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8100000007

第7章 亲子关系决定于教养观念(4)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

父母的言行成为子女耳濡目染的对象。我们说过,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养出什么样的子女。子女对父母来说,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清楚地反映出父母的模样。父母打算让子女养成怎样的习惯,最好自己率先做到,以身作则。有一些实在做不到的,最好的方式是由父母向子女说明,比如,母亲可以对子女说:“你爸爸一生最难过的,就是小时候不小心,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一直想改,才发觉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实在很困难。我们不要讲他,更不要笑他,免得他更难过。我们最好一同鼓励他,使他更有信心,早一点改变。”母亲的不良习惯,同样由父亲委婉地向子女解释。为什么不能由当事人自己说明呢?因为那样一来,子女很可能认为是父母在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这无形中又让子女增添了一种坏习惯。家庭是子女最重要的教室,一切基础都在这里奠定,所以人生最要紧的是家庭生活。

现代家庭已经全然被电视节目入侵。制作单位原本想要运用这种现代化科技,把教育送进家庭,达到家家有电视、户户受教育的美好目标,想不到一句“市场导向”,就把原先的目标完全毁灭。为了取得高收视率,制作人不得不做出连自己都不想看、也不敢看的节目,但这就等于向品德教育宣战。为了生存必须想办法赚钱,赚到钱又失去了良心,毒害了全民的家庭,实在令人心寒。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电视这种行业的专利。当前社会,种菜的人自己不敢吃,制药的人自己不敢服用,都是为了市场而丧失良心的后果。根本原因,即在长久以来疏于教养子女,一代比一代放松家庭教育。如果不能及时注意,加强教养,恐怕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电视或电影的许多情节,原本出于市场区隔的需要,是拍摄给成年人观看的,可是现在却逐渐放宽尺度,成为孩子们最好奇也最爱看的影片。我们说孩子愈来愈早熟,实在是推卸责任的借口。我们不明白电视教育的重要性,不能为子女选择好节目,或者出于溺爱的心理,让孩子过早接触打斗砍杀、作奸犯科、暴露色情的影片,无形中将各种毒素灌入孩子的头脑,以致产生了可怕的后果。

父母的生活调适

子女尚未来临时,父母是这个小家庭的主人,两个人享有很大的自由。只要门关起来,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既不干扰他人,也不必承受他人的干扰。

子女出生以后,正式成为这个小家庭的一分子,将来父母年迈,说不定还要把他当成主人翁。在这种情况下,尊重子女的存在与自由,势必削弱、减少父母的自由,自由度忽然间由50%减少到33.3%。做父母的如果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这一重大责任,相信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自由。

我们也许认为,大人们的交往有实际的需要,也是成人世界的事情,和孩子无关。我们可以放心做大人们爱做的事,不必担心孩子的反应,因为孩子既看不懂,也不会有意见。不料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竟然不知不觉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而这种间接的影响往往比直接的教导更具有决定儒家一再倡导,家庭是家人的安全住所,主张大门可以不闭,内室的门一定要关牢,便是基于夫妻的室内形象不要向家人公开。而现在很多父母随时随地表现出夫妻的形象,当着子女的面过分裸露,甚至做出性爱的动作,又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向子女说明。这也成为现代青少年早熟却不知如何应对的乱源。

有些父母对待佣人作威作福,看不顺眼便大声斥责。子女看到父母的样子,就会依样画葫芦,采取同样的态度对待佣人,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些有钱人家把教养子女的重大责任,轻易地交托给佣人,这样当然难逃“富不过三代”的厄运。

如果佣人难请,父母对待佣人的态度便会180度调转过来,以致巴结佣人、讨好佣人,和佣人过分亲近,这样同样会产生不良后果。子女会误认为佣人和父母一样可靠,因而完全接受佣人的教导,完全相信佣人的话,以致带来更大的危险。对待佣人尚且如此困难,对待亲人和宾客,那就更不容易了。子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子女雪亮的眼睛。

对父母而言,偶尔找一些刺激原本是人之常情。因为人生在世,难免嫌弃平淡、不甘寂寞。于是呼朋引友,在家吃饭喝酒、猜拳斗酒,还会去唱卡拉OK或者打麻将、玩桥牌、跳迪斯科、玩电动玩具。这时我们有没有想过幼小的子女有什么样的感受?

父母想要和朋友聚会,或者基于实际需要,不得不参与各种应酬活动,我们当然不会反对。我们只是建议,不要在自己家里当着子女的面从事这些活动,想要玩乐吵闹,到外面去,这对教育子女有很大的助益。

家中的装潢和摆设,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妥当安排

住家但求够用,不必求广大豪华。子女从小享受惯了,将来长大离开家庭,若是一时能力不及,不能获得同等的享受,岂不倍觉辛苦?倒不如先让子女居住比较小的房屋,多少受一些束缚,对子女更有帮助。

所用的家具以合用为宜,不必要求奢侈。因为人的生活水平,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适应,由奢侈重返节俭就十分困难。家具的选用,最好安全舒适,求其整齐清洁。如果可能的话,婴儿要有自己的睡床。长大成为儿童以后,尽可能让他有单独的房间。因为孩子在出生后第一年的体验会决定他们的成长和自我意识。在欧美社会,婴儿一出生就单独睡在自己的房间。中国人大多并不如此,婴儿出生后,大多跟父母一起睡,如果无法做到,至少也要睡在同一个房间。

我们认为,不必急于培养子女的独立精神,而应该一步一步逐渐放

手,这样比较合乎人性。我们的教养目标设定在“独立中有依赖,才能够与他人合作;依赖中有独立,才不致迷失了自我”。人毕竟是合群的动物,过分求其独立,与他人格格不入,并没有好处。不使孩子过分依赖,固然十分重要;不使孩子过分独立,应该也是教育子女的重大指标。

父母最好彼此相约,时时注意自律

凡是不期望子女学的、做的,父母都不要做,以免孩子看惯了父母的

做法,很快就模仿。有一位喜欢抽烟、喝酒的朋友,一直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喝喝酒、抽抽烟应该无可厚非。有一天,忽然发现女儿也拿着一根烟。他一下子呆住了,觉得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心里十分难过。不久又发现儿子拿着酒杯,有模有样地喝着。他这才惊觉原来自己的爱好起了不良作用,于是当着全家人宣誓戒酒戒烟,儿子和女儿很快也放弃了这两种尝试。

妈妈带着女儿上街,看到喜欢的衣物马上购买,回家以后还到处炫耀,展示一番。女儿下一次到玩具商店,喜欢的就要买,妈妈不答应,女儿就索性往地上一坐,大声啼哭,弄得妈妈不得不投降。这又使子女养成了坏习惯。

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只和子女空谈理论,讨论原则,父母的实际行动不能够配合,恐怕很难收到效果。譬如父母告诉子女不要睡懒觉,自己却蒙头大睡,日上三竿还不起床,那么父母即使费尽口舌,大概也不能使子女信服。

我们说了这么多,看似要求父母成为圣人,其实“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不过是祈使句,代表对父母的高度期待。就算我们把它当做陈述句来解释,也应该站在子女的立场,而不是基于父母的观点。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如果缺乏一个“敬”字,把父母当做平辈的朋友看待,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顺。尽管父母有些地方做得并不令子女满意,但是起码已经尽力。为人子女的,应该对父母存有敬意,不应该批评或指视父母为“无不是”便是一种尊敬,而不是盲目地顺从。亲子关系中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亲情,情是中华文化的骨干,我们不像西方那样,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便以理性为主,情的地位在西方并未受到重视。情就是情感,儒家重孝,便是通过亲子的情感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无情的人道德修养不可能良好,所以我们一方面寄望父母以身作则,做子女的好榜样;一方面也期待子女能够抱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心情,来尊敬父母。孔子不认为坦白到出面指证父亲偷羊的儿子是正直的人,便是由于这种表现简直不近人情,哪里是正直?凡事发乎情止乎礼,家人相处一定要有亲情。只要发乎情而又止乎礼,就相当合理,因此我们对父母或者对子女,都不要苛求才好。

维持家庭的和谐与安宁

家和万事成

家庭的和谐,对于教养子女至关重要。在子女面前,父母绝不要轻易互相责骂,或者怒目相向,甚至出手伤人。有什么问题,最好避开子女再来商量解决。在子女面前,尽量维持和谐的气氛,这样子女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吵架的父母经常低估了吵架在子女心中造成的深刻影响。心理学家研究证实,父母在生气时的所作所为,俩人也许一转眼就忘记了,但是子女仍会记在心里久久不能忘怀,而且会给他们造成不安或不幸的感觉。许多西方儿童呐喊着“上帝啊!不要让爸妈吵得那么厉害”,就是因为心中害怕,怕有一天父母不再爱他,或者有一个会离开他,从而使其幼小的心灵失去安全感。

父母,在子女幼小时,的确具有相当威力。可是,子女到了两三岁以后,就会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从抗拒大小便的训练开始,渐进为对父母的指示不愿意接受,这种摆脱父母管教的欲望,到青春期会达到最高峰。这时“神父母”势必受到严峻的挑战,若是父母仍然坚持采用神的方式,一心一意要保持至高无上的权威,很可能就会仿效某些神明(神明会通过神通和神迹,使信徒心生恐惧而加深信仰),迫使子女产生一种不正常的心态:认为父母是完美的,父母不满意,永远是子女的错误,从而认定自己是不好的,至少不如父母那么好,认为自己是软弱的,至少不如父母那么坚强。于是,子女就会像某些信徒那样,永远依赖神的保佑,一切听从神的指示。这样的子女永远长不大,这样的家庭,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和谐,实际上却是和稀泥,严重地扭曲了和谐的本意。父母的权威,达到神的程度,子女只能够顶礼膜拜,一切听命,永远不能独立,这哪里是真正的和谐?

和谐并不是讨好,无论父母讨好子女或是子女讨好父母,都不可能和谐。和谐也不应该是和稀泥,因为教养的目的,在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从教养的过程当中,养成子女慎断是非的态度和能力。就以学校上课为例,如果要问一位学生:为什么匆匆忙忙赶去上课?大部分答案是:迟到会挨老师的骂。再问为什么不可以干脆不去上课?答案也是:不上课会被记旷课。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明白上课的真正用意,以致满脑子“为父母读书”、“为老师上课”的错误观念,足见不能明辨是非。和谐的目的在求圆满中分是非,而不是没有是非。

高压式的教养不但不易收效,而且会加重子女反抗父母权威的心理。“神父母”的心态,如果不能加以调整,很可能愈演愈烈,终至一发不可收拾。

同类推荐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是宝宝的健康、聪明与否,首先在于先天遗传是否优良;其次是后天培育是否得当。只有科学的孕育、优生才能保证宝宝出生后无生理缺陷,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主动掌握科学的孕育知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吕巧菱,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母亲,一直摸爬滚打在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线。兼之孩子从小“顽劣成性”,又练就了一身与特别淘气孩子相处、引导、教育的方法。现在孩子在重点中学学习,虽常常调皮捣蛋,但不管是学习、思维、性格都非常优秀,可见其独特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曾出版书籍多部。
  •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俗话说:富家子弟多骄,女家子弟多傲。在生活上,再富也要穷孩子,不要给男孩子太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太好的成长环境。要让他吃点苦,受点委屈,体会艰辛,这样长大了他才懂得坚韧,学会坚强。明白责任,自立自强。 “富养”不是娇生惯养,而是要充分关心和引导。使女孩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明智。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自已追求的东西,从而能够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坚守自己的信仰。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即便是在清贫的环境中,一样可以培养出卓然的气质。”
  • 宝宝常见病护理食谱

    宝宝常见病护理食谱

    帮助宝宝快速恢复健康。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针对宝宝常见病推荐100道护理食谱,烹饪简单、营养美味,是妈妈必备的宝宝食疗手册。
热门推荐
  • 那龙家族

    那龙家族

    那氏大小姐,一个农村小姑娘,因为无意中救了第七的少爷,一年后在国际创立了那龙家族,为了守护自己所有所在乎的一切,用雷霆手段征服一切,同时也在最后一战中.......
  • 虚影镜花

    虚影镜花

    极端化的世界,无法改变的命运。以绝望化为利刃,扼杀希望撕碎幻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祸水难为

    穿越之祸水难为

    傅晚瑜穿越后一心想要避免原主前世入宫的命运,但最终却不得不踏入宫门。因为在现代和原主一模一样的死法,她一直对那个掐死原主的皇帝暗含恐惧,然而,这个皇帝好像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比如——“陛下,臣妾快要被闷坏饿了,你就让我出宫去看看嘛~”“……可以,但孤的头又有些疼。”“啊?然后呢?”“要抱一下。”“……”*“若换作别的人拥有血玉,我会杀了他。”“那换作我呢?”“我会锁住你一辈子,不准你离开半步。”对她这么好的皇帝,又是一个大美人,所以傅晚瑜忍不住春心萌动了,鼓起勇气第一次告了个白,结果这个臭皇帝竟然对她装傻!傅晚瑜生气了,不理皇帝陛下了,这下皇帝慌了神,低下头道歉说:“对不起。”傅晚瑜傲娇地抬起下巴:“你对不起我什么”“……”甜文,欢迎入坑~
  • 边塞大将

    边塞大将

    李世民一个特种兵,在一次意外中,他魂穿异世界。意外获得无敌武将召唤系统。秦国李家庶子李世民吗?我可是要做帝王的!李世民领着士兵赶赴边疆时,望着天空大喊:“我李世民,必在这个世界争一片天地。”新书求支持啊!只是历史架空,请各位读者不要对号入座哈!
  • 历史百科一点通

    历史百科一点通

    《历史百科一点通》分为两个大部分:中国部分和世界部分。中国史部分讲述了从人类出现之初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历史,准确、生动、简洁地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串联;世界史部分包括史前人类、古代文明、中古时代等部分,兼具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精彩演绎世界历史。
  • 八荒仙魔传

    八荒仙魔传

    杀戮于九天,纵横于苍穹,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叶枫,被家族所遗弃的天生废物,绝灵死体受到世人所藐视,意外获得青灵之气,身体血脉被彻底激发!修筑基、领悟五行术决,吞噬凝元兽珠,修为不断突破,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凭一己之力,扬名修真界!
  • 舌尖上的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
  • 重生之我为仙祖

    重生之我为仙祖

    “顺我者仙,逆我者凡。亿万仙修,我为其祖。”一代仙帝重生高中时代,自创绝世辅助功法,收徒越多自身越强!于是从那天起,全人类迎来了修仙狂潮。不一样的都市修仙,无限嚣张,高调崛起!
  • 围城里的那些破事

    围城里的那些破事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因为死心塌地爱上了一个男人,所以,她经受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磨难与挫折。老公的背叛,婆婆的刁难,公公的蛮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