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关陷落的很快,不只是五王反军在关内厮杀,还有幽州军也在同时大举进攻,在主将已死的情况下,仅剩的四万多朝廷士卒遭受内外夹攻,根本就没撑多久,这天下第一雄关也就告破了。
幽州军在听到关内厮杀的动静的时候,副官就毫不犹豫趁机攻关,因为燕王走的时候说过。
朝廷大军拒守平阳关,不是短时间攻得下的,幽州军不必耗费时间兵力攻城,静静等候时机就可以了,这个时机就是平阳关关内也开始厮杀的时候,幽州军就能全力攻城了。
此战一过,朝廷组建的十五万平反大军全军覆没,朝廷再也没有任何力量阻挡燕王的步伐了。
硝烟已尽,看着一片狼藉的平阳关,杜远满脸灰败。
他看着燕王,落寞说道:“殿下,朝廷已经容不下我了,我虽然已是残老之身,但仍愿为殿下发挥余热,望殿下收留……”
杜远虽然苟活了下来,但是已经无处可去了,他背叛了朝廷,回去只有一个死,想来想去,也只有燕王能给自己一个归宿了。
燕王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到:“本王说过留你一条命,自不会食言,但是并没有理由给你出路,帝国不需要投降的将军,本王同样不需要。
让你活着已经是给你的恩赐了,如果不是攻下平阳关你也出了一份力,本王是不会留你性命的,幽州军没有可以给降将的职位,你的命本王给你了,至于你要去哪,会怎么样就跟本王没有关系了,天下之大,你就好好苟活着吧!”
杜远愣愣的看着燕王,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最终深深的叹了口气,然后落寞的转身离开。
只是身影佝偻了下来,再也不复以前的意气风发了。
他离开了平阳关,这个地方他永远都不想再看到了,至于他去了哪里,没人知道,更没人关心。
一代名将最终落得如此落魄下场,不免令人唏嘘。
一旁的齐王看到杜远落寞的背影,不免有些不忍。
“三哥,杜远都已经是快要入土了年纪了,何不给他一个闲职了却余生,如此这般是否有些不近人情了。”
燕王看了一眼齐王:“战场上是讲不得情面的,杜远投降,背叛的是帝国,如果今天给他好下场,那就会给其他人立了一个不好的标杆,到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即使投降也不会有什么后果,以后战阵之上,谁还能尽全力为帝国征战。
此风不可长,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投降没有好下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横下心死战到底,连平阳关一个小小的守将尚知死战不降,而杜远身为朝廷大将,却连一个小将都不如,此人乃帝国之耻,不必怜悯。”
齐王疑惑道:“一个杜远而已,会有如此严重吗?”
燕王意味深长的说:“帝国将来要面对的敌人可都不简单啊,不论是北辽还是寒霜帝国,都是要以举国之力应对的,什么都能烂,只有帝国军队不能烂,杜远是不能饶的。”
众人心头一凛,燕王最是熟悉沙场之事,见他如此忧虑帝国形势,他们的心头也不免沉重起来。
虽然他们都知道北辽和寒霜帝国一直都是大凉最大的威胁,但是有安西军和幽州军坐镇,形势不会太糟。
不过燕王的话让他们感觉到,幽州军似乎并不像表面上的轻松,只怕北辽也不像想象中的好对付啊。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接下来的争斗了,属于皇子们的争斗。
朝廷已经无力阻拦反军了,大军入京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么扳倒萧皇后和信王之后,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之间谁能顶替信王坐上皇储之位!
这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彼此之间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要说他们觉得谁的威胁最大,那肯定是燕王了,如果燕王有望龙之心,天下没人争得过他,而且见过燕王手段之后,他们也没那个胆子和燕王争。
所幸燕王并无意染指皇位,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至于最终谁能笑道最后,就各凭本事了。
燕王也看出来这微妙的变化,沉吟了一番。
“诸位皇弟,本王起兵之时已有书信告知各位,我并无意皇位,这句话今天依然如此,相信你们还是信得过我的,现在朝廷已经势弱,大军进京指日可待,到时会由朝廷在诸多皇子中推出皇储。
但是本王丑话先言,皇位毕竟只有一个,最终谁来坐,朝廷决议出来的人是谁就是谁,你们不要不服气,也不能动歪心思,不然的话,就不要怪本王不讲情面了!”
几个藩王并无异议,燕王的表态不是坏事,至少现在谁都有机会,万一真的是自己登上皇位,燕王反而是最大的后盾。
燕王的话掷地有声,他们不相信其他人有胆子不讲规矩。
看他们一致认可,燕王点了点头。
这也是无奈之举,自己造反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于社稷不利的,虽然自己成功了,但是社稷却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足足十五万朝廷大军都灰飞烟灭,这样巨大的损失还不知道要多久才缓的过气来。
虽然造反是为了私仇,但是无论如何自己还是帝国皇子,这江山也是姓左的。
已经掀起的乱局无可避免,但是后续的事态,燕王是必须要控制的。
社稷已经经不起第二次的动荡了。
所以后面的皇位之争,燕王必须要让所有人都收起小心思,这番敲打是不能少的,皇位可以争,但是不能太厉害,燕王的底线就是不能起刀兵之争,不管怎么样,社稷不能崩。
如果这个时候还因为皇位彼此尽起刀兵,仗打完了,大凉也就真的完了。
战场清理完毕,浩浩荡荡一共十几万大军向京城进发。
路途上再无任何阻碍了,往京城只有七天左右的路途,七天之后,他们就能兵临城下,整个京城都会在燕王的铁蹄下颤栗。
这时候燕王只关心一件事,就是甄淮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如果他进京的时候看到的是长宁的尸体,那么燕王的底线就彻底没有了。
大哥对他唯一的请求,就是照顾好长宁,如果最终燕王没有保护好长宁的话,他就会放下一切顾忌。
就算大凉崩裂,他也要让整个朝廷为长宁陪葬,谁也逃不掉!
燕王望着远方。
“京城,本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