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粱城门楼上,门官史举站在城上,看着两道诏令,痛苦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文候!你泉下有知,是不是气的要从棺材里坐起来呀!”
甘茂,小声问道:“老师!这两道诏令!一则是,千金重奖贡献夜明珠之臣,一则为失地处罚令。此令,可有不妥之处?”
史举叹了口气:“弄臣当权,政令日非!这死节之臣不奖,战死军士不奖,未来,还有谁肯死战向前!……唉!文候呀!……魏国国将不国,国将不国呀!”
甘茂侍立在侧,恭敬有加:“老师!王上诏令说,这些人,失地辱国,罪大恶极,理应举家收为奴隶,王上,这是仁慈为怀,未予处罚!”
史举怒发冲冠:“呸!!这些无耻的诏令,居然敢发出来!茂儿!君不正,臣走他国,我看,你就去秦国吧,秦国将大出东方了!现在时机难得,你准备出山吧!”
“老师!我乃是,楚国士人!无有远名,加之在秦国无有根基,难被重用。而且穷秦,穷了几代人,加上公孙鞅执政,酷刑峻法、残害学士、关闭学堂,学生不愿意去秦国。”
“好吧!你再看看,老师不勉强你!希望你放下鄙秦之心,认真研究秦国国情,查找治理不足!”
“是!!”
……
秦国重泉县城中,白狄、赤狄斥候,以飞鸽传书将,元里之战,少粱之战,详细情况报于草原深处头人。
白狄首领鲜虞飞,头戴豹皮帽,坦着右肩膀,搂着女人在帐中饮酒。
斥候头目将,飞鸽密信递给头人:“酋长!接重泉密报,秦军收复,元里、少粱城!但对重泉等县,只烧草不进攻。”
鲜虞飞,一把推开怀中女人:“啊!快去,飞马河套约赤狄首领隗魅,请明日他到两族边境,共议军情!”
“嗨!”
“这秦军,实力如此强大,如此敌人,我族人该何去何从?”
族中长老,齐声劝道:“酋长!秦国烧草耕种之举,彻底将我们生路给断了。不如彻底降了吧!这秦国对我族人不薄围城不攻,又不深入追击,以今日秦军实力,攻下重泉城,是半个时辰的事儿!我们本无大仇,何必再度厮杀!”
“我白狄之人,视外族人,就是天然敌人!这秦军怀柔之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真乃是厉害!使我族人战心尽失!”
“酋长!我们降强秦,好过降魏国。”
“嗯!明日等赤狄头人一起议吧!若是,赤狄也不愿意战就一起降了吧!”
“我们喝酒,欢庆!这少粱城为秦国所收复,从此后我们也不用担心魏国人来攻打我们了。”
“嗬!……”族人架起火堆,在空旷原野上,齐声欢呼。
清晨,阳光升起,两族领地边上,白帐点点繁若星辰。
赤狄头人,身穿一身红衣,背披虎皮走进帐来:“噢!我的兄长,又见到你了。”
白狄酋长,伸手相邀:“来吧!我的兄弟,你就像天上的雄鹰,落在我的帐顶,带来祥云朵朵!”
“鲜虞酋长!你约我前来,不单单是说些好听话吧!”
鲜虞飞,腰弯一笑,举起桌上酒杯:“隗头人!这秦军攻下,元里、少粱两城!斩首魏武卒近万人。现在兵围重泉,你听说了吧!”
隗魅,咧着刀疤脸:“听说了呀!秦军,现在战力空前,已经不在是原来的穷秦模样了。”
“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我们赤、白两狄人,集合人马,明春一战决胜负!”
“有战胜的把握吗?”
“放手一搏,强似坐以待毙!”
“我们有魏武卒的战力吗?”
“没有!”
“我们有后勤补给吗?”
“没有!”
“我们一无所有,你不是让我们两族族人,白白战死吗!”
“放手一战,如果败了远迁塞外,游牧去吧!”
“哪塞外的义渠,能让我们迁入吗?还有山戎等袭击在后。我们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你说咋办?”
“彻底归降,融入秦国。造福两族百姓,远离这刀口舔血的生活。弃游牧为农耕。”
赤狄头人,看了看族中长老:“你们看呢?”
众头人,齐声喝道:“彻底归降,弃游牧为农耕!”
两位头人,伸手相击,约定:“好吧!派出使者,到秦国谈判,即日准备归降秦国!”
“嗨!”族兵,外出传令,两族族兵齐声欢跳:“好!!……”
旬日不到,秦孝公率领众将领,迎至重泉县外:“转告,两位族长,秦国既往不咎!”
不战而降,两族长,率领全族人,牵着牛羊满山遍野而来,叩首请降。
“二位族长,请起,所有族人编入我秦国各县。族中男子编入骑士营中,未来按战功奖赏,一视同仁!”
“谢君上,大恩!我等有罪,承蒙君上宽宏大量,原谅我族人叛逆之罪,请君上放心,从今天起,我两族族人,融入秦人中,忠君爱国,永不叛国!”
孝公扶起,二人:“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寡人相信你们,会痛改前非,重新带领百姓,建功立业!”
“谢,君上!”二人,伏地叩首,感激而退。
“大将军!嬴虔听令。”
嬴虔,跨步出列,抱拳当胸:“末将在!”
孝公摘下秦公剑,双手捧给嬴虔:“大将军!寡人,命令你率领五万军士,驻守少粱等城,保境安民!……寡人,赐你秦公剑,对不法之人,可先斩后奏。另外,请将所有军士战功,按律申报左庶长府,寡人,要按律奖赏!”
“诺!!”嬴虔双手接剑,依令而退。
“合后将军,章蛟听令!”
“末将在!”
“为了不打扰百姓,寡人决定,今晚子时,班师回朝。你率领合后之军,即刻起先行一步,准备众军沿途食宿。”
“诺!”
“诸位将军!请随,寡人班师回国,接受奖赏!”
“谢君上,隆恩!!!”众将士,欢声雷动,经久不息。
子夜时分,天空星月当空。星光点点,月影如轮。
秦孝公率领众将士,悄声班师。
众军士,人衔枚,马勒口,悄无声息,走出营区。
秦孝公,带着卫队,率先行走,刚出营区就见众百姓,提着篮子,内放美食,守在路上。
百姓,跪地叩首:“君上!请接受我等百姓劳军之礼,我们老秦人等待收复河西之地,等了百余年。君上,率领众将士,几经死战,终于将少粱城给收了回来,请让我们代表秦国老百姓,对全体将士上,进行慰问,犒劳!”
“君上!请接受我们劳军之礼!”众人站在远处,热切请求。
孝公感动的泪水在眼圈中打转儿。深情地说道:“诸位爱卿!请起。寡人,怕众军士人数众多,劳累百姓,故此,班师在深夜进行,没成想,你们居然深夜等在路上,犒劳众将士,寡人感激不尽!岂能不答应。”
百姓们,听闻,欢声笑语:“谢君上!!!”
一白发老者,拿过篮子中鸡蛋,递给孝公:“君上!请您带头先吃!要不然,娃子们没有人敢吃!”
“好!如此多谢!”孝公施礼,接过鸡蛋,放入口中:“好香!”
“好!!”百姓们齐声喝应,热烈鼓掌。
孝公,将手一挥:“传令下去!众军士,解除禁令!接受百姓犒劳!”
“好!!!”众军士,解开衔枚,放量吃喝。
路上众百姓,日夜相继,守在路上犒劳军士。班师,行动,连续五日,方才回到栎阳,行解甲礼后,孝公将兵散回乡中。
“回家喽!”众军士,齐声欢唱,胸戴红花,在家人乡亲凑拥下,回归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