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200000007

第7章

中明老汉父子俩把两千斤稻谷拉到乡粮站,卖粮的人没有几个。前几年,这里卖粮的人山人海,乡政府上至党委书记、乡长,下到炊事员,都来维持秩序。昨年卖粮的群众没那样积极,今年更缓慢了。乡政府也派了干部来协助粮站收粮,可现在无事可做,全在一棵泡桐树下聊天。看见中明老汉和文富拉了谷子来,都一齐回过头看着他们。其中一个人叫了起来:“巧了!正要找人给你带信,你就来了!”

中明老汉认出了是党委书记兼乡长周华,便把车停在他们面前,客气地问:“书记有啥事找我?”

周华说:“不是我找你。昨天县报社打来电话,前两年来你家采访过的那个林大记者,明天又要来采访你这个种田专业户。”

中明老汉听了,心里立即又荡起一种自豪感来,嘴里却说:“有啥采访的?”

书记说:“人家看得起你。”说着,用手摸了摸车上的麻袋,接着问,“还差多少粮没卖了?”

中明老汉回答:“今天就扫尾了。”

乡上干部们的眼里立即闪出兴奋的光彩来。周书记接着夸奖说:“你一万多斤稻谷都卖齐了?!不错!不错!”说着,周华立即来了个典型引路,对了院内稀稀疏疏的交粮群众宣传说:“大家看一看,这是佘家湾的种田大户中明老汉,种了三十口人的田,该交一万……一万多少?”周华一时记不起了准确的数字,转问中明老汉,中明老汉立即给他补充说:“一万七千斤。”周华马上接了过去说道:“一万七千斤,人家今天就全面完成任务了!大家要向他学习呀!富了不忘国家,踊跃交售爱国粮!”

中明老汉被书记当着这么多人,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心头却又觉得非常好受。他想找几句很好听的话感激领导,却一时想不出来,只是说:“皇粮国税嘛,该交就得交!不交,不就成了赖皮的了!”

“对!”周华像很佩服老汉的觉悟似的,又接着表扬道,“大家都有你这种觉悟,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得多了!”

这儿说着话,那边几个交粮的,已经过了磅。有人冲文富父子俩喊道:“过秤了!”

中明老汉听见,很抱歉地冲周书记他们笑了一下,将粮拉了过去。正要从车上搬下稻谷来验质过磅,不想周书记又急忙赶了过来,说:“别忙别忙。”

文富听见,立即停止了搬动,有点茫然地看着书记。

周华看着他们不解的神色说:“为了掀起卖粮高潮,我们正准备办一个专栏,宣传卖粮中的好人好事。你们是我们乡的种田大户,卖粮又走在全乡前面,我去找人来给你们照张相,贴在专栏里。”

中明老汉父子俩明白过来,互相看了看,都流露出乐意的神色。中明老汉说:“我这衣服,你看,皱皱巴巴的。”

周书记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样才真实!”说完,立即去喊照相的人了。

这儿一些交粮的人,都对中明老汉父子俩露出羡慕的神情。也有人对他们开玩笑说:“老大爷,等一会儿可要笑啰!”“文富兄弟,把衬衣扎进裤腰里,神气一点!”

在众人善意的戏谑中,中明老汉忽然想起什么来,凑近文富悄声问:“这照相,可是要钱不要钱?”

文富也不知收钱不收钱,想了一想说:“恐怕不要钱的。是他们要我们照,又不是我们要照的。”

老汉说:“不给钱还差不多,如果要钱,听说照一张带色的是很贵的。”

说着,周华书记就把广播站的万通讯带了过来。万通讯手拿笔记本,肩挎照相机,走到中明老汉面前,打开笔记本先问:“佘大爷,你今年一共卖了多少爱国粮?”

中明老汉仍沉浸在自豪里,说:“不多不少,一万七千斤!”

万通讯又问:“今天就完成任务了?!”

中明老汉点了点头。万通讯用笔帽搔了搔头发,从头发中掉下一些米麸似的头屑,想了想又问:“佘大爷,你积极交售爱国粮,心里是咋想的?”

“咋想的?皇粮国税,反正得交嘛!”

“还有呢?”万通讯紧跟着问。

“还有?”中明老汉想了一想,想不出了。

“你想过没有,党的政策好,使农民日子好过了,我们丰收不忘国家,要积极交售爱国粮?”万通讯启发地问。

中明老汉皱皱眉头,他没想过这样深的问题,便率直地说:“我没想过。不过,农民的日子好过了一些,可这定购粮,也不知咋回事年年在涨?前年我卖一万四千斤,去年卖一万五千斤,今年就涨到一万七千斤……”

没等他说完,周围的群众都一齐笑起来。万通讯忙合上本子,说:“行了行了,照相吧!”说着,让中明老汉和文富都站到仓库的大门边,一人把着一袋稻谷。中明老汉很少照相,表情很不自然。他圆睁着双眼紧张地看着相机,嘴僵硬地咧着,万通讯一看,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眼睛看低一点,嘴巴闭着,笑,再笑!好——”说着,咔嚓一声按了快门。

照完后,万通讯收起相机,转身就走,也没向中明老汉提钱的事。中明老汉才知道真是不要钱的,一时又想起该多照一张,譬如再照一张单人的,今后死了,让儿女们看着,心中也好有个想念。可一来小伙子已经走了,二又怕别人说他想占便宜,也就把这种想法压在了心里。

等人群散开后,他们才把粮卸下来过了磅。两千斤稻谷倒进国家仓库里后,父子俩才像完成一件重要任务,嘘了一口长气。接着,文富守着两架板车,中明老汉持了这次和上几次卖粮的单据,去左边决算的窗口结账。窗口前围着的人比卖粮的人多,吵吵嚷嚷,询问声,抱怨声,和从窗口里面传出的算盘声,响成一片。中明老汉的心还沉浸在党委书记的夸奖和照相带来的喜悦中,何况他现在手里攥着一万七千斤的售粮单据,周围不管哪个,都没法和他相比。他攥着的单据就是钱!不一会儿,就将从里面领出一千多元崭新的票子。他将再次被众多的羡慕甚至嫉妒的目光所包围,将会被一片啧啧的赞叹声所湮没。到时候,老汉心里幸福的暖流,将远远超过书记的夸奖、表扬所带来的快乐呢!说到底,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是一家人一年辛勤劳作换来的一份报酬呀!他将用这报酬,为文富娶回心爱的女人;还将用这报酬,托人给小儿子说门亲事,为他们完成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也完成自己做父亲的责任!

正当老汉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的时候,他前面一个结账的汉子忽然叫了起来:“你们搞错没有?一千多斤谷子,就收这么一点钱?”

“错了你去查账!”屋里算账的人冷冷地回答说。

“搞的啥活路哟!今年各种款就比昨年多了一半?你们家是不是种庄稼的?”汉子继续质问。

里面结账的人语气软了一些,说:“我们管不到那么多!我们只管结账、收钱。”

汉子嘴里咕哝着,无可奈何地退了出来。

轮到中明老汉结账了,他走到窗前一看,里面算账的财政所、农经站和粮站的人他都认识。他们都一齐向中明老汉打招呼:“大爷,粮卖了?”

中明老汉满面笑容地回答:“卖了!”

里面的人又说:“大爷真是好样的!”接着问,“大爷结账?”

中明老汉又和蔼地说:“是呀,结账呢!”说着,就把手中的定购粮本本和一沓单据,从窗口笑吟吟地递了进去。粮站会计把单据接了过去,先在算盘上噼噼啪啪拨拉了一阵,然后在单据上填上数字,把它们转给对面的出纳员。粮站出纳员也在算盘上噼噼啪啪拨拉一阵,又在单据上填上数字,又把它们转给财政所的税征员。税征员拿出一本厚厚的账簿,翻了一阵,然后对着账簿开了几张收据,又把先前的单据转给了农经站的女出纳员。女出纳员也同样拿出一本厚厚的账簿翻了一阵,然后对着账簿一口气开出了好几张发票,最后才把所有的发票和单据,一齐转给了粮站的出纳员。

中明老汉充满信心和喜悦地看着他的卖粮单据在一只只秀气的手中周转。他知道,这些手续是结算当中必不可少的。除粮站会计以外,每经过一个人的手,他们一手辛勤劳动的果实,就要被扣除一部分,贡献给国家和集体。这也是完全应该的,自古种田的就要交田税。何况现在托政策的福,才不愁吃不愁穿,没有任何理由不积极交纳“皇粮国税”。老汉在等着粮站出纳员最后拨拉出的数字,以及从他手里递出的现金,那才是他们一年劳动成果中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大爷,给——”终于从窗口里面递出了一沓花花绿绿的发票、单据和现金。

中明老汉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爆满青筋的双手由于高兴而微微颤抖着。他接过出纳员递出的单据和票子,同时,还不忘友好、亲切地向窗户里面的人微笑着点头致意。

为了不影响别人,中明老汉捏了那沓发票和现金,退到墙角边。他先把发票清理好,揣在褂子里,然后,专心致志地数点起票子来。

可数着数着,老汉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两眼也由先前闪耀着的幸福、激动的光彩,变成了一片茫然。他急忙奔到窗边,分开窗前的人,大声地对窗子里面的人问:“哎,我的账错没错?怎么才两百多块呢?”

里面的人先还对他很和气,说:“不会错的!经过了几个人的算盘,咋会错呢?”

“可咋只有这样一点钱呢?我可是卖了一万七千斤粮呀!”中明老汉还是不明白地问。

里面的人又对他解释:“你卖的粮多,是因为你种的田多。各种税、费,都是按田摊派的。你种得多,就摊得高。”

中明老汉还是不甘心,将一沓发票递到窗子里面,说:“那你们给我说说,都扣了些啥钱?”里面的人见了,有些不耐烦起来,说:“都在发票上写着,你自己看去吧!”

中明老汉说:“我认不得字!”

文富在院子边,听见这边吵,那声音有点像父亲的,急忙跑过来看,果然是。窗子里边的人一见,忙说:“这下好了,你家认得字的来了,一边看去吧!”

中明老汉只好退出来,走到自己的板车旁边,一屁股坐在车杠上,把刚才窗口发生的情况大致对文富讲了,就迫不及待地把一沓发票递给儿子。

文富接过发票,一张张展开。只见第一张税务发票上写着:农业税750元,特产税180元,合计930元。第二张是乡政府的统筹款发票,没写项目,文富知道就是负担村、社干部工资,五保户、烈军属的优抚款,安广播、看电影等等公益事业款项,一共是714元。第三张发票上,第一栏写的是代扣绿化费(树苗款)150元,第二栏是代扣公路民勤义务工投劳费180元,第三栏写的是代扣兴修水利投劳费180元,合计510元。另外还有几张专用单据,一张是教育附加费120元,一张是县里修火电厂捐资150元,还有一张是安程控电话捐资180元。

文富把这些发票看了一遍,心情也格外沉重起来。他找了一块瓦片,蹲在地上,一笔一笔把这些数字在水泥地面上加起来,又把一万七千斤稻谷的价钱算了一遍。没错,一点没错,他愤愤地把瓦片扔到远处,然后沉默下来。

中明老汉见了,忙生气地说:“咋回事,你也不肯跟老子说一声?你嘴巴被篾条捆住了?”

文富站起来,用脚把地上的数字重重地擦掉,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才蹲下来,把账一笔一笔地讲给父亲听。还没等文富讲完,中明老汉就双手捧着头,蔫儿蔫儿地说:“完了!刚才还满心指望靠这卖粮的钱,来给你办喜事,还可以余点钱给文义定门亲,这下只有靠屋里剩下的一点谷子了!今年这费那费,早听说要涨,可没想到要涨这么多。昨年我们也收了一千多块钱嘛,今年还多卖了两千斤谷子……”停了停,忽然又抬起头问文富,“啥叫程控电话?”

文富摇摇头,说:“我也没见过!”

中明老汉痛苦地骂了起来:“杂种些,啥都叫农民出钱了!”

文富见父亲怄气的样子,心里很过意不去,好像这都是他给父亲造成的一样,忙安慰老人说:“爸,你也别怄气,政府要我们农民出钱,我们不出也得出。再说,也不是我们一家人出。你说得对,家里今后的日杂开支,我们还有几千斤存粮嘛!”

中明老汉没回答文富,默默地坐着。文富问他是不是饿了,叫他去街上吃碗面条。中明老汉也没回答,文富又说了一遍,中明老汉忽然跳起来,对着文富骂道:“吃!吃!你杂种有多大家底来吃!”骂着,拉起板车,黑着脸,怒气冲冲地走了。

文富被父亲骂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知道父亲心里不好受,就默默忍受了,也拉起板车,跟在父亲身后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父子俩都像被霜打蔫儿了的黄瓜,没有一点精神。谁都没有说话,车轴转动发出的“吱吱呀呀”单调的声音,更给父子俩烦躁的内心增添了压抑的气氛。走着走着,中明老汉忽然嘟哝了一句:“昨年望到今年富,今年还穿衩衩裤!”

文富没听清父亲说的是什么,忙抬头问:“爸,你说啥?”

中明老汉似乎吃了一惊,回头盯着文富反问:“说啥,老子说了啥?”

文富突然发现,父亲的黧黑面孔中透出灰黄,皱纹密布,好像一下就苍老了许多。

同类推荐
  • X银行抢劫案

    X银行抢劫案

    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阴谋与陷阱为伍,忠诚与背叛同存,庄严与荒唐杂糅,文革中的一起银行抢劫案,镜子一样映视出一部分国人灰鼠样的嘴脸与灵魂。无耻的忘却召唤着信仰重建与灵魂再塑的迫切与必要。多棱镜样的透视不仅仅是写作的技法,更是对当代人灵魂的一次次拷问与鞭挞。
  • 不成功的爱情

    不成功的爱情

    《不成功的爱情》包括大学四年级,黑铁公寓,最灿烂的阳光,王仙客寻无双记,白银时代,鬼营,奸党与我们,不成功的爱情,《红拂夜奔》片段,《三十而立》片段之一,《三十而立》片段之二等等。
  • 职商

    职商

    HR硕士毕业生苗衿凭借丰富的产品及管理知识力压众多竞争对手走马上任人事经理,壮志满怀地投入到人事改革的洪流中,殊不知改革就是要破除陈规和触动既得利益.在各方利益的激烈较量中,疏于自我防范的苗衿尽管初步取得成效,但更大的漩涡却在一步步向她靠近。《职商》不同于其他职场书籍急欲传授专业技能,她以细节见长的故事性描述手法悉数关于招聘面试的实质、关于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关于同事之间的交道、关于对下级的管理、关于工作任务的安排、关于和客户的交往等等精彩故事。不同于当前书架上泛滥的“白领到金领”喜剧式的教科书,堪称一部求职入职者的警示录——在我们闯荡职场的过程中,知道哪条路不通和知道哪条路可行同样重要!
  • 黑家洼

    黑家洼

    正月十五还没到,黑丁香就急迫地打电话给师母白茉莉,约白茉莉同去陕北绥德县,寻觅一个吕布型的男子。黑丁香是报社知名记者,年方四十,却一直未婚,成了所谓的“剩女”。一位气质高雅谈吐斯文身材丰腴的美人,事业成功,追求者众,却成为“剩女”队伍中的“齐天大剩”,令周围很多人颇为不解。白茉莉深知黑丁香不婚的苦衷,这是两个女人用岁月与友情缔结的共同秘密。白茉莉知道,她与黑丁香此行,是一场寻觅优良精种的运动。
  • 尘埃飞扬

    尘埃飞扬

    小说集全景收录阿来成名前后的21部小说,勾勒出阿来创作走向成熟的轨迹。不仅如此,小说集还将阿来的诗句、心情感悟以卡片形式夹在书中,全方位展现“智者阿来、诗意阿来”的魅力。
热门推荐
  • 甜妻似火:总裁老公晚上见

    甜妻似火:总裁老公晚上见

    南青栀遭遇算计,和未婚夫的哥哥过了疯狂的一夜。事后,男人甩了一张支票给南青栀,要求她永远闭嘴,不再提此事。南青栀事后真的没再提过,谁知道,男人却反过来纠缠不休,常常半夜爬窗,闯入她房间。南青栀一脸悲愤的扶腰,怒道:“骗子,大骗子,说好的见面就装不熟呢?”盛夜谨笑:“那只是明面,私下无需装。”南青栀:“我呸,我一点都不想跟你熟。”盛夜谨:“呵……你的身体都比你诚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仙分手师

    神仙分手师

    月老化名越朗,下凡后在越宸的越氏集团挂名总裁。因为神仙阻拦姻缘会受反噬,所以为了斩除孽缘,越朗在人间开了婚恋公司,还招揽分手大师专业拆婚。鸾兮仙子的一缕残魂转世到都市少女米桐身上,法宝尘缘镜化作了她的一双眼睛。米桐本是计算机系大学生,暗恋男神许北吟不得,听信广告买攻略却沦为全校笑柄。米桐要求退款,闹到了越氏集团,被总裁越朗威逼利诱,正巧姥姥病重,越朗借给她一大笔医药费。为了还债,米桐不得不留在其左右帮助其搜集三生石碎片,还要照顾脾气暴躁的坏八哥小墨。米桐入职分手大师团队,与情感大师林翊、心理咨询师喻晴珊、策划师摆青松、婚姻法律师常斯明等等成为同事,利用超强的信息搜集能力辅助工作。
  • 农药玩家修真日常

    农药玩家修真日常

    吧唧,修仙失败!施语阳熬夜猝死,一路结交小伙伴,带着农药去(真)修仙的欢乐故事。=====================玉堭仙宗招聘启事,招聘对象:有灵根者择优录取,天资好的优先。。五险一金,包吃住。???内门弟子享有一年一次仙境试炼度假机会。?????"现招聘剑修:二十人,要求熟练掌握剑道,会多种招式,抗压能力好。熟练因对魔修等突发状况。????招聘阵修:十五人,要求会独立制作阵盘,多年绘制符篆经验,?????丹修:岗位人数已满。"
  •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畅销100万册,著名实战管理培训专家为国企员工再次倾力打造“责任”读本。责任永远是国企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石。当责任感着眼于全社会时,国企就会成为真正的大品牌;当责任感着眼于国家与民族时,国企的核心精神已经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 一见钟情之蜜捕甜妻

    一见钟情之蜜捕甜妻

    童颜这辈子最大的噩梦就是嫁给了莫少天。那丫的长了一张颠倒众生的脸,开口却怼的人半句话都说不出来。“莫少天,我们是假结婚,假结婚!”“我不介意牺牲身体,弄假成真!”
  • 王的征途

    王的征途

    本书用生动的文字记载了韩信的生平事迹,既写韩信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厄运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韩信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两千多年的时光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故事虽落幕,人生不终场。最残缺的结局,最辛酸的奋斗,最残忍的成长,以及最惆怅的回忆浸透了历史的笔墨。韩信的那两滴泪化成了日日如期而至的露,如亿万只明亮的眼,审读着后人为他用词汇所作的种种注释。
  • 千金一弄

    千金一弄

    淡定穿越女一脚迈入宫门便成了太子妃的不二人选。只是,太子的人选尚不明确。嫁谁,谁做太子?这年头有个宰相爹,果然不同凡响。到底嫁谁呢?穿越女林小弄摊摊手,这个,都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陆先生余生拜托了

    陆先生余生拜托了

    初遇时,李夕雨一眼就在茫茫人海里看中了那个男人,发誓一定要把他拿下。……然后学校里就经常看见一个大一新生常常跑到大二男生宿舍下面等人,大家看见这一幕纷纷觉得可惜,这么可爱漂亮的小学妹不知又被哪个不知名混蛋的花言巧语给欺骗了,直到后来……发现那人是g大里大名鼎鼎的陆槿,出了名的败类。学校里的单身汉们顿时哭天喊地,好好的大白菜被猪给啃了啊!呜呜~排雷:1、男主糙汉一个,而且以前交往过女朋友,一开始不喜欢女主,所以并不温柔,但是喜欢上女主后会很宠女主。2、1v1,女主是个厚脸皮小作精。甜文,全文基本无虐。3、望大家嘴上留情,谢谢了。有意见希望大家文明提意见。
  • 残明虎啸

    残明虎啸

    大明三百年众说纷纭,特别是崇祯这位皇帝备受争议,明朝的灭亡也是各有各的说法,天灾论,人祸论,历史的必然论还是偶然的因素不一而足,本人单纯的不喜欢满清,认为他们毁了我们华夏文明,故而写这本书,主角自然要回天有术,但不是取而代之,而是改良社会,欢迎大家品鉴。
  • 七个男人

    七个男人

    小说描写了七个男人的打工生涯,和现代人的生活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