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9700000008

第8章 郑金海:“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开滦林西矿郑金海,1925年1月出生,195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矿机电科的一名老工人,尽管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心脏间歇等病症,但十分热爱自己的矿山,他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开滦“四五翻番”期间,为了保一线、促上产,他“八小时内拼命干”、“八小时外做贡献”,经常一天干两个班,完成本职任务后又下井去出煤,平均每年做工595个,他从1973年开始,连续十年被评为开滦矿区的劳动模范。郑金海的动人事迹,传遍了林西矿,可当领导和同事们与年过半百的郑金海交谈时,他只是微微一笑,即便说上几句,很少讲到自己,有人来矿采访郑金海,他大都轻描淡写,问他为什么这么干,他总是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

“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这既是少言寡语的郑金海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他言行和做人的标准。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都做到了言行一致,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时时处处用先进分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在1976年7月28日强烈地震发生之后的日日夜夜,郑金海再次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用行动谱写了舍生忘死,抢救他人,以矿为家,顽强拼搏,抗震救灾的壮丽凯歌。

1976年7月下旬,林西矿党委安排郑金海和青年工人张彦春等人到唐山开滦党校学习,郑金海和张彦春一同住在党校二层楼底层的一个房间,7月27日晚上,两个人交流学习体会,很晚才睡觉。

7月28日凌晨3点42分,突然地光闪闪,地声滚滚,唐山发生了强烈地震,一瞬间,山摇地动,房倒屋塌,刚睡不久的郑金海和张彦春一起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下面,浓烈的烟土呛得他俩几乎窒息过去。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郑金海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他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张彦春在哪儿、其他同事怎么样?开始急促地呼唤:“小张!小张!”

被埋在不远处的张彦春听到喊声,急切地回答:“郑师傅,我在这儿,被砖石砸在下面了。”

郑金海听到小张的回音,心里又喜又急,他咬着牙,猛一使劲儿,从碎石乱砖中挣脱出来。郑金海睁大双眼瞅瞅四周,在倒塌的房屋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整个大地和房子都在不停地晃动,碎石乱砖在阵阵的晃动中不住地往下砸落,郑金海意识到这里的危险,毫不迟疑地奔向小张回音的方向,沿着砖缝和墙隙,迅速爬到小张旁边,使劲地扒开了埋在他身上的砖石。

被救出来的小张刚刚钻出砖石,就急切地问:“郑师傅,咱们怎么办?”

郑金海思索了一会儿,沉着地说:“看来,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很大,遇难的人少不了,咱俩都是共产党员,应该想法冲出去,早出去一分钟,就会多抢救一名阶级弟兄!”

压困在已经倒塌的双层建筑里,要想出去,是何等的困难!在他们眼前,四周砖石木头横七竖八,头顶上水泥楼板夹杂着碎石乱砖一块压着一块,压得严严实实,不要说出去,就是高声喊叫也不会有人听见。

面对这重重困难,郑金海和张彦春互相配合,以顽强的毅力,一点儿一点儿地搬开碎砖,蹬开乱石,咬牙推着横卧在头上的水泥楼板,直推得他俩眼冒金星,水泥楼板还是纹丝不动。此时,没有工具,也没有外援,怎么办,急了眼的郑金海抄起身边的石头,使劲儿朝着楼板砸去。

一下、两下……十下,手震麻了,郑金海伸伸胳膊继续干,腰累酸了,挺挺身子继续砸,一个人干累了,两人就轮流动手,此时,他们心里明白,要想活着出去,只有砸开楼板这一条出路,要想成功,就必须豁得出去。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十个小时过去了,他俩分秒不停地去砸,水泥楼板终于被砸开了一块,郑金海和小张看到了希望,忘掉了十多个小时的劳累,又继续齐心协力,用劲扭弯一道道钢筋,并连砸带撅,将其一根根折断,最终,一个通往二楼的窄窄的洞口出现了。

面对将要脱险的希望,郑金海一伸手把小张拽到前面,果断地说:“小张,你先上去!”

“不!郑师傅……”小张心里十分清楚,此时的大地还在不断地晃动,残墙断壁和没有倒塌的水泥楼板随时都有可能坍塌下来,老郑年岁大了,又连续干了这么长时间,自己怎能先脱险?!但郑金海不由小张分说,硬将小张推了上去,之后,自己才跟着爬到二楼。

然而,他俩刚刚上到二楼,本想可以脱险了,可是又见到几块更大的水泥楼板挡住了前面的去路。

已经十分劳累的郑金海一咬牙,大喊一声“接着砸!”随即,他又抢在小张前面,抄起石块,向楼板猛砸。

正在这时,楼外脱险的同志听到下面的声音,迅速给予配合,将楼板砸开了一个洞口,在大家的救援下,郑金海和张彦春终于脱险了。

此时,已是7月28日下午4点,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拼搏,郑金海筋疲力尽,脑袋一阵阵眩晕,两腿不住地打战,多想躺在地上歇会儿,但他立即意识到,自己脱险是为了抢救阶级弟兄,不能倒下,想到此,他急切地问大家:“楼里的都脱险了没有?”当郑金海得知楼里还有人没被救出来时,再也待不住了,立即奔向前去。

郑金海在倒塌的楼房上,用双手扒,用两脚蹬,分秒不停,手指磨破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沁出滴滴鲜血,钻心地疼痛,依然拼了命地去扒。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奋战,他和其他同志一起,抢救出五位阶级弟兄。

天已经大黑了,又下起了大雨,雨水淋在被救出的伤员身上,疼在郑金海的心上。郑金海忍着极度的疲劳,跑到倒塌的房屋里扒来木杆,又找来塑料布,搭起简易窝棚,把受伤的人员一个个背进去,之后,他又冒着频频的余震,钻进倒塌的食堂里,找出一点大米,到往返几里路远的地方找来干净水,为大家熬粥。

粥熟了,水米未进的郑金海给这个伤员盛,劝那个同志吃,自己却不尝一口,大家都知道郑金海近二十个小时没吃东西了,但每次让他吃点,他都是笑着说“我不饿!”

天不作美,在地震后的第一个夜晚,一直刮着风、下着雨,而且大一阵、小一阵,一夜没停,而郑金海跑前跑后,为大家挡风遮雨,也整整忙活了一夜。

张彦春一觉醒来,看见郑金海坐在窝棚门口还没有睡觉,便问:“郑师傅,还不睡会儿,想啥哩?”

郑金海回答说:“我是在想,咱们矿不知怎样了”。

张彦春对老郑是了解的,他心里明白:已在开滦工作了几十年的郑金海,对自己的矿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唐山市里的一座座厂房和工房区都变成了废墟,林西也好不了,他的心,早已飞到了林西矿。

郑金海的心事,的确让小张猜对了,此时,郑金海没有过多地惦记自己的一家老小,最担心的是林西矿还有没有,自己的工友还在不在,井下还能不能出煤……。郑金海越想越坐不住,决定尽快返回林西。

7月29日,天刚亮,郑金海就和同志们一起,妥善安置了受伤的人员,之后,准备马上步行回到六十里地以外的林西矿。可正在此时,有人来告诉老郑,说他在唐山师范学校上学的大女儿震亡了,让他去料理后事,大伙儿也都劝他:学校离这儿不远,快去看看吧!郑金海谢绝了同志们的好意,坚定地说:“后事会得到学校和组织上料理的,我还得赶回林西矿,早一天回去,就早一天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说完,毅然动身,向林西矿的方向走去。

郑金海的家,距离林西矿不远,在强烈的地震中,郑金海的母亲震亡了,妻子受了重伤,灾情中的二女儿和一家人正在盼望着老郑能及早回来,帮助家中救灾,可是郑金海回到林西后,并没有拐弯回家,而是直接奔向了矿里。

郑金海一回到矿上,就首先来到矿抗震救灾指挥部,找到矿党委领导,详细汇报了唐山的震情,汇报了林西矿在开滦党校学习人员的伤亡情况,并急切地打听矿里受灾的情况,矿党委领导给郑金海看了党中央给灾区人民的慰问电,向他介绍了矿上的受灾情况,勉励他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7月29日晚上,在矿领导的再三催促下,郑金海才回到了家中,二女儿哭着诉说了家里的不幸和所受到的损失,期待父亲能留下来照顾家。

郑金海听着女儿悲切的诉说,心里十分沉重,此时此刻,郑金海真想答应女儿的要求,留在家里照顾受伤的妻子,照顾一家人在重灾中的生活,但他的脑海中一直闪现着白天所看到的矿上被破坏的场景,闪现着那么多已经震亡的矿工,想象着恢复生产的难度,心里不住地叮嘱自己:矿上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自私自利,只顾小家。

时已深夜,在透风露天的窝棚里,郑金海思前想后,怎么也睡不着,摆在他面前的,一头儿是残缺不全的家,一头儿是受了重创的矿,在他心里,哪头儿都重要,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理所当然地应该先顾一家老小,但自己又是矿山的骨干,应该毫不犹豫地闯在前面,都说“忠孝两难全”,何况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矿区劳动模范,组织上给了自己那么多的荣誉,在这大震之后正需要人的关键时刻,自己怎能躲在家里呢?

郑金海想来想去,最后作了决断,要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曾向组织上许下的诺言,“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必须走在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前面。

郑金海刚来到矿上,就听到井下传来告急的消息,由于强烈地震的破坏,矿内的生产用电全部中断,井下所有的排水泵都停止运转,凶猛的地下水,像脱缰的野马恣意横行,以每分钟一百多吨、最高达每分钟二百三十吨的涌出量,先后淹没了井下的十水平和九水平,并严重地威胁着八水平,如果八水平再被淹没,林西矿恢复矿井的难度就会更大,在这危急时刻,开动井下的排水泵,是保住矿井、恢复生产的关键,郑金海听说后,立即去找矿领导。

到井下去开泵,不仅要跑五里多远的斜井,还要趟过又深又凉的积水巷道,由于井下的水势凶猛,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郑金海全然没有考虑这些,尽管他不是水泵司机,但他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眼下正缺人手,多一个人是一个人。经再三请战,领导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郑金海高高兴兴地换上工作服,和水泵司机刘长柱一起下了井。

他俩来到井下,由于斜井巷道坡陡路滑,郑金海几次跌倒,几次爬起来继续前行。到了八道巷,积水已经达到齐胸深,而且还有大块大块的坑木在水中漂浮冲撞,发出“轰轰”的响声,稍有不慎,就会被撞倒,郑金海和刘长柱此时已经没有了回头路,他俩使出全身的力气摇晃起身子,不顾一切地在深深的、冰凉的积水中一米一米地行进,直到筋疲力尽,才来到了水泵房。一到泵房,他俩顾不上休息,立即分秒不停地对水泵机件进行了检查,确认没有毛病之后,马上开动机器,开始泵水,当地下水“哗哗”地排往地面时,他俩才放了心。为了更多、更快地排水,郑金海和刘长柱一直在井下泵房连续工作了十二三个小时才上井。

由于井下凉水的刺激,郑金海的关节炎又犯了,腿肿得老粗,疼得他走路都困难,不得不拄上了拐棍。工友们都劝他别下井了,在家休息几天,可郑金海却说:“我的腿是疼,可是矿上遭到这么大的损失,我的心更疼啊!”他不顾大家的劝阻,仍然每天坚持下井参加排水。

正当大家日夜奋战在井下抢排积水的时刻,矿五号井井筒里一条主要排水高压泵管路的垫口坏了,直接影响了井下八道巷的排水,如不及时解决,井下的排水将会前功尽弃,郑金海听说后心急火燎,立即冒着危险去察看情况。

这个高压泵管路垫口损坏的地方,正处在井筒的下部,距五号井井底有四、五十米高,井底的积水有三米深,而且井筒里的淋水如瓢泼大雨一般,在这个地方干活,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不仅难度大,还非常危险,要想换管路垫口,必须搭个临时木架。

郑金海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立即向科领导作了汇报,有人提出上午搭木架,下午组织人员去修理,郑金海建议说:“咱们得只争朝夕,能不能上午连搭木架带修理,一天活计半天完成。”在领导同意了这个意见之后,郑金海硬是把这个任务抢到了手,第二天,他就和老工人张仲一起,下到了五号井。

来到五号井井底,井筒里的淋水劈头盖脸地向他们袭来,郑金海和张仲顶着淋水向上爬去,井壁又湿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到井底,十分危险。尽管作业环境如此险恶,但阻挡不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他俩用手搬,用肩扛,一根一根地运来木料,细心地搭好脚手架,立即开始修理管路,经过三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圆满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当郑金海从井下上来,看到井下的积水又哗哗地从排水管子里流出来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随即,郑金海又以坚定的步伐,朝井下恢复生产的现场走去。

郑金海的模范事迹,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1976年、1977年、1978年,1979年,他连续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1981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郑金海在地震之后舍身抢险、奋勇救灾的事迹,至今仍在开滦林西矿的广大干部职工中传诵着。

(吕永存)

同类推荐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我愿给你最好的时光

    我愿给你最好的时光

    本书旨在传递,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
  • 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

    本书书分四卷。卷一论“局势”。陈叙今日世界之危局,及第三次大战之伏机。卷二论“道术”,指出道术之沦丧,及以物质主义方术解决危机之错误。卷三论“征象”,批驳现行战后和平之各种论著,以见今日思想之症结。卷四论“治道”,由学术思想上分析近百年来文化之去向,及推陈人道扫地之史因,并由科学穷极思变之新倾向,透入一道曙光,排脱唯物机械论,重立自由意志论。以内容言之,卷一多谈亚洲复兴所引起之新局面。卷二多论种族偏见、欧化愚见、数学迷信、机械心理等小枝节。卷三多举今日西方讨论和平之方案。卷四专谈学术思想哲学基础问题。
热门推荐
  • 花落无城

    花落无城

    修改中,不要点。巴拉巴拉吧啦啦啦啦啦啦~
  • 半缘君之深宫青城

    半缘君之深宫青城

    宫覆之夜,命运把他们交织成错,然而,她不在他心上,他更非她的良人,纵缘分使然,跌跌撞撞,来来回回,终其一生,他们之间,不过半缘而已。
  • 与校痞同居的日子

    与校痞同居的日子

    他是我的男神,我第一眼看到便认定的男人,他却说别爱上我,我对你没有任何男女之情,只限于妹妹,仅此而已。什么?妹妹?该死的,我才不要妹妹……我说:“郁神殿,两年之内我一定会让你爱上我!”但他却说:“呵呵,做梦!”为了这个目标我使出浑身解数,然而他却无动于衷,最终我陷入绝望,冲他嘶吼:“可是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呵护我、保护我、爱护我?”但他却说“我明确地告诉自己要远离你,但是……我的心却早已爱上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

    美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浓缩康德、黑格尔、尼采、佛洛伊德等众多哲学家思想精华。本书缘起于作者主持的“周二哲学研讨会”。在四年时间里,通过围绕“美与决定,美的决定”这一问题的讨论,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选择提拉米苏,是否就意味着放弃了减肥?一个老实人为什么会喜欢黑帮片?一幅举世闻名、众人称赞的油画又为何无法触动我?我们有太多需要选择的时刻,那些非此即彼的选项,每次都在拷问内心,让我们恐惧未来,怀疑自己,在现实面前不知所措。这一次,放下对自己的怀疑,让美的愉悦指引我们直面自己平常害怕的东西,直面神秘,直面自我的黑暗面。
  • 余生:我们不再悲伤

    余生:我们不再悲伤

    2016年,格林的春天来得格外的早,嫩绿的叶子随着春风微微的飘动着,街道上依稀能够看到几个来往的人。春风吹过,略微有些冷,安心裹了裹身上的外套,寒风吹过,手指尖都觉得冰冷。
  • 全球最坑爹考卷大集锦

    全球最坑爹考卷大集锦

    网络爱好者二师兄花费两年心血搜集而成的另类考题,内容包含“报复性汉语六级考试”“暴强三国人名英文翻译”“班主任雷人语录”“华尔街犀利面试”“网民行政能力全国统考”“世界杯女球迷专业鉴定”“当考试遭遇三国杀”“武林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好男友八级评测”等九个专题,涉及语文、英语、体育、生物、求职、格斗等九类技能,再加番外“作弊指南”,在思考中爆笑,在爆笑中长见识。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1·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1·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农田佳话:神医悍女喜种田

    农田佳话:神医悍女喜种田

    (1v1宠文、爽文)一朝穿越,她成了古代彪悍小农女,爹爹软弱,母亲体弱,叔伯欺凌,婶婶算计,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程心月双手环臂,笑的诡异:不就是极品亲戚一箩筐吗?不怕,咱有的是力气,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不就是穷的揭不开锅了吗?不怕,咱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治穷扶贫。她从异世而来,摇身一变,从彪悍小丑女变成了村里最美最聪明的小神医。只是,这个意外捡来的绝美男人总是缠着她,是个什么鬼?
  • 知我之忆往昔

    知我之忆往昔

    (第一季已完结)“云枫,你竟然敢吼我!”这是某女与自己亲哥哥的日常。“曦儿给熙哥哥请安!”这是某女与暗恋的小侯爷日常。“父皇母后,你们看我在宫外新买的发簪,好看吗好看吗”这是某女与父皇母后的日常。“安辰,你就是要跟本公主对着干是吧好,那我们就走着瞧”某女揉着摔疼的屁股,冲着某男的背影吼道。〈男女双洁〉(想了想,还是把简介改为最初版本好了,囧)本书曾用名《公主嫁到,驸马请好生伺候》新书:《不出名的恋爱研究所》,大家多多关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