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91500000014

第14章 混乱的财政

韩文是北宋宰相韩琦的后裔,名门之后,家境殷实,打从娘胎出来就开始接受最正统的入学教育,被家人培养成了为科举而生的考试机器人。

果然到了成化八年就高中进士,时年仅25岁,在家人亲友的安排下,顺利进京当上了工科给事中。

“给事中”是个七品的小官,位低却权重,是朝廷安排在六部中非常重要的监察部门,而工科给事中专职审查工部军械制造、工程项目、整个工部所有银钱收入和支出,都可以审查。

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制衡工部尚书的一个职位。

韩文一个新出道的进士,就能在这么要害的部门任职,只能说头上有人,前途一片光明。

韩文之后,又在地方上当过巡抚、总督,一路煊赫的走过来,时至今年已经64岁,正处在政治的黄金年龄,既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又不至于太老导致脑子糊涂。被弘治皇帝安排在了正二品的户部尚书位子上,可谓光宗耀祖。

作为户部尚书,韩文掌管着全国财政的动向,而文官集团掌握了大明的商业、海贸走私和财税大权,财权无疑是内阁最强有力的武器,用金钱来发动第一波进攻,明显是准备让朱厚照毫无招架之力。

只要是涉及到用钱,朱厚照就必须依仗户部,至少内阁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不认为长在深宫的朱厚照会有挣钱的能力。只要内阁在钱财上掐住脖子,朱厚照就什么事都做不成!最后只能乖乖服软,接受内阁的安排。

“启禀皇上,此次大行皇帝驾崩,国葬持续半月有余,靡费甚巨,如果再算上尚未选址营建的皇陵,总共需要120万两银子的支出。

其次就是皇上的登基大典,总共花费86万两多。

大行皇帝驾崩前,嘱托内阁及早为皇上甄选皇后,举办大婚为皇室添加子嗣,大明没有继承人,国本不稳!内阁商议在今年冬季前为皇上甄选秀女举办婚礼,户部至少得准备200万两银子,才够体面。

现如今户部太仓库只余102万两银子,缺银304两,缺口巨大,请皇上圣断。”

朱厚照坐在龙椅上,仔细的听着韩文的禀报,等到他说完之后,却没有立即回应,而是闭着眼睛开始在脑子里回想着昨晚上预先想好的说辞,做最后一遍的检查。

韩文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户部太仓库没钱了,朝廷每年的税收本来就很紧张,300万两的缺口一时半会很难补不上。所以就想要皇帝的内承运库里支银子出来,填补空缺。

弘治皇帝给朱厚照留了五百万的家底,内阁这一下就要拿掉一大半,出手不可谓不狠。

金銮殿里静悄悄的,可闻落针,群臣肃立其中,都在等着皇帝发言。

“韩部堂!我想问一下,咱大明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是多少?为何区区300万两就把你难倒了?”

韩文拉了拉衣领,深呼一口气道:“去年全国田赋收入为1700万石,折银1020万两。另钞关、商税、渔课、茶课、矿银、棉纱、丝绸、盐引收1060万两,徭役折银420万两。折合现现银一年税收总入2480万两。户部一年积存380余万两!”

“户部一年收入怎么才380万两?我大明近七千万人口,就是每人只收一百文钱的税,一年也有七百万了!”朱厚照眉毛一竖,神情有些不愉!

其实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朱厚照对明朝历年的财政收入都调查的清清楚楚,户部一年收入多少钱他早就做足了功课,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为了把韩文往沟里带而已。

明朝不是金本位也不是银本位国家!完全是粮本位的国家。

民以食为天,这个粮食在一定时期是可以作为流通货币来以物易物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经济困难,也曾实行过一段时间的粮本位,用粮食和棉花来作为结算货币,陈云就是以粮食棉花为基础,在上海打赢了金融战争,确立了人民币的信用。

粮本位就意味着社会资产都可以折算成粮食来结算,就连收税也以收粮食实物为主,比如明朝的田赋就是收的实物米和麦!

在明代一石米大约相当于现代150斤左右,在正常年景,一石米的售价约为银0.6两。

如果是灾荒年份,粮贵银贱,一石米可能涨到五六两银子甚至十几两都有可能。

而在明朝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也就五两银子而已,如果市场上一石米涨到五六两银子的地步,那么真的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古代没有火车轮船,交通极其不发达,全靠牛马驮运或者水路运输,地方上收取的粮食不可能运到京城集中之后,再分发下去,这样路上的损耗恐怕都在一半以上,这是国家无法承受的。

所以古代的粮食都是采取的就近分配原则,就地收取,就地分发。

这个就地分发,主要供应地方上的军队、藩王宗室、官员薪酬支出,如果有大型的公共工程,比如兴修水利,修路,也直接用粮食来作为工作报酬来支付。

剩余的一部分运送到各地府县粮仓,为灾荒做备用,一部分起运京师。

事实上大明朝所有的税赋,包括盐引、茶课、钞关税和商税这些,大头都是地方收集之后,自行分配,只有少部分才会送到京城由六部瓜分。

朝廷六部都有自己的财政收入,并且有权利自由分配这些收入。

这也就意味着户部其实并不是中央银行,它并没有统筹规划全国财政的作用。户部其实就是一个数据统计部门,户部尚书承担的是会计的职责!

也就是说,整个大明朝全国的财政,是没有统一规划的,完全就是野蛮的自由生长,混乱无比!

就比如最重要的钱币铸造,居然是由工部负责的。这不是笑话么!大家都知道铸币是个发大财的产业。

因为造钱可以收铸币税,如果朝廷计划的合理,一年收两千万的铸币税不是梦。

铸币税并不是真的从钱里面收税,而是发行货币成本与面值之间的收益。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铸币成本就是一张纸,油墨和电费啥的,加起来也就一块钱的成本,剩下的99元就是铸币税了……

这个铸币税是国家财政最重要的纯利润来源之一!

所以大家都知道为什么美国是世界最有钱的国家了吧!因为全世界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美国可以不要脸的印钞票,然后用美金在全世界买买买,付出的代价就只是纸的成本而已。

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么干的,拼命印钞票,让全世界给美国的金融黑洞填窟窿买单,搞得很多国家也跟着崩溃,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如果是金币、银币怎么收铸币税呢?其实就是朝廷在一枚币值稳定的金币中间加入小部分比例的廉价金属,比如铜,银之类的。

比如在一枚10克的金币里面,其实只有8克的黄金,剩下的两克是铜。但是这枚金币在市场上依然可以当成10克使用,这两克铜就是铸币税,是朝廷铸造金币所赚的利润。

当然如果皇帝没有节操,为了赚钱,在10克的金币里掺入5克的铜,那就会造成金币贬值,通货膨胀,其实就是在造假币了。

当然明朝并不是金本位和银本位的国家,所以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和金子始终是一坨一坨的,重量、成色、形状都没个固定标准。

但是大明也收铸币税,那就是和民国法币、津巴布韦币并驾齐驱的超级贬值货币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是明朝政府以粮食为基准,发行的一种信用货币,以恒定的粮食作为等价物,是一种粮本位货币。

也就是说每一贯宝钞都能在市面上兑付到相应数量的粮食,这本来就是个很好的货币。

如果明朝政府能严格以市场上的粮食数量发行宝钞,作为粮本位货币,那么宝钞的币值还是非常稳定的,老百姓也认可。

但是大明朝廷财政混乱,皇帝动不动就没钱。

这一缺钱,日子就过得难受,怎么办?那就印纸钞呗!

反正只要印出来的钱,成本就是一张纸,却可以在市面上兑换各种物资,这太划算了!

至于滥发纸币掠夺社会财富,进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完全不去考虑。

于是大明宝钞泛滥成灾,开始疯狂的贬值,最严重的时候贬了差不多一千倍的程度。

而皇帝也不懂为啥宝钞会越来越不值钱,于是就听信朝廷大臣的忽悠,居然取消了宝钞的粮本位制度,先后用盐税、商税、人头税来作质押发行货币。

最后的结果就是粮食,盐税、商税、宝钞全部崩溃,给大明财政年年巨亏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到了万历时期,大明宝钞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货币的功能,沦为了一张废纸。

大明朝廷失去了发行货币的信用,这也就是等于失去了收取铸币税的机会。

没了铸币税,这也是万历之后明朝财政入不敷,最后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厚照虽然不懂现代经济学知识,但是基本的数学知识还是懂的,所以他稍稍一计算,就发现朝廷的财政混乱无比,各种偷税漏税,税收流失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税收取之于民,最后用之于民!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欣欣向荣,社会财富慢慢增加。

但是大明每年收上来的两千多万两赋税,基本上都被士绅集团一层层掠夺瓜分的一干二净,贫穷老百姓根本落不到好。

百姓穷,国家就穷,每年的赋税越来越难收,也越来越少。

相应的利益集团却吃的满肚肥油,不断地积蓄资产,垄断了社会上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

大明朝以前的皇帝没学过数学,更没学过经济,天天念着儒家经典,以至于被文官们忽悠了也不知道,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却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大明朝以前的皇帝不知道,只能任由内阁来忽悠,最后导致财政大权旁落,士绅利益集团控制了整个国家。

但是,现在的朱厚照可不是个好忽悠的!

内阁六部依然用以前对付皇帝的办法来对付朱厚照,却不知道朱厚照有一万种办法反击回去!

毕竟朱厚照前世可是做生意的,虽然只是一家烟酒小超市,但是账还是会算的。

一个会算账的皇帝,就是内阁六部的灾难!

同类推荐
  • 新闯王

    新闯王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本想置身事外,但人和事推动着猪脚,一步步无奈加入到这改朝换代的历史洪流之中.主角也不是全能人物,敌人也不是猪一样的愚蠢.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跌倒爬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忠诚与背叛纠结的热血传奇故事,给大家一个全新思路和全新感觉的明末天下。
  • 大唐无双道

    大唐无双道

    这不是你熟悉的大唐,所以观看的时候请耐着性子…
  •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漫步在意大利的大街小巷,人们时不时地会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大卫雕像、大教堂美轮美奂的壁画、精致的雕刻……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驻足、陶醉,人们在欣赏、陶醉的同时也不得不钦佩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文艺复兴。
  • 古印度与拜占廷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古印度与拜占廷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天启七年八月十日。这本来是一个凄惨的夜晚。此时帝国皇帝朱由校病入膏肓。此时东林君子们正在磨刀霍霍,预备众正盈朝。此时在小冰川的影响下,帝国正遭受着严峻的考验。此时信王王府里,即将是帝国皇帝继承人的朱由检.....开始了他昏庸无道的帝王生涯。
热门推荐
  •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是发展孩子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孩子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互动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年幼的孩子因不具判断力,而模仿又是最原始的学习,父母白身的言行就更重要,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孩子的教养,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天职。
  • 别曲绝调

    别曲绝调

    洛辰从小有个江湖梦,想要当大侠,可是世上有很多的事都比这困难得多,痛苦得多。仇恨与权力让人忘记简单,近乎疯狂;无情与寂寞让人变得深邃,却永远无法言说。洛辰既然入了这江湖,就将面临着情仇难却,恩怨无尽。
  • 苟胜

    苟胜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万物应平等,人人无高低,然而总有人占据天地大气运,凌驾万物之上。这些人,就是可恶的猪脚!所以消灭猪脚,还气运于万众,就是圣人所为。“我苟胜子埋了太多太多盖世天骄,这份差事尽管又苦又累,但我会无怨无悔的继续下去,因为我是个圣人!我修的是……嗯,剩道!”这是一个歪解圣人之道并乐于践行的有志青年苟且到天荒地老的故事。【【【切了切了,屏蔽太狠!】】】
  • 默守陈规

    默守陈规

    陈溪认为一辈子谈三次恋爱足矣,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一生。一次蒋桥生,一次沈默,一次温长青。
  • 我是大阴差

    我是大阴差

    通幽冥府,今司我掌;炎池冷狱,枉死莫赎;孽镜台前悉善恶,望乡台上断生死;大力神鬼,与往何重;牛头马面,请赴一会!我叫张起凡,是一个有着八百年从业经验的职业阴差。不过最近日子不太好过,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完成领导分配的拘魂指标了。听说他要把我扔到别的星球去投胎。我现在表示很慌,毕竟很久没做人了......
  • 穿越时空的相会

    穿越时空的相会

    陆如心表示很迷惘,她什么时候结婚生子的?她明明还是一个学生。难道在那次意外中发生了特别的事情?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妖兽?为什么她还要去升级打怪?某狮兄:“小心心,你怎么可以忘记我?之前你在兽世和我结侣,我穿越时空来找你。我等你很久了。”某小萌狮:“妈妈,你怎么可以忘记我?我是你最爱的小宝宝。”(兽世反穿,男主兽夫带娃来到现代。番外会是一篇兽文。期待甜心夫妇的甜蜜重逢,宠文包甜。)欢迎阅读旧作:《重生之军嫂很强大》欢迎阅读新作:《宠妻入骨:战少的天后娇妻》
  • 我家娘子超可爱的

    我家娘子超可爱的

    她,千年难遇的绝世废材,受人嘲笑,当她再次睁眼,寒光初现!且看她如何炼神丹,收神兽,画神符,步步为棋,拜一个神秘强大的师父,登上神坛!她勾唇一笑:“我回来了,渣渣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穿越后,洛玖苏天天修炼修炼!天天虐渣虐渣!正所谓:虐渣一时爽,一直虐渣一直爽!只是,这个对她一见钟情的美男,你为什么偏偏要我做你的王妃?这个美男不仅难缠,把她的烂桃花一朵一朵掐掉,还总是跟着她!某女不开心:“你总是跟着我,我以后怎么做人啊?”某男抱住某女,邪笑:“做我的人!”
  • 神魄之莫相忘

    神魄之莫相忘

    她是时空另一端的使者,他是她所属世界一个虚拟人物,一觉醒来,他们依旧,不同的是他是她的爱人,她也是他一生所求。(主线凌宇轩)
  • 宇宙之终极战神

    宇宙之终极战神

    一切的都是有神罗公司的一个发现开始的,在那黑暗的地底之城,神罗著名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从外来星系而到达这个星球的生命---杰诺瓦。这种生命原本是宇宙的一种灾难,它来到这个星球的目的,就是毁灭这个星球。然而,神罗公司的人却把它保留下来,并且用来做研究,甚至用活人来做实验。他们发现这种杰诺瓦细胞在植入人体后,可以增强人的体能。因此,神罗公司用它培育出了一批特殊的士兵神战士。
  • 边军一小兵

    边军一小兵

    从边塞到盛世。从小兵到王侯将相。齐风知道,在这个乱世中蝼蚁的性命举足轻重,活下去,除了得靠自己,还可以抱大腿。——完结作品《大明第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