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07700000002

第2章 饮馔:北平味儿不只是流动的盛宴

书画界有溥心畬、张大千、黄君璧为“渡海三家”之说,而京派掌故界,我以齐如山、唐鲁孙、夏元瑜为“渡海三家”,其中,谈吃以唐鲁孙最为耀眼。

唐鲁孙的祖父志锐是清末的伊犁将军,固守儒家君臣大义,辛亥年为革命党所杀。唐鲁孙本人也做过不少官,退休时是烟厂厂长。可世间并没有一本详细的唐鲁孙传流传,我并不知他具体的年谱,只知他六十五岁后开始笔耕,给“自己规定了一个原则,就是只谈饮食游乐,不及其他”(《饮馔杂谭中国吃》的自序《何以遣有生之涯》)。他将品食阅世全化作十几本书,三分说掌故,七分谈饮馔,却故意隐藏了一生的宦海沉浮。

唐鲁孙先生有言:“世界上凡是讲究饮馔、精于割烹的国家,溯诸以往必定是拥有高度文化背景的大国。”过去北平饮食之丰富,皆因北平为政治中心,各路军阀走马灯般登场,南北大菜也如流水席般进出。唐鲁孙先生写北平,写滋味,更写北平味儿,明写饮食,暗写读史阅世;谈论饮食,不是为了想着去哪儿打牙祭当“吃货”,而是为了诉说对社会、对他人的爱。

在唐鲁孙等饮食掌故作家笔下,整座北平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但又绝不止于盛宴。

收拾东西时,我看到家里旧时的户签是块半尺长、画着白格的蓝漆铁牌子,填着家中的户主和人口。天头上两个字写的是“北平”。

民国十八年(1929年),家里在中南海开过个酒楼,叫爱翠楼,现在只剩下几把刻有“爱翠楼”的铜勺子。我每次看那勺子,仿佛苔丝看到勺子后面的家徽。

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遍地是各省各地连带西洋外藩的馆子,1924年开了卖江苏菜和西餐的森隆饭庄(他家确实有中西餐),二三十年代开了经营淮扬菜的玉华台饭庄和淮阳春、经营山东菜的丰泽园,1945年有了大地西餐厅,1953年有了马凯,1956年更是将上海的美味斋搬到了菜市口,在南城也能吃到响油鳝糊了。

在我小时候,是母亲带我出去吃饭,能记得几家不错的馆子,回味几种入口的菜肴。北新桥十字路口东南角有家居德林,原先叫居士林,专营素菜,后来荤素搭配,擅长红扒鹿肉与金钱豆腐,西湖五彩鱼味道的层次感很强;东四十二条森隆饭庄的八宝饭,味儿甜,嵌满了葡萄干,但有一次把香酥鸡腿炸得像个手榴弹;东四过马路有瑞珍厚,焦熘鱼片赛过清蒸皖鱼;全聚德的鸭舌猴头菇,能从猴头菇上的每根“猴毛”中嘬出味儿;宽街白魁老号,屋里烧着羊肉,屋外卖着酱羊蹄;东四砂锅居里炖着酸菜白肉与砂锅鱼皮;鸿宾楼大盘子里举着撒满芝麻的羊肉串;忘了是哪家能做炸鱼肉豆沙卷,雪白的鱼肉裹成卷,里面填上豆沙馅炸,端上来的是个青花瓷碟子,那卷像炸春卷,但比春卷大,鱼肉不咸,很淡,还几乎没有刺……更多的记忆,是鼓楼下一天三过马凯餐厅而不入,专到地安门小吃店吃冒着热气的素炒疙瘩;德胜门内东南角有家卖羊杂汤的会多给羊肝羊肠;宽街白魁老号漂着香菜与芝麻酱的豆面丸子汤;仿膳的栗子面小窝头和豌豆黄;东安市场里红彤彤的广味卤鸡腿,北门那里还有一盘盘撒满雪山般白糖的奶油炸糕……

当我走遍大半个中国,想安心回味一下时,却再也找不到儿时尝过的北平味儿了。

过去,北平地处塞北幽燕,只有枣栗之腴,物产并不丰饶,没有海鲜,也不擅做鱼类。过去海鲜多是干的,讲究怎么发海参、鱼翅(当然现在不能吃鱼翅了);鱼多红烧、侉炖或酱炖,会带土腥味儿,与东北、江南的鱼没法儿比。北平菜擅长抓炒与焦熘,多是抓淀粉或勾芡,卖相差,凉了就凝结成一坨儿。这里多风干燥,不嗜辣椒,每逢冬天,大街上满眼都是冬储大白菜。大白菜一车车几百斤地买回家,菜心凉拌,菜叶醋熘,菜帮儿剁了包包子。

那些八大楼多以山东菜为主,八大菜系也无北平菜,刨去涮肉、烤肉、烤鸭,传说中的满汉全席、清真大菜与各路小吃,干炸丸子、京酱肉丝、地三鲜、烧二冬、爆两样,这便是家常的京味儿了。自家里经常做一点儿清炖羊排、葱爆羊肉、米粉肉、酱豆腐肉、蒸狮子头,还能蒸鸡蛋饺,全在肉上找,好像是在开二荤铺。

百年世事变迁,胡同中不见过去的宅门,四合院里各家分家后都搭小厨房。南方各地下酒多是用鱼虾海鲜,而北京人下酒则剩花生、毛豆、小咸菜,即便依然讲究形式,要把咸菜切得跟头发丝一样细,仍是咸菜,曾经的那些八大堂、八大楼、八大碗、八大居,剩不下一两家了。

但我想,北平味儿再淡也还是有的,它不仅存在于早上炒肝、中午卤煮、晚上爆肚的臊气中,还存在于涮锅子的腥膻中、烤鸭的油腻中,以及唐鲁孙的书中。

不知如今北京一片月能映照着多少胡同人家,做出唐鲁孙先生当年的味儿。

唐鲁孙先生写作,是掌故中带着吃,吃中带着掌故,带着名士知交们的回忆。他记性真好,几十年前吃的食物、场景都历历在目。读他的书,眼前会浮现清末的人把辫子盘在头顶上,一脚踩着长条凳,把拿筷子的胳膊弯成弧形,一边低头往嘴里使劲儿杵刚熟的炙子烤肉的情景。

唐鲁孙曾念叨,东来顺有道菜叫作“炸假羊尾儿(北京话尾巴的尾念yǐr)”,我在东来顺中没有见到。后来跟着昆曲家张卫东先生学曲时,常去台基厂的一条龙,看到这道菜居然还活着,就叫炸羊尾儿。端上来是一大戗盘【5】,里面放一个个淡黄色的点缀了青丝红丝的“馒头”——是用鸡蛋白打出泡来,裹上细豆沙和面炸出来的甜品,入口极为鲜嫩。听说最早是裹上羊尾巴油,但因太过油腻而改用豆沙。这菜五个起做,一般是最后上桌,哪怕坐在单间里,众人把酒闲话,或擪笛唱曲,操三弦做戏,菜香味儿中混着昆笛声和水磨调的悠扬;酒酣耳热之际,耳边都传来后厨为这道炸羊尾儿哒哒哒哒的打鸡蛋声。

唐鲁孙曾说,当年北平吃黄河鲤,“网上来的鱼,一定要在清水里养个三两天,把土腥味吐净”,咬春时春饼卷的合菜中的绿豆芽,为了口感要掐去头尾。如今谁还这么做呢?他大讲名士与名菜,他讲扬州大煮干丝的种种名堂、佛教徒的素菜,连带着月饼、元宵,泰国的啤酒、小吃,美国的牡蛎,兼有梨园八卦、军政秘闻。

而能和唐鲁孙先生交流的,是他写的果子干。他写的果子干只有杏干、桃脯和柿饼,而现在做果子干一般不用桃脯,会换成山楂,外加切成斜长的藕片。他写秋天新下来的水果与夏日的河鲜儿,写满嘴是油的羊霜肠、甜滋滋的熏鱼、炸面筋、不多见的素咸什、虾酱,写我从小作为早点的糜子面面茶、芝麻烧饼、炸油条,写我最不爱吃的咸菜大蒜臭豆腐和最爱吃的奶酪奶卷奶饽饽……

唐鲁孙书中的故事,过去八十年了,连母亲带我吃遍东城区,也过去二十多年了。论菜品,北平菜的味儿以儿时的萃华楼为佳,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其味道中庸,不咸不淡,展现食材本身味道,那股味道沉稳地往下走,而不是水煮鱼般地冲脑门子。

北平菜不是烈酒,而是香茶。好茶贵在回甘。

北平菜不一定好吃,北平菜可以不好吃,但北平糅合了各地的美味,北平不能没有味儿。

写好美食掌故类的文章,得是出身世家且通经通史的学者,外加能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兼粉墨登场,幼年吃尽穿绝,老来落魄如张岱者,用大材小用的笔法,方能引人入味儿。这类稿子写起来,有的人堆材料,有的人掉书袋,有如朱家溍先生者则不屑于写,只是口述,随便聊聊。唐鲁孙不掉书袋也不堆材料,直接堆菜码。他晚年远离家乡后写的这点儿北平梦华录,只谈风月,不谈风云,如《茶馆》掌柜王利发一样。但他骨子里不是诗家,而是史家,他如此之细致、反复地写北平的吃食,乃至扩大到全国的吃食和北平往事,只仿佛要将他平生阅历以春秋笔法留予后人,从那北平梦华的年代里,力透纸背地带来点儿旧滋味。

唐鲁孙写过旧王孙溥心畬,溥心畬留了十七首岔曲,我喜欢其中一曲《菜根长》:

酸辣鱼汤,红焖肥肠。半斤的螃蟹,高醋鲜姜。烧卖是脂油拌韭黄。【过板】糟煨鸽蛋,蒸熊掌,雪白官燕把【卧牛】鸡汤放。寄言纨绔与膏粱,繁华转眼变沧桑。山家风味真堪赏,鸡豚不似菜根长。

唱罢溥心畬的曲,读罢唐鲁孙的文,你会悟到生当做弘一法师,二十岁前吃遍人间花酒,中年时求尽学问艺术,晚年出世以求得生命境界。翻回头来再品北平的滋味,不只是一派流动的盛宴,更融入那“繁华转眼变沧桑”中了吧。

不写了,蒸我的狮子头去吧。

同类推荐
  • 松石斋诗文选

    松石斋诗文选

    许多年前有艺界师友曾鼓励结集。然余自觉拙作虽具诗词之形体,却远未得诗词之神髓,倘作为屐记或心感之回味犹可,而作为诗品实难示人。讵料癸巳之初,故乡旅厦乡亲联谊会诸友厚爱,将余之诗文编汇成集,欲以付梓。余深感盛情难却,思之再三,确定以《松石斋诗文选》为名面世。
  • 煽

    本书为随笔集。书中收入了海岩关于做人、处世、谈情及成功的的文章,配有图片。
  • 疾病的隐喻(2018年版)

    疾病的隐喻(2018年版)

    《疾病的隐喻》一书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艾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
  •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是作家严歌苓的散文集,收录了目前为止她发表写作的所有散文以及演讲稿。一共有四个部分组成:波西米亚楼、非洲札记、苓珑心语、创作谈。波西米亚楼的部分主要是讲述了严歌苓在海外生活多年,从留学到结婚中间发生的种种故事;非洲札记主要描写的是严歌苓跟随外交官丈夫出使非洲,在非洲的所见所闻;苓珑心语则是严歌苓在创作她的小说时发生的一些故事;而最后一部分创作谈是她在各个大学颁奖礼所作演讲的文字整理。总的来说,《波西米亚楼》是严歌苓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时间跨度很大,内容范围涵盖也很广,非常真实展现了严歌苓生活的经历以及方方面面。
  • 后顾之忧

    后顾之忧

    班车从城里出发,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座郊县县城。沿着新中路向左,转入新西路,尽头便是一座军营;继续向左拐,穿过一片小树林,再沿着一条干涸了多年的满是白沙和大块鹅卵石……
热门推荐
  • 宠妻有术:杠上邪魅王爷

    宠妻有术:杠上邪魅王爷

    “这位公子,我看你印堂发黑,脸色苍白,脚步虚浮,定是中了奇毒……”男人步步紧逼,苏敏连连后退,危险时分竟脱口而岀。“哦?是吗?那苏小姐可有解毒良方?”男人狭长的的凤眸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语气带着危险的问。“我……我……”“没有吗?我倒知道一个良方,不知苏姑娘可有兴趣听?”苏敏抬头看着男人邪魅的俊颜近在咫尺,咽了咽口水问,“什……什么良方?”好看的双唇微微上扬,“阴阳调和……”
  • 昼正夜邪

    昼正夜邪

    一人同时身为正邪两派掌门,昼为正,夜为邪。朝日现,一身‘明王神谱’傲视群雄,所向披靡;夕阳落,一套‘幽冥鬼卷’鬼惊神骇,群魔退散。手执神剑,昼为苍穹,夜为嗜血,终炼就正邪剑帝。
  • 醉天澜

    醉天澜

    云天澜看着眼前之人,漫不经心的笑。“我可是天下人恨不得避而远之的妖女。”男人嘴角一勾,风情魅惑,“那又如何,我喜欢。”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凛风兑换系统

    末世之凛风兑换系统

    由于一个源自于猪脚本身的BUFF导致的世界崩坏,在世界崩坏后我们的猪脚又在做什么呢,当然是装13了,让我们见证我们的猪脚凌风是怎么一步步沉迷装13无法自拔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闪婚行动(下)

    闪婚行动(下)

    虞游游与裴佑结婚三个月后,还是分居状态,说到底,他们两个人结婚是为了气裴毅的。婚都结了,演戏也要演全套,可不能让裴毅看笑话。回到家看着满地的行李,虽然虞游游再三保证明天绝对搬家,第二天睡醒的时候看着面前严阵以待的家人还是一阵无语,亲人与亲人之间还能有一些最基本的信任吗?需要早上五点就起床把她的行李装车吗?温文远派来的人比说好的早来一刻,虞游游临走的时候可谓趾高气昂,争取表达出“少奶奶出行”的气场来。她刚到新家,还没来得及参观,裴毅便打来电话:“今天有空陪我了吗?”
  • 重生成为多肉植物

    重生成为多肉植物

    重生成为多肉植物后,张禹发现一切都变了……
  • 权妃重生,庶女也倾城

    权妃重生,庶女也倾城

    前世夜轻云轻信家人,却是给嫡兄仕途铺路被推入深渊。以为是老天垂怜觅得良人,倾心相待,最后却落得千刀万剐含冤惨死的下场。重活一世,必当眼明心亮,灭仇敌,抱大腿,力争权贵荣华。视仇敌如蝼蚁狠狠碾于脚下,让他们求而不得,生不易死不得!为了复仇,她毅然走出深闺小阁,上沙场入朝堂,锋芒毕露绝世风华。一朝重生为复仇,从此良心是路人。幸而有那白衣铅华之人,始终含笑相陪,不离不弃。她说:“我助你盛世江山,你许我一世荣华!”他说:“成交!”
  • 墨菲的世界

    墨菲的世界

    这是一只猫,与它所穿越的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