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89500000024

第24章 二十四,半壁河山

船行江上,一路迤逦,皇帝无心浏览这沿途的风景,一心只想到江南去。只是那个操着软软的江南口音,讲着江南的市井笑话,做一手江南的精致小菜,声声劝告官人移驾江南的当家娘子,却没能跟他一起回到她朝思梦想的江南。

皇帝不敢去想柳贵人,他在冲出营帐,打马狂奔的时候,就把娘子她们都给抛在了身后。皇帝为此愧悔不已,丢下了半壁的江山,又丢弃了心爱的娘子,皇帝不敢相象,娘子当时的心情?假如上天垂怜,让他与娘子重聚,娘子会跟他说些什么?而他又会跟娘子说些什么?

每每念及于此,皇帝总是悲不能抑,常常泪流满面,所以只能放开这些不去想起,也因此他怕看两岸的景致,更怕听江水东流的呜咽。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普庆四年的六月初十,皇帝奉两宫太后的慈驾,终于抵达金陵城下。

回想这一路的行程,先是前往怀州谒陵祭祖时的逍遥自在,到靖逆篡位后的东奔西逃,其间颠沛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所受的惊骇苦楚当真是写也写不尽,说也说不完。

太师、恭诚伯、江南节度大使的柳子安早想好了如何安抚皇上那颗失魂落魄的心,他特地举办了盛大的迎接圣驾入城的仪式。

早在皇帝登岸入城之前,柳太师就预先选出许多雄壮威武的纠纠大汉替换了一直跟随在皇上身边那些疲惫不堪的禁卫亲兵,而建康的士民绅商亦都奉柳太师的号令,一大早就在城外十里的长亭旁迎候圣驾。所以当皇帝的车驾一至,满眼所见便是士绅官民见到天颜时的那种昂扬激奋的情绪,满耳所听的也全是臣民百姓官吏将士盈盈震耳的山呼万岁之声。

史官们虽然会在本朝实录和皇帝的起居注里如实记下这金陵城的官民百姓朝见至尊时种种感人肺腑的热烈场面,但却无法深入到皇上的内心,感受皇上那种死而后生,百感交集的激动心情。

面对此情此景,皇帝既惭愧又感动,他心中虽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难堪,但更多的却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因为不管怎么说,在富庶温柔的江南,在虎踞龙蹯的金陵,皇帝和他的朝廷终于有个能够落地安生的地方,这就好比一个快要输光的赌徒竟然摸到了几张好牌九,心里顿时有了几分底气,也就开始筹思苦想,如何把输掉的再给赢回来。

车驾入金陵,在稍事休息之后,皇帝便开大朝议,商议讨逆平叛的大计。

皇帝想,自从改元普庆以来,便怪事迭出,显然这年号不太吉祥,所以头一件事须是更变年号,以顺天应人。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群臣们说了,柳子安率群臣建议说:天下动荡,百姓惊慌,皇上首先应该坦承过失,下诏罪己。

皇帝虚心采纳了建议,于是下罪己诏。诏书开头皇帝便将自己骂个狗血淋头,然后笔锋一转,斥责靖逆与东胡勾结,祸国虐民,使升平国土一变而为罪恶渊薮,此乱臣贼子,决当为天地所弃,为神人百姓所共愤,最后诏书告诉天下百姓,朕移驾江南,誓当督率百官士卒讨逆平叛,解救黎庶,安定社稷,告慰祖宗,以符天地神明,亿万兆民之切望。

罪己诏颁下去后,皇上又颁国是诏,宣布改明年为承运元年。承运者,承天奉运也,说明天命仍在他这一边,洛都的继统伪朝不过是跳梁小丑,王师一到,元凶大恶必定伏诛授首;其次升金陵为南都,圣驾和朝廷眼下虽播迁到南都,然并不敢忘洛都旧京,靖逆授首之时,便是皇帝回銮之日,祈望中原臣民体仰朕心,追随朝廷,剪除靖逆;至于陷身于洛都旧京的皇族宗亲和臣僚百官,虽然附逆伪朝,皇上体谅亦属于形势所迫,情非得已而忍辱负重,只要不是甘心出任伪官伪职,皇帝回銮之日,将与宽大赦免。

两道诏书颁下去,算是皇帝本人向天地祖宗,皇族宗亲和臣民百姓们认了错,承担了属于自己的责任。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论功行赏,以激励与鼓舞士气人心。

皇上认为当初跟随他不辞辛苦历经种种艰难由洛都而来到金陵的百官臣僚们乃至诸军将士们都是朝廷的忠贞之士,是国家中兴的栋梁之材,所谓疾风知劲草,艰困显臣节,所以皇帝和朝廷应该加以表彰封赏。

于是太师柳子安由恭诚伯晋封为安国公,太尉唐觉之晋为定国公,太宰陆正己晋为成国公,荆湖安抚使唐会之加封吉庆伯,调入中枢为尚书左丞,钱粮供奉使戴有忠加封为忠义伯,亦入中枢为中书右丞,前太宰周如喜虽有大过,然随从护驾有功,功过相抵,授为度支大使,参预中枢要务。已故的春水侯唐明追赠为天水郡王,天水郡王的夫人陆氏封为秦国太夫人,其余大小臣工一律推恩加赏加级。

本朝旧例,人臣最高只能封侯,死后朝廷议及功勋,才得已追赠国公,至于王爵之号更不可授予异姓,皇帝这次却打破常规,破格超品。柳子安唐觉之和陆正己于是联名上书,以恩隆太过,有违祖制而坚辞不受,皇帝不许,并再三劝谕,三人始才接受。

皇帝的这一番举措,自然取得了期望中的君臣同心,上下一体的效果。而朝廷据有了江南这半壁山河,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地,改金陵为南都,进可以攻敌,退足以自保,此外手头又有柳太师招募的二十万兵士,和荆湘安抚使唐会之麾下的三万余众,加上从两广赶来勤王的四万边军,合计也有了三十万的兵卒,而江南的百姓对于落难的皇上和他的一度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朝廷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拥戴。各地方的豪强士绅争相捐钱捐物以换取朝廷对他们的任用,事实上这属于买官跟捐官,但是却保证了朝廷财政上的供给。如今的皇帝手头有地盘,有兵卒,有官吏,有财用,南都的政局由是渐渐稳定了下来。

朝廷在南都站稳脚跟,于是便开始筹划北伐,毕竟中原才是正统所在,江南到底偏安一隅,有作为的君主都把收回故土光复天下作为天降的大任。皇上极其郑重的把这件大事交给柳子安和唐觉之去操办,而皇帝本人却在和陆正己周如喜商量联系东胡共击靖逆的大计。

这计策本是陆正己所献,但是陆正己怕承担骂名,到了南都之后就绝口不提。他知道他只要一提,柳子安必定开口反对,而唐觉之也不见得会赞成,而他两人如今执掌朝廷权柄,自己实在犯不上与他们起争执冲突。

但是皇帝却认为此计可行,皇帝虽然认为可行却也不敢跟柳太师和唐太尉商量,更不敢拿到朝堂上让众臣合议。东胡毕竟是国家的宿敌,为了对付叛逆而与敌人谈和,摆明了讲出来一定讲不通,那时候群臣如果纷纷反对,皇上肯定下不了台。所以皇帝只能秘密召见陆正己和周如喜征询他们的意见。

周如喜不敢表态,只是说:此事皇上宜独断,臣待罪之身不敢附议。

而陆正己也回奏皇上说:皇上请稍忍耐,看看北伐讨逆能否成功,如果成功那就不须借助于东胡,如果不成功,到时候再作计较,谅臣下也无由反对。

皇帝思想了一番,认为可行,于是暂罢此议,全心全意的准备北伐。

这一年皇帝筹备的北伐如果写入史书,按惯例自然该叫“承运北伐”,但是如果参看洛都方面的记载却名之曰“继统南征”,而东胡如果有史官记录,那么肯定会写如下的字句:“是年,中原内乱,国分南北,两个蛮子皇帝互相攻伐……”

然而事实却是,洛都的继统皇帝想趁南都的承运皇帝立足未稳,准备一击得手,扫平江南。于是发精兵十五万,号称三十万,以太子敬为帅,大丞相宋有道为监军,越过淮河、汉水而大举南征。继统皇帝下诏南征时说:要扫清宇内,剿除余孽,承天应命,一统山河。龟缩于金陵的济王君臣应当自去尊号,袒衣牵羊,束手来降,可贷一死。

南都的君臣对此嗤之以鼻,大义名分尽在江南,讨逆平叛,志在必得,岂容靖逆这跳梁小丑横行猖獗,自然也要下诏北伐,诏书中说:靖逆窃踞神器,惑乱天下,罪不容赦,中原臣民苦之久矣,今王师一到,拨乱反正,元凶授首,海清河宴,万民欢忭,社稷安宁,天下归心。

皇帝遂以唐太尉为主帅,柳太师为监军,戴右丞为转运使,领军十万迎敌于襄阳房州一线。另派唐会之督兵五万,守备于徐泗一带防敌南线偷袭。

大军出征之前,皇帝校检三军,其间密嘱柳子安要仔细寻访柳贵人等人的下落,陈太后也派出身边的内侍传话与唐大将军,要他一定得设法找回燕国长公主。

前方战事虽然吃紧,但是南都依然歌舞升平,一派繁华绮丽的景象,江南从来都是承平社会不知兵慌战乱为何物。

当初洛都新换了天子,这消息传到江南,当地仕人皆以为非。江南的仕人向来都是饱读诗书,明辩伪正之士,一时大为惊诧。君臣父子,纲常伦理,孔圣所定,万世不移。如今天子乃在,而靖王践位,是为篡夺,既为篡夺,则是乱臣贼子,人人可起而诛之,各地于是纷纷组织保家勤王的忠勇义军,而柳子安因势利导,旬月之间招募得精兵二十万,此举奠定了皇帝在江南立国的基础。所以当皇帝由荆湘转往金陵,继而升金陵为南都,江南士民莫不欢欣,以为正统所在,天庇神佑。

此也是江南与北方的不同,江南虽然民风孱弱,但人民偏重义理讲究夷夏君臣之辩,而北方虽多慷慨豪杰之人,百姓却常依崇实力而甘愿归附以保全宗族。

承运北伐或者说继统南征事实上并没有持续太久。虽然双方信誓旦旦的表示一个要北伐,一个要南征,各自也都调兵遣将,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样子。

当太子敬所率的北军人马由襄阳进兵荆州,恰与唐觉之所领的江南大军对阵于南漳,双方甫一交战,江南的军队便连吃了几个败仗。这也难怪,柳子安所招募的兵卒训练未久,兵艺不熟,自然不是久历征战的北军的对手。所以在一败再败之后,江南官军便龟缩于城池固守,不敢轻易言战。

北军于是挟势挺进,一路连克州县,但是顾忌后路被截,并不敢过于深入。唐觉之和柳子安虽说有心立功,再创大捷,但面对低迷的士气亦颇感无奈,只得号令部下,敌进我退,严防死守,不得贪功冒进,为敌所趁。

双方相持了约有月余,之间除了一些零星冲突,两军并无大的战事。唐觉之柳子安心知战事难免,不敢掉以轻心,趁着时下无事,日日操练部下。

这一晃便到了八月初,形势突然为之一变,靖王的部队居然主动后撤,这一撤便撤到了汉水之北。

撤退之时,敬太子挟裹了当地的人丁户口一起渡过汉水北返,唐觉之和柳子安听了斥候细作的禀报都感到不可思议,生怕是敌人布下的诱敌之局,所以既不敢挥师攻袭,也不敢派兵追赶,就这么眼睁睁的放任敌人渡汉水而去。

等到靖军全部撤离,朝廷官兵方才开进了襄阳房州,当时是兵分两路,唐觉之接受襄阳,柳子安进兵房州。

而柳子安屯驻南漳时,便注意打听柳贵人等人的下落。其间也听到不少有关于皇帝妃嫔宫眷曾到过此地的消息。

当地人都说,后宫贵人们所乘的金根车和燕国长公主头上戴的七宝聚星冠都曾丢弃在落凤村附近,后来还在来凤镇上出现过,当时周围四乡八里都有人亲眼目睹过这两样稀罕之物,当地的县老爷、郡太爷,洛都宫里派来的内监公公,三番两次的到房州一带搜索缉拿,却终是一无所得。

柳子安想,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况且她们几个女流没了车子又能徒步几许?于是亲率手下,并带上知情人,前往落凤村和来凤镇查看。

只可惜落凤村也好,来凤镇也罢都已化成了一片废墟。靖军在撤离之前,不但驱带走了房州的人丁牛马,还将辖下一应大小城镇悉数荡为了平地。

到是落凤村外遗留一座小小的庵堂尚称完整,这庵堂名曰:大悲庵,里面也早已走剩无人,只是庵里的菩萨泥像仍然高坐于莲台之上。

柳子安来到庵中,点烛上香,在菩萨像前顶礼磕拜,默求菩萨开恩指点,念及到女儿柳贵人的生死安危,眼中不禁淌下泪来。

是次北伐,唐觉之柳子安联名上奏皇上,声称官军奋勇,一举收复襄阳房州二地三十余县,驱靖逆于汉水之北,朝廷称之为大捷,下诏晓谕四境,皇帝并发内帑犒劳三军将士。

在徐泗,唐会之亦趁敌不备而大举进兵,收回了兖州曲阜等齐鲁旧地,自然也上书称捷,朝廷亦派出使者前往犒赏劳军。

事后皇上及朝廷才弄明白这次靖逆仓皇撤军的原因,乃是东胡以所得利益太微,陈兵于幽燕边境,作出将要南攻的姿态。洛都的靖逆伪朝大为惊慌,连忙急调太子敬的大军撤兵回防,一边遣使出访东胡,以甘辞厚币玉帛美婢孝敬于东胡君臣。

皇帝和朝廷因为刚到江南,政局尚未完全稳定,规则仪制也多有不完善齐全之处,正是要整饬内治,筑牢根基之时,闻知靖逆撤军亦趁机罢兵息战。

所光复的州县此时都已是荒地空城,朝廷除留下守兵之外,同时亦广招流民戍卒来充实收复的州县,垦荒田,治屋舍,遣官设吏,以图恢复。

承运北伐,战果赫赫,靖逆为形势所迫已不敢轻举妄动,江南半壁河山,似乎已经固若金汤,南都的君臣上下因此都松了口气,情势再也不象皇帝离开怀州巡幸时那样危在旦夕,皇帝和朝臣们此刻自然可以忙里偷闲地享受一番江南如水的温情。

唐太尉柳太师率领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江南的士民都为子弟兵取得的大捷而欢欣鼓舞,满朝的文武亦都喜形于色,自此以后,南归南,北归北,划疆而治,各安其命,江南富庶,百物皆丰,朝廷君臣正可据而享之。

皇帝设宴款待唐觉之柳子安戴有忠等一干功臣战将,席散后皇帝单单留下柳子安,问起贵人之事,皇帝内心愀然:贵人终究不见,其可奈何?

柳子安喟然叹道:臣张榜布告,细加访查,然终一无音讯。想来诸妃贵人及公主等人怕是已经不在人世……

皇帝眼圈一红,低头无语。柳子安见状忙道:此乃贵人等德浅福薄,当不得陛下恩宠,如今国家初定,陛下须振作有为,千万不要为此伤神挂怀。

皇帝伤怀道:朕视贵人如当家娘子,娘子与朕同心一体,叫朕如何不伤神挂怀?贵人弃朕而去,让朕情何以堪!

皇帝随后又详细问及搜索的情形,柳子安说:贵人,臣之女也,臣岂敢不尽心尽力。然而遍寻无着,其时襄阳全境已复,贵人如藏匿乡野,此时也当现身一见,二妃二主亦同此理。

皇帝终于不再追问,让内侍送柳太师出宫。

同类推荐
  • 隋唐小书生

    隋唐小书生

    刚刚毕业,找到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却不想第三天就出事,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了,来到隋朝末年,关键是整个图书馆也随着穿越,住进了脑海里面。
  •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15世纪初、来自24世纪莫然化身为大明第二代皇帝、经历九死一生打败朱棣获得皇位、经过十余年的战争和阴谋,分解鞑靼和瓦刺、吞并努尔干都司的女真诸部,又打起了东察合台汗国的主意,却和帖木儿帝国发生强硬碰撞、日本南北朝之争刚落下帷幕,无意娶得天皇的孙女做媳妇、盛世天下太平,二女儿朱文坲要去西洋,要自己建立国土,把英吉利和法兰西打的头破血流、郑和七下西洋、探索全世界新篇章、镇江新军远征欧亚、横渡太平洋,带动了航海大时代的来临、为了生存和发展,大明誓不做懦夫,一系列的尝试、让世界出现了新格局……却不知历史只不过是绕了一个小圈,在未来的几百年后又恢复原本模样……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历史的坏脾气

    历史的坏脾气

    本书讲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轶事,评述了一些社会现象,对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妖孽影帝的快穿旅

    妖孽影帝的快穿旅

    【正文已完结,新书:快穿:主神的恋爱日常】洛云深本是一个长相妖孽的影帝,被他的粉丝称为国民男神,他赶往剧组的飞机失事后死亡。当他以为自己必死时却绑定了系统000,开启了他的快穿之旅。(简介无能为力,耽美文,慎入。)
  • 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

    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

    “为什么是潘凤?!不是赵云孔明,给个孙策也行啊!”重生在了三国,变成了上将潘凤,一个被秒杀的武将,只好改命,在乱世中铸造自己的辉煌。(想当皇帝想疯了的,不要进来。)(不是爽文,考究绕道,不能秒天秒地秒空气)
  • 衣向东中篇小说新作

    衣向东中篇小说新作

    本书共五篇中篇小说,包括“过滤的阳光”、“阳光的天空也有云”、“我们的战友遍天下”、“第一练习”、“成事在天”。
  • 不正经的修真者

    不正经的修真者

    叶竹溪,一个自以为平凡的普通人,却在十八岁生日的这一天,命运……发生了改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绵娘

    绵娘

    绵娘的心愿很简单,她想安心过日子。丈夫是个病秧子,没事,只要安心过日子就行。婆婆小姑能作妖,没事,只要安心过日子就行。遇到那个霸道蛮横的顾家公子爷,滚开,她只想安心过日子。什么?做他的妾室,那可不行,娘说,要恪守妇道,她只想安心过日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个工程师超能打

    这个工程师超能打

    天石降世,灵气复苏,科技与修仙共舞。人类世界虚度几十年,大难临头却不自知。好在工程师张渔穿越了。张渔获得系统了。张渔光看设计图纸就能升级了。+10,+10,+10.。。。一时升级,一时爽,一直升级,一直爽。这是张渔养亲妹,赚大钱,顺便拯救世界的故事。
  •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是一本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励志指南,用一篇篇温暖而励志的故事和感悟,告诉所有正在路上奋斗的人,即使路途遥远,即使梦想遥遥无期,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 在组织部的岁月

    在组织部的岁月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就像马缰一样,无形地牵引着你,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就说自己吧,从小学迷念上写作开始,一直坚持跋涉在这条道路上。不过,我也是有节制的人,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当工作繁重的时候,我会放下担子,使自己轻装前行。当工作轻松下来,我又会抓住一切时机,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报告文学集的诞生就是如此,因为当时我在组织科负责,每年都要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我借给被评上的同志准备先进事迹材料,稍稍地存有那么一点点小私心,在安排工作中有意识地选择了事迹比较感人的同志,亲自深入到其所在单位……
  • 权谋天下,特工嫡女

    权谋天下,特工嫡女

    她是二十一世纪学霸少女,国家的金牌杀手。腹黑,狠辣,无情却因恋人的背叛死在一次任务中,重活一世,要活的更加精彩,以天下为棋盘,操控风云;本以为心已死,不再动情,却为他失了心。他是高冷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四国的战神,江湖的修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尔虞我诈在他面前不过笑话。万千女子皆不入眼。两个无情之人因一次意外相遇,原本互相利用,最后却不知是谁恋上了谁,腹黑王爷变成粘人妖精,夫人今晚月色正好,我们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吧……从此江湖上又多了一个妻奴。他便是她的对弈者。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倾尽天下许你一世安稳。:本文男强女强,腹黑谋略,本文已弃,请勿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