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07700000005

第5章 江湖:生存之道

连阔如先生有本颇受争议的《江湖丛谈》,在他的笔下,算卦相面、挑方卖药、杂技戏法、保镖、卖艺、评书、相声、大鼓、竹板……连带着坑蒙拐骗,都是江湖行业,分为风(一群人骗)、马(一个人骗)、雁(用美色骗)、雀(用官职骗)四大门,和金(看相)、皮(卖药)、彩(戏法)、挂(打把式卖艺)、评(评书)、团(相声)、调(卖戒大烟药)、柳(唱大鼓)八小门,每门都有各自的门道。江湖人士认为这本书说了太多不能说的东西,也有人说里面说的很多东西不准。但不论如何,它告诉我们,社会底层还有一个“平地抠饼,对面拿贼”的江湖。

看网上很多人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唱戏、说相声的应该是有文化的人,其实不然。过去,不识字的人照样能唱戏、说相声、说评书、唱大鼓,甚至能演得更好,干这一行彻底不用读书。我们总说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实则不然,相声应是一门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刘宝瑞先生有段相声把清朝帝王的顺序讲错讲乱了,但实际上无所谓,这不会影响到他的表演艺术,听众也不会较真。

再有的是,唱戏、说相声、说评书,戏曲、曲艺演员卖的是表演功夫,而不是本身的文化,他们作品中那点儿对对子的文化,过去仅算文化常识,是我们全社会的文化水准已退化到把戏词、大鼓词都当回事的程度了。这样写并不是贬低他们,在电影《梅兰芳》中,我始终感慨于王学圻扮演的十三燕的台词:“咱们是下九流啊!”

古代,演员确实是与娼妓同属的下九流。当年唐玄宗创梨园,整改教坊机构,乐籍中的人世世代代为倡优伶工,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特意批评了宠信倡优亡国的道理。然而,士大夫们是离不开倡优的。士大夫对倡优“仁”,倡优对士大夫“忠”,不同的阶层各安其位。

相声最初的演出方式是撂地,即站在北京天桥、天津南市那样的“杂巴地”里,在市场上、路边卖艺,之后才进了茶馆,进了小剧场,最终上了电台、电视台。早先就是一个人在路边一边白沙撒字,一边唱太平歌词,或用快板招揽顾客。用白沙在地面上画个圈,就表示要在这里卖艺了。表演群口相声,一般是两个人说话,第三个人上去插科打诨,三个人乱作一团时,吸引好事者过去围观。这个过程叫“圆粘子”,然后再“使活”把观众腕住,通过艺术感染力和表演后的打钱,使观众自觉地把钱从兜里掏出来。打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赞叹演员技艺高超的同时也会感叹,相声这门艺术确实很江湖。

相声演员要会说、学、逗、唱、耍、弹、变、练八项功课,要会开场小唱、会白沙撒字、会置杵(要钱)、擅口技、会数来宝、会太平歌词、能说单口、能说群口、能逗、能捧、能怯口倒口(学方言)、能使柳活(学唱)、能说贯口十三项技能。这其中的数来宝现在演化成了快板,比相声更为底层。数来宝早先是跪着一条腿唱的,唱一些吉祥话讨赏钱,后来经历了“串街走唱”和“撂地演唱”的过程。这种表演形式方便快捷,在战场上上午用英雄事迹编了词,下午就能慰问伤员了,但确实是从古代的“丐帮”中分化出来的,那更是底层的江湖。虽然相声的创始人朱绍文(“穷不怕”)是落地的秀才,他学识渊博,但相声绝对是草根艺术。另有一门相声,叫作清门相声,是进宅门里说的,相对文明些,据说是起源于八旗子弟自我娱乐的全堂八角鼓,但并不在相声中占主流,且在清末以来也无法逃离江湖。

相声界是江湖,必然会常发生师徒反目的事;相声若脱离了江湖,江湖中就少了笑声。社会上不可能没有江湖,这种事不是文明与进步就能解决的。

大城市的白领、中产阶层,没接触过社会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街头卖艺、地下钱庄、流浪剧团、电话诈骗、网络传销、贩毒卖淫等从业者是怎么生活的。社会上总归是有不用考大学的人群的,也要有这样的江湖。许多文艺作品和影视剧喜欢拿其中人士是否遵守江湖规矩来做文章,但江湖人的首要目标是生存,不是生活,哪怕经济状况已不悬于生存的边缘。

江湖绝不浪漫,它是残酷的,过去江湖艺人的生活号称“刮风减半,下雨全完”,没有人刮风下雨还出来看街头杂耍。据侯宝林先生的自述,他年轻时看到北京下黄土的天,就干脆躺着不起床。同行来了,问是怎么回事。侯宝林先生说,起床了也没饭吃,更饿。早年间,要饭的甚至会用自残的方式,用刀子扎穿尺骨和桡骨中间,用铁链穿过锁骨,用砖砸自己的肩膀,那意思是说,都惨到这份儿上了,行行好给点儿钱吧。他们是有帮会的,有地盘,也有师徒,乞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行当。

江湖中有行业暗语,被称为“春典”,使用春典被称为“调(diào)侃儿”,是江湖人的一套自我保护,以防止外人听懂,也作为行业区分。在侃儿上说,说相声的叫“团春”的,说评书的叫“团柴”的,资深的江湖人被称为“老合”。若真调起侃儿来,全天的生活都用暗语来说。曾有个笑话,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启儒被尊称为老郭爷,他精通调侃儿,也曾被称为“侃儿郭”。有人请教他:“这电视机调侃儿怎么说?”老郭爷想了一会儿,说:“色(shǎi)糖望箱子。”“色糖”指外国,“望箱子”指洋片匣子,电视机就是外国产的拉洋片的匣子。时至今日,曲艺中的“调侃儿”已没有过去普遍,但仍旧以术语的形式保存下来。而随着信息的透明,也有些年轻人会胡乱调侃儿,但现在少有人知道拉洋片是什么意思了。

为了防止反叛与纷争,江湖才有了规矩。所有的江湖道儿,都是历代江湖人的鲜血积累而来的。江湖中人对于规矩十分暧昧,就像《古惑仔》中,陈浩南因被下药而与兄弟山鸡的女友相好,他的大哥B哥在关公像面前用点燃的香去烫陈浩南以示公开处罚,既舍不得,但又要这样做。而陈浩南认罪受罚也是一种表现,既维护了B哥,又企图挽回个人颜面。

江湖规矩是个辩证的问题,江湖中人最忌讳偷艺,但很多人确实是靠“捋叶子”“摘桃”等“瞟学(xiáo)”而来的。而拜师不过是允许你名正言顺地偷学师傅,有名气的师傅自己演出、社交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教徒弟?能带在身边就不错了。再者,艺人都知道要苦练真本领,技艺不好,观众肯定不会买账。他们确实是因吃不上饭才去学艺说相声的,演出是为了挣钱,所谓的艺术追求也是为了卖得钱。所以,演员一旦红了,必然会拿架子耍大牌,偷懒,不卖力气,人性便是如此,不卖力演也能上座,那费那个劲儿干吗?

我们真应该佩服江湖中人,把读书人扔到江湖里,被卖了还会帮人点钱,分分钟就死掉了,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江湖艺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一般人不同。

江湖艺人大多不攒钱或攒不下钱,因为我今天受了很大的苦赚的钱,我不花干净了就对不起我自己。很多艺人都挨过饿,一旦能吃饱后,绝不会省着。

江湖艺人多是昼夜颠倒,因为饱吹饿唱,吃饱了没法儿演,晚上演出后,要聚餐,连带抽大烟和社交,肯定要折腾到后半夜。

江湖艺人从万人瞩目到穷困潦倒,也许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民国时期甚至会有冻死饿死于街头的事,至今仍不鲜见曾经风光一时的港台明星晚景凄凉的新闻。

江湖艺人学艺就要挨打。演错了挨打,因为那是被处罚;演对了也要挨打,那是让你记住以后就这么演。对于打,人家有理有据,认为打着学得瓷实,用现在的话说叫肌肉记忆。手抬得低了,只有挨了打才能抬得高,演出时是不经大脑思索的,是肢体语言记忆的。不仅学说唱戏要挨打,学说相声、练杂技都要挨打,这叫鞭徒。打徒弟,外人是不能多言的,更不能拦着。

江湖艺人的师徒关系很是微妙。我们不能按照章太炎与黄侃、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师徒关系,或者过去工厂车间里的师徒关系,来推断江湖艺人之间的师徒关系。我们都知道拜师要签合约,要“三年学艺,两年效力”;学徒期间,死走逃亡各由天命,车踩马踏打死勿论……其间的纷争,远不是我们外行人能想象的。

除了学艺的必要,出师或随着年龄增长,江湖艺人一般不会再去练功,因为艺人要大量地演出才能维持自己大量的开销,在舞台上表演就是练功。而没有戏演的艺人连饭都吃不上,更没力气练功,只会越来越堕落。以往的艺人行会都会通过演义务戏来救急困难的同行,便是如此的道理。

江湖艺人传艺极为保守,俗话说“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教会徒弟确实饿死师傅,很多行当里面都有技巧,这种技巧只能口传心授,不教就是不会,会了就能赚钱,个中门道如窗户纸般一捅就破。比如相声中捧逗语言的尺寸,捧哏的都说“啊”,发音的语气、轻重、缓急、长短,再配上身段、眼神,对了包袱就响,不对就不响,这是必须口传心授的,印成书是看不出来的。不教就是不会,都教会了也就不值钱了。

江湖艺人最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可他们大多最不爱惜身体。比如艺人要戒烟、酒、辛辣等才能保护嗓子,保持形体。但艺人恰恰无法抗拒吃喝与社交,他们要仰仗权贵过活——叫你陪酒是看得起你,肮脏的酒桌文化是以喝不动或喝了伤身的情况下还喝为荣的,以致很多好演员被活生生地毁掉了,如刘宝全、梅兰芳等先生那般自我节制,并在晚年技艺炉火纯青的人并不多。再说,在旧社会,吃喝嫖赌绝不算恶习,而是风俗。唱戏很累,很费嗓子,艺人必须抽大烟,不抽,嗓子、体力撑不住,嘎调就唱不上去,抽一口,立刻能唱得满堂喝彩。抽大烟也表现了自己的身价。“十全大净”金少山到了最后,都得用大烟来泡水喝才能过瘾。

总之,江湖艺人会因为自己属于“下九流”而自卑,也会因为自己有能耐能赚钱而自傲。这也是大多艺人不攒钱或攒不下钱的缘故,他们相信自己,只要上台或上街就能赚回当天的嚼谷,因此一旦发家,吃喝嫖赌也在所难免了。

江湖文化,在学术上可以叫游民文化,王学泰先生曾讲过游民文化。和普通人相比,江湖中人首先脱离了封建的宗法制,脱离了行政和法律的管理。唯一能约束他们的就是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而道德本身是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换个年代或地方,不道德的兴许就变成道德的了。在生存危机下,道德可能是人最先放弃的东西。

中国古代是有贱民阶层的,《清史稿》中说:

四民为良,奴仆及倡优为贱。凡衙署应役之皂隶、马快、步快、小马、禁卒、门子、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番役,皆为贱役。长随与奴仆等,其有冒籍、跨籍、跨边、侨籍皆禁之。

这些人过着不同的生活,他们不能考科举,也不一定识字,并不是他们执着于本行,而是他们只能世世代代从事这样的职业。

过去,说相声的、变戏法的、搞曲艺的、卖药的、乞讨的、耍猴儿的、打把势卖艺的等等,都属于所谓的“贱民”阶层,都在底层挣扎求生。他们始终是边缘的、流动的、隐蔽的,承传了古代巫术、医术、百戏等文化。为了求生,他们只能服务于大众化的生活或娱乐所需,其实他们的职业可以说是演员,其本质上都是传统艺人的师徒制度,这也是源自这个江湖的规矩。

实际上,江湖与庙堂并不遥远,每种艺术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现世是总有缺憾的。而庙堂与江湖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它们只是分别安置了自古以来不同背景的中国人,给了他们足够的生存空间。

同类推荐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方珍珠

    方珍珠

    5幕话剧《方珍珠》写北京曲艺艺人在新旧社会的不同生活遭遇和命运,通过对比,歌颂了新中国对艺人的关怀和尊重,呼吁艺人们要自尊自重,团结起来为新社会服务。剧本的前3幕,写艺人破风筝和养女方珍珠在解放前的北平如何受欺侮,令人悲愤难平;后两幕的情节与前面的戏剧冲突有些游离,感人的力量稍有减弱。
  • 腾飞的神木

    腾飞的神木

    “神木县地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从1986年神府煤田开发算起,已走过了20年的创业历程。1986年神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8071万元,财政总收入163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0万元,当时的神木是农业县,也是国定贫困县。20年后,神木实现GDP12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亿元。两个年度相比,GDP、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148倍、196倍、15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6年的1114元增加到2006年的8825元,年均增长17.9%。
  •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

    从古希腊戏剧时代到近代戏剧,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到《阴谋与爱情》,在低吟浅唱中回顾东西方戏剧走过的道路,戏剧经典的产生,上古戏剧发展的近代戏剧的历史等。本书从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进行划分,图文并茂的为我们展现出杰出的剧作家们,用他们独特的人生体验和艺术探索,奉献出的一台又一台别具特色、精彩绝伦的好戏。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热门推荐
  • 大叔有点帅

    大叔有点帅

    还没彻底长大的话痨女青年季朵,信奉及时行乐,人生在世,就要在红尘里多打几个滚儿才不枉青春一场。身家背景惊人却喜欢装普通人的文艺大叔维今,信奉随遇而安、云淡风轻,一心想做一个出色的制表师,生活中没有物质、没有诱惑,即使身处闹市也能守住心中一方净土,真正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凑到一起,季朵以为自己在追的是一个普通大叔,所以软磨硬泡,蹭饭、耍赖、强吻、甚至一夜追出千公里……用尽浑身解数。季朵:“大叔,你只靠修表……能养活自己么?”大叔:“年纪大了,总会有点家底的。”总担心大叔钱不够用,却没想过大叔竟然还是个拥有一座岛的隐形富豪。大叔:“我以这座岛为聘礼,请你嫁给我。”“这……”季朵表示腿有点软。
  • 快穿系统:男神只有我能撩

    快穿系统:男神只有我能撩

    自古以来,和闺蜜翻脸有两个原因:一是财富,二是男人。而安遇夏跟闺蜜翻脸,恰好把两个原因……
  • 皇夫上位:凤栖花朝

    皇夫上位:凤栖花朝

    因为一场负心,凤国第五位君主姬葵打破祖制,建起女皇统治的风云王朝。因为一场痴心,凤国第十四位君主姬妧放下自己的权杖,拱手河山,也要赎回那个拿命护她周全的人。然而,这世间所有痴心喜欢过的东西,到最后是否都要让人最失望。是情深不寿。情不自禁,仇深似海,任世上哪一条路,都不允许他和她一起。是命比纸薄。哪怕俊逸如仙的人,无所不能的人,还有从这茫茫尘世间灰飞烟灭的那天,还有求不得和爱别离的痛苦。荣华谢后,凤倾天下。终是为君,踏碎这一场盛世繁华。
  • 今天星星告白了吗

    今天星星告白了吗

    你有心愿吗?你有曾经未能实现的心愿吗?来这里,可以实现你所有未曾实现的心愿!不要98!不要998!只要三成魂力!不管你想人鬼情未了还是出任ceo亦或是迎娶小帅哥,农民翻身把歌唱!统统没问题~“我喜欢你!你要不要跟我在一起嘛~”辛星揪着月槐的袖口,摇啊摇。“不要。”丑拒。“为什么!那我给你买车车买包包买猪蹄!你答应我好不好?”卑微星星,在线哭泣。“好的亲,没问题的亲。”有猪蹄!月槐老狗逼,在线笑眯眯~(?▽`)
  • 我在此生此世界

    我在此生此世界

    本书选取了陈原先生64篇散文作品,与每个人的生活一样,作者的作品始终没有离开大地与尘土,在看似平实的作品中,蕴藏着一段段让人深思的真实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富有张力。除此之外,还收录了作者的当代文学评述和人物评述,多是对人性的探究与反思,文字直白,很容易被读者接受;更具特色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独特见解,为那些我们身边的人或事做以全新定义,看似调侃,却有内涵深意。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极品总管

    极品总管

    秋斐艳感觉自己睡了沉沉的一觉,再醒来,头依旧要炸开一样。她拍着脑袋,感叹着,还是生活太颓靡,就出去HIGH了一夜,喝了几瓶洋酒,怎么就成这样了?坐起身,才发现不同,她不由得尖叫起来:“啊!”这眼前的一切,和自己的生活截然不同,怎么回事?自己从意大利买回来的欧式大床,怎么变成了红木雕花硬板床?自己的空调被,怎么变成黛绿色的压线薄衾被?还有自己的紫色吊带睡衣,怎么变成了白色的丝线对襟衣服?容不得自己再多看一点,房间就有人闯进来,镂空木门“嘎”的一声被推开,说道:“秋公公,您怎么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草垛圆

    草垛圆

    祸福的降临真的是没有一点儿预兆?不需要理由?也不讲究时间吗?秋天到来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一个瘪蔫的气球重又被吹得圆满起来。我在等待着那种重复过数次的喜悦的到来。蜷缩在壁脚的大黄狗突然站起来,龇牙咧嘴地从我背后跑过去,对着山湾里的下坡路狂叫起来,以为又是陌生人进村。平时总有陌生人背着大包小包来村里用电动喇叭怪里怪气地吆喝,推销那些砍铁不缺的菜刀以及能叫爸爸、妈妈的皮娃娃和翻过来覆过去都能向前挺进的电动作战小坦克,大黄狗看不懂那些怪东西,就不喜欢他们。今天来的不是陌生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