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91500000015

第15章 卖皇宫

韩文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正在把户部往深渊里带,反正按照内阁六部诸位大佬们的安排,今天在大朝会上必须逼皇帝从内帑中拿出三百万两银子来。

这些银子都是花在皇家用度上的,皇帝没理由拒绝。

有钱就有权,有了钱就能做很多的事情,内阁不愿意看到一个有钱的皇帝,因此会想尽办法掏空皇帝的家底,让他在皇宫里当一只金丝雀。

韩文依旧不咸不淡的回应道:“回禀皇上,税收不是老百姓每人上缴一百文这么简单的,我大明自太祖修订税收规则,百年来都是这么收税的,户部一年能有380万两的结余,已经是非常好的年份了。”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接着问道:“去年全国田赋收了差不多一千万两银子,为何钞关、商税、渔课、茶课、酒税、矿银、盐引等等这么多的税赋种类,加起来也才一千多万两?这我就不理解了!我大明富有四海,过路费、渔业税我就不去计较了,为何商税、茶税和盐税也这么少?

那些茶商、盐商皆富甲天下,食的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住的华屋美宅,怎么缴纳的税比在田地里刨食的农民还少?我大明七千万人,一年要喝掉多少茶?吃掉多少盐?这税收才一千多万,怎么算都不合理啊!”

时间已经到了七点多,金銮殿外面的太阳越来越盛,尽管太监们已经在大殿各个角落摆上了冰盆,但是依然挡不住燥热。

站在殿外的大臣就更苦了,尽管朱厚照给他们配上了遮阳伞,但酷热难当。

大朝会最重仪表,所有人都穿着长袍大袖的朝服,而且还必须一直站着不能乱动,在太阳底下一晒就是一上午,这官当的确实辛苦。

韩文努力的擦着额头上不断渗出来的汗水,不由得郁闷起来,刚才不是上奏要朱厚照解决弘治皇帝葬礼、新皇登基,以及皇帝婚礼的资金缺口么!怎么扯到税收上面来了!

不过在这大殿之上,百官注目的朝会,皇帝既然问了,做臣子的就要回答!

韩文叹了口气,对道:“启禀皇上,税收多少,都是有祖制的,律法上规定怎么收,朝廷就怎么做,绝对不会有徇私枉法在里面。”

朱厚照眯了眯眼睛,一边开始酝酿起情绪,一边加大嗓音问道:“既然这样,那我问一下,朝廷的盐税是通过发放盐引来收税的,那去年朝廷发了多少盐引?”

自汉武帝盐铁官营以来,食盐都是由国家垄断,私人严禁贩卖。自此卖盐成了历代朝廷最主要的财政收入。

因为食盐官营,所以出售食盐所得资金直接进户部的,也就是说户部太仓库里的银子有一半都是卖盐所得。

盐业成为了户部最主要的现金来源。

而这个官营的食盐,却也成为了朝廷税收流失最主要的源头。

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让盐政成为了贪腐的高发地,说句不好听的,朱厚照把全国的盐运使司,各地盐场官员,以及督察院负责督理全国盐政的巡盐御史全都抓来杀了,也不带冤枉的。

按照朱元璋的标准,这些盐政官员全都符合剥皮实草的标准。

因为朱厚照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在今天的朝会上给户部当头一棒!

“去年发了200万盐引!”韩文果断回应道。

“一引盐多少斤?折市价多少钱?”朱厚照循循善诱道。

“一引盐300斤,一斤盐的市场售价为300文。”韩文不愧是户部尚书,对这些财政数据做到了心中有数,张口就来。

“咱大明百姓每人每年要吃掉多少斤盐?”朱厚照又问道。

“寻常百姓家,一个人一年约莫要吃掉5斤盐。”韩文回答道

后世科技发达,食盐廉价且供应充足,一个人每年也就吃掉13斤盐。

古代食盐运输不易,售价腾贵,是除了粮食之外最大的家庭支出。所以百姓吃的很省,有后世的一半已经很不错了,在这里韩文并没有瞎说。

不过朱厚照依然皱了皱眉眉头,他虽然没研究过古代经济学,但他依稀记得在电视剧里清代的食盐才20文钱一斤,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那种历史正剧,编剧肯定是查过资料的,即便是有误,数值相差不会太大。

明朝一斤盐300文,这售价实在太贵了!

换算成现代货币,一文钱两元人民币,一斤盐要600块钱,这是对普通百姓赤裸裸的暴利!抢劫行为!

朱厚照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明代一户人家算五口人,一户一年就要吃掉25斤盐,一斤盐售价300文,总计7500文,就是7.5两银子。也就是说明代老百姓一年吃盐就要花费一万五千块!这在现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如此高价的盐,对收入不高的明朝百姓是极其沉重的生活开支!

这还是平均数值,能够吃得上五斤盐的,都属殷实人家,很多穷户每人每年可能就吃一两斤盐,维持身体对盐最低的需求而已。

“一斤盐300文!咱大明的盐可真不便宜啊!”朱厚照冷笑一声,揶揄道。

“皇上从小长在深宫,不了解食盐价格也是情有可原的,市价如此,朝廷也不能多做干预,与民争利。”韩文躬身回应道。

“哎……我怎么算着不对劲啊!”

朱厚照舔了舔嘴唇,终于开始发起了反击:“我大明七千万百姓,平均每人五斤盐,那么就可算出我大明一年盐消耗量为3.5亿斤,一斤盐300文,这么就能算出来朝廷一年能挣1亿零5百万两白银!我大明的食盐是官营的,买和卖都是由朝廷掌握,韩部堂去年朝廷的盐税收入是多少来着?”

当朱厚照报出这么一串准备数字来的时候,金銮殿里顿时响起了嗡嗡的交谈声,能够站在这个大殿中的官员,都是大明朝权利最顶级的一群人。他们大概没想到过,也从没去算过国家一年的食盐总销售额竟然高达一亿两白银,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韩文这个时候隐隐已经觉得不对劲了,但是他依然没想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朱厚照看着下方交头接耳的群臣,闭着嘴巴没有说话,等他们安静下来后,朱厚照才继续逼问道:“请韩部堂回答,去年朝廷的盐税收入是多少钱?”

韩文心中猛然一惊,和旁边的内阁首辅谢迁交流了一下眼神,谢迁脸上也尽是狐疑之色,他显然也被皇帝的这番动作给打的措手不及,一时之间竟然想不到应对的方法。

“回……回禀皇上,去年户部收到的盐税为260万两,和过去几十年一样,数目相差不大。”韩文特意加上去了一句,以此来证明户部没有在盐税上做手脚。

“才260万两!”朱厚照尖着嗓子大叫起来,站在旁边的王岳和萧敬都被吓得一哆嗦,还没等着两个太监缓过劲来,朱厚照用几乎怒吼的声音,大喝道:“我大明不是盐铁官营吗?这盐是国家专卖的,一年卖盐一亿零五百万两白银,为何收上来的钱连个零头都没有?朕的银子都哪里去了!”

“启奏皇上,帐不是这么算的,市场上一斤盐300文,实际上这是盐商出售的价格,盐场收到的盐,再交给商人去售卖时每斤盐价22文!这22文才是朝廷的实际收入。”谢迁看到韩文已经招架不住了,急忙上前解围。

“哦!原来才22文,刚才是我失态了,诸位请不要介意!”朱厚照摸了摸胸口,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用更加尖利的嗓门厚道:“你们当我不会算数么!就算是每斤盐收税22文钱,3.5亿斤盐也该收到近八百万两的银子,但是户部一年却只收到了三分之一,那么剩下的钱呢?”

“启奏皇上,盐在路上会有损耗,有的盐会囤积在仓库并未售出,你这么计算并不准确啊!”韩文到底是户部尚书,还是有点经济脑子的,急忙找理由搪塞。

“商人要拿到盐引才能从盐场买到盐,盐政衙门一手拿钱一手交付盐引,中间何来消耗之说!大明一年发出去了200万盐引,一引盐300斤,这就是六亿斤盐,按照每斤盐22文税来算,盐政衙门实际到手的现钱应该是一千三百二十万两银子,韩部堂我算的对吗?”

朱厚照刚才演的太过,吼的声音太大,嗓子都喊疼了,所以一边招手让旁边的太监送水过来,一边用温和的声音,逼迫着韩文。

韩文也是懵逼了,朱厚照算的一点都没错,各地盐运司负责一手发盐引一手收钱,发多少盐引收多少钱。而盐引就只是一张证明,中间根本就不可能有消耗。

韩文知道盐运司中的官员有贪污截留盐税的情况,却不知道这些官员居然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自己吃肉啃骨头,上缴朝廷的只是一点残羹剩饭而已。

但是大明几十年来,吏部每年收到的盐税差不多都是这个数,在弘治皇帝登基的时候,甚至一年一百万两都收不齐,直到弘治皇帝多次让督察院派遣巡盐御史整顿盐政,这才有了每年250万两的稳定收入。

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所以都觉得一年两三百万的盐税,才是正常的数值。

万万没想到,朝廷每年200万引的盐,能够收到的税竟然高达一千三百万两之巨,但是到户部入库的银子确实只有250万两,那么剩下的不用问都知道被下面层层盘剥掉了。

那些盐商、盐政官员、监督官员每年竟然截留了超过一千一百万两的税收,实在是可耻至极。

更恐怖的是,江浙、山西的大盐商们一年的收益竟高达一亿两以上,刨除掉损耗,运输费用、人工费用,即便只有一半的利润,收益也高达五千万两之多。

朝廷的吏治竟然腐败到了如此程度!

以前这个盖子捂着,没人去计较,现在朱厚照把石头掀开,躲在阴影里的老鼠蟑螂全都曝光了出来,这等于是在抽内阁六部的嘴巴子,毕竟管理国家的不是皇帝,而是在场的文官们!

作为群臣领袖的内阁三宰相谢迁、刘建、李东阳,此时都觉得气闷难当。尤其首辅谢迁,一直锐意进取,以强大的执行力著称,对群臣管理极为严格,督察院上下皆是他的亲信,现在盐政各级衙门爆出这么大的丑闻,而且还是在新皇帝的第一次朝会上。

谢迁怎么都没想到,朱厚照新皇登基的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他自己,而且户部、吏部、督察院全都脱不了干系。

如果谢迁这个内阁首席宰相想要再当下去,那么就必须血洗盐政衙门!

如果内阁对盐政系统的贪污视而不见,这无疑是给贪官们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尽管贪吧!没人管你们。

如此,天下吏治都会崩坏,朝廷将失去对国家的掌控。

清洗盐政衙门,这要得罪无数的权贵和士绅财团,朱厚照肯定是不会动手的,他当皇帝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不去碰触文官集团的利益红线。

一年一亿白银的生意,养活了多少盐业财团?朱厚照根本不敢去碰,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谁动谁死,皇帝都不例外。

所以这事只能是谢迁去办!

刘健和李东阳虽然都是内阁大学士,但是弘治皇帝这么聪明的腹黑家,怎么可能在内阁里同时安排三个猛人!

内阁三贤相里,有执行力,能够办事儿的只有谢迁。

李东阳和刘健虽然也很优秀,实际却被谢迁压制的很厉害,一直都在承担谢迁左右副手的工作。

弘治皇帝设计的这种一强多超的政治格局,就是让刘健和李东阳拖谢迁的后腿,以此来方便自己操控朝局。

底下官吏贪污腐坏了,不能让三大巨头来承担责任。

吏部尚书马文升也算是有点眼力劲,和督察院的御史们交换了眼神之后,一起站出来,齐刷刷的在大殿里跪下,高呼道:“臣监管不力,以致吏治败坏,请皇上治罪!”

“别开玩笑了,你们都是国之重臣,朕哪敢治你们的罪啊!

不过,谢阁老,盐课贪腐情况如此严重,你作为内阁首辅,能不能拿个章程出来,管一管这个事。”

朱厚照喝了一口王岳递过来的凉水,润了润嗓子,然后一拍脑袋,笑着道:“哎呦,朕莫名其妙把话题扯到税收上面来,都忘了刚才韩部堂说为了宫里开销大,户部缺银300万两需要填补,这事儿须得朕来解决。王岳!”

“臣在!”站在旁边的王岳被刚才朱厚照的骚操作给打蒙圈了,他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内阁首辅谢迁都被带了笼子,现在被皇帝一喊,下意识的应了一声。

“朕的内帑里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这样吧!你现在就去北京的九个城门上贴一张皇榜,就说朕要把皇宫武英殿公开售卖了,看看能不能凑齐三百万两银子。紫禁城这么大,朕一个人也住不下,索性卖出去一部分,以缓解朝廷之急。”朱厚照摆摆手,无所谓的道。

王岳不是傻子,马上就听出来皇帝这是在做戏,立马接茬,故意大声道:“遵旨!臣这就去办!”

说完抬腿就要离开金銮殿,去贴皇榜。

“皇上,万万不可啊!王公公留步!”

内阁三巨头终于急了,皇帝要是把卖皇宫的皇榜贴出去,这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弘治皇帝刚刚驾崩,小皇帝就要卖皇宫凑钱给朝廷补窟窿,这是历朝历代,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他们三个大学士会被天下人的口水给喷死去。

人家孤儿寡母的,内阁居然逼得皇家卖祖屋筹钱,这届政府的行为实在太恶劣了。

这天下到底还是朱家的,皇帝依然是文官集团的领袖,尤其是那些靠着科举系统生存的书生秀才以及低级官吏们,都是受着皇权的恩惠才能高人一等,对皇帝极其忠诚。

卖皇宫这事会深深刺激到他们的神经,口诛笔伐之下,大殿中的诸位高官们恐怕全都得遗臭万年了。

同类推荐
  • 汉末召虎

    汉末召虎

    中平六年,灵帝驾崩,新帝继位,十常侍作乱,大将军何进身死,凉州董卓入京,废立天子,袁曹诸将外逃,起兵关东。貌似大大咧咧的张召虎却化身张辽,一头扎进了狼群虎穴,在董卓麾下打混。出身太差,名声太恶,谋士猛将怎么来?五个字:坑蒙拐骗抓。宁教我打天下人,休教天下人打我。他打得袁术咬牙切齿,打得袁绍暴跳如雷,打得曹大惶惶而逃,打得一盘散沙的关东诸侯同仇敌忾……他平定羌族,重开河西走廊,横扫匈奴,远击鲜卑,大败乌桓,拓土筑城。张辽不禁长叹:仇敌满天下,娇妻无一人。贾诩面无表情:这是董公赐给你的娇妻!王允疾言厉色:并州诸将可赦,独不赦张辽!(群号:40568008)
  • 穿入中世纪我的历史大佬群

    穿入中世纪我的历史大佬群

    李晴魂穿到中世纪也就算了,偏偏是个不受宠的伯爵长子,很快连继承权都没有,还要防着弟弟和后母的暗算。你的好友李世民上线。李世民:这事情简单,你先找个门,最好叫玄武门。李晴:这哪有叫玄武门的,呃,等等城堡门可以吗?李晴:终于有了自己的领地,卧槽,这么多封臣要造反,还有贵族要谋我田地和家产。你的好友嬴政上线。嬴政:瓜娃,这么麻烦,你统一一哈嘛!李晴:平息了叛乱,统一了国家,该歇下了吧!公爵大人,教皇大人要你去东征,不服从就要判你绝罚。你的好友大贤良师张角上线。张角:滑稽!李世民:为啥他有头衔。嬴政:就似得,不公平。李晴:教皇已死,国教当立。书友酒馆:一、六、四、一、六、二、九、零、七
  •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庙号显宗,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母后姓阴名丽华。当初,光武帝刘秀在长安求学时,曾见到朝廷的执金吾,在街上出巡时的威仪,非常羡慕,感叹道:“任宦当做执金吾。”又一次,在去新野姐夫邓晨家中时,恰巧遇见了一位貌美的少女,名叫阴丽华。刘秀惊为仙女下凡,不禁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 资宋

    资宋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日大势在我。
热门推荐
  • 黑夜狩猎者

    黑夜狩猎者

    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当黑夜来临时,世界才会显现它光怪陆离的本来面目。吾先生:少年,加入我们,借助夜幕的隐藏,狩猎那些来自黑暗的生物吧。曾益:我拒绝。吾先生:很抱歉,你知道了我们的秘密,请你长眠于此吧。曾益:等等,忽然觉得,加入你们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游走于黑夜之中,心却向往光明。黑夜来临时,请呼唤我的名字,在下曾益,前来参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双面诡妻

    双面诡妻

    13年前,8岁的她救了15岁的他,随手顺走了他的传家玉佩。13年后,两人各怀鬼胎互相接近……终于,完成任务的她本以为能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没想到却遭遇生死大劫,劫后余生,准备报仇时却发现身后跟了个甩不掉的男人,扬言要做她报仇路上的垫脚石。“君墨宸,你的目的都达成了,现在还来缠着我不会又有什么阴谋吧?”白芷沫双手环胸,微挑眉,嘴角勾着一抹邪肆的笑。“没错,我想……谋个妻子。”君墨宸满眼温柔,嘴角含笑。……后来,白芷沫觉得,挖坑得注意,也许最后跳进去的就是自己。(PS:1V1的宠文,男女双强,身心干净,不过里面的国家背景什么的都是作者瞎编的,请勿介意。)
  • 执迷吸(血鬼日志系列#12)

    执迷吸(血鬼日志系列#12)

    一本可以媲美《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书,是一本只要你开始读就忍不住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书!如果你喜欢冒险、爱情和吸血鬼故事,这本书正适合你!”《誓言》是畅销书系列“吸血鬼日记系列”的第六本书。
  • 缠绵入骨:澈爷前妻不好追

    缠绵入骨:澈爷前妻不好追

    本文双洁男女主1v1剧情发展需要请耐心等更 她爱他十年如尘埃,卑微入骨换来的却是一纸离婚协议书。她不狠他,却深爱他。出国六年,只是为了养好自己的身子,增长自己的见识。她离开了六年,他知道后悔却无可弥补,终于在她回国之时找到了机会,可是她却对他的表示熟视无睹。“子慕,我爱你。”“温先生,我已经不爱你了,我们以后不要再见面了。”
  • 绝色阴阳师

    绝色阴阳师

    在玄武大陆,拳头的另一个称号叫灵力,灵力分为七段,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每段分为三阶。因为灵力的存在,会的称为灵力师,不会的便是麻瓜。如果你是一个麻瓜,但你有一颗聪明的脑子,赚到足够多的钱,那么小日子也是不错的。但真正遇到一些事情,麻瓜必要找灵力师帮忙。说到底,最有能力的就是灵力师。玄武大陆上的人,麻瓜自是比灵力师多多了。就是因为这个比例,灵力师会特……
  • 空间之三生有幸

    空间之三生有幸

    (读者须知:请从第二个三百零九章往后看,因为修改遇到了问题,中间内容连接不上!!!) (PS:身怀空间的穿越女在异时空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生。)沐三生觉得这一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便是跳进那些个奸佞小人设下的圈套,决然带着海师的人,追着那群海盗出了海,救了那个带给他三生之幸的女子。田有幸觉得这辈子做得最错的决定,便是义无反顾的上了沐三生的贼船,以至于再也没有了下船的机会。既然无从选择,那她也只能倾尽所能,跟沐三生共同撑起一片天空。
  •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法律形式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文本中的法律形式、中国古代法中的例、中国古代法的令等内容。
  • 介与质

    介与质

    在中科院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又一次突破了基础科学的瓶颈。支持物体运动的不再是力或者惯性,而是一种被称为“惯质”的东西,而物质被构成之后不需要任何质量、惯性,仅仅需要一种叫做“形质”的东西来支撑物质的外观!而我们的主角路以散因为这个发现而改变了原来本因腐朽的人生轨迹。另一半,因为这次基础科学的突破,打破了自二战以后持续了几十年的长和平。
  • Novel Notes

    Novel No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