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犹如百万雄师过独木桥,这是我们逆天改命的一条途径。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那种闻鸡起舞的艰辛。
进入高中的求学阶段,我们就像弱小的蚂蚁一样负重前行,几乎是三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读完三年高中,我们像蛇一样在不断成长中,仿佛脱了一层皮。
德?智?体?美?劳---每天都在接受最残酷的检阅,但那样的魔鬼式锻炼却是终身难忘的。
周末的归家日,又被月底的模拟考试占用,好在老师们大发慈悲,上午考完试,下午还给我放半天假,自由活动。
看着身边的沐玉泽和邓锦年已经检查好试卷,开始拿出草稿本,在上面书写着频繁的从我头上传来传去,聊得津津有味。我就莫名的心慌,再也静不下心来答题。我就纳闷,他们怎么那么无聊啊,在草稿本上聊天多麻烦,干嘛不干脆交了试卷出去畅聊。学霸的思维真是异于常人。
感觉后面的同学在踢我的凳子,我正准备转过头去一探究竟。沐玉泽一把将我的脑袋转过来,小声的提醒道:“小迷认真做题,我和锦年刚刚粗略计算,你答错的题都有六道,何况你还有两道填空题不会答。”
锦年转身接过后面同学传来的纸条,放在我的文具盒里,附和着说:“情书,等会在看,先把余下会做的题答完,还有20多分钟就要交试卷了。”
见我耐着性子继续答题,他们三人也陆续整理好试卷上台交卷。
梁凉临走之前,好奇的把纸条抢过去一睹为快,见我没理他,不咸不淡的说道:“叶来兮邀你去爬云顶寨,考完试她们在楼下黄葛树等你。”
“喔。。。”我轻轻的应了一声,继续埋头答题。
等我匆匆忙忙的交完试卷赶来,姐妹们也陆陆续续的到齐了。补课的厌恶情绪被快速前进的公交车带走,遗失在公路两边盛开的野菊花丛里。
来到云顶寨的山脚下,叶来兮才想起来问大家身上带了多少钱,我们都没有准备,拼拼凑凑加在一起也不超过20元。
我们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向着寨子的方向出发。云顶寨坐落在云顶山上,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由当时的郭氏家族修建而成,而后历经几代人的扩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没走多久我们便被档杆拦住了去路,一位头顶鸡窝,穿着皱巴巴格子西装的中年男子,走出来笑呵呵的说道“小妹妹们,到山寨玩每人两元。”
“啊,还收门票呀!”我来过很多次,但每一次都是从我家后山直接爬上去的,正门我还从来没走过。
宿雨试探性的问道:“叔叔,你看我们学生也没钱,要不我们一起给你六块吧!不然我们回去的车费都不够了。”
“小妹妹,我们这里都是统一收费,不讲价。”
我好像记得,曾经哥哥带我从附近的一条小路爬上去过,我悄悄的走过去拉着宿雨,让大家跟我走。嘴里还故意说着:“爬上去会花好长时间,一会回学校都没车了。算了,我们下次在来玩。”
那条直达山寨的小路,是当地农民上山劳作时走出来的,隐藏在层峦叠翠的山林间。
秋天是树林里野趣最浓的季节,我们扒开没到大腿高的蕨类,一步步往上爬,在小路两边,不断惊扰外出觅食的小野兔;以及偶遇各种酸酸甜甜的野果。
有像灯笼一样红扑扑的挂在树上的酸枣,也有像弹珠般大小的刺泡儿,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在一片茂密的竹林里发现了一颗结满拳头般大小梨子的野生梨树。
此时,我们走的又累又饿。叶来兮和我急忙扔掉手里的野果爬上树去摘梨子,惊着树上贪吃的斑鸠和麻雀,拍打着翅膀冲出树林。我们在树上摘,姐妹们在树下拿衣服接着。不一会就把树上的梨子摘的寥若星辰。我们将衣服脱下来铺在树下,席地而坐。一边吃梨子充饥,一边惬意的聊着女孩子之间的小秘密。
吃饱之后,我们稍作停顿,便拉着手重新出发。穿过竹林,进入一片剪裁整齐的茶林,最后从结满果实的橘树林里转出来,我们便来到了云顶场的入口。
云顶场的古老街道,是由隆昌县山上特产的片石毛料铺就而成。历经冗长的岁月,那光洁的表面像一幅古老的画卷,在我们的脚下徐徐展开,诉说着当年车水马龙的盛世繁华。而点缀在缝隙里的青苔,以及街道两边古老门墙上倔强生长的野草,又好似美人迟暮般尽显颓废和荒凉。
沿着三叉路口向上走,旁边便是久负盛名,香火不断的《海藏寺》。相传,这是郭氏家族的幺房独子,看破红尘以后,捐巨资修建而成的寺庙。
寺庙的正门供奉的是释迦摩尼?普贤和文殊三位佛祖。穿过两侧齐膝高的木门坎,绕道四合院回廊两边,分别供奉的是神态各异的18罗汉,以及后面正厅里供奉的观世音,药王和送子观音等菩萨。
后院左右两边,在梨树和松柏的掩盖下,分别向外延伸出去几间雕楼画栋?古色古香的耳房。这应该是供当时名门望族小姐上香礼佛,休息下榻的香房。
古时候的女孩在未出阁之前,是不能轻易出门的。除非是特殊的日子。例如菩萨的诞辰,以及一年一度的庙会。
我们虔诚的瞻拜完所有菩萨,秋涵烟提议道:“我们如此投缘,就让佛祖为证,义结金兰可好。”
我们都点头赞同,便在团蒲上跪成一排,同声起誓:“飘零之花,今朝相聚,义结金兰,永世不弃。冗长岁月,风雨同舟,时光不老,我们不辞。”
叶来兮搀扶着众姐妹起身,宿雨疑惑的问道:“既然我们是姐妹,那就应该排一下顺序吧。”
按年龄排叶来兮最小,这可苦恼大家了,我随口一说:“不如按身高排吧!”
大家错愕的看着我。凤玲坏坏的笑着认可:“我觉得小迷的建议不错。”
众姐妹纷纷附和着“好,那就按身高排。叶来兮-大姐?秋涵烟-二姐?龙凤玲-三姐?李宿雨-四姐?骆清欢-五姐?艾小迷-幺妹。”
在寺庙外,有一个卖雨花石吊坠的老婆婆。清欢走上前,把玩着这些色彩斑斓点花成雨的石头,爱不释手。叶来兮提议送一块给清欢,大家都纷纷赞同。
清欢带上雨花石吊坠,大家都觉得很别致。叶来兮若有所思的说“古时候好姐妹之间互送手帕,那我们也效仿古人。每人佩戴一颗雨花石,象征我们之间纯真的友谊。”
感情迅速升温,我们亲密的簇拥着,将这份友情镌刻在时光的记忆里,愿它伴着这百年古寨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