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7000000043

第43章 瓦格纳王国(2)

他的处理稳健、清晰,而且十分优雅、有控制,是一位敏感的“伴奏家”。英国作曲家、指挥家阿尔伯特·科茨(AlbertCoates,1882—1953)1914年在科汶特花园的瓦格纳音乐季中登台,他指挥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广受赞誉。在英国,他首演了很多威廉斯、巴克斯和霍尔斯特的作品;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都是他与作曲家本人合作首演的。1919年他被任命为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同时,他还活跃在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荷兰、瑞典和苏联的舞台上。科茨录制了《莱茵的黄金》序幕部分和换景音乐、《女武神》第一幕的三分之二和第二幕后半部分、《齐格弗里德》片段和《众神的黄昏》整个序幕部分、伊特的超级明星,还是科汶特、大都会、斯卡拉、维也纳和慕尼黑的客席歌唱家。她宽厚的嗓音中带有超人的能量感。《齐格弗里德》中的布伦希尔德由英国著名女高音弗洛伦斯·伊斯顿(FlorenceEaston,1882—1955)饰演。她的曲目极广,从莫扎特到二十世纪歌剧无所不包,饰演的角色超过一百个,包括瓦格纳歌剧中的所有女高音角色。伊斯顿的职业生涯主要在德国和北美展开,她是普契尼《贾尼·斯基基》1918年首演时劳莱塔一角的饰演者。伊斯顿自称为“抒情—戏剧”女高音,她的声音不像莱德尔那样宽厚,而是比较明亮、灵活,很有穿透力,有着灿烂辉煌的高音。她认为这个布伦希尔德的录音是她最满意的作品。另一位女高音弗洛伦斯·奥斯特拉尔(FlorenceAustral,1892—1968)来自澳大利亚,虽然她从未在拜罗伊特和大都会登台,但仍然是最重要的瓦格纳女高音之一。她有着最完美的音色,在弗拉格斯塔德出现之前无人可比。

她在HMV早期的《众神的黄昏》录音中演唱布伦希尔德。劳力茨·梅尔乔尔(LauritzMelchior,1890—1973)可能是二十世纪最有名的瓦格纳男高音,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无人能撼动他的权威地位,很多人觉得即使是现在也没有什么男高音能在瓦格纳领域里超过他。北欧永远是瓦格纳歌手辈出之地,梅尔乔尔生于丹麦哥本哈根,早期在本土的歌剧院唱男中音角色;但很快有人发现他并非男中音,而是男高音。这是梅尔乔尔的转折点,1918年他在哥本哈根演唱了《唐豪瑟》。从1920年开始,他经常去英国演出,出现在“漫步音乐会”上。他出众的才华很快就传到了柯茜玛和齐格弗里德·瓦格纳的耳朵里,1924年梅尔乔尔在拜罗伊特登台,饰演了齐格蒙德和帕西法尔;1926年又在纽约大都会首次亮相,剧目是《唐豪瑟》。头两年他的上台机会并不多,1929年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一次突破,他开始声名大振。从1926年至1950年,光是在大都会,他就演唱了五百一十九场瓦格纳歌剧。

在这套唱片中,梅尔乔尔饰演《齐格弗里德》中的男主角,这个巨大的角色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有着年轻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在高音部分也保持着相当的音色厚度;音乐细节上也是一丝不苟,尤其是节奏和元音咬字,都表达得非常精确。

英国男高音瓦尔特·维多普(WalterWiddop,1892—1949)饰演《女武神》中的齐格蒙德和《众神的黄昏》中的齐格弗里德。1924年他在科汶特花园的首演就是《齐格弗里德》中的男主角;1933年、1937年和1938年还演唱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维多普的音量比起梅尔乔尔略显单薄了一些,音色则趋向明亮。奥地利—匈牙利歌唱家弗里德里希·绍尔(FriedrichSchorr,1888—1953)是男低音角色的主力,他饰演的是沃坦。和梅尔乔尔一样,绍尔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名的瓦格纳歌唱家,尤其是他饰演的沃坦和汉斯·萨克斯(《纽伦堡的名歌手》)。1912年他在格拉茨首次登台,然后是布拉格(1916—1918)、科隆(1918—1923)、柏林(1923—1931),同时他还活跃在科汶特花园(1924—1931)、大都会(1924—1943)和拜罗伊特(1925—1933)的舞台上,备受好评。绍尔的声音巨大,稳定而富有质感;气息连贯,唱弱声时尤其美妙。

HMV显然不满足于零星的拼凑,他们计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用最先进的电气录音技术,由著名指挥布鲁诺·瓦尔特在柏林录制《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最受欢迎的《女武神》全剧。然而**上台,包括瓦尔特在内的犹太音乐家都被笼罩在阴影之中,录音地点不得不改在维也纳。1935年他们录制了完整的第一幕和第二幕的一部分之后,计划又被搁置下来,直到1938年才在柏林继续完成了第二幕。超强演员阵容中,梅尔乔尔饰演齐格蒙德,洛特·蕾曼(LotteLehmann,1888—1976)饰演齐格琳德。

这位女高音以首演了理查·施特劳斯的《阿利亚德涅在纳克索斯》《没有影子的女人》和《随想曲》而闻名,她可胜任从抒情到戏剧的各种角色。1940年以后,她专攻艺术歌曲演唱,与瓦尔特合作录制的舒曼艺术歌曲的唱片非常经典。虽然在1935年录制《女武神》时她已经经历了二十六年的舞台生涯,但音色依旧非常年轻,保持着完美的技巧。布伦希尔德的饰演者玛尔塔·弗克斯(MartaFuchs,1898—1974)有着阴郁浑厚的嗓音。她生于斯图加特,早年以女中音为目标;1930年弗里茨·布什邀请她加入德累斯顿萨克森州立歌剧院,遂成为德国首屈一指的戏剧女高音;1933年至1942年一直担任拜罗伊特的主要女高音。维也纳男低音埃玛努埃尔·利斯特(EmanuelList,1888—1967)在剧中饰演洪丁。他以演唱瓦格纳男低音角色著称,1925年加入柏林国家歌剧院,饰演《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的波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马克王、《众神的黄昏》中的哈根等角色。**的上台使他不得不离开德国,移居美国;1933年在大都会登台,并加入了美国国籍。时年不满三十岁的汉斯·霍特(HansHotter,1909—2003)担纲沃坦一角,这是他对这个角色诠释的开端,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与这个角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国男中音在歌剧领域以瓦格纳角色最为著名,除了沃坦外,他六十年代在拜罗伊特饰演《帕西法尔》中的古内曼茨也是无人超越。他对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格外敏感,演唱自然流畅,表情精准。在艺术歌曲领域,霍特演唱舒伯特的《冬之旅》和勃拉姆斯的《四首严肃的歌》一类的作品特别能够体现作品的内在气质。

这套唱片也是瓦尔特为数稀少的瓦格纳歌剧录音之一,在1938年补录的部分由布鲁诺·塞德勒—温克勒(BrunoSeidler—Winkler,1880—1960)指挥完成。这位生于柏林的指挥家是历史上最早录制歌剧的指挥家之一,早在1908年就完成了两部全剧的录音——《蝙蝠》和《卡门》。

虽然这是一套不完整的《女武神》,却是当时最成功的歌剧唱片,不仅在音乐上近乎完美,录音质量在当时也是无可匹敌的,所有乐器的质感都非常真实,不仅如此,还带有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自然混响。EMI的转制音质偏薄,而且为了将第二幕放在一张CD内而删减了大约三分钟的片段;Naxos的转制声音干净了很多,音质也更准确,完美保留了原始录音的风格。

现场和广播录音:

科汶特花园、萨尔茨堡、大都会、拜罗伊特1936—194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托马斯·比彻姆爵士在科汶特花园发展歌剧院的德国剧目,除了自己指挥以外,还邀请国际上著名的指挥家助阵,富特文格勒、克纳佩茨布什和莱纳都在被邀请之列。

在Naxos发行这套令人欢呼的伟大演出的CD之前,EMI已经发行了一套标明为“比彻姆指挥”的1937年演出录音CD,但后来证明那是一个拼凑的版本,部分录音并非是比彻姆指挥的,而是来自1936年莱纳指挥的演出。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这两次演出除了两位主角和库文纳尔的扮演者相同外,其他角色都不是同一个人。

在库房里的八箱原始母盘中,有12面录音没有记录任何关于演出的细节,只标明了“TristanundIsolde”的字样。仔细检查后发现,EMI发行的CD其实是由两次演出混合而成的,除了第一幕的一小部分、第二幕、第三幕的三分之一是比彻姆指挥的以外,其余都是莱纳指挥的。

这次演出由史上最伟大的瓦格纳男高音梅尔乔尔和史上最伟大的瓦格纳女高音基尔斯坦·弗拉格斯塔德(KirstenFlagstad,1895—1962)担纲男女主角。弗拉格斯塔德有着超强的视谱和学习能力,1932年开始学习伊索尔德这个角色,从而确定了成为瓦格纳女高音的目标。1933年弗拉格斯塔德被选中,在拜罗伊特演唱了几个小角色,但1934年就开始出演《女武神》中的齐格琳德和《众神的黄昏》中的古特鲁妮。1935年她又在大都会饰演了齐格琳德和其他几个瓦格纳角色,正式开始了她的国际歌剧生涯。弗拉格斯塔德在1936年还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这个录音是她在科汶特花园的首演。她具有非常年轻但充满力度的嗓音,高贵无比,并能用这种纯美的音色制造出连贯的线条。弗拉格斯塔德于1952年在富特文格勒的指挥下又录制了一个版本,但那已经不是她最辉煌的时期,音色已显苍老。1936年的梅尔乔尔在当时远比他的搭档有名,他演唱特里斯坦已有七年的经验,这也是他演出次数最多的角色——超过两百次!这一对歌剧史上最伟大的搭档只保持了六年,1941年弗拉格斯塔德离开美国回到挪威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同台演唱过。饰演库文纳尔和马可王的分别是赫伯特·杨森和埃玛努埃尔·利斯特,也都是当时无可取代的人物。

指挥家弗里茨·莱纳(FritzReiner,1888—1963)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学于李斯特音乐学院,他的钢琴老师之一是巴托克。莱纳早年在布达佩斯和德累斯顿的歌剧院工作,与理查·施特劳斯关系密切。1922年他移居美国,先后指挥了辛辛纳提、匹茨堡交响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1953年至1963年任芝加哥交响乐团总监,进一步提升了乐团的国际地位;还录制了大量唱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惊人音响。

在这个演出里,莱纳的指挥有条不紊,处理细腻,始终保持着音乐的流动感,给予歌手强大的支持。

这个录音传达出与录音室完全不同的气氛——《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优秀录音大多是现场录音——我们可以听到第一幕前奏曲结尾从后台传出的练声(没准是弗拉格斯塔德在热身),第三幕库文纳尔跑上台阶的脚步声,甚至是观众的咳嗽声;这些都会把我们带回到1936年科汶特花园的那个初夏之夜。

1937年5月,为了庆祝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威廉·富特文格勒率柏林爱乐乐团赴伦敦举行了系列演出。五月底到六月初,他又指挥英国伦敦爱乐乐团在科汶特花园歌剧院上演了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成为音乐史上的盛事。其中《女武神》的第三幕和《众神的黄昏》一部分由HMV公司进行了试录,CD版本于1998年由Music&Arts公司发行。《女武神》上演于5月26日,《众神的黄昏》上演于6月1日;歌手阵容集合了世界上瓦格纳歌唱家中的顶尖人物。弗拉格斯塔德饰布伦希尔德,博克尔曼饰沃坦,梅尔乔尔饰齐格弗里德,每个人都处于最佳状态。饰演哈根的路德维希·韦伯(LudwigWeber,1899—1979)来自维也纳,是二十世纪最具黑暗音色和巨大音量的男低音歌唱家,1931年在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瓦格纳音乐节登台大获成功而被科汶特花园邀请。从1945年起,韦伯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唱达二十年之久;1951年之后经常在拜罗伊特饰演瓦格纳主要男低音角色。这套CD充分体现出富特文格勒全盛时期的瓦格纳风格,充沛的能量,紧凑的速度;他对于瓦格纳歌剧的熟稔程度使乐团与歌手的配合天衣无缝。《众神的黄昏》选段包括了序幕中两位主角的全部唱段以及各幕结尾的部分,这就包含了布伦希尔德的几乎全部唱段。

这个录音保存在HMV的实验性录音档案中,录音质量要比同时期富特文格勒在伦敦演出的“贝九”还要好,充分体现了歌手出众的音色;除了“女武神飞驰”的录音平衡不好,弦乐过于响亮而铜管偏弱之外,没什么可挑剔的。CD的转制也很成功。

有很多关于这次《尼伯龙根的指环》录全了的传说,只是至今还是不见踪影。

经常变化电平以求得声音的平衡,于是在数码转制的时候困难重重。马斯顿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才使声音基本达到正常的效果。

1937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是**德国占领奥地利之前,托斯卡尼尼最后一次在那里指挥歌剧演出;而这个录音,也是他唯一一个瓦格纳歌剧的全剧录音。托斯卡尼尼的录音给人留下的印象,多半是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直播棚里指挥NBC交响乐团的印象:干巴巴的音响效果,快刀切豆腐般的节奏。这个录音把这种印象彻底颠覆了,合理的速度,有血有肉的节奏感,丰富的乐团音响,对歌唱家了如指掌的体贴。当然,他的特点还是相当明显的,对音乐的处理非常严格细腻。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1520年4月7日,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美学范畴与审美类型研究

    美学范畴与审美类型研究

    本书稿为沈阳工业大学卢福伟研究员多年在美学范畴及审美类型研究方面的论文的合集。其中包括美学范畴的概论、各种美学范畴及审美类型的具体研究以及中西方美学范畴的对比研究。本书稿论述精辟、观点独到,有一定的可读性、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主要内容分为“父与子:领时代风骚”、“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等章节。
热门推荐
  • 清空浊海

    清空浊海

    无比繁盛的文明终究毁灭于无法掌控的欲望,文明的美好包裹于透明球体中升入天空,文明的丑陋化为污秽之水,淹没了大地。清空浊海之间,人们耸立了建在岛屿上的巨城。但同时昔日遏制人类文明的灾厄纷纷现世。巨大的黑鸟翱翔于天空,将太阳遮蔽,世间是一片黑暗,那名为黑暗的灾厄,神派它夺走人的光明。数千只触手的海怪会在浊海中掀起巨浪,巨浪吞没近海的活物,那是狂啸之灾厄,神派它毁掉人的食物。严寒之灾厄是一个冰雪凝聚的美人,它从北方走来,唱着会使人迷失的歌谣歌,所过之处,浊海也被冻结。……还有那名为战争的灾厄,它将不断引导着野心的火焰燃烧,直到毁灭一切。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关于野心家的故事。
  • 极品夫妻

    极品夫妻

    如果一对才貌双全而且事业如日中天的男女结为夫妻的话在家里是谁说了算啊?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而且这一对夫妻都是娱乐圈里最只是客人的当红偶像,而且属于不同的公司,而且还要隐婚,常年聚少离多,感情能够长久吗?她与他是娱乐圈里面最火的当红偶像,相识相知,相恋,结婚,可却无奈选择了隐婚,在外人面前他们依旧是独立的,事业要顾好,而且还得防止小三入侵,日子过的的确是艰难,某天小三真的来了,他们又该如何?
  •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最精华的散文名篇,有踪迹、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祭、荷塘月色、我所见的叶圣陶等,还有朱自清少见的诗歌和文论名作等等,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和精粹,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找到先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先生的创作时间为主线,对其各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归纳划分。这样不仅全面展现了先生的作品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解读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心路。
  • 女王爷在现代

    女王爷在现代

    【完结包月文】时空转换,世界颠覆,来自三千年前的女王爷,携着灵力萌猫重生在现代一受尽歧视欺负的穷丑笨豪门弃女身上。废柴可以逆天,弃女变成王牌千金……【独具一格反穿越爽文,女强男强,涉及校园风云、豪门恩怨,娱乐八卦,异能超术,都市生存规则……】推荐兮兮的完结文《异能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 营销革命(经典重译版)

    营销革命(经典重译版)

    本书是一本专门帮助商业人士快速学习战略的自助书籍。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通过层层晋升终成为企业CEO的人,更多来自销售和市场营销部门,而非其他职能部门。我们如今生活在“竞争年代”,几乎在所有品类中,商业竞争都已经越来越像战争。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的“自上而下”战略模式也随之过时。当你已经无法预测未来的竞争动向时,长期的战略规划又有什么价值呢?如果资源分配也受制于长期规划,那又如何能灵活应对竞争变化呢?
  • 半个神格

    半个神格

    希晓然被某宇宙的至高神——创造给寄宿了。因为创造被某个可怕的家伙给屠了,现在只剩下一半的神格跑路。但是,这件事远远不像创造说的那么简单……
  • 掌中之妖

    掌中之妖

    手机成了妖,拳套成了妖,就连自行车都成了妖。这是一个为了养活身边妖怪的故事。虽然苦逼了点,虽然纠结了点!但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好吧,我的承认自打有了这三个坑货之后,就有不断的麻烦。这就叫痛并快乐着。
  • 我实在是太厉害了

    我实在是太厉害了

    苏亦然常常梦见自己站在一望无垠的星河中,繁星点点,波澜壮阔。但周围空无一人,甚至就连他自己都要消失一般,冰冷,孤寂。直到有一天,他在星云里打滚儿时一脚踩空,消失在这星海之中……
  • 魅生·十师卷(全集)

    魅生·十师卷(全集)

    本卷延续之前《魅生》系列的内容,讲述了千姿欲在北荒称帝,邀请包括易容师、堪舆师、匠作师、炼器师、织绣师、制香师、画师、乐师、医师、灵法师这奇业十师参与盛会,也讲述了十师各自前往聚会的途中,各自的离奇遭遇及成长。紫颜的命运是否能够更改?千姿能否在北荒顺利称帝?侧侧、姽婳、夙夜他们的情感如何走向?照浪与紫颜的纠葛能否最终画上句号?……无限精彩,尽在《魅生》!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