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600000006

第6章 三十年出一个联想(6)

那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是真挚的,倪光南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柳传志全心全意支持倪光南。计算所曾经分配了一套房子给柳传志,柳传志却以计算所的名义奖励给了倪光南,还为此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这样的深情厚谊,岂是伪装所能做到的?

柳倪的合作无间,为联想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联想式汉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让弱小的联想第一次成为媒体的宠儿;研制联想自有品牌微机,为联想在1992年后的品牌崛起奠定了基础。1996年的时候,联想电脑一跃成为国内市场的霸主,倪光南居功至伟。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柳传志的大公无私和鼎力支持,也少不了倪光南的技术天赋和行业洞察力,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双方的合作无间。

倪、李交恶

审视柳传志和倪光南分手的过程,其实并非从两人私人关系恶化开始的。在此之前,倪光南就和李勤、张祖祥相继产生了矛盾。

凌志军先生在《联想风云》一书中剖析过倪、李交恶的原因。在他看来,早期的倪光南因出身和经历的原因,对政治和权力漠不关心,甚至于有点畏惧。这也是他加入联想时提出三个条件的原因。然而,随着其社会地位和在公司内部权威的上升,倪光南开始表现出对公司政治和权力的关注。

1993年是联想早期历史上唯一没有完成预期目标的一个年度,一直常驻香港的张祖祥就感觉联想内部出了问题。张祖祥以旁观的姿态察觉,倪光南对李勤不太满意。那时候,倪光南在联想的地位在李勤之上,是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但在柳传志心目中,他与李勤、张祖祥的关系无疑更近一点。张祖祥不赞成科学家干预企业管理,柳传志和他想法一致。

让张祖祥感到意外的是,倪光南和李勤的矛盾还没有爆发,自己的权力就受到了影响。1994年年初,香港联想谋求上市,北京联想确定的董事为柳传志、李勤和张祖祥。但倪光南提出,他也要做董事。这显然是大家没有预料到的,此前一直不愿做官的倪光南,怎么会对董事感兴趣呢?麻烦的是,名单已经经过讨论,如果更改,势必要改变董事会的结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张祖祥委曲求全,将董事名额让给了倪光南。张祖祥虽然顾全大局,但对倪光南的看法急转直下。

随后,倪光南和李勤的矛盾逐渐突显。倪光南当面向柳传志指责李勤的不足,还认为李勤应该为1993年公司没有完成目标负责。因为1993年的大部分时间,柳传志都坐镇香港,李勤是北京联想事实上的负责人。对此,柳传志选择了沉默。倪光南又向曾茂朝反映情况,希望免去李勤常务副总裁的职务。但曾茂朝同样不为所动,而且义正词严:董事会负责选举总裁,总裁负责推荐副总裁。要罢免李勤,只能由柳传志来决定。

无论当时的事实如何,倪光南和联想四巨头中的两位都产生了隔阂,而且越级向曾茂朝反映情况,无疑也是在挑战柳传志的权威。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倪光南的出局几乎是必然的。

柳、倪冲突

柳传志当然明白公司高层团结的重要性,他继续保持对倪光南的尊重,但在李勤的问题上,他坚持认为公司业绩的责任不能由李勤一人承担。倪光南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公司发展,而且可能影响高层管理团队的团结,造成公司的动荡。从这时候起,柳、倪之间出现了裂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倪光南在公司地位的下降,这道裂隙越来越大。

随后,一件小事终于将矛盾引到了柳、倪二人身上。倪光南的汽车司机接连发生四起交通事故,车队队长反映,倪光南的夫人曾为此抱怨。在柳传志的亲自过问下,车队为倪光南更换了司机。倪光南对此十分气愤,认定车队队长造谣,当即给总裁室写了封信,呈报董事长,同时又给在外地的柳传志发了传真。

由于前段时间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倪光南言语中的不满显而易见,措辞也十分激烈。倪光南的信虽然没有直指柳传志,但柳传志认为他是针对自己的,因此当即写了回信。信中,柳传志非常坦诚地将两人的关系当做了讨论的重点,并表示自己愿意退出公司的核心组。

这件事虽然没有愈演愈烈,但双方的裂痕愈发明显,柳传志对倪光南的态度也有了很大改变。随后,在“中国芯”事件上的冲突,终于让两人的矛盾尖锐起来。

所谓“中国芯”,其实是对中国研制的芯片的简称。鉴于芯片在IT产业的核心作用,而“中国芯”和“中国心”又是谐音,这一提法被媒体广为引用。提到芯片,普通消费者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提到中央处理器(CPU),提到CPU的制造商英特尔和AMD,相信很多人就明白了。前文提过,PC产业有个“微笑曲线”,价值链各个环节按照附加值高低处于“微笑曲线”的不同位置,芯片作为硬件中附加价值最高的产品,与软件中附加价值最高的操作系统,分别位于“微笑曲线”的两个最高端。当年,随着汉卡日渐式微,倪光南很想在芯片设计上取得突破,迎来事业的新高峰。

起初,柳传志没有提出反对。倪光南和香港联想的吕谭平等人一道,打算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合资在上海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倪光南踌躇满志,在美国、香港地区等地延揽芯片研究人员,试图大干一场。然而,就在最后关头,柳传志提出了反对意见。

柳传志的反对很有分寸,而且充满了政治艺术。他在正式的书面意见中表示,在上海建立设计中心是由香港联想负责的,所以请吕谭平再认真考虑。他没有将矛头对准倪光南,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计划的首要人物还是倪光南。吕谭平作为一个商人,赚钱是第一目的,至于技术上的突破,他不会太关心。

那时候,上海设计中心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亲自出面捧场,上海市政府将倪光南敬为上宾,开局堪称完美。在这种情况下,柳传志的反对让全力以赴的倪光南备受打击,甚至无法接受。他在后来的谈话中不止一次说过:这是柳传志第一次对我说“不”。这个“第一次”指的是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上的决策。如果说在人事关系、司机事件等问题上,倪光南还能忍受的话,那么在他最为权威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上提出反对意见,他无论如何是无法接受的。

从这时候起,柳、倪冲突全面爆发。在公开场合,柳传志能说出:倪光南在胡搅蛮缠;而倪光南更是直接:我坚决和你干到底。随后,倪光南开始向中科院、甚至中央部门举报柳传志,问题从个人作风开始,后来逐渐蔓延到经济问题。这时候,倪光南的院士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举报也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1997年7月,在朱镕基和罗干的批示下,调查组第三次进驻联想,希望彻底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虽然调查的结果表明柳传志没有问题,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柳传志的个人问题已经不再重要,柳、倪的分裂才是真正让人心痛的。失去了倪光南的联想,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但在更看重技术的IT产业,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

问鼎霸主

马在中国经常用来比喻人才。海尔文化强调“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机制,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实效;联想文化强调“赛马中识别好马”,与海尔的“赛马不相马”异曲同工。无论是郭为还是杨元庆,之所以能作为“千里马”在联想脱颖而出,都得益于个人良好的业绩和极强的工作能力。1994年是联想的丰收年,郭为让奄奄一息的惠州生产基地重新焕发生机,杨元庆则在新成立的微机事业部运筹帷幄,发起了对国外微机厂商的大反攻。

价格战启蒙

国际PC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筹码,第一是品牌,第二是价格,其中,价格的作用更为明显。联想推出386微机的时候,曾以直降5000元的价格挑战国际巨头,依然没能取得优势。事实上,价格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拥有更先进技术的国际巨头,在PC价格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多年后回想起来,价格战并不是中国厂商的发明,源头还在国外厂商身上。只不过善于学习的中国厂商,很快就从中获得启蒙,并迅速超越竞争对手,成为价格战的行家里手。

现实显然刺激了联想,也让接手微机事业部的杨元庆颇伤脑筋。此前,联想已经在家用电脑上做过尝试,联想1+1就是代表作品之一。但很显然,大家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的消费现状,除了那些大中企业,中国有实力购买两三万元电脑的家庭太少了。指望靠一个家用电脑的概念,就让消费者将数年的工资收入掏出来,毫无疑问是不现实的。杨元庆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他表示,要为中国三亿个家庭提供电脑,就一定要让电脑的价格和他们的购买力相适应。

基于这样的定位,杨元庆将联想的新一代电脑命名为“Economic”,也就是经济型电脑。杨元庆希望联想的经济型电脑在价格上向兼容机看齐,说白了就是和组装机差不多的价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刚从清华毕业不到一年的刘军,将自己在实验室关了40天。在后来的回忆中,刘军言语中不无得意:E系列电脑的战略定位可圈可点,之前电脑都是针对商业客户的,这是第一次想到将电脑面向千家万户,而且我们真的将成本下降了一半。

原本均价3万元的电脑,联想E系列将价格降到了1.6万元。市场反响不错,但还没有彻底打开局面。杨元庆指示刘军继续努力,要不放过任何一处可以压缩成本的环节,甚至连包装箱里的泡沫,都要考虑其成本。

1994年5月10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联想E系列终于正式上市了。短短数月内,E系列的价格又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动,中国PC市场上第一款报价不到1万元的电脑出现在经销商的产品目录上。

市场反应热烈得令人兴奋,仅仅一个月,联想电脑就卖了5000多台。两年多来,联想第一次提前完成了销售指标。

郭为的点睛之笔

杨元庆在微机市场崭露头角时,郭为也没有闲着,他被柳传志安排到惠州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曾经兴起过两波热潮,一波是股票热,一波是房地产热。当年,有钱没钱的企业和个人,无不想在房地产市场上分一杯羹。手中资金颇为充足的联想,也经不住“一夜暴富”的诱惑,以每平方米120元的价格,在惠州远郊购买了50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

当然,联想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炒房地产,而且打算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同时将PC产业链的企业吸引过来,在这里安营扎寨。郭为抱着雄心壮志而来,没想到刚下车就发现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

1993年3月,有“铁腕总理”之称,被外媒誉为“唯一懂得经济的中国总理”的朱镕基连任副总理,主要分管经济工作。在他的严格治理下,房地产热迅速降温。等郭为来到惠州的时候,面临的形势是:50万平方米的土地有4/5荒芜着,地价也下跌了7成,联想自己的生产厂房建设陷入停顿,质量问题严重。一时茫无头绪的郭为赶紧给柳传志打电话,但这时候的柳传志正在忙着帮助杨元庆打理微机事务,实在无法分神。失望的郭为见求助无门,只得耐下心来自己寻求对策。

郭为不愧是公关经理出身,他再次将当初为汉卡争取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拼劲拿了出来。他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请来研究人员,为联想的惠州生产基地撰写可行性报告。当地政府闻讯,迅速出面与郭为接洽,将其待为上宾。随后,郭为又请来媒体,信誓旦旦地表示,联想在惠州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板卡生产基地。那个年代,大的新闻本就不多,“亚洲最大”的光环又很炫目。这样一来,不仅当地政府给予关照,媒体也予以大肆报道。

原本已经破落的生产基地,摇身一变成为亚洲最大的板卡基地。郭为的神来之笔,让他不至于被杨元庆的风头完全盖住,在接班人的位置上依然占着一席之地。

狂飙突进

决战即将来临,联想多年的政府公关也开始推波助澜。中国刚刚取消微机进口调节税的时候,曾经公布过一批受政策保护的国产微机品牌。那时候,联想不在此列。但自从将民族品牌作为自己的口号后,联想进入了政府视野。

1995年年初,在电子工业部公布的政府重点支持的公司名录中,联想赫然在列。其他五家分别是熊猫、上广电、长虹、彩虹和华录。这一名单甫一曝光,就引起了轰动。要知道,此前这种好事只有长城、长江、浪潮这类公司才有资格。此后,联想的机会不断,联想微机进入了政府采购名单;北京市单独划拨了一块土地,让联想建职工宿舍;副市长胡昭广还答应柳传志,亲自出面和成人教育局局长商谈,希望促成联想家庭电脑的普及。

当然,政府的关照只是给联想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要想打败实力雄厚的国际巨头,联想还得靠自己的努力。1995年4月1日,联想公开宣布,联想第10万台电脑下线。事实上,早在8天前,长城公司就宣布自己的第20万台电脑诞生。但在宣传意识和公关策略上,长城显然不及联想。

为了与消费者进行互动,联想在各种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上打出广告:用户是联想的上帝,联想向上帝请教,第10万台联想电脑去往何处?

那个年代,公共事件太少,带有娱乐成分的公共事件更少。联想的广告激起了消费者的兴趣,半个月内,联想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1648封信和上千个电话。这时候,民族品牌的力量再次凸显,保护联想的呼声此起彼伏。

最终,这台电脑被送给了数学家陈景润。

活动非常成功,但联想并没打算就此止步。5月12日,“联想电脑快车1995中国行”活动从北京市政府门口拉开帷幕。

柳传志和公司宣传部门在争取政府和舆论的支持,杨元庆在市场上的步伐也没有停顿。1996年年初,杨元庆指示正在编制规划的工作人员,要将3年内成为中国市场第一的目标列入规划。那时候,联想的市场份额还不到惠普的1/3,3年内超过IBM和惠普几乎是痴人说梦。但杨元庆坚持己见,毫不让步。

机会很快来了。迫于竞争的压力,英特尔奔腾处理器的价格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敏感的杨元庆注意到,由于处理器价格的快速下降,原本1.5万元的电脑,即便降到万元以下,也依然能够赢利。杨元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随即向代理商宣布,联想的新产品将保持原有性能,但价格下降到万元以下。与此同时,杨元庆指示生产部门将日产量从300台提升到1000台。

联想的这一举措让代理商沸腾了,身处销售一线的他们当然明白,这样的价格变动将意味着什么。媒体这时候也相当配合,又一波民族情绪被煽动起来,经济日报社的总编辑艾丰,在安徽主持“中国名牌大会”,为了支持民族工业,公开拒绝国外品牌参加。

同类推荐
  • 销售圣经

    销售圣经

    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我听见越来越多身边的人在谈论销售。毋庸置疑,销售在经济社会中是一种及其重要的社会活动。没有销售,就没有订单,机器就无法运转,工人就没有工资,企业就没有利润。可以说销售在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核心部门。在经济危机中,销售的重要性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因为,面对经济危机,最可怕的是销售员丧失了信心。正如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一点:“信心比货币和黄金更重要。”这句话对中国的8000万伟大的销售员来说同样适用。
  • 张勇的谜:海底捞的那套办法

    张勇的谜:海底捞的那套办法

    本书旨在通过海底捞的真实案例,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诠释,配合其他成功企业的故事,为读者揭示海底捞成功的秘密,展现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和品牌特色,并总结出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切实可行的策略,为广大创业者、企业管理人员和渴望成功的有志青年点一盏心灯。
  • 管理越简单越好(全集)

    管理越简单越好(全集)

    最少的监督,最少的决策拖延,最灵活的竞争。懂得简单行事的管理者才是出色的管理者。管理越简单越好就是要寻找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速度、效率和静力水平。
  • 精商三经

    精商三经

    经商“三经”即稳、准、狠。“稳”是经商的根本,首先在于心态的稳重,其次是方法的稳妥,经营合理合法。反观那些浮躁、急功近利,甚至为小利而忘大义的商人,他们或许能一时成功,但从来都不会长久。“准”是眼光的独到,需要相当的经验和经商天赋,很多成功商人能一夜成名往往在于他们的眼光准,或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所锻炼出来的独到见识。“准”字诀是每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具备的手段和素质。至于“狠”自然不是“奸”,而是一种强硬的态度,是独具慧眼的胆识,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本书将从“稳、准、狠”方面提供经商的要诀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任何企业的管理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实现高效、优质、高产、低耗,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原理,按照一定的运营框架,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设计,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即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这套《企业规范化管理实用全书》的编写初衷也在于此。为了让生产主管能够更轻松地处理日常管理事务,我们特编写了此书。这是一本关于生产部门规范化管理的实务性工具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缝

    心缝

    跌宕起伏的世界,这故事为何而起,又该怎样结束?分崩离析的家园,透过指缝看到的,是否只剩下漆黑?人心存在狭缝,世界存在缝隙。他不说愿看到活在绝望里人们的泪,所以他才出现在这里。可他总在掩饰着什么?又在隐藏着什么?他的名字是叫……眯缝眼加柔弱的面庞下,又是怎么样的他?这是一款简单中又带着点曲折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总是隐藏自身的有着神秘身份的反叛组织者,和一群充满故事的反叛者们。他善于隐藏又善于蛊惑人心,似乎从来不表露真心。时间给我们的,是人心存缝。世界给我们的,是崩塌重塑。那么他又会给这里带来什么?
  • 携宝归来

    携宝归来

    四年前,她被渣男联合渣蜜欺骗,导致家破人亡!自己被迫昏迷在酒店!四年后,她携宝归来,与他再次相见!种种误会解除后,他说,再也不要跟她分开……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 梅花香自苦寒来(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梅花香自苦寒来(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春过赵墟

    春过赵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岚之前世因

    侠岚之前世因

    穷奇,西方天帝少皓之子,随方相氏举行祭礼时,吞食了祸害人类的“蛊”,后来蛊的力量无法控制,被舜帝驱逐至西北封印,遗留下来的力量形成了零,为祸人间,可是舜帝因斩杀九恶龙耗尽力量而死……女娲娘娘怜悯苍生,将补天五彩神石所剩的灵石的力量散落人间,出现了一群左手上拥有印记的人,后人称其为,侠岚……
  • 欧琳达历险记

    欧琳达历险记

    本书创作于17世纪,为书信体小说之先声。写信人欧琳达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无数男子拜倒在其石榴裙。
  • 流星划过的轨迹

    流星划过的轨迹

    流星划过,虽然只有一瞬,但你我的相遇尽是美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