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53300000141

第141章 庄忌投梁

景帝怔怔地看着窦氏在刘嫖的搀扶下离去,半晌缓过神来,遂重重叹了一口气:“这叫什么事儿!”

到了这会儿,袁盎才从后殿维幔后面走出来:“陛下……”

景帝看到袁盎有点发愣:“嗯?你还在呢!”

袁盎拱身:“臣在。”

景帝看了他半晌,才指着窦氏的背影道:“刚才你都听见了?你瞧瞧,瞧瞧,这老太太一点都不为朕想,一门心思全在她的小儿子身上!”

袁盎躬身道:“老人家都是偏疼小儿子的,陛下听听就算了,只不要往心里去才好。”

景帝扫了他一眼,叹气道:“嗨!你坐吧,别总撅着了。”

袁盎方起身来,长出一口气。

景帝皱着眉,叹息道:“这事儿弄得!如今怎么着朕也得给那周亚夫下个诏了,要不然老太太那里不好交待呀!唉!谁叫咱大汉朝是以孝治天下呢!”

还没有落座的袁盎赶紧又起身行礼:“陛下仁善。”

睢阳十字街头。

一张麻布告示赫然出现在街头一家店铺的墙壁上。

告示前站着几个人。有人在念那告示上的字:“梁王告全体梁国子民书。皇天后土,大汉子民,今有吴楚七国叛贼,大行无道,反逆朝廷,犯我梁地,欺侮百姓,困我都城,令我无辜父兄流血丧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今本王令梁国子民全力以赴,携手抗敌,凡能斩获敌大将者,赏金五千斤;斩敌列将者,赏金三千斤;斩敌裨将者,赏金一千斤;斩敌食禄为二千石的官吏者,赏金一千斤;率家眷子弟前来投我梁军者,每人得赏百金……”

告示旁设有一低矮书案,书案旁站着女扮男妆的芷兰和枚乘。二人皆身披盔甲站在那里,不停朝过往的百姓分发着简书和竹牌。

念告示的人话音一落,芷兰便手举着竹简大声喊道:“睢阳的父老乡亲,我等皆为大汉朝廷子民,大汉开国以来,休兵罢战,养民生息,使天下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却吴楚七国叛军,为争权夺利不惜背叛朝廷,把战火烧到我家门前,为保家卫国,亦为替我战死沙场之亲人子弟报仇,乡亲父老快拿起枪戟箭茅,卫我家园……”

此时,一个教书先生装扮的中年男子走上前来:“喂,将军,在下不是梁地人,也能加入梁军,当兵参战吗?”

枚乘站起来:“当然可以!请问这位仁兄所来何处?”

中年人道:“在下自吴国来,吴国会稽人。”

枚乘怀疑地望着他:“哦,打从吴国来?听说吴王刘濞也曾在本国到处招兵买马,而且出手甚是阔绰,阁下怎么没有参加吴军,反而千里迢迢跑到梁国来呢?”

中年人笑笑:“这就叫人各有志嘛!”

枚乘不禁点头:“也是哈。”

中年人却问道:“在下听将军说话的口音也不是梁国本地人嘛!”

这回轮到枚乘笑笑:“实话实说,末将正因为不苟同刘濞叛乱,才从吴国逃出,专程投奔梁军来的!”

中年人点头:“原来这样!”看一旁的芷兰扯过简板,做出就要登记的样,忽又踌躇道:“可在下一读书人,上了战场什么都不会呀!”

芷兰坐下,拿起笔来,道:“不会可以学嘛!”说着话示意中年人去看枚乘:“先生看看这位将军,先前也是读书人,这会儿不也穿上盔甲了吗?”

中年人惊讶地看着枚乘:“将军也是读书人?”

枚乘做出一副执戟的样子:“怎么,看着不像吗?”

中年人打量着他,点头道:“岂敢,像,很像。”

芷兰:“你即是吴国人,可读过先前任你们吴王宫郎中的枚乘写过的《七发》吗?”

中年人道:“当然读过!枚乘,那可是个大才子啊!《七发》那么有名气,天下读书人谁没有读过啊!”

芷兰和枚乘二人相视一笑。

芷兰转过脸来对中年人道:“你知道枚乘是谁吗?”

中年人道:“当然知道!枚乘就是我们吴国淮阴人嘛!”

芷兰笑道:“他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中年人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二人:“近在眼前?是你还是他?”

芷兰暗指了下枚乘,见中年人摇头,笑着问他:“怎么,你还不信呢?”

中年人仍然摇头,忽然眼珠转了转,开口背诵道:“楚太子有疾,而吴太子问之曰……”

中年人将文章背诵到这里嘎然而止,拿眼睛挑衅地望着眼前这二人。

芷兰瞅了瞅枚乘,咬着唇笑笑,随口接道:“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

中年人朝芷兰伸了伸大拇指,点点头,然后又望着枚乘。

枚乘有点兴奋,又有点不好意思,见中年人望他,便有意说:“你看我做什么?未必以为末将就背不出来?”

芷兰大笑,不禁弯下腰来,勉强指着枚乘对那中年人道:“他是谁呀!那文章就是从他肚子里溜出来的!他根本不用背。”

中年人略感惊讶,却又显得疑惑,有意挑衅说:“是吗?”

枚乘突然开口,将中间部分文章一诵而出:“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中年人忙止住他,自己接道:“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颙颙昂昂,椐椐彊彊,莘莘将将……”

一段文章背毕,那中年人有点服了:“将军真、真的是枚乘?枚大先生?”

枚乘含笑不语,那芷兰却戏谑道:“还不焚香叩拜?”

那中年人也不含糊,上前纳头便拜:“枚先生在上,受愚夫一拜!”

枚乘未等他叩拜下去,忙抢先一步扶起他:“仁兄折煞枚乘了,快快请起!请问仁兄尊姓大名?”

庄忌:“在下庄忌。”

同类推荐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汉末之秦风万里

    汉末之秦风万里

    莫名穿越,收名将,战鲜卑,马踏西域,决胜万里。为我赢氏江山重扫天下。秦之锐士,天下无双。统一天下,杀尽异族,秦风万里。欢迎加入汉末之秦风万里,群聊号码:732524201
  • 汉末红颜录

    汉末红颜录

    一个刚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女大学生,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收良臣猛将,争霸天下什么的都是扯淡,她只想在这乱世之中存活下来,安安稳稳过日子··········
  • 云霸九疆

    云霸九疆

    铸剑大师欧治子,以百人之血铸鱼肠剑,传说得此剑者,弑君杀父,皆不违天道。阖闾以此剑诛姬僚,夺吴国王业。云蛰,宋国人,幼年染疾,骨骼受阻。18岁,却生着一副稚子模样,得名医赊余救治,20岁时,病愈。此刻,开启暴走模式,叱咤风云,一时风光无敌。夫差赐云蛰鱼肠剑,欲刺杀越王,但云蛰却发现越王乃自己至亲……
  • 大明朝之扬州1645

    大明朝之扬州1645

    这小说讲述古代战争,有关战术和战略。....国难方知有赤子,临死才懂报国难。烈火丛林蹈白刃,刀剑大伤绵甲寒。饥渴累乏身归野,雪落霜冰魂归天。.我,收藏意大里亚怀表,表针转到1644,是崇祯十七年,燕都沦陷,明朝灭亡了。我观摩大明疆域,沉思从凤阳皇陵出发,到扬州府城,要几天时间?一个月后,我麾下兵卒违反军法,部属抗令,怎么办?两个月后,北方难民求救,藩镇虎眈在侧,幕府如何抉择?十二个月后,扬州军情告急,幕府已是沉没的太阳。我临危受命,以幕府大将军之身,节制江北。1645,弘光元年,南明的小朝廷灭亡了。..一年的时间,有十二月,三百六十天,四千三百二十时辰,一万七千二百八十刻。怎么样,我才可以,确认时间呢?
热门推荐
  • 大红妆

    大红妆

    沈彤活了两辈子,她觉得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了。她有心有力有记性,还有大把的好年华。某人,你听到了吗?这盛世大妆,非我莫属!
  • 剑舞星界

    剑舞星界

    战武纪元!!!四方大陆!!!霍泽艾拉!!!愿“造化”助他!!!
  • 末日猎魔记

    末日猎魔记

    丧尸,异怪,异兽,进化人,主人公历经艰险,获得逆天技能,干倒了女神,给地球末日带来了一线希望!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上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上卷)

    本书由吴晓明主编,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汉末的幸福生活

    汉末的幸福生活

    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汉末,种种田,养养鱼,遛马斗狗,赶羊放牛。 打打杀杀非我愿,逍遥种田才自在。
  • 伏案司轶事

    伏案司轶事

    南州,白云县。成年男子的尸体堆满了山前巨大的天坑,每当夜幕降临,村子里便缭绕起勾人心魂的淫声浪语。江州,青川镇。九位新郎官在新婚之夜无故失踪,并且都在家中留下了一只稀奇古怪的牛角,上面刻着新郎的生辰八字。湘州,张家界。五位壮士勇赴神堂寨,三人死亡,一人失踪,一人癫狂。甘州,新柳村。每月十五,村口池塘边的柳树下总能挖到一麻袋死人肢体。……
  • 黑暗帝皇的白发皇后

    黑暗帝皇的白发皇后

    黑暗中的相遇,地狱中的救赎,一次重生,是天的再次抛弃,还是幸福的开始,一段情,两次人生,周周转转,只为与你相遇………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穿越到新娘轿子当中,却被王爷拒之门外,一怒之下,写下一封休夫书。月怜寒怎会是轻易妥协之人?后来,又被请回到王府之中,立下规矩,你可以在外面流连烟花柳巷,但是晚上必须陪我睡!驯夫如驯虎,狂妃当绝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美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本书对什么是美国、美国人、美国经济、美国政治、美国文化做出了独到的界定,论述了美国的立国观念、兴国基础、治国原则、强国核心、走向世界、溶解全球等基本理念,揭示了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管理战略的必然性,从美国社会争论及其矛盾中,预示了世界的未来将由美中两大经济循环体左右的格局。本书的特点有三:一是从人们熟悉的现象中,分析美国社会的背后动因,提出了环境、种族、理念、战略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二是把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富国、强国、融合、活力的统一联系;三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了“自然祖国”、“两个美国”、“经济地理环境论”、“经济双重性”、“三层分配”、“主权资本”、“两种平等”、“自由三重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新观念。
  • 宋人集

    宋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