伍了。

认为自己昨天不落伍今天不落伍明天不落伍的人,那是,那是一定落伍了。

说各领风骚三五天或许夸张,不过任何人都很难魅力依旧——周围这么多现代人在把有效资源最大化,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在资本运作创新高,在百变作秀使新招。

一个百变的时代,大家越来越喜欢新鲜的、新生的、新奇的、新锐的,服装做给青年穿,电视拍给青年看,到处是青春美少女组合或青春偶像剧,多好呵,青春18!多好呵,花季16!多好呵,河姆渡7千!

河姆渡人,年方7千。裹着仅可遮羞的一点粗布,展示常年劳作而健美的,这是今人晒多少太阳浴也晒不出来的原色。脖子上挂着一串原初的饰物,用象牙、用鱼骨、用石、用玉,雕刻上各种图案,琳琅而朴拙,这又是今人如何想返朴也返不到的境界。

他们用骨打上4个孔,做成骨笛,对着太阳和飞鸟,吹出他们心中的曲调。

骨笛,是最早的管乐了吧?

如果让河姆渡女子走上T台,那是一次美的归去来——清纯而性感,简约而自然。

河姆渡,在宁波的余姚。30年前,1973年,当地农人劳作时,有一把铁锹顶上了地里的硬物,扒开一看,是石器,是陶片。再扒开看,是再再的石器、陶片。再再再以后,才明白这里是7千年先民的遗址。

2800平米的遗址里,到处是木桩和木物件。先民盖的木结构屋子,全部用榫卯技术。大面积的稻谷,堆积层有的近1米厚,挖出来的时候,这些7千岁的稻谷还是金色的,只是一到空气里,炭化了,才变成黑色。

有一位天真的老外,说可不可以用一吨米来换河姆渡的一粒稻谷?

当然,他天真得可爱。

聪明的河姆渡人,知道栽培稻谷当主食,也懂得荡起木浆水上行。

这样聪明美丽的河姆渡人,叫我想起刘德华的歌:爱你一万年!

河姆渡呵,爱你7千年!

河姆渡隔着姚江的对岸,是沪杭甬高速公路。高速的现代社会现代人,时时在接收全世界的信息,当人们在宽带上冲浪以后,突然,看到了一个魅力永存的河姆渡。一个叫今人愧对的河姆渡。

面对7千年前的文明,我们,是不是不够聪明?

河姆渡,爱你7千年!

同类推荐
  • 2016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2016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本书是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精短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精短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精短散文。
  • 母亲希望你会跑

    母亲希望你会跑

    这是一本关于故乡、远方和成长的散文集,是七零后、八零后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故事以中国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围绕“故乡与远方”主题展开,将会引起广大从故乡走向远方的天涯游子共鸣。在14亿人有9亿农民的背景之下,进城,是过去几十年、未来几十年持续发生的中国现象。农民需要进城,或者将子女送进城市,由此产生“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的城乡鸿沟之病。身在故乡的人期盼着、羡慕着进城,而进城的漂一代却又同时反思生活、想念故乡的田园生活。故乡是一生的情感,远方是“围城”的伤痕,乡愁是时代的烙印,一入城市深似海,浪子回头家何处?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醉在心诗

    醉在心诗

    《醉在心诗》是任太刚的诗集,包括《我和你》、《年轮》、《游遇》等作品。
  •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它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在我国西藏、四川、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区,有上百位民间艺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格萨尔王传》蕴含着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热门推荐
  • 怀紫阁隐者

    怀紫阁隐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本书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谋生,后回来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书充满强烈的反叛精神,又始终弥漫着离奇、紧张的超现实气氛,带有部分哥特文学的奇幻恐怖色彩,惊悚恐怖又不乏感人至深。
  • 鬼马少女,在线拆礼

    鬼马少女,在线拆礼

    生日当天,被气到晕倒?“我没那么脆弱吧?”某女哀嚎道。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自己是被这个黑乎乎的电击棍一样的东西弄倒的,还要离开自己原来的星球?不愿意,坚决不愿意。“还想再尝一次十万伏特的滋味?”那人满脸阴谋地笑问。某女立刻认怂,“我去。”一个以为自己是平凡人实则是废柴的少女的寻亲之旅,无意中揭开了一场惊天阴谋。“喂,我在原来的星球是个孤儿,怎么来到异世大陆,满大陆都是我亲戚啊,有点顶不住啊。”某女风中凌乱中,下一秒,她就决定好好和大佬处好关系,毕竟,小不忍则乱大谋呢。
  • 功夫派2:谜之琥珀争夺战

    功夫派2:谜之琥珀争夺战

    狼人乔伊率领利齿团企图夺取由武圣尊者保管的功夫宝典。激战中宝典被撕成两半,其中的迷之琥珀飞落四方。迷之琥珀共有十块。乔伊已经抢走了半部功夫宝典,如果他能寻找到一半以上的迷之琥珀,这对他取得整部宝典进而控制东大陆会非常有利。为了保卫东大陆,派派等三小侠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争取到妖魔军的支持,开始了跌宕起伏的宝石争夺战……
  • 新帝国掌门

    新帝国掌门

    体会新帝国掌门人的创业历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秘成功的最深处。本书精选7位优秀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导演了一出出江湖豪侠的风云故事。他们尽管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管理风格上都有独特之处,但始终围绕人、财、物做文章。或不断深入,或不断拓展,细心品味,令人受益匪浅。
  • 大陆侦探社

    大陆侦探社

    富有的商人在一辆汽车里被重物击伤致死,凶器竟然是一台打字机,而现场一口气发现了九条重要线索,却没有一条通往正确的方向。在土耳其街进行常规调查的侦探遇到了一对和蔼和亲的老夫妇,被热情地请进家门喝茶,谁知一脚踏进了尔虞我诈和自相残杀的陷阱。一位发誓复仇的上校,带着擅长巫术的黑人男仆来到仇人家附近定居,玩弄各种骗局。他究竟是在装神弄鬼,还是真的相信鬼神的力量会替他复仇?在金钱、美女、黑帮、鬼怪的种种漩涡中,来自大陆侦探社的这位中年肥胖、办事利落的无名侦探从容周旋,屡屡绝处逢生。
  • 遵闻录

    遵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配大佬翻身日记

    女配大佬翻身日记

    受尽背叛,突然穿书,但是没想到自己还是个女配!!女配也就算了,怎么身边的女配都是重生的?!那就一个人佛系修仙吧,可是原女主你为什么非要灭掉我不可?!一遭毁灵根,遭万人唾弃,女主你还不放过我?!不行不行,女配杠不过女主,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越想越气,就是天地都认你为女主,作为变数的女配今天我也得吊打你!仙途漫漫,女主难杠,让我娓娓道来,等等!女主的桃花你们跟着我干啥,我只是个女配啊....
  • 等不到天亮等时光

    等不到天亮等时光

    单亲家庭的常晓春在学校备受欺凌,偶然被夺目闪耀的少年时光解救,两个人开始了懵懂的友情,也注定了一生的悲剧。晓春的姑姑和时光的爸爸抛弃一切离家,让两个家庭同时陷入崩塌的境地。时光因此当众羞辱她,让晓春的青春期开始变得苦涩又绝望,而后他去往了别的城市,两人天各一方。晓春升入中学,时光又神秘地回来了。时光痛恨常晓春的身份,更痛恨自己对她念念不忘的情感。晓春则依旧爱慕这个俊美冷漠的少年,心里依然期望他会喜欢自己。好友、同学都提醒她时光有可怕的心理疾病,但她仍旧一意孤行,追随时光。直到时光以钱要挟晓春的妈妈,疯狂地将晓春囚禁在身边时,晓春才发现时光淡漠忧郁外表下那可怕、不安又惶恐的内心……
  • 饮流斋说瓷

    饮流斋说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