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23900000003

第3章 两种宇宙观

毛泽东历史地考察了两种宇宙观的发展过程和阶级根源,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着重指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产生是认识史上的空前大革命,全面地论证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法原理。

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

哲学是宇宙观或世界观,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观点认识世界,即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念的体系。它的产生的根源是在社会的物质生产条件之中,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活动之中创造出来的。它一经人们创造出来以后,就贯串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规定他们对于世界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宇宙观都具有阶级性。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的不同,他们的宇宙观就代表了所属阶级的利益。大体上说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宇宙观是进步的,革命的;阻碍社会发展的宇宙观是保守的,反动的。

按照人们认识世界时所采取的一定观点来说,宇宙观可分为唯物论的和唯心论的两个党派。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的,即主张物质规定精神的那种宇宙观是唯物论的。反之,主张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的,即主张精神规定物质的那种宇宙观是唯心论的。哲学上只有这么两个党派。但是此外还有表面上好像是第三种的宇宙观,这就是所谓折衷论或二元论的哲学。这种宇宙观,既唯心又唯物,主张物质或精神都可以成为第一性,企图调和唯物论和唯心论,建立所谓不偏不倚的哲学。但这种哲学,结局不是唯物论原理占优势,便是唯心论原理占优势,它不属于唯物论,便属于唯心论,不能成为一贯的哲学。所以宇宙观只有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派。在哲学历史上,唯物论常是代表进步的、革命的阶级的宇宙观,唯心论常是代表保守的、反动的阶级的宇宙观。

宇宙观是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见解。按照发展的观点来说,宇宙观又可以分为辩证法的和形而上学的两派。

(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毛泽东说:“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这两种宇宙观即世界观的基本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事物彼此之间是孤立的还是互相联系的。

孤立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互不相干的偶然堆积,由于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因而从根本上否认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各种事物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正是事物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唯物辩证法这一见解的正确性。在自然界中,从巨大的天体到原子核内部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处于普遍联系、互相作用之中。没有地球上的大气层、适当的温度等各种条件,生命就不能存在。人类社会也同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且只有同自然界相互作用,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即社会联系,这在阶级社会中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关系或联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总之,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事物是静止的还是发展变化的。

静止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又一显著特征。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都是静止不动、永远不变的。由于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了物质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形而上学者不得不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但他们所说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没有飞跃,一事物只能反复地产生同样的事物,而不能转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旧东西的死亡和新东西的产生。唯物辩证法特别强调质变的意义。毛泽东说;“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自然界中,从没有生命到有生命,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不断飞跃;人类社会中,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必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等等,所有这些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外因论是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形而上学者认为,事物如果有变化,那也是外力推动的结果,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他们既然否认了每一事物以至整个世界发展的内在原因,就必然到事物的外部,到现实世界的外部去找原因。因此,形而上学外因论必然导致上帝推动了世界运动的唯心论。与此相反,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事物自身的内部矛盾引起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自己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样,唯物辩证法就科学地解释了事物质的多样性,深刻地揭示了一事物内部以及各个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根本内容,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以及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的源泉和动力。因此,承认不承认“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就成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紧紧抓住了这个中心,既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又揭露了形而上学的要害,从根本上划清了两种宇宙观的界线。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演变及其阶级根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由来已久。在人类认识史上,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思想都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从哲学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斗争。这个斗争同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交织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以及它们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交织的情况,也表现为不同的历史形态。两种宇宙观的斗争,自始至终地贯串于全部哲学发展史中。在将来阶级消灭以后,这种斗争也还会永远继续下去。

形而上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地位”。

形而上学,也叫做玄学。亚里士多德曾著有《形而上学》一书,依照他的说法,形而上学是“后于物理学”的意思。在哲学史上,凡是以超出形体以上的精神、理念、神、灵魂、自由意志等为对象的哲学,都叫做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唯心论的世界观。在中国,孔孟学派的学说,都是形而上学,主要地支配中国思想界达2000余年之久。在欧洲;自从亚里士多德以后,这2000多年来,基本上也是由形而上学支配着欧洲的思想界。就欧洲方面来说,资产阶级初期的唯物论,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论,19世纪初期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法国唯物论者们虽也承认事物的运动,但把最单纯的机械运动形式,当作普遍的运动形式。他们把运动解释为位置的移动,把运动解释为外的压力,物体是由外的压力而改变其位置的。这种把力学运动当作宇宙万物的运动(除力学的运动外,还有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社会的运动),把运动当作由于外力推动的见解,显然是形而上学的发展现。并且,法国唯物论者,不能把唯物论应用于历史的领域,而用唯心论的见解去解释历史,他们反对过去封建社会而拥护新的社会(即资产阶级的社会),却不知道新的社会与过去社会的历史的联系,而把过去的社会认为是人类的错误和愚昧的产物,因而主张根据理性来改造社会。这种半唯物半唯心的哲学,切断历史的联系因而没有联系观点的见解,也是形而上学的。其次,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比较法国唯物论当然是进了一步的,但费尔巴哈因为反对黑格尔的唯心论,却连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放弃了。他不能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作唯物论的改造,完成自己的唯物论,所以他的唯物论是缺乏辩证法的唯物论,变为反历史主义的哲学。并且,费尔巴哈把他的哲学上所注意的中心的人,看作抽象的、超越时间空间的、生物学上的人,不是属于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实在的人,没有社会性,也没有阶级性。这显然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他也和法国唯物论者一样,在历史领域中不能贯彻唯物论,反而落到唯心论方面去了。他排斥了宗教,把所谓友爱代替了宗教,形成了唯心论的社会观。所以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

形而上学认识宇宙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时代,是人们所采用的唯一的方法。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说,这个方案,亚历山大时代的希腊人即已开始采用。直到15世纪个别的自然科学逐渐发展的时期,这个方法就逐渐发展和巩固下来。从这个时候起,科学家认识自然的基本条件,就是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种种自然过程和自然物分类为明确的种别,把生物体内部的种种形态作解剖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传给人们的遗产,就是使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物和自然过程从全部自然的总联系中分离出来,而实行个别的观察。这就是说,不在联系上观察自然,而在孤立形态上观察它;不在其运动上观察自然,而在其静止上观察它;不把它当作根本变化的东西去观察,而把它当作固定不变的东西去观察;不观察其生,而观察其死。这种见解,经过培根和洛克两人从自然科学移入哲学时,就产生了18世纪特有的褊狭思想,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从此,形而上学方法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就为资产阶级学者所通用、所坚持了,因为这些方法把宇宙万物当作固定不变的东西去观察的,凭借这些方法,就可以造出资本主义制度万古长存的理论来。

历史的车轮进到了19世纪以后,人类的认识史就突破形而上学的阶段进到了唯物辩证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是由无产阶级最伟大最杰出的领袖马克思所创造所完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产生以后,“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开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出现了庸俗的进化论,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已经产生并广泛传播,资产阶级的旧武器已经破产,于是他们就抛出了庸俗进化论,来对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庸俗进化论的特点是以量变否定质变,以渐进否定飞跃,以改良否定革命。这种谬论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一切新老修正主义者,不仅都毫无例外地奉行庸俗进化论,而且往往用折中主义诡辩论来反对唯物辩证法,以更狡猾、更无耻的形式宣扬反动的形而上学。

“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代表的法家人物,对儒家复古倒退的反动思想展开了批判,在他们的著作中闪烁着可贵的辩证法思想。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孙武提出“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命题。韩非提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表现了新兴地主阶级主张变革、主张前进的政治要求。古代朴素的辩证法,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后来它就不可避免地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的辩证法所讲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的矛盾运动,而是神秘的“绝对观念”的变化,是唯心的、头脚倒立的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又怕革命的两重性在哲学上的反映。

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身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并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地总结了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的成果”,把辩证法和唯物论高度统一起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从此,“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唯物辩证法的诞生,第一次科学地深刻地说明了宇宙的发展规律,宣告了形而上学的彻底破产,“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后来,这个伟大的理论——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经过列宁和斯大林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了。这个理论一经传到了中国,就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就用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选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前进。毛泽东思想,正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历史中的应用与扩大。

辩证法的宇宙观,是共产党的宇宙观,它是革命行动与科学研究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大师们,根据这个宇宙观,暴露了各种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指出了“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时代各国的阶级矛盾,指出了一切民族都必然走向于社会主义,创造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毛泽东同志应用这个宇宙观作为考察中国命运的工具,他周详地、具体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矛盾,暴露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即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因而创造了中国革命的理论。这个理论的真理性,已由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所证明了。

我们学会了这个宇宙观,就容易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能够运用矛盾法则,去考察我们在革命建设事业中所遭遇到的问题。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的讲演中,曾经简要地说起应用矛盾法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那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那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侧面加以大略的调查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还不能解决问题。为要解决问题,还要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也要作系统的严密的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所以,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实行系统的周密的分析,才能发现基于基本的两个矛盾侧面所发生与发展着的许多次要的矛盾侧面,才能明了问题的面貌,因而才能做综合工作,才能好好地解决问题。

这就是应用矛盾法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必须学会具体地应用这个方法,才能胜任一切革命和建设工作。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和斗争,是两个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在哲学思想上的反映。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一般说来是反动剥削阶级的宇宙观。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它的利益是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相一致的。无产阶级按其阶级本性,要求如实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彻底打翻一切腐朽、陈旧的东西,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因此,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

二、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从两种宇宙观对立和斗争的高度,精辟地论述了内因、外因及其辩证关系,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一)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内因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它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据,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各种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例如,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推动了生物的变化发展。生物体因为内部有新陈代谢,细胞不断地更新,所以它能吸收外界的营养而自发地发展起来。假使它本身没有新陈代谢,没有细胞不断地更新,纵有良好的环境,它决不能有发展。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引起的。这些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无阶级的社会中表现为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新与旧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更替。例如欧洲许多国家,地理与气候条件是相同的,但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从前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后来变成帝国主义者。这些国家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中国在百多年以前还是独立的封建国家,1840年以后,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现在已是社会主义国家了。中国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固然,地球和地球各部分的地理和气候也是变化着的,但其变化的显现,动辄以若干万年为单位,而人类社会的变化则是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在革命时期)。所以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地理环境之中,而在社会本身之中。

(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一种事物的运动都是和它周围的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着。这种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一定情况下,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外因的影响和作用有多大,归根到底,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通过对事物内部矛盾的某些方面的加强和对另一些方面的削弱而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适当的温度对于鸡蛋变成小鸡是不可缺少的,但无论如何温度不能使石头变成小鸡,因为石头没有变成小鸡的内在根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除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外,主要的是中国内部革命运动的广泛兴起、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等内因决定的。再就战争举例。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在初期,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军队有450万人,无论人数、地理、物质条件、武器装备等,都比人民解放军为优,所以它得以暂时占据优势,对解放区实行战略的进攻。而人民解放军,不能不忍受痛苦,实行战略的防御。如果人民解放军方面,在这时没有毛泽东的英明指挥,是可能战败的。但是,由于人民解放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人民革命的战争,并且有无比英明的领导,终于通过国民党军队反革命反人民这个弱点,起了“我军越战越强,敌军越战越弱”的作用。如果国民党不是与人民对立,不是本身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已腐朽透顶,则人民解放军虽强,就不易把它打倒;如果不是因国民党犯了大错误来发动内战,深深陷入反人民战争的泥淖,遭受越来越大的困难,并且连续在指挥上犯了大错误,则人民解放军虽强,国民党之失败与颠覆,就不会那样的快。可见在军事上,也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总之,“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主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首先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同时又肯定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从而有力地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外因论或被动论。列宁说过:“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生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这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毛泽东关于内因与外因的原理,是对列宁上述思想的重大发展。

(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这是毛泽东运用内因起决定作用的原理,总结出来的一条革命斗争的根本经验。无产阶级政党要战胜敌人,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有一条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党内两条路线的矛盾和斗争,决定着党的命运、革命的前途,是党和革命发展的根本原因或主要根据。从我们党的历史看,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革命形势大好,但是由于陈独秀推行一条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使大资产阶级战败了无产阶级,革命转入低潮。相反,在红军长征时期,敌强我弱,力量悬殊,客观条件极为不利。但是,由于在遵义会议上,我们党确立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路线占了主导地位,革命事业就转危为安,而且,革命力量日益发展壮大,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了:“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毛泽东为我们制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也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毛泽东说: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这条路线全面地体现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法原理。

三、唯物辩证法中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这就是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宇宙观;拿了这样的宇宙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这就是方法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就是宇宙观;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矛盾(认识世界),解决矛盾(改造世界),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提到一分为二,我们往往就会想到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好的一方面和坏的一方面。这是绝对化的做法。对任何事物都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但一分为二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好和坏只是一个具体的表现,而不是问题的全部。比如说,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等等,都是事物固有的两个方面。好的对立面不仅是坏,还有更好。

又比如,台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也给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是维持地球热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哲学上看,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把辩证法的宇宙观作为方法论去指导革命斗争,去总结广大群众的斗争经验,并为我们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把辩证法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高度统一起来的光辉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

毛泽东指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正是在毛泽东的亲自倡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亿万群众手中发挥出无比的威力,创造了人间奇迹。例如,2009年的电视剧《奠基者》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当时在大庆打油井时面临人手不够,车辆不够,粮食不够,物资不够,上下不通气,会战局面完全失控的情境。石油部长余秋里意识到各种矛盾问题的涌现,如处理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混乱之中,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已经一鼓作气地打出会战的第一口油井,还不肯休息,被人们称为“铁人”。余秋里将王进喜等树为会战的先进典型,针对会战中已经暴露出的多种问题,边学习边分析会战的形势、任务和矛盾。

在大庆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学习《矛盾论》的高潮,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指挥战斗,统一了职工思想,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

当前扩内需、促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法原理的具体运用。扩内需就是内因,欧债危机是外因,“中国经济到2013年就要硬着陆了”、“中国快速增长期即将结束”……有些人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西方世界遭遇债务危机困扰,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难有起色。

“这种说法过于悲观。实际上,目前每1%的增长与10年前、20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增长速度的适度放缓是正常的,不必过度担心。”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但也要看到,国内经济运行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任务艰巨。”

如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本立足点在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点要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要扩大内需就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中等收入比重,实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解决中低收入者家庭的后顾之忧,“大家有钱了,就敢消费,能消费。百姓能生活得更好,经济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消费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向消费主导,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败所在,也是改革攻坚的重点所在;既影响短期宏观经济稳定,又决定着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城市化最大的问题是2.5亿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这也是拉动消费最突出的问题。如能把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妥善解决了,既可加速城市化进程,又可促进结构调整、加大服务业的比重。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No.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No.4)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承担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党建、毛泽东思想和科学无神论等四个学科的建设任务,本报告集体现了四个学科年度建设的部分成果。自2010年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部以这些学术报告为基础,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这已成为该研究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集就是以2011~2012年度学术报告为基础形成的。本报告集增加了“毛泽东思想”学科前沿报告。四个学科的前沿报告分别系统梳理了2011~2012年度各学科的在国内外发展的总体状况,总结了最新成果,提出了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本集分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党史与党建理论研究”“科学无神论研究”等四个部分,共收入19篇文章。
  • 国际政治研究与中国对外战略思考

    国际政治研究与中国对外战略思考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国际政治研究与中国对外战略思考》阐述了国际政治学在冷战时期应运而生,从主要研究国际战争与国家安全,逐渐扩大到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非传统安全问题(如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全球治理等领域,并且同各国国内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六十多年来的中国外交与对外战略,也从重点关注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安全,拓展到为国内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服务的诸多领域。今天,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都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内外舆论对中国外交方针议论纷纷。运用国际政治学的知识,全面分析形势,理解国家战略需要并建言献策,是这一学科的国内学者的重大责任。
  • 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

    2015年9月26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发表了《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讲话。该书将期间的讲话结集出版。
  • 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

    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

    回首20世纪,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中苏关系无疑是最重要也最令人难以理解的双边关系之一。虽然21世纪已进入所谓“后冷战”时期,但当前中俄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冷战”与“后冷战”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都无不向历史学家提出这一要求: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有鉴于此,为了“着重反映近年来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整体动向”,2009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在上海召开了题为“冷战与中苏关系:外交、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日本、匈牙利、塞尔维亚、新加坡等国家的40多位学者出席会议,30位学者提交了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分9个单元进行了主题发言。本文集就是在这次会议的主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
  •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
热门推荐
  • 冰水之间的残阳

    冰水之间的残阳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她想那一天她一定会牢牢管住自己的双腿,不会失了魂一般地跟着那女人离开。
  • 黑幕下的亡魂

    黑幕下的亡魂

    1967年8月,北京。伍卫东站在北京某大学“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大楼前,望着满校园大字报在微风中如浪涛般起伏,感觉非常的惬意。他的父亲伍中义,在公安部某处任机要科长多年,“文革”中适时贴出了炮轰本单位“当权派”的第一张大字报,成了“亮相”领导干部,进入了造反派的核心班子。老子成了造反派头头,儿子理所当然得到重用,伍卫东很快便提拔为学校造反组织的“副司令”。人一走运,爱情的花儿也开始朝他绽放。这朵花便是同学李英姿,白净的鸭蛋脸上,一双丹凤眼将人心里撩拨得痒痒的。但她的姿色早被造反派司令周闯所觊觎。
  • 丑女翻身:皇妃要升职

    丑女翻身:皇妃要升职

    她是生有异象的祸国之女,半张脸被丑陋的红色胎记覆盖。大婚之夜被妹妹害死,弃尸乱葬岗。同为杀手的叶清穿越而来,手持三颗头颅,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活路。路是我选的,男人也必须是合我意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ales from the Hood (The Sisters Grimm #6)

    Tales from the Hood (The Sisters Grimm #6)

    Fans of fractured fairy tales will be delighted to discover the fantasy, mystery, adventure, and humor in the beloved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Sisters Grimm series by Michael Buckley, now with new cover art. The nine wildly popular books are favorites around the world. They were among the first books to bring a distinctly girl-power spin to fairy tales—a trend followed by hit television series and movies such as Grimm and Maleficent; the bestselling book series the Land of Stories; and more. Now, books one through six in this smash-hit series appear with new covers, with books seven, eight, and nine available as revised editions soon.
  • 农家小商女

    农家小商女

    商界女王离奇穿越,化为农家小女,一睁眼就遭遇渣男退婚,刁妇欺辱!苏雪袖子一撸就是干,决定挣钱养家,极品亲戚上门挑衅通通滚蛋。垄断经济一家独大,携家带口奔小康,顺便拐个帅哥回家暖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鸡鸭名家

    鸡鸭名家

    本书是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他以小人物为创作背景的小说名篇,包括《鸡鸭名家》《寂寞和温暖》《故里三陈》《黄油烙饼》等经典篇目。这些大量存在的芸芸众生,比地球表面的鸡鸭还要多。他们生死富贵,祸福难料,在汪曾祺笔下汇聚成中国小人物众生相。对人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有带着抒情意味的同情心。
  • 公案奇局

    公案奇局

    选编者主要从三言二拍中辑录了有关古代诉讼官司题材的短篇小说17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在中国小说史很有影响的篇目,如《错斩崔宁》《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有较强的可读性。
  • 大国礼乐

    大国礼乐

    文教天下,泽被四方,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大国!
  • 傲灵游侠

    傲灵游侠

    重生在这个等级森严,灵能普遍的蒸汽朋克时代,楚磊本来的目标,只是想要让他这个家庭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