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年,初秋。
永泰宫外,聂城着急的来回踱步,和他一同赶来的娴妃见陛下如此着急,宽慰道:“陛下不必担心,皇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想必一定能平安的。”
聂城点头,就在这时,宫内响起了孩子的啼哭声,没过多久,稳婆抱着刚诞生的皇嗣出了内殿,对他行礼,说:“恭喜皇上喜得小公主,皇上福泽恩厚,小公主定是上苍赐给陛下的礼物。”
“好。好。好。”这位安和帝连说了三个好字,随即叫来王公公,道:“即刻拟旨,小七封号长乐,自今日起,减免三年赋税。”
“老奴领旨。”
待王公公走远,聂城从稳婆手中接过刚被封为长乐公主的小丫头。小姑娘眉眼还未长开,但已隐隐可见日后惊鸿之姿。
一月之后,小公主满月,为了这一场满月宴,皇帝陛下将在外的二皇子四皇子还有五皇子全叫了回来。这三兄弟回宫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永泰宫,去见自家小七公主。
“参见母后。”三人一同对殿上皇后行礼道。
“免礼罢。知道你三人是为小七来的。云秋,去乳娘那里把小七抱来。”
“是。”云秋姑姑行礼之后就出了主殿,约莫一刻钟之后,云秋姑姑就将小公主抱了过来。二皇子聂子珩看了一眼小丫头,转身向皇后行礼,问:“母后,儿臣可否抱一下小七?”
皇后笑道:“有何不可,这是你们妹妹,想抱就抱吧。”
于是就见聂子珩小心翼翼地从云秋姑姑手中接过自家七妹,彼时小姑娘已经稍稍长开了些许,一双小眼睛一动不动,定定的看着这个陌生男子,突然冲着他笑了。
“老四老五,看见没有,小七冲着我笑了!”聂子珩笑得像是个七八岁的孩子。
“二哥二哥,快给我抱抱!我也要抱小七!”四皇子聂子珝嚷道。
“不行!谁也不给!我抱够了才能给你抱!”聂子珩仗着身高优势,死死搂着怀中小丫头,仿佛抱着什么稀世珍宝。
皇后在上座看到下方三人为了一个小丫头差点吵了起来,不禁笑了,说:“晚上就是小七的满月宴了,你们三个,不打算回去准备准备吗,要不然你们父皇可能要生气的。”
三人如梦初醒,仿佛才想起还有满月宴这一回事,于是纷纷行礼退下,云秋姑姑抱着小七公主走到皇后身边,将小公主递给她。皇后接过小丫头,看着这张小脸,笑着问云秋姑姑道:“云秋,你说,该给小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皇后娘娘,奴婢不敢。”
皇后轻笑:“你我从小一起长大,我当你是姐妹,不必如此,有想法你大可说出来。”
云秋姑姑想了想,说:“奴婢以为,瑶字便可。”
皇后笑意加深:“云秋与本宫想到一起去了。”说罢看向怀中小丫头,小丫头已经睡着了,也不知道做着什么美梦。
傍晚,满月宴正式开席,聂城席间一直抱着小公主,脸上笑意丝毫未减,宴席末尾,聂城起身,对众人道:“今日起,我西楚七公主,名聂长瑶。”
九年后。
“儿臣给母后请安,祝母后身体安康。”聂长瑶跑到永泰宫主殿,给皇后请安。
“阿瑶怎的只给你母后请安,却不给父皇请安呢?”这时,聂城自殿外走入,佯怒道。
聂长瑶笑着跑向他,聂城急忙蹲下身来拥她入怀,只听小丫头笑嘻嘻道:“儿臣参见父皇,祝愿父皇永远年轻!”
“父皇的阿瑶最懂事了。”聂城笑道,说罢牵起聂长瑶的手走到大殿中央,皇后欲起身,聂城摆了摆手,说:“明日你与朕一同去江南微服私访,带着阿瑶,咱们一起去。”
皇后露出为难之色:“皇上,阿瑶年纪还小,恐怕....”
“没事。朕向你保证。阿瑶不会有事。”
翌日,聂城带着皇后以及聂长瑶坐上了去江南的马车,三日后抵达余杭。余杭景色乃西楚一绝,于是聂城三人在观察民生民态的闲暇之余去余杭的著名之处游玩了个遍。
申时三刻,三人寻了一间酒楼用膳,正吃着,迎面走来一位中年男子。这人约莫四十左右年纪,身着深灰色长袍,脚下踩着一双布鞋,腰间悬一只玉箫以及一柄狭长短刀。此人来到三人身边,行了一礼,随即低声道:“草民钟别鹤,见过陛下。”
“.....”聂城一脸疑惑的看着他。
“陛下,草民有一事相求,还请陛下与草民到楼上一叙。”说罢,钟别鹤指了指楼上。
“皇上....”皇后欲制止,却见聂城轻轻摇头,随即两人去了楼上。过了半个时辰,两人从楼上下来,聂城指着钟别鹤对聂长瑶道:“阿瑶,从今日起,这人就是你师傅了。”
“啊?”聂长瑶愣住了。
钟别鹤笑着对她说:“小殿下不必惊讶,未来六年,我会教小殿下一些防身之术。”
聂长瑶看了看聂城,后者对她点了点头,于是聂长瑶小声说:“徒儿聂长瑶,见过师尊。”
钟别鹤轻轻笑了声,似乎很满意。
三日后,皇帝于皇后动身回京,临别时,皇后拉着聂长瑶哭个不停,聂长瑶也想哭,但是她生生忍住,扯出笑来对皇后说:“儿臣用不了多久就回去看望母后。请母后不要挂念儿臣。”
皇后连连点头,随后在聂城的催促下一步三回头,终是坐上了回京的马车,渐渐消失在了聂长瑶的视线里面。
“师傅。我们要去哪里?”聂长瑶问道。
钟别鹤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当然是回师门了。”
“那...师门叫什么名字呢?”
“名字啊。”钟别鹤抬头看了一眼天空,道:“师门叫...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