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3400000003

第3章 大才胡惟庸的血色宿命

1

《明史》将胡惟庸定为明朝一号奸臣,称“当太祖开国之初,胡惟庸凶狡自肆,竟坐叛逆诛死”。

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胡惟庸有真才实干,否则朱元璋绝不会把这个案前小卒一步步提拔为大明首相。

文史名家温功义《三案始末》以明代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为主体,展现“不世出的天才意味”。其中写及帝权与相权之争时,指出:

“进入中书省,胡惟庸的境遇和汪广洋实在大不相同。李善长的那些旧属们,都尽力帮他,他本人又是个办事干练、颇多智术的人,任事之后,一切都显得头头是道,很快就把汪广洋比得越发黯然无光了。”

胡惟庸从最初“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寻转宣使,除宁国主簿,进知县,迁吉安通判,擢湖广佥事。吴元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他也经历步步惊心的升职记。

即便有同乡李善长的照应、扶掖,但当时朱元璋帐下人才济济、群贤毕至,而且朱元璋那阴鸷的眼睛一直盯着属下的一举一动,如果胡惟庸没有几把刷子,也会中途受阻。

他虽无征战沙场的勇功,也无运筹帷幄的智名,但做实事,他事无巨细,井井有条。即便有非常的手段,在非常之时做非常之事,也很有本事。

电视剧《朱元璋》安排他的出场,是在朱元璋即将反击陈友谅进犯、李善长督造战船心有余力不足之时,胡惟庸带来了利诱威逼的伎俩和超额完工的佳绩。此役,胡惟庸立了大功。

在胡惟庸独掌或领衔中书省的六年里,朱元璋不断派徐达、李文忠、汤和、蓝玉等征战残元余兵、东南倭寇,接连打了胜仗。胡惟庸作为朝廷的大管家,督办粮草、兵饷,功不可没。这些史书上没写,但不等于他没有做。打仗打的是武力,更是兵饷粮饷;若胡惟庸督办不力的话,朱皇帝要追责,诸将会闹事,更不会有后来的那些带兵大将欣然效命胡惟庸的事情。

结合《明史·太祖本纪》来看,胡惟庸为相的那几年,朝廷征战无败绩,时有外国来朝贡,各地赈灾都到位,“国都始建,土木屡兴”,这都与丞相胡惟庸的能干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2

挑剔的朱元璋和能干的胡惟庸,有过一段合作愉快的蜜月期。“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隆。”(《明史·胡惟庸传》)

《三案始末》之“帝权与相权”说:“胡惟庸才始入相,明太祖对他是很满意的,因为他既比汪广洋善于任事,又不像李善长那么遇事专断,有两人之所长又无其所短,实在是个很合理想的人物。”

当初,徐达虽挂了一个右丞相,但长期征战在外,在朝也不理事。李善长独掌中书省,不时向朱元璋要权。屁股还没坐热,朱元璋即把“比之萧何,褒称甚至”的李善长罢相。这是强势帝权和争抢相权之间冲突日益加剧的必然结果。

其间,朱元璋破格起用杨宪和汪广洋,制衡李善长,但两个都不争气。杨宪沉溺权力争斗,任事专断,被朱元璋诛杀,第一个出局。

胡惟庸自被李善长举荐,同汪广洋共相时,就有心施展才能,和罢相不离京、卸职仍不休的李善长达成默契,把朱元璋制约胡、李的汪广洋挤走。心愿遂成,汪被贬黜,胡惟庸放开手脚,再无所顾忌。朱元璋重新起用汪广洋,胡惟庸却成了更加跋扈的首相。汪“谨厚自守,亦不能发奸远祸”。

胡惟庸确是一个大人才,而非一个狗奴才。

他让朱元璋感到了真正的威胁。

朱元璋把贬黜到广东做参政的汪广洋,重新起用,“复召为左御史大夫。十年复拜右丞相”,也是为了解决能干的胡惟庸相权做大,不断冲突帝权的利益。

但没想到,“广洋颇耽酒,与惟庸同相,浮沉守位而已”。

朱元璋大失所望。自己的亲信心腹,竟然和胡惟庸走到了一起,进一步做大相权,威胁帝权,故而大怒,以“朋欺”(庇友欺君)之罪,再度把汪广洋贬至边远的广南地区。这还不解气,他追加一旨,特派专使,追赶汪广洋,追到了就宣读圣旨,“赐敕诛之”。

汪广洋之死,已成为朱元璋向胡惟庸开刀的磨刀石。

汪广洋被赐死后,他有一个姓陈的妾自愿殉夫。而此烈女,竟是获罪后妻女皆入官的陈知县的女儿。这还了得,违背了朱元璋规定的:“没官妇女,上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朱元璋大怒,下诏法司彻查此事,丞相胡惟庸有监督不力的罪责。

看来,胡惟庸与汪广洋还做了一笔交易。胡惟庸毒死刘伯温,汪广洋知情不报,原来是回报胡惟庸默认他强纳犯官女儿做了小妾。

3

在《明史·刘基传》中,有一段关于朱元璋选相对话,很经典:

洪武四年,左丞相李善长因疾致仕,朱元璋似乎想任用刘伯温的门生、右丞杨宪继任,但没想到刘伯温提出反对意见:“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朱元璋又问自己的老部下、时任左丞汪广洋,刘伯温答:“此褊浅殆甚于宪。”汪广洋在朱元璋分封功臣时,为忠勤伯,与刘伯温的诚意伯,在朱元璋的心里有着不同的分量。朱元璋认为汪广洋要比刘伯温忠诚、勤勉。

朱元璋又问时任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刘伯温说得更不客气了:“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这是什么意思?译为白话: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这三种评价,胡惟庸无疑是最危险的。刘伯温直言他会坏了朱元璋的江山。如果换了其他皇帝,早就把胡惟庸直接干掉了。

然而,朱元璋不但没有干掉胡惟庸,而是诛杀了杨宪,贬黜了汪广洋,让胡惟庸“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久之,进左丞相,复以广洋为右丞相”。(《明史·胡惟庸传》)。

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他四处活动,为进一步增强权力发力。

一、他利诱魏国公府管家的福寿,想方设法拉拢握有兵权的大将军徐达,谁料徐达不背叛把兄弟兼亲家朱元璋,于是“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

二、为了与李善长套紧关系,“以兄女妻其从子”。胡、李虽不是儿女亲家,但也是侄儿女姻亲,情感自然进一步。他还派侄女的公公李存义游说其亲哥哥李善长,送稀世礼,许封王诺,寻求深度合作。

三、凡被朱皇帝责罚的领军大将,如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枉法,“惟庸阴以权利胁诱二人,二人素戆勇,见惟庸用事,密相往来。尝过惟庸家饮,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为多不法,一旦事觉,如何?’二人益惶惧,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军马”。

四、假造其定远旧宅的老井,“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人争引符瑞,又言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这种虚构的绝色,貌似告诉朱皇帝,他老胡做丞相,天降祥瑞,天下太平。

五、同皇八子谭王朱梓暗中勾结,貌似支持朱梓,其实利用朱梓。《明史·胡惟庸传》没写明,但《朱梓传》中写到朱梓的岳父和妻兄“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显与琥俱坐诛。梓不自安。帝遣使慰谕,且诏入宫。梓大惧,与妃俱焚死”。若胡惟庸与朱梓无瓜葛,朱梓作为皇子,断然不会自焚。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以此事大肆铺陈,朱梓为陈友谅与达兰妃的遗腹子,达兰妃为帮其子朱梓篡夺帝位,与胡惟庸长期通奸、互相利用,最后达兰妃被胡惟庸灭口。

六、因为刘伯温跟皇帝说他执政会翻车,故而结怨日深,他要借朱元璋猜忌的刀杀朱元璋倚重的人。他先派人上奏刘伯温与民众争夺某块有王气之地,意图建墓,“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不久,他又借刘伯温患病,朱元璋请胡惟庸代天探视,老胡心生一计,“遂以毒中之”,投石问路,看朱皇帝是否雷霆万钧。果然,朱元璋似乎默认,更让胡惟庸感觉到老胡的相权已同老朱的帝权势均力敌,老朱不敢轻易因为常年随其征战出谋划策的刘伯温之死,迁怒于胡大丞相。

4

虽然胡惟庸拜相时,刘神算还祈祷“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但结果还是被刘伯温猜中了,不断做大的胡惟庸的争权手段比李善长更厉害。

刘伯温的死,胡惟庸杀使其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的马夫,以及汪广洋纳了犯官之女为妾犯法胡惟庸未报告等,都成了朱元璋向胡惟庸开刀的借口,但这些尚不能成为最充分的理由。

皇帝要杀人,理由自有人准备充足。温功义《三案始末》之“帝权与相权”分析:“最早上变的人是御史中丞涂节,他首告胡惟庸结党谋反。与之相呼应的是另一个被谪为中书省属吏的御史中丞商暠,他也揭发了胡惟庸的很多阴私。”

于是,胡惟庸任事以来,欺瞒君王、怙权自用、培植私党、毒害忠良……若干条大罪,朱元璋迅速反应:“帝大怒,下廷臣更讯,词连宁、节。”陈宁、涂节也参与密谋,都是积极分子。

洪武“十三年春正月戊戌,左丞相胡惟庸谋反,及其党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伏诛。癸卯,大祀天地于南郊”。胡惟庸被杀,朱元璋高兴地祭天祀地。

胡惟庸死了,但他是权倾朝野的的首相,须向天下公示一个“不可不诛”的理由。

于是,朱元璋的锦衣卫在胡惟庸死后几年,不断搜索,时有所得,有了胡惟庸“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李存义出卖李善长与胡惟庸、蓝玉有瓜葛,以及李善长家奴卢仲谦起首善长与惟庸往来情况,陆仲亨家奴封帖木起首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与胡惟庸“共谋不轨”。

值得注意的是,李善长的家奴、陆仲亨的家奴,告发主人不轨。看来这些家奴就是传说中的锦衣卫士,他们无孔不入,就连大臣家里会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说了什么话,皇帝都可以在朝堂上侃侃而谈。那么,这样家奴,难道胡惟庸府上就没有?难道未汇报胡大人会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说了什么话?为何还要造一个云奇来冒死禀报?为何胡惟庸被杀了十年,才找出这些谋反的证据。

胡惟庸再优秀,再能干,再有阴谋智术,也在最后一役,被朱元璋族灭得干干净净。那些被精心挖出的证据,让“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乃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胡惟庸之后,朱元璋正式“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丞相一职,成为了历史。

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末任丞相。朱皇帝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帝权与相权之争最后的胜利者。

同类推荐
  • 率土之滨

    率土之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乱世出枭雄,在血与火之中,在群雄并起的乱世,在战争里成长,在死亡边缘蜕变。他凭借手中的长枪和追随者的浴血奋战,以弱胜强,由弱变强。一步一步将强敌扫落,建立起了一个不可撼动的王朝。这里没有所谓的穿越乱入,没有所谓的金手指,没有熟知历史的未卜先知。有的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三国原居民艰辛的征服之途。用另一个角度去观赏这枭雄并起,英豪相争,逐鹿中原的三国舞台。
  • 我就是飞将吕布

    我就是飞将吕布

    熹平六年,灵帝以鲜卑连年入塞抄掠边郡,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雁门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汉军出塞二千余里,为鲜卑三部大败,死者十之七八。此后,鲜卑兵势更盛,连年犯汉边境。四年后,太原、雁门之外,已尽为鲜卑所有。大厦将倾之际,有一人倒提长戟狂奔,朔流而上,力挽狂澜。好似天神下凡!
  •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努尔哈赤年幼丧母,被后母欺压,父亲放纵继母欺压努尔哈赤兄弟二人,不得不离家投奔外祖父,在古勒城,他们学习了很多军事技能,努尔哈赤也有了第一位女朋友,不过短暂的宁静被战火烧毁,外祖父被俘,最终被明朝杀害,努尔哈赤兄弟再次成为丧家之犬,双双被俘,在辽东总兵府慢慢受到赏识,努尔哈赤也与二公子李如柏产生了兄弟般的友谊。机缘巧合,努尔哈赤与青娅相识,刚开始二人互相看不惯,最后却成为彼此灵魂的伴侣,并为他生下两个儿子,褚英,代善。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唯一活下来的舅舅阿台,重修古勒城,继续于大明为敌,最终被部下杀害,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也在劝说阿台投降的时候死于乱军之中,基本上痛失了所有至亲的努尔哈赤,在一夜之间站起来了……
  •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1辑)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1辑)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立足中国东北地区,整合东北地区伪满、日本研究资源,致力于近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本书是第1辑,聚焦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与教育侵略、经济掠夺、交通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阐明了日本的文化侵略与经济侵略对中国东北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以及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 穿过镜子回明朝

    穿过镜子回明朝

    985高材生,意外穿越到明朝永乐年间自己带着无数的科技结晶来到这辉煌的时代。造个蒸汽机船,去航航海,弄个飞艇,带着朱棣上天看看,一碗方便面,皇子抢着吃,一件羽绒服,后宫抢着要。身边还环绕了可爱俏丫鬟,美貌大小姐,这日子,怎么一个爽字了得。
热门推荐
  • 乌鸦之眼

    乌鸦之眼

    人类对于地底的探索和对于太空的探索,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在古时候人们对于天上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观察阶段,而对于地底的探索远大于对太空的探索。公元202年,中原地区主要分为金、淼、赤和大夏四个国家,除中原以外还有海外三十六国和无数部落组成。这一年,在北方有一个叫金乌的部落,一夜之间消失,在这之后,出现一群怪物,导致周边的几个部落也相继灭亡。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十二年后的一天~~~
  • 一吻成婚:不良娇妻来入局

    一吻成婚:不良娇妻来入局

    一场精心计谋之后,国民妖精白瑶雪失了身。他是娱乐圈的霸主,更是商界的传奇。他看着面前赖皮又狡黠的女人,扣着她的下巴对她说:“乖乖听话。”他本以为,只要满足女人的要求,女人便是世间最好掌握的生物。但是显然,他小瞧了这个妖精。
  • 倾风慕歌:王爷宠妃无度

    倾风慕歌:王爷宠妃无度

    我...慕雪歌,既然回来了,那...就必将是人间慕雪,炼狱玄凰!魔与我为敌,我即是魔!佛与我为敌,我就是佛!魔挡杀魔,佛挡杀佛!慕雪山庄大小姐慕雪歌强势回归,誓要报仇雪恨,振兴慕雪家,杀回冥宫!可…天天跟在她屁股后面的四王爷是什么鬼?而且,这烈国横着走的四王爷,年纪轻轻竟是个灵王强者,比她上一世还牛?“没见识!”烈如风趁慕雪歌不注意,敲了她一个响栗…
  • 佛阿毗昙经

    佛阿毗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天叫我去种田

    老天叫我去种田

    种田文,主要是吃吃喝喝的家长里短。前期生活比较苦,后面甜!(友情建议:适合加书架养肥再看)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恰如清风知我意

    恰如清风知我意

    她,世人眼中不学无术的非主流纨绔少女。他,传闻中冷血无情,腹黑霸道,不近女色的高冷大神。【初见】“帅哥,你长得这么好看,打个商量。你看啊,我又有钱,还有颜,出身又好,跟着我可以让你在整个S市横着走,你又不吃亏,你看看怎么样啊?”她醉醺醺地坐在他对面。他笑的优雅,玩味地看着她“小姐,在这种地方和一个男人说这种话可很危险。”后来,他因她卸下那优雅的疏离,本以为惹得是青铜,却原来是个王者。【还是那句话,不是成长文,不喜勿喷,女主叶枫,男主云辞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千视眼

    万千视眼

    在一个万千世界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镜魂,在这一个强者如云的世界,弓长张开始追逐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