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话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书信似乎成了历史,日益让人淡忘。近在整理以前的资料,发现了一些尘封许久的信件,不少是老师、同学和学生的,特别还有几封家书。打开信纸已发了黄的家书再次细读,却觉得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更沁入心肺,温暖心头。
有一封信是侄女就读于浙江财经学院时的来信,写于1996年4月23日。当时女儿刚入幼儿园,父母来绍住了一年有余,这也是一段让父母难忘的好时光。大概二哥给侄女写信告知爷爷已在绍兴,侄女因学业繁忙,无暇到绍兴看望,加之当时电话尚不普及,以写信致问候:
叔、婶:
今日收到家书,悉知爷爷、奶奶今年住在你们家,很是高兴!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又有毛病,他们住在小崑,又要去采茶,干一些农活,我在学校总是很担心。小崑高高低低的山路,总担心爷爷有个闪失。
今天,知道爷爷奶奶在你们家了,心里安稳踏实了,有叔叔婶婶的照顾,又有可爱的小易忆作伴,爷爷奶奶在绍兴肯定会很愉快的!
这个学期,我们读书很忙,节假日也没有,星期天也要上课。这个学期可能无暇到绍兴看望爷爷奶奶了!
其它无事!
祝
愉快!
侄女 马伶俐
96.4.23
还有三封信是上海小姑母的家书。一封是给我父母的,写于1991年6月7日。我母亲出生八个月即被抱到奶奶家,成为养媳。于是,小姑与我母亲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也以姐妹相称。小姑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有二位姐姐(我的大姑和二姑),二位哥哥(我的大伯和我父亲),还有一位同祖父的哥哥马平(我们称之二伯)。小时家中有二位姑姑在上海工作,有一位二伯在嵊县城里当干部,让我们晚辈颇感自豪。小姑在高小毕业后,离家赴上海谋出路,在二姑的帮助下成家立业。小姑父金有良为浙江义鸟人,在上钢五厂工作,他们有儿子金明和冰峰。同在上海的除二姑云卿外,还有同宗姐妹琴芬和小妹等。小时见到过琴芬阿姨,却一直没能遇见小妹阿姨。她们都是我父母幼时亲密无间的伙伴。听说在九十年代的某一天,即在小姑写这封家书之后,小妹阿姨曾回过小崑,与我父母相会于太平。人间重晚晴,兄妹相遇,亲切无比,倍感珍贵。离别之际,一向豪爽、刚烈的父亲也潸然泪下,依依不舍。
因为要代表父母给小姑回信,这封信是我从家里带出来的,一直珍藏着。这只是小姑给她的父母兄弟姐妹许多家书中的一封,内容不外乎是拉家常式的话题,可字里行间亲情有加,温馨无限:
二哥、姐:
光阴匆匆,转眼已是热天了,不知你们及侄儿们都好否?芒种已到了,春茶采好后,各种庄稼都要下种,你们一定很忙吧?
你们年纪都这么大了,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侄儿们都在外,照顾不到你们。我们一家都好,金明一家每星期回来,孙子已会走路,很活泼可爱,能叫爷爷、奶奶了。金有良欢喜孙子胜过儿了好几倍。冰峰未找到对象。
在五月一日,小妹的小儿子结婚,我与金有良一起去,也碰到琴芬姐,大哥有信写给她,告诉她马平已故逝,是否是事实?生什么病,真会有这样的不幸,我感动震惊与可惜,请来信告知。
今年你们如何寄茶叶,只要二斤就够,不要多寄。去年陈茶家里还有,笋干千万不要寄来。去年笋干菜与茶叶寄在一道,茶叶有一股笋干菜味道,茶叶不好吃。家里人口不多,吃任何东西都省。
祝
愉快
妹 马水钦
91.6.7
另二封是小姑给我的来信,写于1992年12月5日和1993年8月31日。
哥姐们成家后,代表父母给小姑回信的差使就轮到我手里。小姑读书成绩优秀,又有一手娟秀的钢笔字,家里人都爱小姑直率的性情,所以也爱读小姑的家书。我见到小姑较晚,直到爷爷八十岁时,小姑一家在春节期间回家给爷爷祝寿,才见到了这位家中最小的长辈。小姑真率而机敏,总是未见其人却先闻其声,谈笑风生,爽朗大方。1981年,奶奶病重时,小姑又回家探望。离开时,我陪小姑到长乐车站,临行前,由小姑招待吃饭,还送钱供我读书零用,心存感激又感温暖。奶奶去世后,小姑回过村里。此后,再没有回家,只有家书往来,每一次都是我替父母回信。后来,干脆就直接给小姑写信了。期间,按照这个通信地址:“上海吴淞海滨新村52号乙105室”二次走进小姑家门。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是1989年的暑假,读完了华东师大的课程后,杨子从绍兴到师大,一起夏游上海滩。先从师大到吴淞小姑家,再上新闸路鲍贤伦老师家,留下了无比美好的记忆。
可是,这一封写于1992年底的家书可说是小姑对我的批评信了。因为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没给小姑写信,特别是办理父母给小姑寄茶叶时,也只是纯邮寄没有写片言只字,让一直念家的小姑很失望。此后,我立即改正,写信也勤快多了。
立远侄儿:
你寄来茶叶已收到,请放心!因没有具体地址及邮政编码,难已回信,我以为在茶叶里夹着信纸,茶叶全部倒出来,也没尚未找到。大概你工作忙,没空写信吧?今天我冒昧给你写信,是否能收到?
从你成家后,还尚未写过信,想你一家很幸福吧,大概已有小宝宝吧?
我们一家都好,小姑夫与我退休在家。今年我心律不齐,总感到不适意。全明去年九月份招聘到美国投资杜帮农化公司,是一般管理人员。金冰峰在上海港务局集装箱码头,与香港第一财团李嘉成合资,他是技术主管,明年一月开始实行。总之,我们一家算好的。
大姑母与方绍一家可好?我写信给她也尚未回信。
你春节回到小崑,叫你母亲今后茶叶不要寄来,我经常吃药,不吃茶叶。小姑父喜欢买毛峰茶吃,多浪费。希望你一家到上海来玩玩。
祝
工作顺利
小姑 马水钦
92.12.5
只是人生也会有太多的意外和不幸。心里留存的一个遗憾是二姑云卿的英年早逝,只是在照片里见过一张极秀美的面容。小姑生性豁达大度,也应拥有健康快乐人生。可是她也意外生病,让父母和兄弟姐妹们非常担忧和牵挂。听说是与二姑一样的病情,可是心里相信现代医学能治愈小姑的病症。我多次给小姑写信,希望带去安慰,更能早日康复。这封信是小姑疾病好转时写的,觉得精神不错,情绪也从容,让亲人们放心许多。可是,后来小姑病情反复,虽经医生全力治疗和家人精心护理,可仍回天无力,不幸谢世,让家人万分痛惜。当我随着大哥和二哥在一个秋夜里兼程赶路,凌晨到达上海送别小姑的时候,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这封写于病中的信,是小姑给我的最后一信,也可能是最后的家书,觉得弥足珍贵:
立远侄儿:
几次来信均已收到,侄儿们都无微不至关怀,一一写信亲切问候,使我精神得到莫大安慰。
我在五月底出院,在六月份天热多吃点开水和鱼汤,又医生不在,一星期没吃上中药,腹水又多起来,因滤尿功能差。现在有名中医看病,腹水已基本上没有了,要吃很长一段时间中药,可能会好。饭能吃二两,能到下面去玩。总之比以前好多了。小姑夫已退休,本打算在春天一同过杭州、绍兴、嵊城、太平,作探亲、旅游、扫墓,由于我生病,愿望不能实现。
由于你的帮助,许多侄子都沾了光,得到一份好工作,特别是立初一家,从贫困挣脱出来,改善了生活,我想秋娟侄媳一定会很感激。
金明在中美合资企业做管理工作,收入一千左右,冰峰在中港合资企业任桥吊(吊集装箱)主任,月薪1500左右,他事业成功。他个人问题还没解决,你女儿已长得活泼可爱,称得上安居乐业。
祝
工作顺利
小姑母 水钦
93.8.31
在当今,亲友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早已“无纸化”:不必再在灯下伏案疾书,不必再以焦虑的心思等待回信,当然也不再享受到读上一纸家书的无穷乐趣。现在,拿起电话或手机就可直接闻其声,听其言,天涯若毗邻。如通过视频更可见其人,如在面前。现代社会让地球变小,更让人际间没有距离,可以让每一个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去奋斗,实现人生理想,也易让人际间减少情感的滋润和积聚,所以也需要力戒浮躁,不慕虚华,凝神聚气,淡泊明志,在学习实践现代科学知识中成才,成就事业,争创奇迹;在领略长辈和智者的精神境界里升华,不断获得前行的动力。
让我们在忙碌的时候,或快乐的时候,或成功时候,或困惑的时候,多拿起手中的电话或打开视频,还能尽可能地做到探望师长和亲友,因为家书万金,情义无价。
(写于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