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2300000010

第10章 1897年·尘尘(四)

袁世凯,字慰亭,河南项城人,初为吴长庆[1]幕僚,后拜师张謇[2],尔来有年,始终寂寂无声名。迨出使朝鲜,渐为人所侧目。洎小站练兵,则更被人交赞。其人有维新思想,“时与马相伯,眉叔,张季直等新进名流,上下其议论,故欲强中国,革腐政之心,袁氏实不在人后,又眼见朝鲜为日人从其手中夺去,经此刺激,其爱国之心,实亦强烈而真挚”[3]。以此袁氏先是厕身公车上书行列吁请救亡,后又参与强学会指陈时务,其言与行,自然赢得维新党人好感。值此危难之时,书生百无一用,袁世凯成为扶将倾之大厦、挽既倒之狂澜不二人选。

乃有康南海、谭嗣同秘密保荐,光绪于戊戌八月初一日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初三日复召见,更宣上殷勤之意。要在以不次之拔,抚慰将才,以资后用,以备不测。

谭嗣同救上心切,初三日夕,径造袁所寓之京城西郊法华寺,两人交涉情形,启超有生动描述:谭嗣同“直诘袁曰: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袁曰:旷代之圣主也。君曰:天津阅兵之阴谋,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闻。君(按:指谭嗣同)乃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唯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君曰: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禄所节制,将挟兵力以行大事,虽然董、聂不足道也,天下健者唯有足下。若变起,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袁曰: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传号令以诛奸贼,则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补救。君曰: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袁笑而不言。袁幕府某曰: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昔某公欲增慰帅兵,荣曰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盖向来不过笼络耳。……慰帅岂不知之。君乃曰: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袁怒目视曰:若皇上在仆营,则诛荣禄如杀一狗耳。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袁曰: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事急矣,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更选将官,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乃丁宁而去。”[4]

初五日上午,练兵大臣袁侍郎赴宫门再受宸眷后,即乘火车返津。

连日来诡谲突变之情势,令袁氏心中惴惴焉。幕僚谓之曰:“光绪脆弱,廷臣将帅均为慈禧心腹,成败之数可以预知。与其助光绪而致祸,莫若附慈禧而取功名。”[5]

盖袁之为人机诈反覆巧饰,向不为人所察知,岂其不知皇上之无权?且篡废之谋将逞,皇上之位且不能保,又如他何?故虽受皇上大恩,却终不肯为皇上所用,更与贼臣逆谋,卖主自保。

荣禄得悉维新党人救上计划,星夜驰京,面奏慈禧太后。政变之祸遂成于是。

八月初六日,启超诣嗣同寓所,正相对坐议危局,有所擘画,忽闻慈禧太后入紫禁城,幽光绪于瀛台,宣布恢复训政,继闻南海会馆被查抄,令捕南海及与新政有重要关系诸人等。谭嗣同椎胸悲叹:“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唯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6]其时,南海先生领光绪明诏、密谕,假督办《时务报》之名,已于初五日离京,暮抵塘沽,越明日搭英太古公司之重庆轮,惶惶去矣。

启超欲与嗣同偕入日本使馆,暂避其锋。嗣同以光绪旧臣自居,决死报主,不肯离去。无如何,启超急奔东交民巷日使馆。

谭嗣同竟日留寓所内,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明日,诣日本使馆,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于启超,并力劝启超东游,曰:“海外华侨甚多,皆闽粤人,任公将来前往,可资运用。嗣同湖南人,言语不通,往海外毫无用处。又嗣同亲父,身为巡抚,嗣同若偷生,益重吾父之过;且嗣同已入军机,虽属小官,义当身殉。”[7]两人相与一抱,又拳拳相告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8]呜呼壮哉!之后,有日本志士多人殷殷劝嗣同东游,嗣同坚辞,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9]卒不去。及逮前,犹办两件事,一曰与坊间侠士相谋救光绪,一曰窃代乃父谭继洵[10]拟写“黜革忤逆子嗣同”奏片,俾其免于罪戾。呜呼!真乃忠孝两全,天地不为之免死,抑天地罪不可恕!

既而,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11]、杨锐、刘光第、林旭六人先后被捕,八月十三日蒙难。翌日,奉朱谕,道及捕杀维新党人原委,言辞铿然,貌若金文石刻之不可易夺:“康有为实为叛逆之首,现已在逃。着各直省督抚一体严密查拿,极刑惩治。举人梁启超与康有为狼狈为奸,所著文字,语多狂谬,着一并严拿惩办。康有为之弟康广仁及御史杨深秀、军机章京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等,实系与康有为结党,隐图煽惑。杨锐等每于召见时,欺蒙狂悖,密保匪人,实属同恶相济,罪大恶极,前经将各该犯革职拿交刑部讯究。旋有人奏,若稽延时日,恐有中变。朕熟思审处,该犯等情节较重,难逃法网,傥语多牵涉,恐致株累,是以未俟复奏,于昨日谕令将该犯等即行正法。此事为非常之变,附和奸党,均已明正典刑。”[12]

同、仁、旭、光、锐、秀血溅青史,后人称扬曰“戊戌六君子”。而当其时,六君子慷慨赴死之芳躅,亦实堪风百世、传千古。

若嗣同,既系于狱,乃啮血以书:“告我中国臣民,同兴义愤,剪除国贼,保全我圣上。嗣同生不能报国,死而为厉鬼,为海内义师之助。”[13]继而又题诗于狱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4]临刑,嗣同面不改色,且高声吟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15]启超记之曰:“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君呼刚前曰:‘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呜呼烈矣!”[16]

若广仁,明于大道,达于生死,常与启超相语云:生亦三十,兄弟戚友年相若者,今死去可胜数哉!故常将此身与彼辈相较,乃知己之偷生有时,则于应做之事,将何所罣碍?其从容就义,固有所自也哉!启超记之曰:“既被逮之日,与同居二人程式穀、钱维骥同在狱中,言笑自若,高歌声出金石。程、钱等固不知密诏及救护之事,然闻令出西后,乃曰:‘我等必死矣。’君厉声曰:‘死亦何伤!汝年已二十余矣,我年已三十余矣,不犹愈于生数月而死、数岁而死者乎?且一刀而死,不犹愈于抱病岁月而死者乎?特恐我等未必死耳,死则中国之强在此矣,死又何伤哉?’……神气雍容,临节终不少变,呜呼烈矣!”[17]

若林旭,擅诗词,喜吟咏,然世变纷驰,国之丧亡日迫,恐堕于娱魂调性之嫌、玩物丧志之累,乃幡然戒诗,割尽旧习,从南海治义理经世之学,志气愈坚,及至大刑,曾不少逊其词色,视死如归。其妻沈静仪得噩耗,哭抢天地,欲亲赴京收拾遗骸,为家人所劝禁,乃仰药以殉。启超记之曰:“初荣禄尝为福州将军,雅好闽人,而君又沈文肃公之孙婿,才名藉甚,故荣颇欲罗致之。五月荣既至天津,乃招君入幕府。……荣禄之爱暾谷,致敬尽礼,一旦则悍然不问其罪否,骈而戮之,彼豺狼者岂复有爱根邪?”[18]

若刘光第,不苟言笑,志节崭然,素喜闭门读书,初不与时流名士通。迨保国会开,才翩然来会,谓时事艰危,当劬力国事,生死以之。不意求仁者得仁,裴村太息:“吾属死,正气尽!”闻者莫不挥泪。启超述之曰:“裴村临刑,其嗣子不过十四岁或十六岁,仓卒确知,别无法救;赶赴刑场向监斩官刚毅叩头流血,请代父死,不允。既斩,抱其父头而哭,立时沤血,半夜而死。……”[19]“孤臣孽子,哀动鬼神……中国有如此志士仁人而不兴,非天理也。”[20]

若杨锐,张之洞受业弟子,其性鲠直,尚名节,行谨密,最为张所亲厚,曾累欲荐之,乃避嫌门人故,转托湖南巡抚陈公宝箴举荐之,赏加四品卿衔。杨锐推服汉党锢之事状,欣慕明东林之行谊,自乙未和议成,益慷慨论时务,洞悉数十年来国脉之衰微、国事之窳败,端在于西后篡政,故尔久蓄裁抑吕武之志。至是奉诏谋救皇上,遂及于难。启超记之曰:“叔峤之接人发论,循循若处子,至其尚气节,明大义,立身不苟,见危授命,有古君子之风焉。”[21]

若杨深秀,当垂帘之伪命下,奸焰披猖,京师震悚,人且不能自保,莫或敢撄其锋,独杨君深秀挺身而出,抗疏诘问,伏请还政,遂就缚。狱中,题诗于壁十数章,耿耿之忠,拳拳之诚,日月可鉴。其一云:“久拼生死一毛轻,臣罪偏由积毁成。自晓龙逢非俊物,何尝虎会敢徒行。圣人岂有胸中气,下士空思身后名。缧绁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22]

启超记之曰:“八月初六之变,天地反常,日月异色,内外大小臣僚以数万计,下心低首,忍气吞声,无一敢怒之而敢言之者。而先生乃从容慷慨,以明大义于天下,宁不知其无益哉?以为凡有血气者固不可不尔也,呜呼!荆卿虽醢,暴嬴之魄已寒;敬业虽夷,牝朝之数随尽。仁人君子之立言行事,岂计成败乎?”[23]

注释

[1]吴长庆(1829—1884),字筱轩,安徽省庐江县人。淮军将领,与太平军作战。光绪八年,出兵朝鲜平叛。好读书,爱人才,时称儒将。

[2]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厅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等。

[3]吴其昌:《梁任公先生别录拾遗》,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4]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170页。

[5]窦宗一:《李鸿章年谱》,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版,第382页。

[6]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7]超观:《记梁任公先生轶事》,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8]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9]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10]谭继洵(1823—1901),字子实,号敬甫,又号剑芙,湖南浏阳人。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咸丰十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因其子谭嗣同参与戊戌变法受株连罢官。

[11]杨深秀(1849—1898),号孴孴子,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杨漪村侍御奏稿》《虚声堂诗抄》等。

[12]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95页。

[13]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14]黄彰健著《戊戌变法史研究》中讲谭嗣同此诗曾被梁启超所篡改,其据《康梁演义》所录,该诗应是:“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另外关于诗中“两昆仑”的含义,目前有各种不同解释:第一种说法是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第二种认为是王五和胡七;第三种解释为谭之二奴仆胡理臣和罗升,古语称奴仆为“昆仑奴”;第四种说法是指唐才常和王五。以上诸说有待进一步考证。本说明及文中引诗参见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页。

[15]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7页。

[16]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17]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151页。

[18]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1—163页。

[19]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20]吴其昌:《梁任公先生别录拾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116页。

[21]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杨锐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160页。

[22]毛大风、王斯琴编:《近百年诗钞》,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5页。

[23]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杨深秀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7页。

同类推荐
  •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本书给大家呈现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其内容有《诗经》、《伊利亚特》等等文学名著。
  • 宋词三百首全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词又称“曲子词”“曲子”,它的产生、发展、创作和流传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词的起源较早,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大约到中唐时期引入了文坛,发展成为固定的文学样式,唐末五代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末五代时期,有了一批专长填词的作家,词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技巧也成熟起来,五代末期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可称为这一时期词作的集大成者。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为青楼女子和教坊乐工而创作的,爱情相思、离愁别恨,几乎成了词的主题。
  •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本书中的故事具有深刻的生活内涵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有助于青少年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同时也能极大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只是小草般渺小,但我们仍然要用顽强的生命力努力地歌唱,做人生的主角。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重估与找寻: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

    重估与找寻: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

    本书的内容主体,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到近年发表于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报刊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文章。除此之外,还收编五六篇写成于近两三年未及发表的研究论文。本书内容分三辑。第一辑定名为“重审与厘定”,内容包括:一、现当代文学综合研究。如对新时期小说思潮与流变的重新观察,对新时期爱情小说嬗变特点的研究;二、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如对鲁迅、余秋雨、张承志等作家小说和散文的研究。第二辑定名为“尺度的找寻”,内容重在通过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探究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写作规律,重申现当代文学的批评标准。第三辑定名为“遴选与阐释”,内容为地方性文学创作的个案研究。本书涉及的话题虽较为广泛,但大多数篇目的内容指向比较集中,其一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流变的重新思考与观察,其二是对现当代文学写作规律的探询和批评标准的重新厘定。
  • 人生如戏,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人生如戏,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1.《人生如戏,我投入的却是真情》收录了汪曾祺历年来发表散文作品。书中谈花草树木、各地风物、人间百态、成长经历、先辈故人、戏剧、文学等,从各方面来展现汪曾祺的人生观与处世观,以及他的成长过程和特定年代的历史背景,字字可见作者的赤子之心。2.寻常日月中那些不经意的美好,在汪曾祺的笔下也变得姗姗可爱起来。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美好,是“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的恬淡雅致。世间万物于他,都带了点小小的善意和慈悲。3.在纸页间交错的时光里,用煎一盏茶的心态,把文字来细细的熬煮,炖出一碗满满的人间烟火。看似清淡的文字,却能从中咂摸出丰腴的滋味。……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带着空间穿越末世

    带着空间穿越末世

    运气爆棚得了个空间,高高兴兴去旅游结果一脚踩空摔下悬崖,然后华丽丽的穿越了,穿就穿了吧!可…这怎么是末世啊!!!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圈钱·圈套:上市公司内幕调查

    圈钱·圈套:上市公司内幕调查

    中国股市一直处于各种风口浪尖,争议不断。各种所谓内幕消息不绝于耳,各种圈钱手段层出不穷。似乎上海公司的背后,总有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作为投身资本暗战的当事人,你该如何识破各种圈套?通过分析大量的案例,揭秘了上市公司的9大圈钱诡计和常用的37种用于欺骗投资者的运作手段,为投资者呈现出资本市场的嗜血本性。以便投资者深刻认识到资本市场隐藏着巨大风险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公开信息,发掘公司投资价值、规避投资风险。
  • 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

    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

    杨贵妃究竟死于马嵬驿,还是逃生日本?大诗人白居易根据杨贵妃的秘闻写就名篇《长恨歌》,不想竟引来杀身之祸。各路僧、道、官、匪先后出动,齐齐盯上了《长恨歌》中的明文暗码……大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诗人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游玩。在皇太后族兄王质夫所讲的宫中秘闻的激发下,白居易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长恨歌》。文人陈鸿也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十年后,被贬江州的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听到一名中年歌女弹奏琵琶,惊为神曲,遂写下名篇《琵琶行》相赠。
  • 我貌似是邪神

    我貌似是邪神

    刘道穿越而来碰见了三件事:一,世界第一邪神,一个类似克苏鲁的海神在他穿越当天陨落二,得到的脑残系统是个碎片,还炸瞎一只左眼三,突然被系统封为海神,不仅左眼痊愈了,血液还出了问题…很怪,很强大,很克苏鲁的问题………我的力量来自黑暗,我的心却向往光明。“会长,光明教会又来找麻烦了!”“算了,我还是黑着吧......”
  • 超频交易商

    超频交易商

    耀斑基金在“耀斑基金”主办的慈善晚宴上,盖文第一次见到了卡尔森。当时卡尔森正在台上滔滔不绝地演说,他身后的墙上是一个硕大的“耀斑公司”标志:猩红激荡的太阳表面闪耀着一束束炽白亮焰,似乎象征着“耀斑公司”在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中始终翻云覆雨的态势。盖文悄然走到人群的最前排,仔细打量起卡尔森。这位“耀斑基金”的创始人,被称为“近十年来胜率最高的股市投资家”,已年近五十,穿着笔挺的黑色礼服,身材保持得很好,相貌算得上英俊,目光睿智且极具穿透力。
  • 穿越之恋上大国医

    穿越之恋上大国医

    看完电视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回了古代。眼前这个温润善良的男人,竟然就是刚才电视上评述的历史人物——以四绝闻名、人称杏林圣手的、中医发展史上伟大丰碑的一代大、国、医、王、孟、英!她激动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