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89500000165

第165章 一七三,穷途末路

禁军北营在前后夹攻之下终于溃不成军,随着南营越来越逼近大内禁中,少帝、圣母娘娘和吴国太夫人只能弃城出奔。

因为走得仓促,军士们也不管有没有惊驾,围拥着少帝一路疾行,抢先登上龙舟,连跟在后头的圣母娘娘和吴国太夫人都顾及不上,就挥刀砍断缆绳,放船顺流直下。

少帝惶惧不已,幸亏散骑常侍于凤楼随侍在身边,好言安抚,又喝斥兵士不得惊扰圣驾,其时有人来报,圣母娘娘和太夫人也都上了另一艘龙船,少帝心中稍安,只是攥着小楼子的手怎么也不肯松开。

船行江中,帝都的城阙渐去渐远,这样顺流而下航行了好几个时辰,正喜前无拦阻,后无追击,却见天边云层翻飞,先白后灰再团成乌黑的一层,在东南角上慢慢聚积,铺展得越来越大,而细细的风声呜呜咽咽,如诉如泣,也是一阵紧似一阵。有艄公爬上船顶察看云色,只吓得面青唇白,这分明是台风来临时的预兆,凭经验也知道其来势不小,于是扯着嗓子齐声乱叫:“不好!风在东南向,顷刻间就要来了,快、快,准备落帆!靠岸!”

风越刮越大,水流也变得格外湍急,船身被激波涌浪打得左右摇晃,船工拼命地摇撸划桨想快快地靠上岸边。忽然一道闪电划破厚重的浓云,霹雳惊雷,一下子炸响天地。天仿佛裂开了口子,大雨滂沱而下,砸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睛,风也“呼啦啦”地卷起了旋。

江阔水深,风狂雨骤,浊浪腾空,层层叠叠,透过眼前密如帘幕的烟雨水雾,天地江岸白茫茫一片混沌,分不清上下左右、南北东西,耳边只听到桅杆被狂风吹得“格吱格吱”地乱响,带动船身更加猛烈地摇摆晃动。船工手忙脚乱地想要落帆变舵,可还是晚了一步,最大的那面桅帆抵不住突来的这股旋风,“咔嚓”一声从中折断,船头上躲避不及的几个船工兵士顿时被倒下的桅杆砸得头破血流、脑浆迸裂。

折断了桅杆的龙船就这样横在江心中打转,紧随其后的龙船被江流巨浪挟裹,也控制不住自身的航向,在众人的惊叫惨呼声中,眼睁睁地看它一头撞上少帝的龙船。

两艘船同时大震,少帝的龙舟开始倾斜,许多人站立不住,从船顶、从船舷骨碌碌滚入江中,随即被混浊的江水吞没。

少帝在风浪初起时,就被上下起伏,左右晃荡的龙船弄得头晕目眩,每晕一回,必吐一次,吐完又晕,晕完再吐,直吐到大汗淋漓,浑身乏力。于凤楼小时候唱戏练功,翻筋斗,打旋子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所以不管龙船如何颠簸动荡,他都若无其事,如履平地,因而能在少帝跟前端茶送水,忙前忙后。

只是桅杆折断后,又挨了后面来船的这一记重撞,其来势实在太猛,一下子就将少帝的龙舟撞得歪向江面。这回连于凤楼也都站立不住,在舱室里连滚了几滚,直到伸手抓住固定在甲板上的桌子腿,这才稍稍稳住身子,当下手脚并用一路爬到少帝身边。

少帝的脸颊被撞得青紫,鼻中鲜血长流,人也吓得有些呆懵,于凤楼赶紧扶他坐起,少帝半倚着小楼子,带着哭腔问:这船莫非是要翻了?

于凤楼想安慰少帝,却不知如何作答,耳边只闻惊雷声、狂风声、暴雨声、江流声,声声震憾,汇成洪流,令人心悸胆寒,其间还夹杂着兵将和船工呼天怆地地哭喊声、叫骂声……再听,汩汩地水流声似乎近在耳侧,眼光一转便看见舱壁间有水一点点洇出,起初还是细细地往里渗,过不多会就变成几股大的水流,“哗哗”地往船舱里直灌。这时候又一个大浪打来,船身象吃醉酒似地一阵猛晃,向江面倾斜得越发厉害,黄浊的江水一股股涌进舱室,瞬间就由足踝淹到人的胸腹。

“船就要沉了!”船舱里的人仿佛明白过来,当下于凤楼和几个兵士扶着掖着,顶着托着,七手八脚地将少帝弄出舱室。

暴雨如注,衣衫尽湿,浪涌舟倾,生死渺茫,少帝葡伏在船梆上,浑身瑟瑟发抖,忍不住放声大哭。

狂风肆虐,浊浪滔滔,半个船身已歪向江中,随着波浪起起伏伏,眼看着这船马上就要倾覆,船上的每个人心中都是一片绝望。

虽然逃离京师来到扬州,但藏身在驸马陆怀官署内避难的宁安公主仍然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自从把张太保的妻子寿春郡夫人姚氏引荐给了长庆宫的上皇母后,宁安公主就开始担惊受怕。普庆四年、承运八年的变乱她都有幸躬逢,那时她还只是被不幸波及到的局外人,而现在她却成了主动卷入这场变乱的同谋共犯,只要一想到这场变乱迫在眉睫,随时可能发生,宁安公主就象惊弓之鸟一样,恨不能展开双翅远远逃离京师这片凶险之地。

那天姚琉璃匆匆跑来府邸,告诉她计划有变,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进宫面见上皇,说服太上皇帝移驾出宫。宁安公主拗不过她,只得派了自家的鸾车载她入宫,公主本来也是要跟她一同进宫的,只是内心被惊慌恐惧团团包围的宁安公主,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奔,来逃避这即将到来的变乱。

驸马陆怀因为公主的突然来到而知悉了这些深宫密谋,他在惊得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同样有点不知所措。京师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故?这一波劫难,会不会牵连到旁人?眼下谁也猜想不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陆怀把公主安置在府邸里,陆续派出人手赶往京中去,一来要向其父陆太师通报消息,二来也趁便打听京师的情形。

第一路派出的心腹家丁回来后,说是没有见到太师老大人。宫中府中都托人找过问过,老大人却是踪影全无。不过老大人当日却是进了宫的,府里的下人看到老大人坐上轿子出门,宫里政事堂的舍人们不但见过,老大人还催办了几份公文,只是这之后就无人知其去向了。至于京中的情形,跟平日里并无差别,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又隔了将近两个时辰,第二拨人赶回来报讯,这回情形就变得复杂多了。先是说长庆宫起了火,火起处正是太上皇帝平时燕居的临安殿;继而又说起殿中侍御史林大人被人当街斩杀在吴王府的大门前;再就是京中正在封闭城门,说是捉拿反贼张太保、马将军、储将军等诸大人。小的们要不是走的急,只怕也要关在城里,复不得命。

陆怀心中一惊,知道巨变将起,回来跟公主说起此事,公主满脸愁云,连声叹息,夫妻俩都是惴惴不安,一宿商计,谁也不曾合眼。

第二天城中混战,南北营互相攻伐,上皇皇上都下诏讨贼,派去打探的人连京师的城门都不得进,驻马城外也只听城里“乒乒乓乓”似乎斗成一团,不敢多留,只把沿途听来的一些零碎消息回复陆怀,自然也说不清战状如何?谁胜谁败?

陆怀越发焦急,接二连三地打发人手前往京中探听,回来都说城中激战方酣,虽说胜负难料,但眼下似乎是永寿宫的小皇帝那边略胜一筹。

陆怀满心忧虑,上皇若是未能复位,受其牵涉连累之人必不会少,以宁安公主涉入之深,已属同谋共犯,一但问罪,百口难辩。自己身为帝婿,虽欲明哲保身,亦恐不能够。一念至此,浑身冷汗,竟不敢回后堂说与公主知道。

如此直到下午方有确切的消息传来,长庆宫的太上皇帝复辟重祚,已入永寿宫再践大位;圣母娘娘、少帝等皆被废为庶人;听说少帝及太妃一行已趁船逃出京城;圣上已下诏要天下勤王讨贼,除奸诛逆。

陆怀将信将疑,连问了好几遍,尚不能断定太上皇是否真的已经复辟重祚,然而不多会,即有八百里加急快骑由京而至,却是来宣下皇帝复辟重祚,改元昌德的诏敕。

陆怀接了诏敕,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一俟来使动身,便捧起诏敕跑到后堂禀报公主。宁安公主正忧心忡忡,听了上皇复辟登位的消息,尤不敢信,待看了这改元昌德的诏敕,脸上忧色顿减,按胸抚腹,连呼“万幸!万幸!”,而陆怀亦道:“大喜!大喜!”夫妻俩额手相庆,彼此喜形于色。

宁安公主这就说:父皇重践大位,我岂能置身事外,快让下人准备车马,我得马上回京,好入宫给父皇母后称贺道喜。

陆怀说:外面风刮得正紧,恐怕就要变天下雨,再说京师战乱方息,这路上怕不安宁,不如等雨住了再上路不迟。

宁安公主道:话是如此,可我那里等得!不妨多带些兵丁人手,至晚也就到了。

正说时,电光一闪,惊雷炸响,震得屋子都颤了一颤,这暴雨说来就来,直下得天昏地暗,处处生烟。

眼见得回京不成,宁安公主百无聊赖,起身站在帘下看雨,她这会儿忽然有了闲情逸致,便连声笑说要摆酒置席,与驸马爷小酌几杯,一来压惊,二来庆贺父皇重践大位。

听公主一说,陆怀也是兴致昂扬,笑道:公主有此雅兴,下官敢不相陪!衙后小园有座听雨阁,四面空阔,面水向阳,置席其上,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于是让厨下整治酒菜,又叫来歌伎小厮在一旁佐酒献艺,宁安公主与陆怀登临高阁,对座相酌,推杯把盏,你敬我让,耳边丝竹盈盈,歌女低吟浅唱,和着阁外的风吹雨啸,到也别有意韵。

酒至三巡,菜过五味,歌女另起新调,一曲《清平乐》才唱了半阕,有人顶风冒雨一路冲到水阁廊下,告有要事禀报。

眼前风雅乐事,无端遭人打断,陆怀勃然大怒,厉声斥责:哪里来的混帐东西,明知公主在此,也敢上前惊扰!还不退下!

来人是江边瓜洲渡口的巡检,若按职份,等闲是见不到身为驸马外任扬州太守的陆怀,更别说这太守官衙的后堂内舍,纵然借他个胆子也不敢冒冒失失地闯将进来。只是今天其所要禀告的事情实在过于惊人,以他一个区区从八品的小小巡检,这辈子不知是烧了高香,还是倒了大霉,才会碰上这样的事,所以就算天上下刀子,他也不管不顾地要来禀报。

府衙的家丁下人本来是要拦住这个没眼色的巡检,但是这巡检从身上掏出了一个牙牌,府里有些见识的都知道这牙牌乃是公卿百官、诰封命妇入朝进宫的信物,凭这牙牌,大内宫禁都可以进得,这府衙自然更能进得。

那巡检进得廊下,并不说话,只是将牙牌呈上。陆怀拿在手中,就着灯烛细细察看,只见牙牌正面云头之下,镌刻有“散骑常侍”四字,边上朱书“勋字第一百四十七”,陆怀暗中吃惊,遂把牙牌递给宁安公主。

宁安公主看了,不觉皱起眉头,这牙牌上所镌的散骑常侍是谁?夫妻俩都是心知肚明。象这边上朱书的勋字,乃是公侯伯等有爵位的人佩带,燕国长公主一心想他承继碧山侯家的爵位,所以把她养子的牙牌归在勋字号上。而宁安公主和驸马的牙牌,便是朱书亲字,其它文臣则书文字,武将书武字,内侍等皆书内字,侍卫护军书卫字,其它教坊乐部书乐字,工役下人书役字,出入宫廷,以牙牌为第一等,其次银牌,再次铜牌,最次木牌,以此区分等级贵贱。

宁安公主抚摩牙牌,抬头对陆怀说:这牙牌显系宫中之物,怎地到他手中?你且摒退左右,把他叫到后堂问话,我在屏风后面细听。

两船相撞之际,圣母娘娘、吴国太夫人等人亦都站立不住,纷纷跌倒,待起身时,听说前面少帝所乘之船被撞得倾斜欲翻,圣母娘娘顿时脸色煞白,泪如雨下,虽然连声催促兵士们下水救驾,奈何天色晦暗,风大浪急,士兵畏缩不肯从命,威逼再三,乃有士兵以刀枪顿地,大声报怨道:咱们丢弃父母家人,拼死拼活,扈从圣驾,所图不过荣华富贵,而今荣华富贵难求,能保住性命便已是万幸,若还来作践我们,索性同归于尽,一死百了!

兵士手持兵仗,齐声鼓噪,将校们亦不敢大声威逼,圣母娘娘、吴国太夫人也都被眼前的情势吓住,少府令李润连忙上前给各位军爷陪笑脸、说好话,又让手下取出内府细软珍玩分赏给众将兵,打躬作揖,好说歹说,才稍许消解了军爷们的怨怒之气。

至于少帝的龙船,因无人施救,只能眼睁睁看它在风雨中倾斜、翻覆,直到被波浪吞噬。

被内侍们强掖着扶回舱室的圣母娘娘万念俱灰,捶胸顿足,嚎啕痛哭,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仍不能止息。

吴国太夫人含着眼泪劝慰:事已如此,哭有何益?皇帝升仙,亦或是命中所定……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便说到了圣母娘娘的痛心处,当下“呸“地一声,手指着吴国太夫人一干人等,边哭边骂边数落:“想吾母子原本好端端于宫中安享太平,心中既无大欲,亦无他求,身为帝胄儿臣,即使无咎无誉,自可尊荣安乐,此生无忧无虑!偏是你们这等人,心怀叵测,无事生非,想借吾儿之名,行那颠倒之事,以此成就自家的威福!当年若不是你们逼宫犯驾,强要吾儿登基,又何来今日之祸?你们做事都只顾着自家,可曾问过吾母子的所思所欲?如今害死了吾儿,你们都称心如意了?天下这就太平无事了?皇帝既然已经升仙,留吾苟活于世,还有什么指望不成?不如随吾儿去了,到也一了百了……”说时往外一头冲出,意图跳江寻死,幸被少府令李润及几个近侍死命拦住。

吴国太夫人老泪纵横:“今日之事,罪在老身,虽万死莫赎其罪……”说时自批耳光,泣不成声:“娘娘要怪罪,应当怪罪老身才是……要不是老身当年心慈手软,放了长庆宫一条生路,不想遗下后患,祸及于今!当年若是斩草除根,何来今日之事?棋差一着,功亏一篑,也是天意如此罢了,终究人非神仙,不能未卜先知……”颤声说罢,趴伏在地上连磕了几个响头。

圣母娘娘哽咽道:“身为人母,谁不想子孙福寿安康,可是凡事有度,岂能强行逾越?如今皇帝升仙而去,就算曾位登九五、贵为帝王,于吾、于吾儿又有何用?你们成日图谋思量,不惜折腾来折腾去,除了折腾掉吾儿的性命,还有什么是值得称庆称贺的?就算蒙天庇佑,得已重归大内,可怜吾儿却不能起死回生!与其如此,吾只希望吾儿能如常人一样安闲过得此生!可你们只想着如何遂你们的意愿,不曾想这会送了吾儿的性命!可见吾母子原本不足为道,只是为人作嫁!”说完别过身去,双手掩面,抽泣不已。

吴国太夫人流泪说:昊儿乃老身一手抱持长大,爱逾珍宝,岂有假心?今日遭此不幸,老身心中能不哀伤痛惜?可是人死不能复生,皇帝虽不幸弃了天下,总不能任其身负恶名,死无葬处,自是要追上尊谥,葬入山陵,奉于宗庙,以成正统。所谓成王败寇,既然成则为王,何以自甘为寇!眼下你兄长仍在,诸事未必不可为,岂可自伤自毁,自断生路!

听了吴国太夫人的这番劝告,圣母娘娘虽然伤心难免,但总算不再寻死觅活。

然而世事难如人意,总会横生枝节。北营将士奉少帝而行,原想着能与吴王会合一处,挟大军杀回京师,自会以从龙护驾之功得到封赏提拨,那也不妄这一路的辛苦。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路凄风苦雨,已叫人心惊胆战,如今又亲眼见得龙船倾覆,少帝蹈江,料无幸存之理,这下士气大受打击,人心开始涣散,便有人蒙生异志。

将士们先是窃窃私语,继而聚合谋议,都说与其穷途末路,生死难卜,到不如劫船返京,将功赎罪。只要将唐庶人、罪妇吴氏等永寿宫的一干人献给朝廷,便足以表明自家反正投诚之心,太上皇帝既有讨贼勤王的敕谕,必然予以恩赦封赐。

谋议既定,众人一拍即合,于是承运八年禁军哗变之事复现于当前,将士们提刀带剑或包围舱室,或逼迫船家艄工停船靠岸。

少府令李润听见外面人声汹汹,带了几个近侍想出舱探询,甫一出舱,就被当胸一剑,顿时血流如注。跟着他的几个近侍虽吓白了脸,却不知死活地仍在嚷嚷:你们……你们这是要造反不成?!

话音未落,乱兵们刀剑相加,当先几个几乎斩成肉泥,没死的扯着嗓子鬼喊鬼叫。舱外杀伐声、惨叫声,声声不息,舱里诸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圣母娘娘哀莫大于心死,自然无动于衷,吴国太夫人却双腿一软,跌坐在地。

人在船上,船在水中,逃无可逃,避无可避,这下怎生是好!

“成亦禁军,败亦禁军!既有当年,复有今日!母子若能团圆,吾又何憾之有!”圣母娘娘喃喃低语,施施然由舱中出来,一众将士见圣母娘娘悍不畏死,到有点呆住了。

圣母娘娘心意已绝,反到没有了往日的懦弱,当下拨开胸前的刀剑,淡然一笑:“何劳诸位白刃相加,吾当投水陪伴吾儿……”说时,趋身上前,奋力一跃,自投于滚滚波涛之中。

同类推荐
  • 大明郡王传

    大明郡王传

    本故事跨越三代帝王,分别为永乐、仁宗、宣宗三朝。历史的轮回何其相似,又何其地出人意料。当年弑侄登基的帝王,魂葬异乡;当年谋求篡位的皇叔,命丧炙缸。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永乐十二年,在永乐帝朱棣第二次亲征蒙古前夕,大明郡王来到京城……
  • 大唐好太子

    大唐好太子

    大唐铁骑,刀锋所向,万国臣服!撒旦曰:遥远的东方,大唐日不落帝国冉冉升起!
  • 大唐小侯爷

    大唐小侯爷

    想不明白了,旅个游而已,竟然莫名其妙穿越了!家是回不去了,手机竟然跟着也变异了,悲愤的倒霉蛋只能一步一步从秦岭深处走出。谁知倒霉的在渭水河边遇上刚刚被突厥打劫一空的倒霉李二。“陛下,咱们格物吧?”“不行啊!朕的江山不稳,国力不济,民生困苦,朕还要灭突厥、平西域、征高句丽、国内的事情也是一大堆,实在没空啊!”“不就是灭个突厥、平个西域、征个高句丽嘛!只要咱们君臣携手,这都小事尔!”很多年后,君臣两个无聊的趴在地图上,看着大唐庞大的版图,大眼瞪小眼,过了会儿,赵谌小心翼翼的建议。“陛下,要不咱们西征吧?”“正合朕意,准了!”大唐小侯爷群号:474252937欢迎喜欢的兄弟姐妹们加进来!
  • 不扫红

    不扫红

    我穿过千年的雾色濛濛,沐浴着盛唐的风。看万国来朝的烟火,是如此的姹紫嫣红。那六军不发的凝重下,有割断挚爱的痛。灵魂不灭的人儿,从来不属于深宫。岁月流逝江山已不在掌中,你我栽下的青苗,蓁叶又纱红。白发苍苍的人呐,从来不扫落阶红。后人留下,《题西宫内玄宗》。你看呐,秋叶凋落露华浓,长安月色古不同。你听呐,锦瑟泠泠铮铮弦,多少嫔妃冷风中。欢迎你,小宝贝,欢迎来到不扫红。这是属于我们盛唐的时代。
  •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热门推荐
  • 我的次元聊天室

    我的次元聊天室

    高町奈叶:@晓美焰,魔女之夜?你在哪,我去帮你。盖亚二号:这里好像有一拳爆星的大佬,谁来救救我!?∑(O_O;)琦玉:正义!执行!别怕,球球,我来了。时崎狂三,空白,基拉大和,夏娜,亚丝娜,八云紫,长门有希,波风水门,凤凰院凶真......等等,沟通次元的聊天室,将会引导诸人走向最完美的世界线。
  • 千金方

    千金方

    知府大人家的嫡女,额娘早逝,继母当家,都说没娘的孩子像根草,但书容这根草,可是有大树罩着的,大舅舅是备受康熙爷恩宠的直隶总督,额娘出身在大清贵胄赫舍里家族,当今太子爷,那还是自家表亲呢,就连阿玛这知府的官衔,那也是拖了母舅的福才得的,可就这样,还有些不知死活的人要来挑衅,那当真是活腻了!
  • 做人有分寸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分寸 做事有尺度

    真理少一分则不能称之为真理,多一分则是谬论;谦虚是必要的,可一旦过了头就变成虚伪了,让人烦;自信是我们喜欢的,可过了头就是自负了,给人狂妄自大的感觉;坚持原则是应该的,但如果不懂机动灵活,就成了刻板僵硬、迂腐;这也就是所谓做人做事的分寸、尺度。做人要有分寸是指行动合乎立场,举止合乎身份,言语合乎分寸,礼貌合乎常规。世界因为有分寸、有尺度而变得完美与和谐;人生也因有分寸、有尺度而拥有许多成功的喜悦。本书,将告诉您何谓“分寸”,何谓“尺度”,做人做事如何把握。相信每一位读者开卷阅读后都会受益匪浅、豁然开朗。
  • 蠡园惊梦

    蠡园惊梦

    电视主持人曹可凡首次披露家族百年风云变幻,以细腻、翔实、生动的笔墨,描写一个海上商业大亨家庭五代人的悲欢离合,以及家族与荣氏家族等近代中国史上风云商业大亨的恩怨情仇。
  • 叶罗丽精灵梦之强者回归

    叶罗丽精灵梦之强者回归

    灵犀阁阁主和星空阁阁主出现,她们选择帮助谁?王默、陈思思又是什么身份?新的叶罗丽战士出现,是好是坏?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 全世界只有我不是超能力者

    全世界只有我不是超能力者

    作为一个麻瓜的,孙子岳一点也不虚,虽然他是这个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麻瓜,但他周围有一群天才朋友,还有一个超猛的女友!“嗯,这口软饭得硬吃呢?还是软吃呢?”孙子岳枕着手臂,看着从天上飞过的女友,朝她比了一个耶!
  • 快穿逆袭之神秘boss别想逃

    快穿逆袭之神秘boss别想逃

    唐悦心含着金匙出生,她是唐家上下捧在手里的宝贝,在家人的保护下明明聪慧过人的她却单纯的像一张白纸,最后还因为她的单纯,被千刀万剐而死。她死的时候心中充满仇恨、愤怒、怨气、不甘、悔恨。为了复仇,唐悦心与怨灵典当行签下契约,走上一条手撕渣男、白莲花的道路。在这一条路上,单纯已经成为过去式。冷漠、腹黑便是她的代言词。
  • The Land of Footprints

    The Land of Footpri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会谈恋爱的我

    不会谈恋爱的我

    不用嘲笑不会谈恋爱这件事,因为往往,当我们变得像个逃兵,开始畏首畏尾,语无伦次,低到尘埃里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在经历爱情。爱里,愿我们彼此为师,但永不出师。
  • 一念成婚:高冷总裁强制爱

    一念成婚:高冷总裁强制爱

    十八岁以前,她是昆城第一名媛,万千宠爱,耀眼夺目!十八岁那年,她失手杀人,锒铛入狱。成了昆城人人骂之的杀人凶手!三年的牢狱之灾褪去了她所有华丽的外表,捧着一颗脆弱不安的心等待着未婚夫的承诺。然而,她等来的却是未婚夫和妹妹的羞辱。一场车祸,她与他重逢,却不愿意卑贱的卖掉自己,他紧追不舍,她避之不及。直到浩劫来临,她终于红着眼眶来求他:帮我报仇,我送你。他却挑起她的下颚,目光无奈:我只要靳太太。于是,一场无爱的婚姻,捆绑了两个人的身体,直到她当初恳求的这个男人,把她再次推进了地狱的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