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600000020

第20章 管理:是天堂更是地狱(2)

乔布斯是一个非常有使命感的人,他认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意义非凡。而且,他像传教士一样将自己的使命感传播给苹果的每一位员工,也让他们确信自己在做着别人无可取代的工作。这或许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人真正自愿追随他的愿因所在。

1983年,苹果凭借AppleⅡ的成功得以迅猛发展,它从最初的三人公司发展成具有几百人规模的大公司,乔布斯希望它越来越大,成为像IBM那样的巨人。这就意味着苹果需要请一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来管理公司。尽管乔布斯很不情愿这么做,但是强硬的投资人马库拉却认为这是苹果是否能够做大做强至关重要的一步。

经过考察,乔布斯看上了百事可乐公司的副总裁约翰·斯卡利。一方面,他有着超常的营销天赋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他不懂计算机技术。这对斯卡利来讲或许是一大遗憾,但乔布斯却把这看成是上天对他的赐福。一个一点技术都不懂的人凭什么对他指手脚?这样,斯卡利就会成为乔布斯可以控制的人。

乔布斯盘算好后,就迫不及待地邀请斯卡利加盟苹果。为了表达诚意,他亲自拜访斯卡利。但斯卡利却认为,辞去一家稳定的大公司的职务,到一家存在高度风险、混乱的公司去工作,风险太大。但是,斯卡利又很清楚“个人计算机即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斯卡利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和乔布斯频繁见面,但他还是没有最后决定下来。

有一天,乔布斯发出了这样的邀请,“你想将自己的余生浪费在继续卖糖水上,还是想要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乔布斯轻易地将经营百事可乐公司的意义软化为“卖糖水”,而将经营苹果的意义拔高到改变世界。乔布斯的问题刚好切中了斯卡利的要害,他碰触到了斯卡利心中最向往的那块“柔软之地”。最后,斯卡利没能抵挡住乔布斯的诱惑,就像他所说:“如果不接受的话,我将会在余生不断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没错,斯卡利在百事可乐公司有丰厚的收入、稳定的客户群和安逸的生活。但是,那里却不再有挑战。对于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而言,在那里工作自然会遇到职业瓶颈,所以,即便斯卡利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一切,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因为乔布斯让他坚信,经营苹果并不是一件像经营百事可乐公司一样的普通工作。在轰轰烈烈的个人计算机时代,苹果完全有可能改变世界,而如果由他来经营公司的话,他自然会在个人计算机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这当然是想再有一番作为的斯卡利所向往的。

乔布斯总是能满足员工物质生活以外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就像一位苹果员工所评价的:“乔布斯非常擅长于挖掘他人的深层需求。”而这对于那些自命不凡、一心想成功的人才来说,比所有物质利益都更有诱惑力。

强硬挖人

1981年,苹果高层认为公司已经结构臃肿,希望通过裁员来控制预算。但是,程序工程师赫茨菲尔德却不在裁员之列,因为他工作很出色,但是他的好朋友却被裁掉了,这引起了赫茨菲尔德的不满,于是,他决定辞职。但是,这时乔布斯刚刚插手Macintosh项目,他决定从AppleⅡ项目组挖走赫茨菲尔德为他工作,但显然,赫茨菲尔德不愿意。于是,乔布斯和赫茨菲尔德之间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乔布斯问赫茨菲尔德:“你究竟要不要参加Macintosh小组?”

赫茨菲尔德回答说:“可以,我有这个意思,但现在我觉得待在苹果没什么乐趣可言。乔布斯,我可能会离开苹果,瑞克(赫茨菲尔德的好朋友)被解雇让我很不痛快,这样做是不对的。”

乔布斯说:“那很好,来啊!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干了!”

“什么?”

乔布斯说:“我说,你可以搬过来,从今天起就可以为Macintosh小组工作了。”

“好吧,再等一等,我还有事情必须做完才成,可能要花上几个星期。”

“不行,我需要你立刻开始。”乔布斯弯下身,关掉了赫茨菲尔德的AppleⅡ,将碟片拿出来,拔出插头,把整台电脑抱在手中,说:“来,现在我就送你到那儿去,如果还需要东西,可以晚点再回来拿。”

(摘自《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在乔布斯开始他疯狂的“丽莎”计划后,研发人员都在拼命工作。苹果的市场开发人员霍金斯回忆道:“我们简直快疯了,在这里,包括乔布斯在内的每个人都在为‘丽莎’拼命,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与它有关。”乔布斯用来鼓动员工的方法,并不是承诺给他们多少奖励和物质回报,而是站在研发中心的桌子上激情地大喊:“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意义将非常巨大,肯定会在大学校园里揭起狂潮。”谁不想自己设计的产品受到人们的热捧,成为每个人都向往得到的产品?有了这种目标,他们自然愿意为苹果卖命工作。

再比如,在开发iPod时,从产品上讲,它是苹果将硬件和软件完美结合的第一次尝试。但是,这并不是乔布斯所看中的,也不是他用来鼓动员工卖命工作的资本。他认为iPod的首要意义是用音乐丰富人们的生活,通过iPod改变人们享受音乐的方式,他说:“在这个电子时代,音乐得到了新生,技术将音乐重新带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我们正以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开发Macintosh时,他还说:“我们所有人走到一起来开发这个新产品,我觉得,这可能是我这一辈子所从事过的最伟大的事业。”

这才是乔布斯在人才管理上的真正过人之处,他从来不会让电路工程师认为他正在设计枯燥的电路,也不会让界面设计者认为他正在设计简单的界面,同时也不会让销售人员仅仅认为他们在像其他公司的销售人员一样销售电脑,他总是让他们觉得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意义非凡、无法取代,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

其实,很多人在内心深处都有着“英雄”的情结,当乔布斯给了他们这个机会时,他们自然愿意通过努力来成为“英雄”。当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真的像乔布斯说的那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微小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为美好时,苹果的员工自然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工作确实意义非凡。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更多的人愿意加入苹果,卖命做“改变世界”的工作。而当更多人才来到苹果后,他们自然会研发出更多能真正改变世界的产品,从而和乔布斯以及所有苹果员工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苹果真正创造了一种环境,在这里,真正的人才可以完成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完成的工作。就像乔布斯所说的:“因为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做不了你在苹果可以做的事情。在那些电脑公司里,工程学早就没影了。他们根本不了解软件层面的事情。所以你现在根本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做出你能在苹果里做出来的产品。苹果是唯一一家将方方面面全盘掌控的公司。没有其他公司能够造一台MacBookAir出来,因为我们不仅控制了硬件,我们还控制了操作系统。得益于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紧密互动,我们才可以实现目标。在Windows和戴尔笔记本之间就没有什么紧密互动可言。”

苹果提供的独一无二的工作环境以及乔布斯所极力传播的使命感,最终使员工也成了苹果的忠实拥趸。对于他们而言,只要充满信仰,自然会甘愿为工作做任何事情。这其中当然包括不知疲倦地工作,也包括要忍受暴躁、疯狂、偏执的乔布斯。

第四节聚焦与简化

乔布斯在人才管理上喜欢组织小型的“A级”工作组。他认为小的团队更容易管理和创造价值。同样,在产品管理上,乔布斯也认为只有聚焦产品,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当乔布斯重新接管苹果时,苹果处于一片混乱。销售的产品类型达到40种,从打印机到掌上电脑,但是每款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很小。而且,每款产品都有很多型号,比如Performas系列,型号有Performa5200CD、Performa5210CD、Performa5215CD等。但所有这些型号之间技术上的差别其实很小。

乔布斯看到这些令人费解的产品名称和型号后,意识到苹果的产品线已经处于极度混乱之中,他在后来回忆时说:“我接管苹果的时候,看到的是品种繁多的产品。我询问公司的员工,为什么推荐3400而非4400?为什么是6500,而不是7300?三个星期后,我依然无法弄明白到底为什么,如果连我都无法弄明白,我们的顾客怎么可能搞清楚?”

乔布斯立即召开了会议。他请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员介绍自己部门的业务和产品,以及自己所在部门的运作方式和接下来的计划等问题。在听完所有人的汇报后,乔布斯认为很多部门都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他说道:“公司根本没有聚焦,每个小组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了解公司问题的症结所在后,乔布斯果断地说:“苹果要生存下去,一定要砍掉过多的项目。我们需要有焦点,做我们擅长的事情。”于是,苹果开始大规模裁减项目,取消了数百个软件项目以及绝大部分的硬件项目,包括显示器、打印机以及饱受质疑的掌上电脑项目。乔布斯认为,拯救苹果的唯一办法是将工作重点聚焦在最擅长、最有价值的事情上,为大众提供最好、最易使用的电脑,而不是像戴尔一样,生产更多的廉价电脑以抢占市场份额,就像他所说的:“苹果的根是为人制造电脑。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家戴尔或者康柏。”最终,苹果只保留了四个产品平台——两个笔记本研发平台以及两个台式机研发平台。

在乔布斯看来,简化产品能使他所得意的“A级”工作组发挥最大优势,“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四大产品平台,如果我们能够成功构建这些平台,我们就能将‘A级’团队成员投入到每一个项目中,而不需要使用‘B级’或者‘C级’团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更加迅速地完成任务。”

当乔布斯用最优秀的人才,集结苹果最棒的资源来研发聚焦后的四款产品时,可想而知,它们会带来怎样的轰动效果。

乔布斯回归两年之后,苹果推出了这四款产品,专业电脑PowerMacintoshG3、多彩的iBook、具有靓丽外表的PowerBook,以及引起轰动的iMac。凭借这四款产品,苹果起死回生。

同时,在组织架构上,乔布斯也开始了简化和聚焦过程。那时,苹果有数千名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只注重产品发明,而不是完成规定的任务。没有人去管理他们,而他们也不清楚自己归谁领导,就像苹果一位负责人所描述的:“在乔布斯接管之前,苹果公司卓越、精力充沛但混乱不堪,没能发挥出其强大功能。”乔布斯回归后,迅速简化了苹果的组织架构,新的管理流程图十分简单:工程部、软件开发部、设计团队、公司运营部以及全球营销部。这些部门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乔布斯对这种简化非常满意,他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这样的组织结构非常流畅、简单,容易看明白,而且责任非常明确。一切都简化了,这正是我的信条——聚焦与简化。”

这样可以做到苹果的每个员工都有人负责,从而使责任更加明确,通过合理管理发挥员工的更大价值。

“聚焦与简化”的产品管理方式,让苹果在省去很多研发经费的同时,也获得了业内人人羡慕的利润。当看到苹果凭借几款产品就取得绝对的成功后,索尼公司的总裁霍华德·史汀格多少有些无奈地说:“真希望索尼公司就只有三种产品。”

当然,这种“聚焦与简化”的产品管理方式存在很高的风险性。当公司苦心打造的一款产品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时,则意味着这家公司完全有可能因此而没落。但是,这种事情很难在苹果身上发生,因为乔布斯一向知道怎么取悦与引导消费者。同时,在做每个产品时,他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生活就是一件让人倾尽全力,充满智慧的作品,一切都不能任意为之”。

乔布斯身上的完美主义情结与活在未来的基因使得他善于把玩这种高度聚焦产品的游戏,它不仅使苹果顺利度过了危机,同时也使苹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成功。

同类推荐
  • 马化腾决策腾讯的66金典

    马化腾决策腾讯的66金典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有一个人跟马云、李彦宏、丁磊、张朝阳、陈天桥5个人同时过招,因此被称为“全民公敌”。他长相斯文,举止儒雅,却凭借非凡的商业决策智慧和一股霸气,一手打造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他,就是马化腾。商界里,上演着弱肉强食的法则。是等着被对手鲸吞蚕食,还是先下手为强?马化腾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们看到,腾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尽管在电商领域曾是实实在在的“莱鸟”,但腾讯却凭借着自身的平台优势成功做到了后来居上;微信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局,甚至直接对QQ构成威胁,难怪有人说,“微信跟QQ抢用户,马化腾是在革自己的命”。
  •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

    本书作者松井忠三1992年加入良品计划。历任总务人事部部长、无印良品事业部部长,于2001年就任无印良品社长。面对无印良品的赤字状况,松井忠三着手从企业文化到管理手段进行一系列改革,最终形成了整个企业通用的一本2000页的MUJIGRAM工作手册和一本关于“如何培养下属和店员”的“经营建议书”。无印良品有一本关于“该如何培养下属和店员”的简洁明了的教材。此外,还有保证高效率人事的机制。只是,就算完整背诵了上面提到的“经营建议书”(后述)中凝炼的无印良品的特色内容,想必也没有什么意义。
  •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本书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一辑,主要涉及公司治理方面的最前沿话题。内容有2010年上市公司治理调查;浅谈CSA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董事会运作的天龙八“不”;搭建授权体系,优化公司治理;股改与公司治理;中美日公司治理比较;合同风险合规;HEDGING企业的市场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实务;企业风险用语。
  • 识人用人管人并不难

    识人用人管人并不难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识人、用人的能力,并且不断提高管人的技巧。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管理者,既需要有‘才智’,又需要有‘直觉’;既需要有‘理性’,又需要有‘感情’;既要分析研究问题,得出科学结论,又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张易山编著的《识人用人管人并不难》都有一定的实用性、仿效性或借鉴性。从本书中,您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如何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并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愿此书成为您管理生涯中的一盏明灯,为您的前程增添一份永恒的光亮!
  • 快乐工作与幸福生活的七组密码

    快乐工作与幸福生活的七组密码

    工作与生活是构成我们人生的两大部分。怎样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资深企管顾问邓元炜将二十年来的丰富培训经验、情绪控制技巧和成功诀窍凝结于此,向渴望成功、渴望快乐的人士提供了七组密码。全书从克服压力与忧虑、情绪控制、很好领导、人际沟通、表达力、开心生活和成功诀窍这七个角度入手,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真实生动的事例,鼓励和引导人们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情绪,生活中的挫折,向成功和幸福迈进。
热门推荐
  • 幕府攻略

    幕府攻略

    一朝穿越到了日本武家当道的江户幕府时代,好吧,穿越女主认了,异国他乡穷乡僻壤女主也认了,可为什么自己偏偏是个一无所有的村姑啊,好吧,这些福利都没有,且看女主如何在将军的后宫白手起家称霸后宫的故事。(本书部分与正史不符,纯属娱乐)
  • 仙尊传人在都市

    仙尊传人在都市

    平凡少年,得仙尊传承,闯荡都市,面对种种诱惑,叶辰无奈:我乃仙尊弟子,既不卖艺也不卖身读者群:945883993
  • 从群演到全球影帝

    从群演到全球影帝

    又名:《从横店群演到全球巨星》有人说他是二十一世纪演技最炸裂的实力派影帝。也有人说他帅气逼人,仅凭颜值,便能逆袭成为大咖巨星。更有人说,他天生适合吃这碗饭,娱乐圈没了他,华国的影视行业将倒退十几年。还有人说,他实力与偶像并存,是个完美无瑕的男人。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除了喜欢唱唱小曲、揣摩剧本人物,其他无关一切,都不在他的念想中。这是一部从群演到影帝的故事,可励志、可风骚、可荆棘、可欢乐……
  • 兴亡史之逐鹿中原

    兴亡史之逐鹿中原

    徐朝末年,昏君无道,贪官弄权,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年轻的秦王本与世无争,却也被迫卷入了这时代的漩涡里,越陷越深……(本书重写版《徐逆》已经发布并签约,欢迎大家投资!新书在本书基础上加入了主角年轻时的经历,丰富了剧情,希望大家喜欢,也喜欢多多批评指正!)
  • 分手恋爱时

    分手恋爱时

    二十岁的林槐患有恋爱恐惧症,本以为这辈子会孤独终老,拒异性于千里之外,没想到遇到了心理学系的大魔王顾长河,顾长河号称能“妙手回春”让林槐跌入爱河,就在两个人的关系拨云见日的时候,季夏出现了,她理所应当的占据在顾长河的身侧,由于种种误会林槐不告而别。多年后再相见,一个成了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一个当了不务正业的群演,而他们的复合之路也走得异常艰难。
  • 一世安稳

    一世安稳

    穿越一次要不混得风生水起都觉得对不起自己,顾清晚就决定对不起自己一回,她表示:这样的年代,作为一个女人还是安稳一点比较好!被恼羞成怒的大伯母拉去替嫁,顾清晚想了想,纵观各种小说电视剧里面所有的替嫁新娘最后都很幸福,那么,我嫁!不过嫁之前怎么都得给自己谋点福利吧!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剑之初本无名

    剑之初本无名

    天煞孤星,天生剑皇,碧玉小家女,心狠的父亲?养父?顶替?虚伪,人心…
  •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李七毛首部情感小说集,十七个取材于亲身经历或朋友经历的真实故事。多篇故事爆红朋友圈,豆瓣“一刻”、当当读书、青春光线等媒体争相转载。知名作家秋微、路内、《战长沙》编剧却却推荐。故事里有痴情的德哥、苦苦守候的霞姐、修炼爱情点数的宅男、逆袭成功抱得美人归的胖子,有求而不得的苦涩爱情、难能可贵的友谊、弥足珍贵的亲情,也有北漂的艰辛迷茫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不管你是文艺小青年还是普通小青年,或者是小清新、女汉子、男汉子,书中故事都能准确地戳中你的笑点、泪点,充满感动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