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500000001

第1章 什么叫做人性管理(1)

中国式管理是人类解决21世纪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的唯一正确途径。中国式管理究竟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中国的管理哲学,即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

管理不只是工具,也不只是方法,而是文化。中国文化渊源于《易经》、太极思想,阴阳变化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也渗透在管理哲学中。

人性管理,管与理不同。管是管,人性不喜欢被管;理是理人性喜欢被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把管做到理,你就成功了。

人性管理是中国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为什么没有中国数学,也没有中国物理,但是在管理上却要讲中国式的管理呢?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一杯茶在全世界都叫一杯茶。因而从管理科学方面来看,无所谓中国式管理,当然也兢无所谓美国式、日本式之分。大家都一样,在不同的地区,应用着相同的管理科学。哲学则不同,各地具有不同的风士人情,管理必须与当地的风士人情结合在一起,才能增强效果,所以,各地区的管理哲学不太一样。

从管理哲学的层面来考虑,谁也不否定中国营理哲学的真实性。中国式管理原来只不过是中国式管理哲学,并未发展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的管理科学。全世界的人都在用现代化管理,因为没有现代化管理,就不可能发展下去。但是,为什么运用起来各有不同呢?就是因为其哲学不同,实际上也就是面对和管理的人不同,筒单一点儿说,就是脑袋瓜不同。

中国式管理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

提到人性管理,我们必须先概要地介绍一下中国式管理。

我们对“中”这个字一直都有误解,说“它是地球的中央”,或者“不偏不倚”,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就是合理。什么叫“中庸之道”?就是合理化主义。所谓“管理”,就是你管得合理,对方就接受;你管得不合理,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没有用。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什么叫做中国。中国,就是任何事情都讲究合理的国家,要做到没有一件事情不合理,才有资格叫中国人。

如果再扩大一点,我们说,中国式管理会变成2l世纪的主流。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主流,19世纪英国式管理绝对是主流,20世纪学美国式管理一点也没有错,21世纪如果不学中国式管理,大概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为什么呢?因为将来世界500强都会在中国,全世界500强都会来中国!来到中国以后,人们立刻就要了解中国是怎么管理的。现在,外国人经常问我:“你们中国人怎么搞的嘛?”我说:“你看不懂吗?”他们一概说:“看不懂。”很多外商来中国有七八年了,我问他们:“你有没有什么感觉?”他们只说一句话:“你要忍耐,你要忍耐。”他们要了解中国。

现在国内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我们并不了解自己。以前的中国人只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所以很吃亏;现在的中国人,了解世界,但却不去了解自己,所以也吃亏。

我们要做一个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世界的人,这样我们就会知道怎样去操控局面,这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有利。

为什么要了解中国式管理

坦率地讲,21世纪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和冲突没办法解决。就拿中国来讲,每个省都是同样的要求,这做不到,但是不同样的要求也不行。’中国式管理不仅是人类解决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中的一种而且是唯一的途径。

我是常常参加国际性会议的,西方人如果有办法解决这个矛盾,他们是不会重视中国的,因为他们都有着白种人的优越感。事实上,你10年前、20年前同西方人讲话,他很少看你一眼,后来是日本人替我们打开了这个局面。因为BBC(英国广播公司)访问的黄脸孔都是日本人,可是,任凭英国记者再怎么问,日本人就是“啊呶、妮呶、啊呶”,英国人根本不晓得他要讲什么。BBC的记者是很厉害的:“你到底在讲什么?”日本人就是“啊呶、妮呶、啊呶”,永远不讲清楚,对方也搞不懂他在干什么。这其实是中国人的本事——日本人是跟中国人学的。

对于我们中国的管理者和广大的读者来说,懂得中国式管理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很多人都在做中国式管理,也都接受着中国式的管理,只是管理者没有讲出来罢了。因为两个原因:第一,觉得很丢脸;第二,感觉不成系统,说不出所以然来。

中国式管理为什么会让人觉得丢脸?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我们两千多年已经这样做下来,可是近百年来我们却一直在否定它——我们一直在否定自己。当主管的,向部属交代完一件事情,一定要再交代一句:“不要说是我说的。”外国人永远没有这一套,是自己说的就不否认;而中国人明明是自己说的,却不让说出去。所以,外国人总觉得我们好像鬼鬼祟祟、心术不正。其实,是他们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人。

有人会问,这样合理吗?非常合理。因为尽管你说了“不要说是我说的”,部属还是要说出去的。但是,说出去是部属的责任,不是你的责任。你可以这样说,但部属不能照样讲出去。这是很深层次的东西,全世界,我想大概只有我们善于想到这种很深层次的东西。

每个国家都有一些适合于自己的管理方式。对中国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为我们的方式而感到羞愧。我们可以非常大胆而且坦然地运用我们的这套学说。当你充分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你就很坦然了。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探讨中国式管理,因为如果不了解中国,

就无法进军中国,而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就被漏掉了——未来世界,他们是看准了中国的。

中国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学说,我们概括地说,以中国的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就是我们心中真正的中国式管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用得有效。

大师名言

1.“中庸之道”,就是合理化主义。

2.中国式管理是人类解决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的唯一途径。

管理的原则:以人为本

其实,中国式管理用比较简单、概括的六个字就可以全部讲完了。是哪六个字呢?我们稍后再讲。我们必须先把思路整理出来,就像盖房子一样,先打好地基,归纳、概括后就会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却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的地基?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了解它呢?

我认为,要了解中国式管理,必须首先了解中国人,一定要记住四个字:以人为本。这也是我们今天非常提倡的原则。在西方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事为本。

我们两千五百年来都在以人为本。孔子出生在山东,他最了解一句话,“人活着,就有价值”。人不是有工作、有贡献才有价值。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一个人活着,只要修养好且不伤害他人,这个人就有价值,这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现在有很多人盲目地接受西方的观念,整个社会不再以道德的标准衡量人,而是“一切向钱看”,致使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扭曲。赚了钱就了不起,就有价值;没赚钱,人就没有价值。这是不对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奇怪的现象,很多老板总是抱怨自己的员工不好:“就是他们妨碍了企业的发展。”老实讲,员工是你请来的,他不好,你不要他就可以了,但是你为什么请他来、又说他不好呢?

员工不好,往往是老板带坏的。所以,很多人跟我讲员工不行,我第一个问题就问他:“那你干吗要他?当初是经过甄选,你认可的才进来的。他本来很行,跟了你变得不行了,那是谁的错?是你的错,是你把人家带得不行了。为什么这个人跟着你就不行,跟着另外一个人就行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带人?怎样管理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不要管他。有人会说,那怎么行?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

大师名言

员工不好,往往是老板带坏的。

什么都在变,只有人性从来没有变

人性的特点

谈管理是需要一定背景的,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事、管物、管人以外的资源。所以,把人纳入管理,就相当于把人当成了物。在西方的人力资源观念中,人被当做人力资源去利用、去处理,视人犹物,严重地违反了人性。

人性的特点是,第一要创造,第二要自主,不接受他人的摆布。不要把人当做工具,因为人不是工具。

很多老板向我抱怨说:“中国人很难管啊!”我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谁叫您管他!”其实,人性是不喜欢被管的。

要了解一个人,必须看他讲话,一个人讲什么话,就代表他心里在想什么,这叫做“言为心声”。“不要你管”、“你干吗管我”、“你凭什么管我”,这是我们常常讲的话。还有更有趣的:“凭他那种德行也想管我吗?”即便有的时候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也在说。

但是,管理与德行有什么关系吗?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管理与德行是有关系的,“凭他那种德行也想管我吗?”其言外之意就是,你首先自己要好才能管我!中国人十分重视德行,认为只有品德优秀的人才有资格管理他人。

我一直在研究中国人,还没有听到哪一个中国人说:“赶快来管我,赶快来管我。”所以,从根本上追究,人性对管理有一种先天的排斥。

中、日、美三国的比较

我们不像美国人,美国人很简单:“我给你多少钱,你听我的话。”

日本人很容忍,只要“比比谁比较大”“我比你年资高,你听我的;你比我年资高,我听你的。”这种“上级生”精神,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

中国人就比较复杂,你说“我年资比你高”,有些人会说“公司就是被你害死的”,你说“我的能力比你强”,他又说“老板给你工作机会,他不给我,给我做,我做得比你好”。

我们今天把事情想得太单纯了,很盲目地接受美国那一套,认为好像很好,但肯定行不通。

美国人会问你:“领多少钱?”大多数中国人不会问你,即便问,你也不会告诉他。

美商:“你领多少钱,不要告诉别人。”

中国人:“我告诉别人干吗?”(但是,他告诉别人了,所有人都知道了)

同类推荐
  • 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本书由国内著名人力资料专家宏超先生编译,是国内众多企业和员工首选的职业培训读物。
  • 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在日益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今天,危机情势的出现甚至成为企业必须有效应对的一种常态。事实上,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拯救、培育,以便捕捉这个潜在成功的机会,便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忽略或者错误地估计形势,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
  • 精巧创业开店点子

    精巧创业开店点子

    一个金点子、一个新创意、一个妙招数,就是挣钱的好绝招,往往出奇制胜就能改变人生,使你发现致富的金矿,由失败变为成功,由穷人变为富翁,从而奠定创业的根基。事实证明:一个好“点子”,就是一条致富路。相信书中的创意金点子,将逐渐点亮你的光明“钱”途!
  • 三星技术扩张真经

    三星技术扩张真经

    10年前,三星电子是一家靠廉价竞争销售低端电子产品的韩国企业,而今天是一家四大主业(半导体、液晶显示、手机、数字家电)均居世界前三位的跨国集团。10年前,“三星”的市值为35亿美元,它的竞争对手日本“索尼”的市值为184亿美元,而今天“三星”的市值为571亿美元,“索尼”为321亿美元(均匀2003年底数据。)今天的三星已加入花旗银行、GE的行列,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家每年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明显企业。可以说,“三星”在过去的10年中完成了一次重大的蜕变,从技术跟进、利润低微的韩国“财阀”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电子业精英,它成功了。
  • 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若非看破红尘的世外高人,所有人都渴望成功。尤其是看到富豪榜上那一串串以亿为单位计算的身价,欣羡、妒忌之余,相信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是他们他们凭什么获得这些金钱、荣誉和名声是投机取巧还是理所应当有人会说,是命运的选择,巧合罢了,上帝掷骰子正好选中了他们。偶然因素固然不能排除,但是如果仔细审视每个成功故事,就会发现这些人成功的原因竟然是一些很简单的要素——专注、执著、梦想、冷静、宽容、眼光……长期被成功学书籍灌输的我们,觉得这些词语太浮于表面,绝非事实的真相。
热门推荐
  • 步步为营:总裁夫人,该回家啦

    步步为营:总裁夫人,该回家啦

    【甜宠,双洁】PS:喜欢请多多留言,收藏养肥哟
  • 唯有岁月不回头

    唯有岁月不回头

    一对双生姐妹的成长涅槃,一座城市的荣辱兴衰,一个时代的奔涌向前。
  • 朝冉江湖夕饮雪

    朝冉江湖夕饮雪

    时间跨度二十余载,从被天下追杀的三岁孤儿到一代霸主,一步一步如履薄冰,陆冉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遍尝人间疾苦,方得始终,落花时节,心似朝阳。
  • 国富论

    国富论

    1776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美国通过了《独立宣言》;其二,英国出版了《国富论》。《国富论》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即使是在240年后,《国富论》仍是一部经济学家要不断重读的经典,我们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很多因素都深受本书影响:市场经济的原则、国家干预经济、分工、公平和效率、人力资本思想,有趣的是亚当斯密还解释了为什么歌唱者、表演者、舞蹈家能拿到高报酬,答案读者可以到书中自寻。
  • 生活的七七八八

    生活的七七八八

    致我终将结束的暗恋,不管是归于尘埃还是开花结果。这是以前的想法,但是文笔有限,还是写的生活吧,虽然也离不开他
  • 我可以无限吞噬

    我可以无限吞噬

    “吞噬血气精华,属性点+20!”邪魅横行、诡秘来袭!层层迷雾之下,一道来自放逐之地的剑芒……划破了九重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返英纳瑞

    重返英纳瑞

    重生回20多年前,还意外得到了一个游戏百科全书系统,叶楚楚重新踏入了《英纳瑞》游戏世界。
  • 太阴鬼箓

    太阴鬼箓

    传说人具有三魂七魄,天地亦具有三魂七魄,而当天地丢失了天魂地魂之际,就是整个人间大乱之时。而天河坠落,黄泉眼出,世间将陷入一片厮杀混乱之中!
  • 娇宠小娘子

    娇宠小娘子

    都说江家四爷不近女色,谪尘不染。两世为妾的杨玉瑶嗤之以鼻,他什么样,她这个枕边人还能不知道?除非换了魂。江四爷斜卧软榻,觑眸招手,“过来爷告诉你。”——次日,老夫人试探:“四郎,听说你要扶瑶丫头为夫人!”江四爷正襟危坐:“不是听说,是绝对扶她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