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70200000004

第4章 烤竹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读书啊,多么久远的事情。

手握着泛黄的线装古书,唐正不但没有一点的不耐烦,反而乐在其中,读的津津有味。

读书就得读论语,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嘛。

真能把整本论语吃透了,自然就达到了孔夫子的境界,到时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

花费两个小时,把论语一字不落的读了一遍,唐正感觉所获寥寥,不过不要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嘛。

现在唐正其它的没有,时间却多的是,慢慢来就是了。

读书一个时辰,唐正也感觉有些乏了,于是找了把柴刀,准备去砍根凤竹,做支鱼竿出来。

钓鱼看书,寓教于乐,两相成趣,岂不美哉?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唐文山修建的这几间草庐后面,就栽种了各种竹子。

不但有适合做鱼竿的凤竹,还有适合编织的茨竹,适合做抬杆的斑竹,适合做挑担的硬头黄等竹子。

一大片竹林,种植在了屋后的斜坡上,这样不但能让难以利用的斜坡有了出产,还能有效的防止山体滑坡。

古人也许不懂什么水土流失的自然之道,不过生活的经验总结,总是无比强大的。

唐正常常因为华夏能有五千年的传承,而时常感到自豪不已。

当唐正砍下一根看着笔直,等打掉竹枝后,才发现这根竹竿中间有个大拐节的时候,却不得不感叹了一句。

华夏几千年的传承经验,怎么就没有说下怎么挑选笔直的竹竿呢?

暗叹了一声倒霉,却也不想放弃这根竹竿,准备拿回去用火烤一下,看看能不能校直一下。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挑了根大拐节的竹竿不说,唐正在下坡的时候,还踩踏了缓坡差点摔了一跤。

等唐正稳住身形回头看踩垮的位置,却发现那里并排着两支粗壮的春笋。

旁边粗壮的斑竹,以及春笋的个头,无不诉说着这是两支斑竹笋。

斑竹笋,出笋既老,所以,最好的斑竹笋,还是埋在泥土里面的笋,才是最好的。

未出土的斑竹笋,不但白嫩清脆,还没有一点苦涩的味道,只有这样的竹笋才能叫做:色如玉版,味抵驼峰。

只可惜,想要采收这种未出土的竹笋何其难也,有时候你挖开一大片的泥土,也不一定能找到一支。

唐正高兴的把两支竹笋刨了出来,一支就有两三斤的样子,足够一家人好好的吃两顿了。

竹笋要吃鲜,放久之后,就难免老了。

于是唐正当即就跑回去拿来了火折子,在随地聚拢了一些地上的竹叶,用竹竿穿上竹笋就地烤了起来。

竹叶烤竹笋,一片竹香味。

随着浓烟升起,不一会儿,就把在附近田地中忙碌的柳香儿给引了过来。

“我还以为起了山火,原来是九哥儿在此生的活啊,九哥儿,你在这是作甚呢?”

唐正指了指火堆上的带壳竹笋,有些得意的道:“制作美味,香儿姐劳作半响,小弟想以此慰劳姐姐一番。”

“这笋子要与膏肉一起煮才好吃呐,这样火烤也能吃吗?”

“哈哈哈。”

面对柳香儿的怀疑,唐正大笑了起来。

“香儿姐说的那是出土老笋,如此般未出土的嫩笋,就算是火烤也美味无比,且别有一番风味。”

几句话的功夫,竹笋就已经烤的差不多了,这样的嫩笋本也不需久烤。

唐正取下烤好的竹笋,递了一支给柳香儿拿着,一挥手,昂首挺胸的说道:“走,我们这就回去好好的品尝一番。”

唐正自信的样子,让柳香儿神迷不已,接过唐正递来的竹笋,抓着一头的细竹竿,傻乎乎的跟在了唐正的后面往回走。

回到家,唐正把休息的刘氏也叫了起来。

“娘亲,孩儿制作鱼竿之时,偶得两支竹笋,已经制作好了烤笋,想让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唐正的说法,主要是把竹笋的来历说清楚,免得刘氏又要说教一番,让唐正好好读书,少做这些不务正业的事情。

剥开外面的笋壳后,露出了如白玉一般的嫩笋,同时一股嫩笋特有的清香味也挥发了开来。

刘氏吞咽了一下咽喉,对唐正夸赞道:“我儿真是不凡,随意烤出的竹笋,就有这般香味,想来味道也是极好的。”

唐正把盐末细细的撒了一些在烤笋上面,然后把两支竹笋,笋尖最嫩的一部分分出来,放在陶碗里面端给刘氏,说道:“娘亲快快尝尝,看是否合您的口味。”

刘氏用筷子轻轻一夹,脆嫩晶莹的烤笋就被挑了一小块下来,再送入口中轻轻咀嚼了几下后,刘氏对唐正展颜笑道:“确实美味无比,我儿也快快食一些。”

“娘亲喜欢就好。”

唐正对着刘氏笑着说道,随后却没有开吃,而是把竹笋中间的一部分,分出来给了在一旁早已望眼欲穿的柳香儿。

“香儿姐操劳田地辛苦了,快快食用一些烤笋吧。”

两三亩田地虽不多,在刘氏不愿做,也不许唐正做,只柳香儿一个人,靠锄头挖的情况下,也不是一般的辛苦。

由于经历过小时候的饥荒,总是会感觉饥饿,而对食物没有多少抵抗力的柳香儿,这次却没有着急的接过陶碗开吃。

看着唐正把中间细嫩的大部分竹笋分给自己,而他却留下了最老的一小部分,柳香儿顿时感觉自己好像没有那么饿了。

“谢谢九哥儿,香儿不辛苦,香儿也食不了这许多的,九哥儿读书才辛苦,你多分润一些去吧。”

柳香儿接过陶碗后,就要用筷子分润一些给唐正。

唐正连忙阻止,并道:“不用,不用的,早上食鱼后,我并未怎么动弹,此时并不觉得腹中饥饿。”

柳香儿因为感动执意要给,而唐正是真的吃不下,不想浪费,所以执意不要,两人几番推辞不下,最后还是刘氏发话,让柳香儿多吃一些,才让事情平息了下来。

看着唐正如今懂事了许多,刘氏也感觉欣慰了不少,早先因为唐正提起唐文山引起的惆怅,也随之淡了许多。

同类推荐
  • 大隋最强逃兵传奇

    大隋最强逃兵传奇

    杨明感觉糟透了,刚穿越过来就遇到了一个类似电影集结号的开局,被上司故意出卖,被无数敌军追杀,这能玩?好不容易逃出升天,杨明却又发现他所处的隋朝跟历史上的隋朝完全不一样,在这个时空里,杨广没有登基,隋朝没有二世而亡,唐朝更是不复存在。 为了挽回名誉,为了生存下去,被世人误会的杨明只好努力奋斗,并一不小心闯出了一番传奇事业,震惊天下!
  • 太仓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太仓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太仓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是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南丝竹的发源地、娄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的降生地,在娄东文化与江海文化的交融相汇中形成了“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太仓史话》系统地介绍了太仓由古至今的特色文化、历史沿革及现代风貌,有利于人们全方位地领略太仓的千年魅力。
  • 三国卫温传

    三国卫温传

    原名《三国大虾》一个三国的幻想,一个三国的梦,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上海底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底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百年沧桑变迁的各个领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生活、地标以及中外文化交通等等。了解上海的前生今世,了解上海的文化底蕴。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什么美帝,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
热门推荐
  • 超级商人养成系统

    超级商人养成系统

    求职无路的他,意外得到商人养成系统最终,成为红顶商人。
  • 盐道枭雄

    盐道枭雄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积疾难返,官吏腐败,衰弱日显,民不聊生,以通州知府陈之道为首的一批正直志士,不畏权贵,与贪官污吏、恶霸进行坚决、巧妙地作斗争,拯救灾民于水火,最终打败对手,情节跌宕起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奋勇抗击的悲壮故事。
  • 狼性生存法则

    狼性生存法则

    狼是最有纪律的动物之一,是天生的士兵,是草原上不败的铁骑。个人要成功,企业要胜出,国家民族要强大,都需要有狼的精神。本书集狼道之大成,从个人、团队、企业、民族、国家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阐述狼性生存法则。
  • 如果医生免疫力低下

    如果医生免疫力低下

    本书介绍了免疫力如何决定人体健康,提醒人们关注免疫力下降的身体信号,让人们通过打疫苗和给器官排毒等给免疫系统积极正面的影响,引导人们从饮食、睡眠、运动和心理四方面入手,向细节要效果,掌握生活中有效提升免疫力的窍门,从而构筑均衡免疫力。
  • 布衣神相4:叶梦色

    布衣神相4:叶梦色

    武功高绝的李布衣以为人看相为幌子,惩恶赏善,扶弱锄强,黑道武林对他恨之入骨,对他明的挑战暗的谋杀,都被李布衣一一避过。作者将相术与武术揉在一起,创作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武侠小说。
  • 我在万界当义工

    我在万界当义工

    因为一次不可描述的机会,三好青年贾优秀来到了各个副世界,却不由得眉头一皱。什么!山本一木要偷袭赵家峪?什么!西西里的那个女人快揭不开锅了?什么!金山找竟然说佛山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什么!方胜利被小鬼子包围了?什么!钢锯岭的鬼子还不投降?什么!周卫国的萧雅还没离开南京城?……这一个个世界是怎么了,还有没有亿点温暖了,还有没人管管啊?不行,老夫心太软了!老夫真的看不下去了!常言道,路见不平一声吼哇,风风火火闯万界啊!路见不平,老夫理当拔刀相助呀!动手吧,做好事,不留名!老夫要做万界第一好人,让每一个世界阳光灿烂!
  • 神禁纹

    神禁纹

    因为身体的不适,竟没想到是意外的收获,让他踏上了不平凡的路程!
  • 绫罗步

    绫罗步

    擎苍山上一层窗户纸的事,却是他们此生的全部。原来这天地间的平定,向来无关于是正是魔、是深是浅,你看这万年的修行与爱恨,不过也就这样过了,说到底,一颗心罢了。
  • 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云记

    九云记

    清朝作家改写朝鲜小说《九云梦》的作品,字数、情节增多。《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