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过了一个世纪,电话终于接通,从听筒中传来了回音:“喂,你找谁?”
闻其声如天籁,那声音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正是他岳母的声音,当然现在还不是他的岳母。
“妈,我是白胜,您还好吗?小玲好吗?小佳好吗?”心情激动之下,他竟口不择言。
“喂,你找谁?你打错电话了吧?”岳母兜头一盆冷水,女儿名字里确实有玲,可这小佳又是谁?还有,电话里这人管她叫妈,这肯定不对呀!
“哦!”小白立刻意识到他犯了低级失误,都是之前拨错电话那出闹的。
“喂,你到底找谁?”岳母又好奇地问道。
小白已经反应过来,他马上改口说道:“对不起,阿姨,我,我找辛爱玲,我是她同学,找她有点儿事。”
“啊,小玲的同学呀!她不在家,在学校呢!”小白的“岳母”有些奇怪,女儿的同学找女儿,怎么找到家里来了,难道女儿不在学校?况且这大晚上的一个男孩子给女儿打电话,还语无伦次的,这事儿值得重视。
“噢,她不在家呀!”略微有些失望,从身死到现在的这段时间,小白最希望的就是能见到妻子的人,退而其次地是听到妻子的声音。可他却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下与妻子通话应说些什么,所以这次妻子没在家,没能与她通上话也算好事,只是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你找我家小玲有什么事儿吗?”岳母显然对今晚这个电话的来意比较感兴趣。
“啊,没什么事儿,阿姨,就不打扰您休息了,再见。”小白果断地挂掉电话,结束了与岳母的通话。
“还好,老婆还在!”小白十分庆幸,重生的目的就是要回到妻子和女儿身边。想起刚才由于拨错电话而造成的恐慌,他微微一笑,心情也轻松了不少,接下来当是要回家看看。
交了电话费,重新蹬上自行车,不一会儿便回到了家中,见着了日夜思念的父母。此时的父母仍处中年,还没有后来的满头白发,他们见求学的儿子回来,都很奇怪。
“这么晚了,你咋回来了?”母亲关切地问道。
“想你和我爸了呗!”小白这一回绝对没有说谎,他确实是因为思念父母特意从学校赶回来的。
“那吃饭了没?”母亲又问道。
“都几点啦,他还没吃饭!别搁门口矗着啦,快进屋。”父亲仍如记忆中的那样,用洪亮的声音向着白胜娘俩说道。
“是我哥回来了吗?”一串悦耳的声音从屋里传出,这是小白的妹妹——白璐。
白璐小白胜三岁,现在念初三,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奈何农村家庭重男轻女,家里人甚至已经做通妹妹的工作,让其放弃考取重点高中的想法,而改报中专,为的就是省下钱供哥哥上大学。后来白璐还真就读了一所师专,毕业后回到家乡的一所小学任教,说来和哥哥还是同行。虽然若干年后,妹妹还总拿此事说父母偏心,却从未因此影响兄妹二人的感情,说起这段佳话,不知羡煞多少村里的人。
小白看着妹妹,一股怜惜之意从心底冒起,“这辈子说什么也不能用妹妹的前途换取自己的进步了!”
“明天是礼拜天,哥你不补课么?”白璐见着哥哥,好奇地问道。
“上课啊,这不是挺长时间没见爸妈了,有些想嘛,就回来看看喽!”小白继续着大实话,生死虽只一线,却隔着无法跨越的鸿沟,“感谢重生!”
“得了吧,上个礼拜刚回来过,这才几天呀?哥,是不是生活费又不够了,呵呵……”白璐露出小狐狸般皎洁的笑容,揭着小白的底。
“哪有,我就是想爸妈了,怎么的!”小白佯装生气地说道。
“行啦,一见面就吵,胜子,是钱不够花了吗?”母亲关心的问道,这大晚上的儿子来这么一出,老两口还真搞不懂他回来的目的。
“别听小璐瞎说,我不缺钱,就是想你们了。”瞪了白璐一眼,小白急忙回复母亲的问话,重生这么急,还真没考虑钱的事儿。
母亲一见白胜的反应,自以为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也没再言语,只简单寻问了几句儿子的近况,就安顿他休息下来。
躺到了小屋的炕上,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小白发觉如何也无法入眠了。原本他重生的目标就是为了回到妻子、女儿的身边,现在时间发生的偏差,却让他发现还欠着很多人的情,比如初恋女友、比如妹妹白璐,更重要的还是父母。
小白记得上大学时他从没做家教挣过钱,美其名曰没学好本领不能骗人钱财,殊不知那全是为己懒惰而寻的借口。每月按时寄到他手里的生活费,都是从二老的嘴里抠出来的,而这些钱却总是被他消费一空。以前他总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但自从成了家、有了孩子后他回首往事才感羞愧,真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回阴差阳错地重生到了高中,正好借此机会好好补偿父母的大恩。
念及此处,他头一回感激起阴间那帮家伙的这次失误,同时对这个世界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而不像之前那般,对重生后的一切满是陌生、疏离的感觉。
第二天,他迷迷糊糊地醒来,睁眼发现世界仍是那个世界,一切即将回归前世的轨道,但凭空多出来的十七年记忆,无疑会让他及他的家人活得更精彩。
出门前,母亲塞来一百元钱,又在自行车的车筐里放进一罐肉炒榨菜,叮嘱他返校的途中要注意安全。小白正好借着父母都在场的机会,正式向他们建议让妹妹报考市里最好的重点高中,以便成就一门双学士、兄妹两状元的美事。期间免不了谈到钱的问题,小白宽慰二老的心,说他准备报考师范大学、上学有补助、能拿奖学金、公费大学免学费等等,而且四年毕业以后就能挣着钱,就更不该草草葬送了妹妹的前途。说的父母是颇为意动,也难怪,农村人又哪知道上大学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什么补助、奖学金的。况且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儿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就罢了,偏偏孩子们的学业都那么好,谁又能眼瞅着有好的前途不去奔不是。
二老之前没少因为这事儿上火,经小白这么一说,这回算是下了决心,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由此,妹妹白璐的命运出现了变化,却不知这对哥哥的影响又有几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