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500000006

第6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淮安文学:开创性文潮中的开创者(1)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是从汉末建安开始,以隋文帝统一中国(公元589年)为标志,从公元196年到公元589年,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共经历了393年。

中国文学,从这时开始走向自觉创新,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由此时开创。

自觉的创新有三个标志,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即与儒学、玄学、史学分离,文笔也分离,即“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曹丕的《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他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南北朝时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文体共分为了33大类。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提出品题人物的审美标准为清、神、朗、率、达、雅、通、简、真、畅、俊、旷、远、高、深、虚、逸、超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真、深、朗三者。对诗歌也提出了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风韵、形象,以及言意关系、形神关系等,形成了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

在此文学史的新潮涌中,淮安的文人也作出杰出的贡献,最突出者为鲍照和陈琳。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淮安

淮安三国时属于魏,后自然最于西晋。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人大败80万人的前秦军,使淮安全境为东晋所辖。

南北朝时,淮安先属南朝宋、齐、梁,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被北朝东魏攻取,一年后改属北齐。陈宣帝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南陈北伐,淮安地入南陈。太建十一年十二月(公元579年),为北周占据。581年,隋代周,淮安再属隋。可见,淮安几易其主,处动荡之风口浪尖,是边境的军政重镇。

动荡出文学,苦难炼真金。在这个历史时期,淮安文学再放光芒,并非意外。

§§§第二节 命运多舛文笔恣意——建安七子之陈琳

“大将军,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这是何进大将军幕僚、主簿陈琳的话。

“何太后内朝当权,外朝由我典掌,我何惧之有!”这是何进的话。他当时身为大将军,妹妹何太后又是皇帝的亲娘,在朝中辅政,所以他才有恃无恐。他未听陈琳的劝说,带了校尉袁绍和曹操,发500精兵同去。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十常侍真是假传了何太后的懿旨,在内廷设下伏兵。何进一进内廷,即被斩杀。

此后,东汉朝廷分裂了,袁绍和曹操各成气候,而陈琳的多舛的命运也从此开始。

凡读过《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段故事的详情,但不一定会深入了解建安文学大家、建安七子之一淮安籍大文学家陈琳的身世及学术成就。

动乱的年代

东汉灵帝登基后,重用宦官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将他们封大将军、封侯,甚至声称“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则依仗皇权,胡作非为,欺瞒盘剥,最后致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史籍中出现“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等悲惨记载。之后,巨鹿(今河北涿州)人张角兄弟三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起义,史称“黄巾之乱”。起义虽被镇压,但东汉朝廷也开始崩溃。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终年才34岁。

当时南阳人何进的妹妹入宫成为灵帝的贵人,后升为皇后。由此,何进也官拜侍中。张角起义时,何进以大将军身份镇守京城。张角别党马元义准备在京城洛阳起义响应张角,被何进发现而镇压,何进因而封慎侯。何进弟弟何苗也在平乱中因功封济阳侯。何皇后生儿子刘辩,王贵人生儿子刘协。灵帝认为刘辩举止轻佻无威仪,不可以成为皇帝,想立刘协。但又宠幸何皇后(当然也忌惮何氏兄弟),所以一直犹豫未决。灵帝驾崩前,将刘协托给中常侍蹇硕。蹇硕便招何进进宫吊唁,想先诛何进再立刘协。当何进进宫时,正遇见蹇硕手下司马潘隐。司马潘隐与何进是老朋友,将蹇硕的计谋告诉了何进,何进急急归军营,称病不去。这样蹇硕没能诛杀何进,只好让何皇后之子刘辩登基。这样,何皇后就成了何太后,临朝辅政,何家天下形成。

公元189年,何进重用世家袁绍、袁术兄弟,欲除民愤极大的赵忠等十常侍。蹇硕则与常侍们谋划诛何进。何进得同乡人、中常侍郭胜密报,先下手杀了蹇硕。但十常侍张让等行贿何苗和何太后,得到何太后庇护而得以生还。见状袁绍出计说,那就密招四方边将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诛十常侍,同意你统领朝中禁军。这时,主簿陈琳反对:“易经上有一种说法叫‘即鹿无虞’,就是说,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懂得鹿性的虞官帮助,那会白费气力。民谚也有一说,叫‘掩目捕雀’,这也必不成功。世界上最小的事情也不可以以欺骗的手段达到大志向,何况国家大事呢!依大将军现在的势力,消灭十常侍就如鼓洪炉中的火燎毛发一般容易,何必要招外将。招来外将,授人以柄,功不一定成,乱倒一定生。”但何进又没有听陈琳的劝,招来了西凉刺史董卓等。边将们虽然纷纷上书要求杀宦官,但何太后仍不听,何进的目的并未达到,相反,倒埋下了董卓乱朝廷的隐患。这时,张让等也在计谋除何进。是年八月,张让率数十人埋伏于嘉德殿,假何太后诏让何进进宫。由此,陈琳有了本文开头的劝,但何进不听,便也有了本文开头之祸。

闻何进死,袁绍兄弟引兵杀入宫中,杀死十常侍。董卓闻讯,掩兵杀入京城,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献帝,专权朝野。曹操刺董卓不成而逃出京城,汉室自此败乱。之后有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成了气候,再有赤壁之战,中国历史进入了魏吴蜀三分天下的三国时期。这时的陈琳,在董卓乱京城时,避到冀州,成了袁绍的记室。

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堪称乱世文学,其起始点是汉末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将朝政完全掌控,汉朝已经名存实亡。建安文学,指的是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汇集了一批文学家,其中建安七子便是中坚。按魏武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建安七子的排序是:“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建安七子与曹氏父子三人一同,在动乱的时代,以“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构成了“建安风骨”。“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琳,排于孔子二十世孙的孔融之后,已可见其文学地位。

陈琳在史籍中有传,但其出生年月及幼年成长的经历并没有记载,可见其出身贫寒。其字孔璋,广陵郡射阳人。广陵郡为西汉时设置。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为广陵国,领广陵、江都、高邮、平安(今宝应县部分)四县,治广陵县(扬州市区)。到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广陵郡领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凌(今宿迁县东南)、东阳(今盱眙县境)、射阳(今淮安市东南)、盐渎(今盐城市西北)、舆(今仪征市东北)、堂邑(今六合县北)、海西11县。《资治通鉴》六十三卷记载:“魏之广陵郡治淮阴,汉之广陵故城废弃不治。”淮安市楚州区政协文史专辑第十一辑上有华炜先生的考证说,陈琳与东郡太守、广陵射阳人臧洪为同邑人,而广陵射阳就是现在的淮安楚州,因此多数学者认可陈琳是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但也有其是盐渎人(现属江苏盐城市)、江都人(现属江苏扬州市)的说法。

陈琳留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有诗八首,还有檄三篇,后代学者认为,就是这三篇中的《为袁绍檄豫州》,才可称为代表作,因为她创造出了一种文体,即书檄。对此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之后唐代骆宾王所写《讨武曌檄》也是效法此手法。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消灭袁术和吕布,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地区;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绍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与曹操在黄河下游形成南北对峙。袁绍兵力远大于曹操,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绍起精兵十万,进攻许都,拉开官渡之战序幕。当时曹操的兵力才两万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袁绍让陈琳写出《为袁绍檄豫州》并广为发布。檄文仅1471字,但通过排比对偶的手法,显出了排山倒海的气势,读来令人回肠荡气。“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檄文开头就高屋建瓴,立意高远,称乱世必需有明君忠臣才能治理。接着笔锋一转,指出曹操从祖父曹腾开始,三代人都是无品无德之人。尤其是曹操本人,也是屡战屡败的常败将军,且极为无德。袁绍对他恩同再造,他却在得势后一再残害忠良,还有挖人陵墓,盗取珠宝的种种劣行。这样,曹操自然就不是历史所需要的明主或忠臣。檄文最后要求各地将领尽起义兵,帮助袁绍歼灭曹军,并随檄文一同公布了奖励条例。此文一出,天下震动。《三国演义》生动地描写为:“曹操在许昌,患头风,看了檄文,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何人所作?”在知道是陈琳之手笔后,曹操笑了,自我排解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一篇文章,竟让曹操治好了头痛病,这是何等了得的笔力!最后,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也俘虏了陈琳。曹操命带陈琳到中军帐前,没好气地说,两军争战,你写个檄文,骂骂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要骂我的上人呀,他们又没有得罪你!史载,“陈琳谢罪”。而罗贯中则在《三国演义》中让陈琳回答了曹操一句话:“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此话一出,陈琳气度风范尽显。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也没有追究他的对错,而是将他收在自己门下作了司空军师祭酒,主管记室。曹操不杀骂己之人,是在历史上开了个好头。唐代大才子骆宾王如陈琳一般写《讨武曌檄》,被武则天抓住后,也因历史的惯例落得了一个宽大处理。

陈琳留下的八首诗中,最好的一首当是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全诗共28句,写了人民所受的徭役之苦: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本诗以修筑长城的士兵和他妻子的书信往返,揭露筑城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一步一句,让苦难叠加。“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这句又让全诗因苦难而产生的悲情达到极致,致唐代诗圣杜甫也在《兵车行》一诗中写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名句。最后,收到丈夫书信的妻子回信,则表达了坚贞不渝的爱情,以中国妇女的美好传统道德衬托出平民百姓闪耀在苦难中的人格美丽。全诗民歌的色彩很浓,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溢于言表,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读来让人心生酸涩,泪流不止。

陈琳其他几首诗则有“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等句,有高昂的政治热情,也有社会动乱、人生短暂之慨叹,其中的建安风骨,让人不由击节,喟叹不已。

其辞赋代表作还有《武军赋》和《神武赋》,前者写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后者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都写得十分壮丽。据《隋书·经籍志》载,陈琳原有集十卷,均佚失。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最后的结局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陈琳与刘桢、应玚、徐干等一同染疫疾而亡。由其之死可见,当时社会动乱之烈,经济凋蔽之极,竟然军中直属机关的官员以及文学大匠们也会有病得不到有效医治。最后,他的文稿也大部分佚失。他的一生,昭告了文人生于动乱年代的不幸。

后至唐代,大诗人温庭筠路过陈琳墓,作诗云:“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可见其身后的墓地也十分凄凉、荒芜。只是他的那一番从军从政、恣意文笔的身世,让后人羡慕迄今,算是乱世文人不幸中的幸运。

§§§第三节 乱世大家鲍参军

乱世常造成人生悲剧,却又常是文学大家创作的源泉。南北朝时南朝的大文学家、淮安涟水籍的鲍照的人生与文学创作,便是这种说法的印证。

鲍照出生前的中国历史

三国鼎立时的魏国,有个大将军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他篡夺曹氏魏国之心已昭然若揭了。果然,其子司马炎最终篡位,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后期发生八王之乱,坐镇并州(今山西)的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当时晋朝的建威大将军、五部大都督刘渊,被匈奴各部推为大单于,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自立汉王,后称帝,国号汉。他病逝后,其子刘聪继位,率军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西晋灭亡。刘聪先百般羞辱晋怀帝,后毒杀之。刘聪统治也不长久,中国北方从此开始了五个少数民族十六个国家的政权更迭,史有“五胡十六国”之称。此时中国南方为东晋朝。

东晋,是晋怀帝死后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的汉族政权。其下级军官刘裕在动乱中逐步官至侍中、车骑将军、中外诸军事等要职,公元420年,他迫东晋皇帝司马德文逊位,建国为宋。由此开始了南朝。此时在北方,鲜卑族拓拔珪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建北魏,统一北方。从此中国开始了南北朝,到北隋灭南陈结束,共历169年。

同类推荐
  •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

    散文集,收有《消逝的钟声》、《白沙河情愫》、《老井》等作品,其中《消逝的钟声》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并获2010年度最佳散文奖。
  •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是写给姑娘们最靠谱的修心书。她们最终的成功和美丽,只不过因为她们比普通人更努力。站在百年岁月的这头,望着那些璀璨如星辉的名字,忍不住泪湿双眼。她们是我们的梦想,她们是得到过一切的传奇。从一个开始到另一个开始,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命运宠爱时,她们精彩把控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笃定。面对人生冷遇时,在属于她们的人生战场上,一直扬眉浅笑坚持下去。从青春到而立之年,再到韶华不在,忍了许多,也懂了许多。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能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能够掌控自己前进方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 郭沫若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郭沫若散文》内容简介:“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回味:沉默的风景

    回味:沉默的风景

    本书是以文化名城为题材的专题散文集,视野广阔,视角独特,结合现实生活场景,力求对游历的各个古城名城进行历史文化的还原,写出各个城市的个性、声色和味道,探求山水景色中的历史意蕴,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价值。
  • 博兹特写集(狄更斯别集)

    博兹特写集(狄更斯别集)

    《博兹特写集》是狄更斯的成名作,是他最早以书籍形式出版的作品,收录了他早期发表在各家报刊上的特写和短篇故事二十七篇,加上未发表的八篇,共计三十五篇。《博兹特写集》展现了当时伦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中下层阶级生活的描写尤其细致入微。作为狄更斯作品的开山之作,《博兹特写集》对于这位大文豪日后写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博兹特写集》对于全面研究狄更斯,深入了解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社会状况,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
热门推荐
  •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就是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他们原因就归结为命运。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天生就比你能力强,人生的暗淡更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好的一面面对生活,因而他才超越了所有人,活得比其他人要好。不难看出,人潜在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只是没有激发出而已。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拿出自己好的一面去生活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内心的潜能呢?《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将告诉你答案。
  • 重生之妃常手段

    重生之妃常手段

    初有身孕,却遭信任之人设计,葬身火海,化为灰烬。这一世,顾靖荨携恨归来,誓要让前世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将军孤女寄人篱下,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不存在的。她有的是法子让别人日子难过。姑母表亲轮番上阵,一心想要取她性命?——想得美!也不看看她反手就是一个致命局!乱姻缘,夺家权,掀一段惊天动地的江南风云;毁淮令府,捣凤仪宫,定要搅他个天翻地覆。前世的局,是谁来布?今生的债,换谁来偿?待这仇恨散尽,又是谁与她执手,并肩看这世间繁华?
  • 腐烂都市之希望曙光

    腐烂都市之希望曙光

    本作因为一些原因只能写到这里了,很抱歉。
  • 青春真谛

    青春真谛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馨香满园之制香王妃会种田

    馨香满园之制香王妃会种田

    ,她是21世纪古医世家的传人,医术精湛,妙手回春。初到异世,面对以势压人的各路权贵,她决定抱上一条大粗腿,背靠大树好乘凉,将医术发扬光大。他是本朝最惊才绝艳的铁血冷面冰王爷,手握重权,名震天下,却双腿染病,不良于行。他不近女色,视女人为瘟疫,然而自打遇到了那个没羞没臊爱抱大腿的女子后,就暗搓搓地想把她抱回家……
  • 学校径赛运动的组织编排(下)(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径赛运动的组织编排(下)(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运动会管理的意义与作用表现在:一是构成学校体育竞赛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学校体育竞赛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竞赛任务的需要;三是实现学校体育竞赛科学化的保证。
  • 医妃倾城

    医妃倾城

    她是医术高明的现代穿越人,为了自保扮成无盐女,想借着医术发家致富奔小康,保护娘亲。却被势利的亲爹、阴险的后娘、娇宠的妹妹给推向了“火坑”。他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战神三王爷,大火烧伤成了面具男,从此后心性大变,嗜血冷酷,令人闻风丧胆。一场有预谋的替嫁,让无盐女遇上了面具男。大婚之夜,独守空房,新郎一夜未归。第二日,小妾挑衅,拿这个正牌王妃当猴耍。为了娘亲,为了银子,她咬牙忍了。我就是胆小如鼠怎么了?白天,她钻狗洞乔装打扮去行医,晚上闷在房里配制独家秘制丸药。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波澜不兴,离她的目标也越来越近。可是那个新郎忽然来了兴致,半夜三更骑在墙头上候着她。尼玛,这人不是个冷血动物吗?怎么忽然对她这个无盐女感兴趣了?难道是美女见得多了看腻味了?片段一:白天辛劳了一天,回去之后才知道贴身丫头被小妾给打了,古若雅顿时那个气啊。我不折腾当我是病猫还是怎么的?她抄起自己研制的独门秘制炸药就到了小妾的院子里,见面先甩了一个大嘴巴,打得小妾措手不及。仆妇们上来要抓打她,她冷冷一笑,“泰王府莫非没有了规矩了?既然王爷忙于政务,我这个王妃也得为他分忧了。”手一扬,一个白色的弹丸朝小妾身上招呼过去,轰隆一声过后,小妾变成了一个黑人。某王爷听了唇角微翘,看都不看一眼被炸得一脸黑灰的小妾,淡淡道:“她是王妃,怎么处置你们是她的权力!”片段二:月黑风高夜,她背着一口袋面粉吃力地来到王府的墙外,想从墙洞里钻进去,发现却被人给堵上了。正急得要跳墙,才看到墙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骑了一个人,那人还悠闲地问道:“王妃好雅兴,喜欢半夜三更翻墙啊。”某女只觉得心里一阵悲哀,完了,事情穿帮了。
  • 一宠长欢:邪皇纵妻无度

    一宠长欢:邪皇纵妻无度

    裴映雪没想到自己睡了一觉,醒来就已经到了六年后。六年时间里,穿越女占用她的身体胡作非为,等她重新回归,一切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裴家长房幺女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却因作恶多端、心思歹毒而被皇帝厌弃。爹娘无视她、兄姐憎恶她,就连青梅竹马的表哥也已经另娶他人。然而还有更艰险的挑战摆在面前——她该如何破除重重困难,和皇帝再生一个儿子巩固后位?简言之,这是一个萌萌哒的软妹纸无奈成长为高冷御姐的辛(刷)酸(新)血(下)泪(限)史。
  • Weight

    Weight

    With wit and verve, the prize-winning author of Sexing the Cherry and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brings the mythical figure of Atlas into the space age and sets him free at last. In her retelling of the story of a god tricked into holding the world on his shoulders and his brief reprieve, she sets difficult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choice and coercion, how we choose our own destiny 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liberate ourselves from our seeming fate. Finally in paperback, Weight is a daring, seductive addition to Canongate's ambitious series of myths by the world's most acclaimed aut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