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89500000124

第124章 福兮祸兮

都说黄泉路上无老少,作为天地之主的皇帝,一旦得病染疾,便恍如天塌地陷,搅得永寿宫里人仰马翻。自然圣母娘娘的方寸之心更是乱得不能再乱,太夫人和吴王都还未到,唐太妃独自守在清凉殿的后寝,把太医叫来盘诘了几回。

太医们说,皇上的病是因为感染风寒所导致的外邪侵体,但是太医们一时还拿不定皇上到底是伤风还是伤寒。若邪气侵入深,则是伤寒,而邪气侵入浅,当为伤风无疑。论起来伤风好治,这伤寒到颇为棘手。太医们为此已经斟酌了半个晚上,此时仍不能确认皇上的病况,所以先开了一剂解表发散的药方,暂时应付当下的窘境。

这也并非太医们不肯用心,只因为皇上得病,非比寻常百姓,一诊一断都需要格外谨慎小心,况且太医们会诊后所下的诊书最后都要写成医案奏稿,发付内廷外朝、有司衙门查验勘误,若其中诊断不确,导致开方不准,则罪莫大焉,轻则充军发配,重则抄家灭门。

少府令李润值宿在宫门外的朝房,听得宣召,赶紧过来,唐太妃请他替皇帝诊断,也说是感染风寒所致的外邪侵体。至于是伤风还是伤寒,那还得等会儿再看。

唐太妃眼泪汪汪,禁不住就要痛哭出声,李润为宽其心,连忙说:无论伤风伤寒,都不是什么要紧之病,娘娘应当宽心才是。

有了李大人这句话,唐太妃放得一些心来,然而转念却想,皇帝好端端的呆在宫里,怎么就感染上了风寒?圣母娘娘因此开始追究起皇帝得病的成因。

侍候在皇帝身边的小宦在被责令掌嘴之后,吞吞吐吐地透露出一点内情。皇上的病是因为贪玩,一提到皇上的贪玩,小宦们便都逶过于陈学士,因为皇帝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得到帝师陈广陵的称许。陈学士认为皇帝的所作所为,并非是在胡闹,这文武之道,本来有张有弛,而若想成为一代英主,自然要文武兼备,皇上英姿天纵,故而演此雄才大略,以为将来扫六合、平天下之举,不可一概视作蒙童之戏。

唐太妃并不相信小宦们的话,陈学士怎会纵容皇帝胡作非为呢?为了搞清原委,她把皇帝的跟班、官拜散骑常侍的于凤楼叫到跟前问话。

看到圣母娘娘脸上的神色不善,生怕因此获罪的于凤楼不敢隐瞒,当下一老一实的把皇上得病的详情细故连头带尾全说了出来。

原来皇上自从六月初到演武堂阅军,从此便迷上了这行军布阵的玩意,宫里的内侍小宦们皇上都给编成了两军,成日演习排兵对阵之法。为了避人耳目,皇上特意把演武的场地放在了鼎湖中的小瀛洲,那地方孤悬水中,四周树木森森,亭台掩映,闲人难至,而皇上隔三差五,便会来此登台,擂鼓执旗,指挥两队人马以木刀竹剑互攻,有时候玩得兴起,皇上亦自率一军,呼喝冲杀,斩将拨旗,常常乐此不疲。前日,皇上又往小瀛洲去,小臣苦劝不听,皇上玩得尽兴,把外衣都解了,哪知道忽然间起了大风,皇上在风头上一吹,回来后便叫升火烘烤,这冷热相斗,过后便觉得有些不适,小臣想请太医诊看,皇上却怕惊动了圣母,不承想一夜过后,这病竟益发加重了……

唐太妃恍然道:怪道自那日演武阅军回来,皇帝便执意搬到清凉殿去住,说是要潜心致力于学问一途,却原来是暗藏了这样一个目的。然而皇帝如此胡闹,陈学士竟也由着他去?

于凤楼说:陈学士以为文韬武略,二者不能偏废,天下如今未靖,四海未入王化,虽欲崇尚文治,亦不能忽略武功,因此陈学士对于皇上阅军演武之举就睁眼闭眼,不复加以置问。

唐太妃“哼”了一声,发怒道:这么大的事,你们都不来回禀,都在宫里混油了,混得胆子比天还大!皇帝要是出个什么好歹,试问你们谁能担待得起?到那时百死亦难赎其罪,吾与朝廷当唯你们是问!

于凤楼连忙俯伏在地,磕头连称“死罪,死罪!小臣罪该万死!”

圣母娘娘还待厉言训斥几句,殿外的小宦们这时轻声禀奏,吴国太夫人已然入宫。

唐太妃一振衣袖,这便由前殿往后寝去,人尚在廊道里走着,耳里便已听见她母亲吴国太夫人的声声哀哭。

“哎呀……佛祖菩萨呀,我的乖乖宝贝肉啊,我的祖宗老爷子啊,你可不能吓唬我老婆子啊,咱们家全靠这命根子过活,皇帝可万万出不得一点差池……”

唐太妃闻言皱了皱眉,快步入得室中,见皇帝此时正睡得安稳,生怕母亲闹出动静来,惊扰了皇帝,便悄声说:太医们说了,皇帝只是感染了风寒,服上几剂药,发一发汗便好……

陆老太君拿帕子揩着眼泪,叹息说:吾刚才一听说此事,几乎魂飞魄散,娘娘怎可如此大意?这要是有点闪失,那可怎么得了!唉,吾不在宫里这几天,这大事小事的便都来了,直放人不能消停片刻。

唐太妃有些受不了陆太夫人唠叨的言辞,当下却说:人吃五谷,岂能不病?皇帝不过是偶感风寒,母亲不要疑心多虑。

陆太君迟疑着说:吾看皇帝病得不轻,这脸都烧红了,娘娘可别当作是儿戏……太医们有些话未必敢往深处说,所以先拿些模棱两可的话宽宽咱们的心也是有的,再说既然是风寒,为何皇帝服了药,出了汗,却未能见好?

说话之间,吴王和张太保都已在殿外候着,唐太妃叫他们进来,吴王趋前问安,才瞟得一眼,便吃惊起来:这是怎么弄的?昨儿上朝时皇上还是好好的……

唐太妃引他们到外殿,暂时先按下皇帝的病况不谈,却皱着眉头说起张庶人所生贱种的事来。这一早起来的两大桩事,沉甸甸的压在心头,哪一件都让人放心不下,唐太妃偏又是个不能担惊受怕之人,所以急于听听她母亲和兄长的意思。

这事果然和皇上患病一样,大出众人的意料,吴国太夫人“啊呀”一声,当先说道:这贱种千万留不得,留着可是个大大的后患!依我说,打杀了,烧埋了,理他作甚!

唐太妃说:本来正想把这事问个明白,该处置的处置,该禁声的禁声,不料皇帝竟然病倒了,所以不得不分心旁顾。

唐觉之沉吟说:此事暂不能让人知晓,先都收监看管,等隔些日子再说。

唐太妃说:幸好这事宫里尚无人知晓,吾也吩咐了慎刑司好生监管,眼下不妨派给少府令李大人去提点查问明白也就是了。唉,皇帝身子有恙,我这心底就如一团乱麻似的,如今什么事都比不得皇帝的病体要紧,到是先顾了这头再说。

吴王陆太君等人一时都无话说,皇上的病至关紧要,凡事自然得分轻重缓急。

然而,当太医们还在推究皇上到底是伤风还是伤寒之际,少帝的病在午后突然急转直下,不但高烧未退,反而剧咳连连。唐太妃、吴国太夫人等人固然慌了手脚,太医们也是一头雾水。按理说,这解表发散的方子本是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方子,皇上按方吃药,纵使无立见的功效,却也不会加重病情,如今既然药石无效,病情加重,那么显见是太医们最初会商诊断的结果可能有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太医们心照不宣,当下二话不说,赶紧改方子。皇上既然咳嗽,那就照咳嗽来治,不管有痰无痰,都先把怯痰镇咳、培养元气的方子拿来一试。

皇帝照方服药,到晚上,果然咳嗽稍缓,惟高烧一直不退,于是太医们一发不休,再灌以清心去热的汤药。自然这都是太医们会商后的结果,大家都认同了这双管其下的疗法,所以职责干系也都一体同当。

唐太妃对医道一窃不通,但听太医们说得头头是道,何况皇帝的咳嗽也的确有所好转,如今只等皇帝退了烧,一切便算功德圆满,因此便谕可了太医们所呈的医案。

只是她却不知太医们其实有恃无恐,皇帝寿数若尽,虽天上的灵丹妙药亦救治不得,《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人的寿数原本都是上天给的,太医再高明,却也无回天之力。而一旦大行皇帝寿数已尽,身为诊病侍疾的太医虽然免不了要下狱待罪,不过一俟新皇登基,则照例要大赦天下,于是太医们囫囵蹲上几天大狱,便可遇赦而出,重新发回太医院戴罪立功。有鉴于此,奉旨当差的太医们家中常常都备好了铺盖卷,不待拿人的旨下,便自投大狱请死领罪,而狱中的典史胥吏也从不为难落难的太医们,人谁无病?但若连太医都治不好,那就算华佗转世也难达其功。太医在狱中,典史胥吏们自会百般的好款待,这往后家中若有人患小疾大恙,当不致于求人托客,寻医无门。

故而太医们不怕皇上山陵崩而弃天下,怕就怕皇上半死不活,或者生不如死,因为其病拖延越久则脾性越趋燥急,脾性越急燥则越发喜怒无常,有时无端端地会疑心猜忌,轻则以为医者不尽心,重则会以为医者与人勾结逆谋,诚属罪大恶极,便以人主之威,发雷霆之怒,无妄之灾便会从天而降。

为防此种不测,太医用药便常会拿捏取舍,病若初起,不妨施以温养中和之剂,观其效应,再施针砭,不求有功,先保万全,若是病势延绵,沉疴难起,则要痛下辣手,以求尽速了断。是以古往今来,皇帝若病,必不长久,其缠绵于病榻之上者少之又少,原因盖在于此。

保义夫人知道宫里执役的十二司中有个掌管刑求惩戒的慎刑司,虽然一直知道宫里有这么个阴森可怕的地方,保义夫人却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被拿送到慎刑司里治罪。

当体仁阁的小宦奉圣母娘娘之命剥除自己的簪珥冕服时,保义夫人脸白唇青,牙齿战战,身子几乎瘫软成泥,头脑里也是空空荡荡,竟连一句讨饶求情的话都不会说了。

慎刑司如同虎狼窝,保义夫人被执事太监挟持进去时,抬起眼睛往四处一瞟,便看见许多让人触目惊心的可怖物事。两庑下笞杖、板子各据一边,都由细到粗,由窄到宽的排成一溜,漆得油光锃亮,放得整整齐齐,此外尚有十来副夹棍、拶指,在地上散作了一堆。对这些用刑之具,保义夫人是深知厉害的。想当年房州太守带人攻破了神农大山里土匪的巢穴,将自己和长公主等一干女流作为女匪盗给投入大牢。那太守大人开堂审案,一句话还没说,当先扔下一只竹签,口里道一声“大刑侍候”,三班衙役便一涌而上,先笞后杖,连拶带夹,直打得那一邦山匪土寇,个个鬼哭狼嚎,人人招认画押。

审完男犯,再提女犯,自然也是一顿棍棒,先杀其威,保义夫人身边幸好有长公主这个救命稻草,眼见得势头不对,连忙将皇姊长公主的旗号扛起,做了自家的护身金符,那太守将信将疑,一时倒不敢施刑动粗,呈报上去,结果时来运转,身为压寨夫人女匪首的保义夫人不但死里逃生,更且鱼跃龙门,成了有品级的朝廷命妇。

可惜时乖运滞,旦夕祸福,保义夫人一着不慎,复又从龙门高处跌入鬼门关口。

经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况且内外有别,因此这慎刑司推问审理便不似外朝的刑部、大理寺那般铁面无情。

保义夫人虽说已经剥夺了封诰,如今的身份跟一般的宫人无异,不过跟一般的宫人比,她到底身份有异,何况圣母娘娘虽叫拿下置问,但未明言用刑,慎刑司的宦官公公未奉上命,便不敢有所造次。再说现下皇上有疾,合宫不安,少府令李大人事多人忙,难有空暇来慎刑司提堂讯问。

是以罪妇郑氏一带入慎刑司,即被关禁在一间斗室之中,迟迟也未见有人来过堂推问。如此惶惶不可终日的连过三天,保义夫人竟如被弃置的垃圾,生不生死不死的苟活于此。

这三日里,保义夫人镇日枯坐,头脑里难免不会想起这些前尘后事,从尼姑了缘到神农山的压寨夫人,再由保义夫人到罪妇郑氏,山野庙堂、富贵繁华都一一亲历,至今思之直如一梦,如今梦醒夜阑,才知自身所历的一切皆是虚相。然而若说自身经历的一切皆是虚相,保义夫人却又因惑生疑,这三日里,富贵繁华她都想得极少,这些身外之物,虽得之喜,失之悲,但为官家所赐,复为官家所夺,到底是来去不由人,保义夫人随便一想,这心中还能平复,独独是驸马爷,观之可亲,触之可感,实难以割舍抛却,而越是身居斗室、枯座无聊,驸马爷的举止言笑、风姿神采越是无处不在,仿佛与身心谐和,已不复为外物了。

惘然如梦,他只是她梦里的那个人罢,自然和梦同在,终身不离不弃,幽禁在微暗斗室里的保义夫人一面虔心念佛,一面借着这些由心生发的幽思迷情,来济艰纾困,聊度时日。

皇帝病甚危殆,唐太妃陆太君等一干人除了求神拜佛,日夜祷祝,此外无计可施。太医换了一批又一批,每换一次人,必更改一次以前的方子,补中益气既然无效,那就改用温脾养胃的法子,不想皇帝因为服药过多过滥,伤害了胃气,结果引起了越来越频繁的呕吐,呕吐之外,鼻血也淋漓而下,唐太妃眼见得如此,五内如催,既忧且急,于诸事皆不理会,守在皇帝床榻旁边,整日里惟以泪水洗面。

宫里开始还只说皇帝身染小疾,故免了每日的早朝,然而满朝公卿连着几日都未能上朝面圣,不免议论纷纷,如此有七八日,外朝才终于闻知皇帝患了重疾,高卧病榻,不能起身,公卿大人们忧心挂怀,屡屡要求进宫探视,却不被宫里所允。

京师的百姓闲时说起皇上患病的事来也是哀声叹气,家国多难,吉凶难卜,小皇上御宇才不过一年,难道这就要弃天下而去么?天子脚下的百姓虽然不能预闻朝政,但是忧君体国之心并不比身在庙堂的公卿大人们少,自然对于皇上大行之后,帝位的延续承传就颇为关注。

皇帝尚未成年,故身后无有子嗣,而其兄元献太子遗有二子,长为咸阳郡王胜,继妃唐氏所生,幼子太原郡王捷,废妃周氏所出,皆是不能稍离妇人怀抱的孩童之辈,但既然大行皇帝尚无元子,则侄子辈依序当立。

只是当今皇帝原也是受禅即位,虽说年寿不永,享国不长,但是内禅后退处长庆宫的上皇仍然春秋鼎盛,所以与其让襁褓之中的孩童继立为帝,那到不妨迎请上皇复正大位,虽说父死子继乃是惯例,不过国赖长君,且上皇复位不过是物归原主,理所当然的属于众望所归。

随着皇帝病势危重,陆太君也不得不考虑起皇帝的身后事来。只是陆太君才一跟女儿开了口,唐太妃就发作起来:原来你们都巴不得皇帝早死?皇帝好歹也是你的外孙,怎么这么青天白日的开口咒他?

圣母娘娘拒绝和吴国太夫人探讨这个问题。她的儿子怎么会死?若她儿子真的死了,她在这世上也就没有什么活头盼头了。

陆太君跟自己的女儿言语不投机,只得转而叫儿子来详谈,她跟唐觉之说:皇帝眼看就快不行了,你身为元辅相邦,可有什么打算?

唐觉之也正为此事烦心,好不容易轮到唐家的子孙做了皇帝,可惜天不遐年,而一旦皇帝崩殂,究竟谁来承接大宝,即皇帝位?思来想去,恐怕只有从元献太子这一系中选取。元献太子有两个儿子,一个皇孙捷,是周氏所生的孽种,自不在考虑之列,剩下的便只有族弟之女唐媛所生的皇孙胜。

当下唐觉之沉吟着说道:依儿子看,帝位还应落在咱们同宗共祖的唐家才好。皇帝一旦弃天下,大位便不能虚悬太久,唐媛之子咸阳郡王可即大位,承嗣帝统。

陆太君长长的叹了口气:虽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唐字,不过此唐非彼唐,他若登基为帝,内自尊荣其父母,外则有外祖家可以依傍,到时候政归他人,咱们可就风光不再了!唉,一番辛辛苦苦,到底是便宜了旁人,想起来叫人如何甘心情愿?

唐觉之苦着脸说:不立唐媛之子,更立何人?若依朝中公卿们的意思,元献太子所遗二子,现皆幼弱,而国赖长君,因此不如迎请上皇复其大位。

陆太君倒吸了口凉气,瞪圆了眼睛,叫道:这如何使得!上皇若是复位,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唉,怪只怪太医院的御医们皆是饭桶,明天须发文给近畿州县,要他们推荐名医充任御前供奉,此外不妨大赦天下,为皇帝祈福求寿,虽未知灵验可否,但姑且一试罢了。

唐觉之搓手道:对,对,释放狱囚,大赦天下,或许可以感化天心,延续吾皇福寿……事不宜迟,吾自当速办。

同类推荐
  •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开风气之先 谋天下永福:“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三坊七巷与近代福州历史文化变迁、两岸交流视域下的三坊七巷名人文化等。
  • 大明小乞丐

    大明小乞丐

    向往的总是美好的世界,但生活让我们无法逃避,无论逃到哪里,都避不开一个永恒的真理: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英雄好汉。”
  •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一部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枕边书!解读历史得与失的史学巨著,纵论上下千年的治乱与兴衰!体悟封建王朝的更迭与轮替,品味风云人物的交错与变幻!
  • 医统江山

    医统江山

    前世过劳而死的医生转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上辈子太累,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凭借医术权术,玩弄江湖庙堂,且看我医手遮天,一统山河!章鱼威信公众号Stonesquid欢迎加入
  • 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两位作者从自己四十年党史、国史研究的成果中挑选了35篇文章集为本书,编为四编:大事论说,文献解读,要人评论,史著品评。这些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现和活跃于其中的重要人物展开讨论。
热门推荐
  • 史上第一女巫祖

    史上第一女巫祖

    干支之得了一个身体,外加长生加不老可她特么的穿越到了森林里。……所以说是个什么软用。当第一次被野兽扑倒的时候,干支之惊恐万分,刚来这就完蛋了?当第二次被撕咬的时候,一瞬间惊恐后干支之进入淡定状态,淡定反攻,还真当她娇软易推倒了!第三次被扑倒撕咬的时候,她非常的淡定。干支之看着被野兽咬对穿了的肚子,面色祥和,这具身体没内脏,没血管,没痛觉,没表情,没骨头……什么都没有。她睁着眼睛听着耳边的声音,至少还给她留下了听觉,视觉还有触觉。……所以,她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妖魔鬼怪……广大人民群众还能接受她吗?系统:变强!变强!变强!你最强你就还是个人!……干支之:这又是哪里跑出来的个玩意?……系统:我们先立个小目标,成为世界第一大强者。干支之暗眸一深:她也正有此意。鬼怪之躯?她是最强者!她说她是人,那她就是人!第二个小目标呢。系统:成立世界第一大势力。甚好,甚好,第三个小目标直接可以毁灭世界了。系统:……文,无cp
  • 来自不死界的男人

    来自不死界的男人

    什么!你是兵王归来;抱歉,我杀过的兵王足以填满大海;你是超级医仙!这副骷髅架子你要是治不活我只好弄死你;兵王归来、超级医仙、高手下山、杀手之王、修炼妖孽等等等等…在这里都是配角!这是一个不会装逼,却喜欢看人装逼的故事。
  • 海贼之关二爷

    海贼之关二爷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三国时期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因其义绝天下、武冠三军,尤为后人称道,常与春秋孔夫子并称“文武二圣”。历史中和演义中都曾清晰地记载,武圣关羽最终兵败麦城,死于江陵。但玉泉山显圣之事,却是寥寥几笔带过。笔者从万千古迹中翻阅,方知关老爷死后却是去了异界,到了海贼王的世界,且看中华武圣,如何将海贼王的世界搅了个天翻海覆,地动山摇!
  • 船头

    船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玻璃花

    玻璃花

    玻璃花:女生如花,流离了谁的年华。
  • 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

    吴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是基于两篇讲稿。一九二八年十月二十日和二十六日,吴尔夫自伦敦两次来剑桥大学,分别在纽纳姆女子学院手戈廷女子学院,就女性与小说一题发表演讲。此后,一九二九年三月,她将两次演讲合为一文,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而此时,她的小说《奥兰多》出版,为自己造成了一座小楼,并在这里,将《女性与小说》大加修改和扩充,写出了《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本书既注意挖掘魏书生特色教育方面的实践成果,又力求向读者展示一位立体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思想的魏书生。全书遵循由实入虚、由形叭神、由术入道的顺序,从介绍魏书生的思想特色开篇,依次介绍教学特色、班级工作特色、管理特色和成长特色。读完全书,或许让你越到后边越深刻,越到后边越高远。如果耐心地读完全书,相信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实施特色化教育,对如何通过学习魏书生使自己真正得到提高,都会有所帮助的。
  • 说谎的人

    说谎的人

    十五岁的少女卡登丝是辛克莱家族的第一继承者,这是一个世代富足的家庭,她的外公拥有一座私人小岛。每年夏天,大家族的亲人们都会齐聚在这座小岛上。卡登丝与表弟约翰尼、表妹米伦,以及朋友盖特从八岁开始几乎每一个夏天都在这里开心地度过。然而,突然有一天,卡登丝发觉自己陷入了选择性失忆和偏头痛中难以自拔。记忆中缺失的第十五个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家人都对她三缄其口,让三个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与她失了联系?她试图拼凑起发生的一切。第十五个夏天一点点清晰,却发现小伙伴们正在远离。《说谎的人》是一个令人伤感惋惜的故事,同时也是单纯阳光的少年们推开成人世界之门的第一声叹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